江蘇經濟發展水平,全國名列前茅。在這塊風水寶地上,轄江臨海,扼淮控湖,平原廣闊,人才濟濟。
不過江蘇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靠近上海和浙江一帶的蘇錫常經濟實力雄厚,尤其是蘇州,目前發展勢頭正猛,將省會城市南京遠遠甩在後頭。
蘇南一帶的交通縱橫交錯,高鐵、地鐵都標配。再看蘇北,交通形勢就尷尬了,有5個城市沒有通高鐵,分別是淮安、連雲港、泰州、宿遷、鹽城。
1、連雲港
連雲港作為第一批改革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並沒有像其他城市發展起來,也沒有充分發揮歐亞大陸橋東橋頭堡的優勢,經濟發展水平一直位居13省市末位,雖然是一座山、海、港相依的城市,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但就是逆襲不起來!
2、淮安
淮安自古以來就是運河明珠,水運也是四通八達發達,是未來蘇北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對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城市。如果抓住蘇南經濟轉型的時機,和蘇南互相依存共同進步,城市飛躍發展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3、鹽城
提起鹽城,想到這裡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是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是江蘇省唯一同時擁有海港和空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城市,但經濟在江蘇偏下,人口外流突出。
4、宿遷
宿遷是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歷史悠久,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對比省內的經濟數據,宿遷的確是一直墊底的存在,近幾年的發展,日益緊逼連雲港,甚有趕超的趨勢。目前四大支柱產業有釀酒食品、紡織服裝、林木加工和機械電子,撐起了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半邊天。
5、泰州
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鳳凰城的美譽、「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是梅蘭芳、鄭板橋、施耐庵等名人的故鄉。1996年脫離揚州升級為地級市。目前三市四區: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高新區、興化市、泰興市、靖江市。總體來說是個小城市,有種與世無爭的感覺。
雖然這5個城市目前沒有通高鐵,不過目前江蘇在建的7條鐵路,包括連鹽、滬通、青連、寧啟二期、連淮揚鎮、徐宿淮鹽及連徐高鐵,實現了這些城市的高鐵夢。
在以上這些項目中,鄭徐客運專線是國家「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之一隴海客專的重要組成部分,連鹽鐵路、滬通鐵路和青連鐵路是我國沿海綜合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啟鐵路二期是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立體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淮揚鎮鐵路和徐宿淮鹽鐵路是江蘇省「三縱四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淮揚鎮鐵路作為蘇北腹地的第一條高鐵,是縱貫江蘇大地的「脊梁骨」,徐宿淮鹽鐵路則是橫穿蘇北的「金綬帶」。
連徐高鐵建成後,蘇北路網總裡程將近2000公裡,在全省佔比由35%提升至45%,其中高速鐵路達到863公裡,在全省佔比由6.5%提升至41.6%,蘇北路網密度達到381公裡/萬平方公裡。
2020年,全省鐵路總裡程將達4000公裡以上,其中高速鐵路約2000公裡,全省「三縱四橫」高鐵網基本建成,縣級以上節點覆蓋率達80%,設區市城市至南京基本形成1.5小時高鐵交通圈。
屆時,從連雲港、徐州、合肥、上海、南通、鹽城等城市到南京都只要花1.5小時左右,將大大提升南京鐵路樞紐地位。
「十三五」末,全省鐵路將形成「北接隴海、南跨滬寧、西聯京滬、東啟江海」的「三縱四橫」快速鐵路網,省城南京與12個設區市及周邊大中城市形成放射狀1.5小時交通圈,南京與周邊省會城市上海、杭州、合肥、濟南實現1-2小時交通圈,以鐵路為骨幹的綜合客貨運樞紐體系基本形成,公眾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適性得到極大提升。
總之,到2019年一天往返江蘇各市不是問題,江蘇13個市全部高鐵相連簡直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周末兩天也足夠出去玩個痛快了。
說完了地鐵,再來說說江蘇各個城市通地鐵情況。
目前江蘇有地鐵的城市有南京、蘇州、徐州,無錫、常州、南通,剩下7城市未通地鐵。
按照國家批准城市地鐵開工標準:
1、城市GDP超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100億元;
2、市區主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
3、預測客流量強度每公裡3萬人以上。
江蘇13城市全部達到了條件1,很多城市至今未通地鐵是因為不符合條件2、3。
看2016年江蘇各市GDP排行榜,13市GDP均超過1000億元,蘇州穩居第一,南京位居第二,無錫位居第二。倒數後三是淮安、連雲港、宿遷。
看2016年江蘇各市財政收入,均超過100億元。蘇州 依舊穩居第一,南京第二,無錫第三。倒數後三名鎮江、宿遷、連雲港。
看2015年江蘇各市市區人口,突破300萬人大關的城市有南京、蘇州、徐州,無錫、常州、南通市市區人口並未突破300萬,常州市區接近300萬人,無錫和南通市區人口距離300萬還差很多,但地鐵也建設起來了。
南通軌道交通1號線
南通地鐵1號線於12月18日正式開工,全長39公裡,將於2021年試運行。該工程是南通城市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施工管理運營最複雜的項目,標誌著南通從此迎來地鐵時代。
1號線線路起於通州區平潮站,線路出站後經由滬通鐵路南通西站→長泰路→永和路→緯六路→人民路→工農路→崇川路→新開路→通盛大道進入開發區能達商務區,設終點站振興路站。沿線經過南通市通州區、港閘區、崇川區、開發區。線路總長約39.182km,共設站28座,平均站間距約1.429km,全線均為地下線和地下站。本工程速度目標值為80km/h,初、近、遠期採用B型車6 輛編組、直流1500V 架空接觸網受電。設平東車輛段與小海停車場各一座,線網共享控制中心一座。
蘇州軌道交通
徐州軌道交通
說起徐州的地鐵就比較厲害了,3條地鐵前後開工時間間隔不遠,所以正式通車時間也差不多。
徐州地鐵1號線 2019年9月1日通車試運營
1號線為東西向骨幹線路,覆蓋城市東西向客流走廊,串聯了老城區、壩山片區和城東新區,為老城區與東部地區實現了快速聯繫,一號線一期工程起於龜山西側的路窩村站,延老徐蕭公路、淮海西路、徐州火車站、淮海東路延長段、東三環路、和平路、珠山路走行,止於徐州高鐵東站站。線路全長21.89公裡,全線設站18座(除了路窩村站為地上高架站外,其他的全部是地下站)。
徐州地鐵2號線 2020年12月1日通車試運營
為一條南北+東西向骨幹線路,貫穿老城區和徐州新城區,覆蓋城市北向以及東南向客流走廊,2號線一期工程北起新臺子河站,途經二環北路、彭城廣場、江蘇師範大學、淮海紀念園、七裡溝、市政府止於京滬高鐵以西的新區東站。全長24.25公裡,全線設站20座(此線路全為地下站)。
徐州地鐵3號線 2020年12月通車試運營
為一條南北線骨幹線,覆蓋城市東北和西南客流走廊,聯繫金山橋片區、老城區、翟山片區、銅山新區、3號線一期工程北起於大澱片區的下澱站、延下澱路、大慶路、復興路、淮塔東路、解放南路、北京路、長江路、黃山路、銀山路走行止於創業園站。三號線一期全長18.3公裡,全線設站15座(此線路全為地下站)。
常州軌道交通
常州成為全國第29個、江蘇省第4個獲批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2013年12月,通過國家環保局的環評,2014年開工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截至目前,常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6條線)已獲得批覆,1號線將於2019年試運行,2號線將於2020年試運行。
1號線線路圖
2號線線路圖
無錫軌道交通
1號線,歷時五年,作為無錫城市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建設周期最長、技術難度最高的建設項目,終於在2014年7月1日上午9點開通地鐵試運營,2號線於2014年通車。
地鐵1號線、2號線線路圖
蘇州軌道交通
2007年2月,蘇州軌道交通首輪建設規劃獲得國務院批覆。2012年4月28日,經過四年四個月的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提前開通,蘇州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建設並投運軌道交通的地級市。
2013年12月28日,軌道交通2號線較計劃工籌提前半年開通投運,蘇州軌道交通正式邁入網絡化運營時代。
2012年1月,蘇州第二輪建設規劃獲批。同年9月實現2號線延伸線、4號線及支線開工,已分別於2016年9月年和2017年4月開通試運營。
2014年12月16日,軌道交通3號線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6月28日,軌道交通5號線開工建設。
南京軌道交通
對於省會南京,在建地鐵最多,城市北部地鐵線路少,南部地鐵線較密集。在運營地鐵線路圖如下:
各條線路圖如下:
1號線線路圖
2號線線路圖
3號線線路圖
4號線線路圖
10號線線路圖
S1號線線路圖
S3號線線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