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以及文學家,他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尤其是他的品格,那更是人們的楷模,無論是他的胸懷,還是他的抱負,那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後人去學習;雖然後世對於他的評價,呈現出兩極,有一些人認為他是一位忠臣,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有一些人則是認為,他就是一個無恥小人,為了自己的政治目地,完全不顧及當時的社會。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評價,那都是無法改變王安石的歷史地位,應當說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還是要客觀地面對,王安石還是功大於過,他的變法也只是為了當時的國家能夠更加繁榮,只是由於有點操之過急,但是他的人品,以及他的學識,可以說是無人能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歷史上很多的改革家,那最後都是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例如秦國的商鞅,以及後世的張居正那也是一樣,他們一心致力於改革,想要振興,復興自己的國家,僅僅是這一點,便是足以令人尊敬。王安石的改革,那也是想要振興,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強大,只是如前面所說,他太過於急,以至於會出現如此兩種非常極端的評價。
王安石除了在政治上成就之外,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同樣的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同樣的也是一絕,應當可以這麼說,他的文學成就不亞於蘇軾,他寫過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詩作,而且在他的詩作中,處處可以看到詩人對於人生的一種看法,裡面充滿了無限的哲理。
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王安石最具有哲理性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登飛來峰》,這也是王安石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詩中,處處可見詩人內心的抱負,以及自己對於人世的看法,所以這樣的詩作,最是值得一讀,只要是讀懂了,一定是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
《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這首《登飛來峰》是王安石早期的作品,這個時候的時候正值壯年,他剛剛在地方上當官,任期剛滿,打算回老家臨川,於是經過杭州,隨便去登了飛來峰,才寫下了這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作,詩人在這首詩中,可以說是把自己內心的理想,以及內心的抱負,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
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可謂是直抒胸臆,直接表達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也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無比寬廣的胸懷,「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那這兩句詩便是寫得非常的有氣魄,據說站在那飛來山上的千尋塔,可以聽見清晨時分雞鳴的啼叫聲,以及看到初升的太陽。在這兩句中,詩人表面看似在寫飛來峰,其實還是表達出了自己一種志向,一個人只有站得高,才能夠看得更遠,才能夠做為這天下的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詩的最後兩句,又充分表達了王安石一種非常高貴的品格,「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兩句可以說是寫得非常好,只有一個真正高尚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純粹的詩句來,不要怕浮動會遮蔽了我的雙眼,只是因為我站在了這最高層。其實這也是詩人的一種理想,他是希望自己可以站得更高,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王安石的這首《登飛來峰》,應當說是王安石眾多詩作中,最有氣勢,也最有哲理的一首詩,通篇都在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理想,也正是這種充滿哲理的描寫,也使得這首,顯得更為厚重。這樣的詩作,對於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只要讀懂了,那麼一定是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