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

2020-12-16 品詩賞詞

深秋時節,西風韻染了山林裡的植物,凋落的黃葉雖然令人感到一絲悲涼,但也給秋天添彩增色。南宋詩人楊萬裡就喜歡秋天,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表達出老楊的曠達胸襟。

可是有時秋雨綿綿、寒風陣陣,又帶來幾點愁緒;流水汩汩、歲月匆匆,更觸摸著內心的憂傷。唐代一位詩人就曾觸景生情,表達自己的複雜情緒。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

秋思

唐代:白居易

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

獸形雲不一,弓勢月初三。

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

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這首詩作於唐代太和六年秋天,當時詩人已經60歲,還在擔任河南尹。這一年他的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為其撰寫了墓志銘,並將元家給的潤筆費,全部布施於洛陽香山寺。

元稹曾是樂天幾十年的老朋友,如今先於樂天而去,詩人悲痛交加,加上自己身體也逐漸衰弱,於是心情也非常惆悵。時值寒秋,他更加感慨秋意蕭瑟,於是詩人秋日詠懷,寫下了這首詩。

詩的大意是:夕陽西下,如火的晚霞絢爛奪目。萬裡晴空中碧藍如洗,澄淨明澈。雲的形狀變化萬千,就像一隻野獸在時而奔跑、時而蹲伏。而那初三的月牙,也猶如細細的彎弓。

鴻雁南飛,婦女們思念戍邊的親人,砧杵之聲更令人生愁。秋意如此蕭瑟,詩人卻覺得已經非常熟悉。

白居易非常善於寫景,不僅細膩生動,而且色彩鮮明。比如他的《暮江吟》中的名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作者寫的是秋日黃昏與夜晚的江天景色,在吟唱之中,寄寓了對美好景物的審美感情。一道殘陽,是一條粗重的斜線描出,江面兩半顏色不同,是兩條橫線畫出了它們的分界。

這首詩雖然沒有《暮江吟》那麼膾炙人口,但前兩句也是非常出色,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詩人採用比喻手法,充分地描繪了秋日晚霞的燦爛,也極寫出天空的潔淨。

三、四兩句也很精彩,詩人用「獸、弓」形容「雲、月」,不僅非常貼切生動,而且讓秋景顯得更加形象逼真。如此迷人的秋景,讓樂天暫時忘記了憂愁和煩惱,心情也少許舒暢。

可是頸聯又發生了轉折,也使詩人的心緒又有些不寧。「雁思、砧愁」,採用擬人手法,作者只是隨手拈來,卻盡顯其深厚的詩歌功底和文學才華。作者綜合運用視覺和聽覺感官,表達了秋思的意象,也讓遊子產生思鄉之情。

這思親之情仿佛來自北方的天空,那千愁萬緒也似乎溢滿了南方的水面。讀者甚至可以想像出,時近年關,那些遠方戍邊的將士也一定在望月懷遠,心中牽掛著故鄉和親人。

最後詩人用「秋氣味」,描寫遊子的懷鄉思歸之情,以及人生未老、卻前途蕭條的傷感之情。「蕭條」二字,也是妙語雙關,表達了對大自然以及人生的雙重慨嘆。

讀完全詩,讀者一定不自覺地又想起樂天的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 珠月似弓。」兩相對比,詩人的心境完全不同,可見景語就是情語。

白居易的這首詩充分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無論是形容夕陽,還是描繪雲月,都十分形象,給人—種絢爛多姿、清新曠遠的感覺。

同時作者因為老友去世,心情沉痛,他看見雁飛、聽到砧聲,便觸景生情,既想念家鄉,也悲憫起戍邊的將士、和那些守望已久的閨婦。於是詩人感到,即使秋爽景明,依然滿溢蕭條肅殺之氣。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
    中唐一位詩人也很講究開篇和結尾,常常給人一種深刻的啟迪。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新制布裘唐代:白居易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白居易是大家十分熟悉和喜愛的偉大作家,他自小聰慧,而且勤奮苦讀,二十出頭就進士及第,不久就進入了仕途。詩人關心社稷百姓,經常在作品中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感。這首詩平易樸實,如同白話,卻反映出詩人博大的情懷。白居易年輕時曾經愛過一位叫湘靈的姑娘,他們情投意合,堪為佳侶。可是當詩人想讓母親去提親時,卻被一口拒絕。
  • 白居易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活脫脫地展現出人物風姿
    下面介紹白居易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活脫脫地展現出人物風姿。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唐代: 白居易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這首詩首聯就表達出詩人對她的讚美,「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白居易閱人無數,能被他賞識的女子並不多。詩人把她比作小天仙,可見其身材婀娜、面容嫵媚。16歲正是花季的年齡,而且又善彈琴、會寫詩,讓那些文人墨客都爭相拜訪。那麼這位小天仙到底給詩人什麼感覺?
  • 陳子昂的一首五律,細膩生動,開篇充滿遐想,尾聯更顯出疏狂
    下面分享陳子昂的一首五律,細膩生動,開篇充滿遐想,尾聯更顯出疏狂。度荊門望楚唐代:陳子昂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城分蒼野外,樹斷白雲隈。這首詩就是其早期作品,作者初次出川入楚,在應試途中所作,洋溢著詩人對楚地風光的喜悅心情。開篇點明出發地和所經之地,作者從巫峽順流而下,向楚地的章臺前進。章臺曾經是戰國時楚國的離宮,那裡不僅有貌美如花的佳麗,還有各種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遙遙、望望」兩個疊詞,彰顯出作者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遠方的嚮往之情。
  • 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雪幹北宋:王安石雪幹雲淨見遙岑,南陌芳菲復可尋。換得千顰為一笑,春風吹柳萬黃金。王安石年輕時博學多才,積澱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從而使他的很多作品都家喻戶曉。王安石被二次罷相後,讓他的晚年生活和心情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 白居易這首詩,一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暮江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謳歌美麗自然風光的經典詩作。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因此,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美得令人心醉的夕陽之美,還能欣賞到秋夜的月色之美。如果有人問,夕陽到底有多美?
  • 杜甫這首我們曾學過的五律的頷聯,氣勢雄闊,被評為「一空萬古」
    我們今天所介紹的杜甫的這一首五律,雖然沒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涼,沒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沒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的從容,但是卻因為頷聯氣勢雄闊,被評為「一空萬古」。且看: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白居易這首肉麻情詩不顧格律,沒有典故和比喻,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唐代詩壇,只有白居易一人同時頂著「詩王」和「詩魔」兩大霸氣頭銜,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畢竟白居易的詩,論浪漫比不上李白的,論工整和遣詞本身比不上杜甫的,論意境之美比不上有王維的。但他的詩卻在街頭巷尾被爭相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說的就是《長恨歌》在當時的風靡。
  • 元稹半夜不眠,寄贈白居易一首七律,如敘家常,尾聯更是發自肺腑
    下面介紹的是元稹半夜不眠,寄贈白居易一首七律,如敘家常,尾聯更是發自肺腑。寄樂天唐代:元稹閒夜思君坐到明,追尋往事倍傷情。同登科後心相合,初得官時髭未生。二十年來諳世路,三千裡外老江城。元和十三年元稹在通州任職,有一天晚上元稹翻來覆去,無法入眠,便起身看書,偶爾瞅見白居易的詩文,就想念起這位老友。元稹與白居易都是少懷壯志,年青氣盛,以濟世拯民為己任。兩人意氣相投,一同致力於朝政革新,但仕途險惡,同被遠謫。
  • 白居易的一首七律,開篇美如畫卷,尾聯更顯悠閒恬淡
    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的一首七律,開篇美如畫卷,尾聯更顯悠閒恬淡。宿湖中白居易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浸月冷波千頃練,苞霜新桔萬株金。幸無案牘何妨醉,縱有笙歌不廢吟。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詩人,他的作品平易近人,雅俗共賞,深受讀者喜愛。早年的樂天喜歡抒寫一些憂國憂民的作品,經過無數的宦海沉浮之後,他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晚年更顯淡泊恬靜。這首七律是作者出任蘇州刺史時所作,詩中描繪了太湖的迷人景色,更表現出詩人在繁雜的公務之餘,暢遊山水、悠然自得的輕鬆心境。
  • 耶律楚才的一首五律,筆調輕鬆,恬淡閒適,尾聯令人遐思
    下面介紹耶律楚才的一首五律,筆調輕鬆,恬淡閒適,尾聯令人遐思。西域河中元代:耶律楚才寂寞河中府,西流綠水傾。衝風磨舊麥,懸碓杵新粳。春月花渾謝,冬天草再生。這首詩以西徵途中的見聞為素材,描繪了河中地區的民情風俗和山川物候,筆調輕鬆,清新自然。西徵路上,生活艱險,也非常枯燥,不過每當安營紮寨時,他都會忙裡偷閒地讀書寫作。耶律楚才的很多詩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的,卻更顯得情感真實。詩的首聯就展現了一幅靜美的畫面,河中府周圍非常安靜,白雲悠悠,碧水奔流。
  • 白居易湖上踏青,這首七律細膩生動,最後兩句更顯醇厚意味
    李白曾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兩句正說明文學作品的最高境界。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湖上踏青,這首七律細膩生動,最後兩句更顯醇厚意味。春題湖上唐代: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黃庭堅很罕見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極具理趣,尾聯更寄託深遠
    白居易就曾有名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只有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才能發掘大自然之中的很多奧秘。蘇軾也經常抒寫自己的很多感受,並積極地與他的弟子們分享。黃庭堅也非常欽佩東坡先生的學識和品質,並希望通過積極努力,可以成為一位受世人尊敬的詩人。下面介紹黃庭堅很罕見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極具理趣,尾聯更寄託深遠。
  • 白居易登樓抒懷,這首七律境界深遠,頷聯14個字最為後世稱道
    白居易是中唐偉大的詩人,他29歲成為進士,三十出頭以拔萃登科,此後不久召為翰林學士,任左拾遺等要職,曾頗受唐憲宗的信任和優待,後因人陷害而被貶為江州司馬和忠州刺史。白居易幾經貶謫,不堪流離漂泊之苦,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上經過嶽陽時,詩人登樓抒懷,這首七律境界深遠,頷聯14個字最為後世稱道。題嶽陽樓唐代:白居易嶽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 白居易說李白詩十首沒一首上乘,韓愈寫詩怒懟,開篇10個字霸氣了
    李白杜甫誰更牛,這場爭論從二人逝世後就沒有停止過。當時李白的名氣要比杜甫大很多,但元稹和白居易卻十分推崇杜甫,認為杜甫的詩盡工盡善。先是元稹寫了一篇《唐故工部員外杜君墓系銘並序》,洋洋灑灑寫了數百字,就是為了貶李白推杜甫。後來白居易讀完回了一篇名為《與元九書》的散文,言語更加犀利,目的也是為了貶李推杜,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詩之豪者,世稱李杜。
  •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就是白居易被貶江州聽到琵琶女奏琵琶曲時發出的深深感嘆,不僅僅是感嘆此時被貶江州,更多的是感嘆之前生活的不易。生活,對每個人來說,肯定是飽含著辛酸和眼淚的,詩人便更是如此,所以才能寫出那流傳千古、感人肺腑的篇章,自己要是都沒有經歷過,如何能打動感染別人呢?
  • 怎樣學寫古詩詞之五律
    在律詩中,五言比七言更加地精煉,從五律入手,易於掌握詩的句法,寫出有藝術張力的詩句。  從五律開始學作詩,由五律擴充到七律,再去學七絕,這是古人學習近體詩的基本門徑。《紅樓夢》裡香菱向林黛玉請教作詩,黛玉給她指點的門徑是:「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
  • 白居易的《暮江吟》,從紅日西沉寫到新月東升,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開篇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更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詩風平易近人,表面上看,這首詩的內容理解起來全無困難。但是《毛詩序》曾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然而,《暮江吟》背後所言的「志」卻不容易弄明白。
  • 有人批評白居易的詩歌俗氣,他卻以這首最美的詩歌,做出完美回應
    這是一首極為精彩的七律,詩人以西湖的方位著筆,看似平淡無奇,卻又推陳出新。先是提到了孤山寺和賈亭的位置,交代了西湖的位置。突然又正面寫到湖光山色,湖水上漲,與堤岸相平,白雲舒捲又和波光粼粼的湖面相連。這自然是典型的江南風光,水天一色,更是與第一句中的寺廟、亭臺構成了「樓觀參差」的絕美景象。
  • 王安石妙語雙關的詩作,初讀只有感動,細品才知作者用心良苦
    下面介紹王安石妙語雙關的詩作,初讀只有感動,細品才知作者用心良苦。君難託宋代:王安石槿花朝開暮還墜,妾身與花寧獨異。憶昔相逢俱少年,兩情未許誰最先。這首詩通俗易懂,又纏綿悱惻,詩人描寫一位遭受遺棄女子,逐步展現其不幸遭遇,並對負心漢予以了強烈的譴責。開篇先以朝開暮墜的槿花為喻,「妾身與花寧獨異」,給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劇氣氛,詩人以第一人稱的寫法,更顯得酣暢淋漓。
  • 唐代詩人白居易4首描繪春景的詩詞,讓你有何不同的春景體驗?
    《漫談品析詩詞文化》第6回從小我們就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詞,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幾首?春天給人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樣的景色不同的心情,描繪抒發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的4首不同春景,我們一起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