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搞了一個變法,使得他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真君子,但是又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他就是一個小人;其實無論怎麼評價王安石,那都無數抹殺,他對於北宋的貢獻;他的變法儘管在剛開始的時候有些激進,但是出發點無非是希望北宋可以強大,僅僅憑藉這一點,人們就無權指責他;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每個人都有缺點,也有他的優點。其實我們從王安石身上,可以看到他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還有骨子裡的家國情懷。
人們對於王安石的不滿,主要還是在認知上,儘管當時的大文豪蘇軾、司馬光、黃庭堅、歐陽修等人,全部都反對王安石變法,但是他始終還是堅持自我,從容地面對別人的批評,最終在宋神宗的大力堅持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不過很可惜,後來我們都知道這場改革,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直到晚年他也依舊還是耿耿於懷。
我個人是很欣賞王安石,除了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之外,還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不僅詩歌寫得好,詞作也是一流,另外他的散文,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為此也是入選了唐宋八大家。所以王安石是一位純粹的文人,也是一位敢於說真話的勇士,這也正是他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從他的身上,我們其實是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
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王安石很有趣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七言絕句《夢》,這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是寫得很深刻,整首詩意境高遠,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讀來令人拍案叫絕,每一句都充滿了禪理,這樣的作品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相信一定能夠從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
古人說人生如夢,一個人只有短短的幾十載,生命也是極其的短暫,那就像是做了一場一樣,其實有過了人生經歷,在這個人世間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看淡了世事,遭受了無數的白眼,嘗盡了人情冷暖之後,相信對於人生會有新的看法,它就像是一場,而且是一場短暫的夢。
王安石的晚年被罷相,世人對於他的不理解,全部都成為了他悲痛的來源,這一時期他一個人獨自隱居在江寧,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早年間的輝煌蕩然無存,所以他開始思考人生,回想過往的歲月,這些都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所以在這首詩的開篇,他就直抒胸臆,以夢入境,告訴了世人,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那就是做了一場,人世就是如夢,它無所求,對於任何一個無所求的人來說,那麼心裡一定是很寂寞。
還似夢中隨夢境,這在第三句中,王安石依舊還是在訴說著內心的憂愁,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人生只能是隨夢遠行,在夢中體會了人生的無奈,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這最後兩句寫得最為深刻,也最具有震撼力,讓我們從中能夠感受到詩人無奈,還有他對於人生注的解讀,所以只要讀懂了,那麼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
王安石的一生可以說是轟轟烈烈,還在少年時代就過華過人,後來參加科舉考試,進入了北宋的政治中心,最終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慢慢地受到了宋神宗的賞識,從而在北宋政壇大放異彩,而這首詩也是他對於自己一生的總結,儘管只有那麼寥寥數語,但是寫得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