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妙語雙關的詩作,初讀只有感動,細品才知作者用心良苦

2020-12-21 品詩賞詞

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詩人和政治家,他古文功底深厚,格調高古,接近韓愈和歐陽修。他的律詩用字工穩,尤精於對偶,比如,「落木雲連秋水渡,亂山煙入夕陽橋」;還有,「長樹老陰欺夏日,晚花幽豔敵春陽」 ,等等。下面介紹王安石妙語雙關的詩作,初讀只有感動,細品才知作者用心良苦。

君難託

宋代:王安石

槿花朝開暮還墜,妾身與花寧獨異。憶昔相逢俱少年,兩情未許誰最先。感君綢繆逐君去,成君家計良辛苦。人事反覆那能知?讒言人耳須臾離。嫁時羅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難託。君難託,妾亦不忘舊時約。

宋神宗還在當太子時便對王安石很敬佩,即位不久便開始重用他,並全力支持他變法。後來由於變法收到了極大的阻力,神宗漸漸缺乏信心,加之有人屢進讒言,王安石只好自求罷相,退居金陵。詩人在鐘山閒居期間,思前想後,心有不甘,於是賦詩一首,表達心中的幽怨。

這首詩通俗易懂,又纏綿悱惻,詩人描寫一位遭受遺棄女子,逐步展現其不幸遭遇,並對負心漢予以了強烈的譴責。

開篇先以朝開暮墜的槿花為喻,「妾身與花寧獨異」,給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劇氣氛,詩人以第一人稱的寫法,更顯得酣暢淋漓。

一聲長嘆後,佳人又陷入對過往的回憶中,昔日相逢、青春年少,彼此一見鍾情、「兩情未許誰最先」。

後來郎君向她展開了猛烈的愛情攻勢,佳人無法抵禦這猶如天降的幸福感覺,於是便「感君綢繆逐君去」。結婚後,她相夫教子,「家計良辛苦」,為伊消得人憔悴。

過了幾年,佳人容顏衰老,郎君卻春風得意,漸漸地她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慨嘆「人事反覆那能知?」 看起來是丈夫聽信別人的讒言,其實只不過是他要分手的藉口。

她又回憶起當初郎君對自己的甜言蜜語,再對比今日冷漠厭棄的態度,簡直就欲哭無淚。誰個少年不善鍾情?妙齡少女哪個不善懷春?可是一旦失戀,那種幸福終於成為難以觸及的遠。

「嫁時羅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難託」,伊人傷心地看著昔日嫁時的羅衣,不僅感到悔恨,而且羞於再穿。她終於明白,如此喜新厭舊、反覆無常之人,終究無法寄託終身。

讀到這裡,一位忠於愛情、勤勞樸素,不能主宰命運、又不甘於悲慘結局的傳統婦女形象,立刻就在讀者的眼前呼之欲出。

全詩從比興開始,又情意委婉地展開,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雖然語言質樸,卻耐人咀嚼。再細細品味,「人事反覆那能知?讒言人耳須臾離」,這兩句其實是妙語雙關,既是說郎君對待佳人是始亂終棄,又暗指宋神宗啟用王安石不夠信任。

一句「君難託,妾亦不忘舊時約」,更是抒發了詩人對過往的無限深情,臣子依然矢志不渝,皇帝卻早已移情別戀,直令人長嘆,伴君如伴虎。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雪幹北宋:王安石雪幹雲淨見遙岑,南陌芳菲復可尋。換得千顰為一笑,春風吹柳萬黃金。王安石年輕時博學多才,積澱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從而使他的很多作品都家喻戶曉。王安石被二次罷相後,讓他的晚年生活和心情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 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雪幹北宋:王安石雪幹雲淨見遙岑,南陌芳菲復可尋。換得千顰為一笑,春風吹柳萬黃金。王安石年輕時博學多才,積澱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從而使他的很多作品都家喻戶曉。王安石被二次罷相後,讓他的晚年生活和心情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更喜歡描寫湖光山色,其詩歌也體現出雅麗精絕的特點。但荊公經過長期的藝術追求,文學創作水平終於顯得水到渠成。
  • 王安石這首描寫杏花的詩作,雖然有些冷門,但不失為一首傑作!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文學家、思想家,他應當說是江西眾多詩人中,比較有情懷,也是非常有才情的一位大文豪,他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巨大的貢獻,同時他的詩作,也是寫得清新優雅,他的詞寫得無比唯美,他的散文那更是一絕。
  • 王安石的這首詩意境高遠,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是寫得氣勢恢宏!
    王安石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詞人、思想家等等,雖然後世對於王安石的評價另來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對於北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有的人則又是認為他就是一個奸臣。其實無論怎麼去評價王安石,那都是無法撼動他的地位,直到今天王安石也還沒有歸類到奸臣。
  • 北宋大文豪王安石,這十首超凡脫俗詩作,宛如山澗瀑布傾瀉而下
    性格方面,王安石個性倔強,學習他人精華之處,也敢於提出挑戰,不斷革新終成大器。讀王安石的詩,整體來講宛如山澗中傾瀉而下的瀑布,給人飛流直下的峻拔及陽剛之美。他的表達靈活多變,主要以議論為主,與敘事相結合,氣脈貫通,產生一種和諧的美感。詩文短小精悍,意境深遠,具備精簡之美。
  • 王安石登山寫首高水平七絕,老對頭蘇軾仿一首,900多年難分高下
    而恰恰也因為宋代的詞作發展至絕巔,總讓後世容易忽略宋詩的高度,其實細細品讀不難發現,倘若在詩的領域唐代可謂魁首,那麼宋代必然是緊隨其後的。只是唐詩多以抒情為主,而宋詩則多是說理,可謂各有千秋。本期筆者要分享的兩首詩,正是來自宋代的兩首佳作,作者分別是王安石和蘇軾。這兩人在文學領域的造詣自不必多說,名列「唐宋八大家」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認可。
  • 王安石這首描寫夏天的詩,雖然只有短短幾句,但寫得很唯美!
    北宋文壇可謂是人才濟濟,而且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文學大師,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範仲淹、歐陽修、蘇軾、黃庭堅,以及王安石,他們對於北宋的文學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人的作品到早已是成為了經典,即使是到了今天,人們依舊還是會去讀他們的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文學的魅力。
  • 王安石這首詩蘊含深刻的哲理,只要讀懂了,相信能夠明白更多道理
    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王安石最具有哲理性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登飛來峰》,這也是王安石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詩中,處處可見詩人內心的抱負,以及自己對於人世的看法,所以這樣的詩作,最是值得一讀,只要是讀懂了,一定是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 韓愈這首詩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同樣的意境高遠,很是值得一讀
    所以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與當時的柳宗元,還有後世的蘇軾、王安石、歐陽修、曾鞏等人,一起並稱為「唐宋八大家」。雖然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還是韓愈的散文,但其實他的詩,也是同樣的值得一讀,而且有一些詩作,那也是描寫的極為深刻,也非常的優美,例如他的這首《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便是一首了不起的傑作,這首詩只有寥寥的數語,可是詩人文化底蘊深厚,勾畫出了一幅唯美的春日美景,也是使得此詩成為了唐詩裡一流的佳作。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 王安石一首頗有風味的小詩,把湖光山色描寫的活靈活現!
    當然他除了這一首《梅花》之外,還寫過非常的作品,而且那些作品,也都寫得極為唯美,用詞也是非常講究,很是值得一讀。雖然我們現在一說起王安石,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第一時間便會想到他在北宋時期的改革,也就是歷史上由他主持的「熙寧變法」,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的文學成就被政治所掩蓋了,其實他的詩作,一點也不輸於當時的蘇軾,也是一代文學大家。
  • 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各自登山寫下名詩,你喜歡哪一首
    今天不得不說,古今不得不佩服的文豪王安石與蘇軾,就是這麼一對筆墨「冤家」,他倆生於同一個時代,二人也都是當時文壇中的佼佼者,卻因為各自的政治理想不同,而爭了半輩子。這二位文豪的爭鬥,除了政壇上的變幻之外,更多的是詩詞上的文筆較勁,而真正讓我們感慨的也是英雄相惜的感動。
  • 王安石寫春天的詩,以杏花自比,心態豁達,結尾更是精闢,美極了
    說到王安石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作為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為後世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比如說他對於改革這件事情就有著非凡的見解,一生幾次拜相,堅持推動變法的進程,使國庫日益變得充盈起來,而且還使軍隊的作戰能力也有所提升。
  • 王安石第一次拜相,為了表達遠大的志向,為此寫下一首詩以此言志
    王安石一生的功過是非,其實並不是我們這些後人僅憑几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無論是對於他負面的評價,還是正面的評價,在這幾百年來,應當說都是爭在著爭議。作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思想家等等,他對於北宋可謂是兢兢業業,心繫天下,僅僅是他的這種精神,那便是足以令人感動。
  • 王安石讀了偶像的詩很感動,猶如一位小粉絲,還寫詩表達仰慕之情
    王安石和李白一個樣也是極為有個性,同時也很張狂,這種性格的人,其實是不得喜歡與平庸的人為伍,自然沒有幾人能入他的法眼,只有那些品格高尚,學識淵博的人,才能夠成為他們的朋友,或者說成為他們的偶像。無論是王安石,還是李白,他們骨子裡就很張狂,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的人,那一定是與眾不同。
  • 王安石這首描寫杏花的詩作,雖然有些冷門,但不失為一首傑作!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文學家、思想家,他應當說是江西眾多詩人中,比較有情懷,也是非常有才情的一位大文豪,他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巨大的貢獻,同時他的詩作,也是寫得清新優雅,他的詞寫得無比唯美,他的散文那更是一絕。
  • 王安石最需要細細品讀的一首詩,一個字修改十餘次,終成千古佳作
    文/子墨王安石最需要細細品讀的一首詩,一個字修改十餘次,終成千古佳作提起大詩人王安石,想必各位都知道他是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官場沉浮的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大詩人王安石的散文讀來邏輯縝密,短小精煉,說服力極強,令人讀後很自然地就被其說服。作為著名的變法家和文學家,王安石的文學功底極為紮實。眾所周知,後世「唐宋八大家」之一中也有王安石的身影。他的詩詞深刻精練,詩風沉穩悠遠,而他的詞詠物抒情,意境深遠闊。
  • 王安石一個字改了十幾遍,終於寫成千古名句
    南宋學者洪邁在《容齋續筆》中記載了王安石寫作的過程。王荊公絕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無數人盛讚王安石的「綠」字,後世傳唱著這一首傑作,讚美之辭不絕於耳,王安石可能聽不到。那一個夜晚,陪伴王安石的,是高空中的明月,和桌邊的燈光。寫詩,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王安石非常抒情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雖然後世對於王安石有著各種不同的評論,但是人們對於他的貢獻,依舊還是持肯定的態度,尤其是到了近代,人們開始重新認識了王安石。著名的學者梁啓超就對王安石有過很高的評價,還專門為他寫了一部傳記;另外當時的俄國的無產階級領袖列寧,也稱王安石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應當說這兩位鼎鼎大名的評論,還是非常的到位。
  • 【古文觀止】: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賞析】全文只有四句話,九十個字,可是轉折跌宕,氣勢充沛。文章第一句話先擺出對孟嘗君的傳統看法:孟嘗君能夠禮賢下士,搜羅人才,士所以歸附之,最後依靠他們的力量逃離了秦國。這就乾脆利索,開門見山地豎起了下文要批駁的靶子,此可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