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詩人和政治家,他古文功底深厚,格調高古,接近韓愈和歐陽修。他的律詩用字工穩,尤精於對偶,比如,「落木雲連秋水渡,亂山煙入夕陽橋」;還有,「長樹老陰欺夏日,晚花幽豔敵春陽」 ,等等。下面介紹王安石妙語雙關的詩作,初讀只有感動,細品才知作者用心良苦。
君難託
宋代:王安石
槿花朝開暮還墜,妾身與花寧獨異。憶昔相逢俱少年,兩情未許誰最先。感君綢繆逐君去,成君家計良辛苦。人事反覆那能知?讒言人耳須臾離。嫁時羅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難託。君難託,妾亦不忘舊時約。
宋神宗還在當太子時便對王安石很敬佩,即位不久便開始重用他,並全力支持他變法。後來由於變法收到了極大的阻力,神宗漸漸缺乏信心,加之有人屢進讒言,王安石只好自求罷相,退居金陵。詩人在鐘山閒居期間,思前想後,心有不甘,於是賦詩一首,表達心中的幽怨。
這首詩通俗易懂,又纏綿悱惻,詩人描寫一位遭受遺棄女子,逐步展現其不幸遭遇,並對負心漢予以了強烈的譴責。
開篇先以朝開暮墜的槿花為喻,「妾身與花寧獨異」,給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劇氣氛,詩人以第一人稱的寫法,更顯得酣暢淋漓。
一聲長嘆後,佳人又陷入對過往的回憶中,昔日相逢、青春年少,彼此一見鍾情、「兩情未許誰最先」。
後來郎君向她展開了猛烈的愛情攻勢,佳人無法抵禦這猶如天降的幸福感覺,於是便「感君綢繆逐君去」。結婚後,她相夫教子,「家計良辛苦」,為伊消得人憔悴。
過了幾年,佳人容顏衰老,郎君卻春風得意,漸漸地她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慨嘆「人事反覆那能知?」 看起來是丈夫聽信別人的讒言,其實只不過是他要分手的藉口。
她又回憶起當初郎君對自己的甜言蜜語,再對比今日冷漠厭棄的態度,簡直就欲哭無淚。誰個少年不善鍾情?妙齡少女哪個不善懷春?可是一旦失戀,那種幸福終於成為難以觸及的遠。
「嫁時羅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難託」,伊人傷心地看著昔日嫁時的羅衣,不僅感到悔恨,而且羞於再穿。她終於明白,如此喜新厭舊、反覆無常之人,終究無法寄託終身。
讀到這裡,一位忠於愛情、勤勞樸素,不能主宰命運、又不甘於悲慘結局的傳統婦女形象,立刻就在讀者的眼前呼之欲出。
全詩從比興開始,又情意委婉地展開,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雖然語言質樸,卻耐人咀嚼。再細細品味,「人事反覆那能知?讒言人耳須臾離」,這兩句其實是妙語雙關,既是說郎君對待佳人是始亂終棄,又暗指宋神宗啟用王安石不夠信任。
一句「君難託,妾亦不忘舊時約」,更是抒發了詩人對過往的無限深情,臣子依然矢志不渝,皇帝卻早已移情別戀,直令人長嘆,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