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

2020-12-13 歡歡的籃球說

文/妮子

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

我們鍛鍊身體的方式很多,跑步、遊泳、瑜伽等等,登山也算其中一種。現代人喜歡登山,因為強身健體,而詩人們更喜歡登山,也便留下了很多關於山的詩和佳作。舉個例子吧,先秦的宋玉曾在登山時候寫詩,後來的柳永還評價過該詩。

唐代的詩人李商隱也喜歡爬山,一壺好酒,三五好友,趁著秋高氣爽,登山欣賞美景。除此之外,還詩興大發,寫下了各種各樣的關於山的詩篇,登山的心情不同,寫下的詩篇意境也大不相同。

李商隱多數時候心情沉悶,寫下了這麼一首詩,可謂是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

北青蘿

唐代:李商隱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作為詩人,李商隱算是非常成功的一個詩人了,但是他的一生卻十分的悽慘,漂泊不定的生活,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因為處境的悽慘,他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道路出了問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對前途很迷茫。

而這首詩表達了他當時內心的悽苦,首聯寫了詩人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去茅屋拜訪了一位僧人。夕陽西下,除了表現當時的景色,還可以看出詩人內心的孤單。詩人當時生活悽苦,親朋好友們也都不在身邊,於是只能獨自一人來拜訪茅屋裡的僧人。

頷聯寫了詩人當時拜訪孤僧時路上的所見景色,周圍一片樹林,樹葉飄落下來,但是周圍卻沒有人,只有自己一個人。寫出了詩人去拜訪的那位僧人遠避紅塵,不與世俗有所交集,這也是詩人去拜訪的目的。走在寒冷的山路上,伴隨著寒雲,不僅寫出了這位孤僧的遠離塵世,更表現了詩人對拜訪孤僧尋求禪理的渴望。

頸聯描寫了詩人見到孤僧時的情景。僧人在自己的茅廬中敲磐誦經,而詩人就站在外面聽著僧人的聲音,看著夜幕降臨的景色,感受著山中的靜謐和內心的寧靜。

最後一句話寫的是,僧人誦經已經結束,詩人看到他結束之後便敲門進屋和他交談。僧人討論禪理,追求內心的寧靜,詩人渴望從繁瑣的事情中得到解脫。而在和這位僧人的交談過程中,詩人也收穫了很多,領悟了道理,不再痴迷於愛恨。

這首詩的語言簡潔,寫山卻不見山字,層次清晰,從詩人的出訪、路途、與僧人的交談以及悟出禪理。結尾10字道破禪理,全詩既表現了僧人清幽的生活,又表達了詩人不畏艱辛對禪理的追求,對禪理的領悟,對名利的淡泊。

李商隱悟禪,王維參禪,但二者卻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李商隱的一生悽苦,但是王維雖然也坎坷,富貴的日子卻更多一些,到了晚年,自己厭倦了仕途,才去參禪。而李商隱卻是自己鬱郁不得志,為了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才在迷茫的時候上山尋僧,來尋找禪理。

相關焦點

  • 李商隱一首詩寫山,全文無一個山字,卻充滿了禪意
    詩人們更是喜歡登山,也留下了很多關於登山的不朽詩篇。先秦的宋玉就曾賦詩,「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柳永還評價宋玉,「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李商隱也喜歡爬山,秋高氣爽時,約三五好友,攜帶一壺美酒登高望遠,不僅心情開朗,還詩興大發。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這些僧人與普通的文人不一樣,終日與青燈古佛相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他們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其實是要更加深刻,作品自然而然也更有韻味,往往還多了一層禪理。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文/一休道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不同的詩人寫的不同的雨,總體來說就是概括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 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師,晚年信奉禪理,因此被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
  • 王維最具禪意的7首詩,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王維,字摩詰,被譽為「詩佛」,經歷過安史之亂,在宦海沉浮之後,詩人過起隱居生活,信奉佛學,以求淡泊名利,他回歸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脫自我的人生感悟。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清淡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
  • 在遠方丨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涇川縣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西王母信俗」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李商隱山中無聊寫此詩,被批完全在湊字數,卻最適合心煩意亂時讀
    那麼這樣的李商隱有沒有不受肯定的詩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宵自遣》。這是李商隱平生600首詩作中的「爛」詩,對於這首詩,清代文人紀曉嵐的評價是:「亦淺率無味,大似後人寫景湊句之詩」。這樣的評價可謂相當直接而又不留情面了,說這首詩沒有味道,甚至不信是他寫的,認為寫景時完全是在湊字數。
  • 讀一首詩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寺廟裡獨見的禪意幽境
    一首詩能夠被歷代的文學大家讚賞,必然是難得的佳作,作者也當因之不朽。比如有被稱作「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作詩奔著流傳千年的態度而作,也必然能成好詩。不知今人的文章、詩歌,能有多少可以流傳千年而不朽?常建,唐朝名極一時的詩人,被人推崇之時,詩仙李白都屈居於他之下。他的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他的傑作,被歷代詩文大家推崇。
  • 李商隱: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20字,美到令人心醉亦心碎
    他寫詩極其講求詩中美好的意境,因此他的詩充滿了韻律之美,距離之美,朦朧之美,讓人沉醉於他詩中的美妙而難以自拔,他就是李商隱。,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寫得了一手好字與文章。他們對李商隱的才華也非常的欣賞,就對他非常的器重,出去遊玩的時候經常叫李商隱一起同行,還教李商隱駢文,李商隱從自己的朋友那裡學到了一定的東西之後,自己的散文風格也變成了駢文的風格。在後來,李商隱就努力學習駢文追求自己風格的改變,最終他科舉考試成功,期間也寫了不少有名的詩詞。3極美之詩李商隱最著名的一首詩就是《樂遊原》。
  • 王維最具禪意的8首詩,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王維,字摩詰,被譽為「詩佛」,經歷過安史之亂,在宦海沉浮之後,詩人過起隱居生活,信奉佛學,以求淡泊名利,他回歸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脫自我的人生感悟。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清淡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幾乎是踏月而歸。春天來了,花絮滿天飛,香氣襲人,可是有些忙到嗅覺都失靈了。
  • 李商隱最高明的一首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驚豔了時光
    但是如果說起意境之美,李商隱的詩自然名列前茅。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朝著名的詩人。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韻律悠長,風格奇幻,尤其描寫愛情方面,更是表述的纏綿婉轉,撩人心弦。李商隱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不但在寫詩方面頗具藝術造詣,在書法上也是可圈可點。
  • 李商隱最唯美的一首詩,竟然產生了一個成語!
    「唯美」這個詞語如果要用到詩人身上,相信絕大多數讀者首先就會想到晚唐的大詩人李商隱。李商隱字義山,是晚唐的旗幟性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早年生活貧困,因為才華出眾受到令狐楚的賞識,還是因為才華,王茂元將女兒嫁給了李商隱。
  • 堂兄吟誦李商隱的悽豔詩,卻引來了另一位姑娘對義山的愛慕
    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是我國古典詩壇第一個大量寫愛情詩的詩人,在他的愛情詩中,描寫相思之苦的篇章是最動人心弦的。公元835年,李商隱為再次應進士試,奔走於長安與洛陽之間。在洛陽,他住在堂兄讓山的家中。是你在聽我誦詩嗎?」柳枝姑娘說:「是我,李郎,你吟誦的詩好悽豔呦!是寫一對有情人悲歡離合的吧?」讓山說:「姑娘說的沒錯,你不妨過來,我們一起切磋切磋。」
  • 韋應物一首詩禪意深遠,任運自然時,就會自在解脫
    美麗的傳說還在延續,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可是有一天廟裡來了一位老和尚的故友,他不僅會寫詩,還懂得禪道,夜半三更睡不著,居然在觀察流水擊石。這首詩充滿禪趣,全篇抓住嘉陵江水聲展開構思。「鑿崖洩奔湍,古稱神禹跡」,借大禹治水的傳說寫嘉陵江水聲的由來,起筆即緊扣詩題,顯得氣勢雄偉。「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寫詩人夜宿佛寺的客舍,山中的水聲喧鬧,徹夜無法安寢。這兩句承上啟下,引發出下文對水性的思考,闡發禪理、表現禪趣。
  • 李商隱悽美絕倫的一首詩,看似簡單,很多人未必理解!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我們都很熟悉。李商隱字義山,他的詩往往富於文採,而又心思縝密。義山擅長律絕。有種說法叫「李白弱律詩,杜甫弱絕句」。但是李義山的近體詩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唐詩三百首》中的相關數據,在清代蘅塘退士所編撰的《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五律有5首,七律有10首,五絕有1首,七絕有7首。所以李義山既不是李白類型,也不是杜甫類型,李商隱的近體詩很全面。我們總是說李商隱的詩隱晦迷離很難看懂,因為李商隱用典太多,而且用得很靈活。《無題》系列的詩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詩酒趁年華,盤點唐代寫山名句
    詩酒趁年華,盤點唐代寫山名句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田園山水詩更是如此。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唐代寫山名句都有哪些吧。《望嶽》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和尚寫了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只有短短的56個字,讀懂了受益終生!
    古人常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古代的文人來說,參加科舉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一條路,只要通過了科舉考試,那麼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自從隋文帝楊堅創立科舉制度,一直到晚清,時間跨度長達一千三百多年,其中有很多的寒門學子,通過科舉考試最終實現了人生目標;不過也是極少部分有才華的文人被淹沒了
  • 李商隱寫給農夫的一首詩,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能淨化心靈
    說到李商隱,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諸如《夜雨寄北》《錦瑟》等,包括以《無題》為題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為題的「準無題」詩近三十首,都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被廣為傳誦。但需要知道的是,除了愛情詩和無題詩外,李商隱在詠史詩、酬贈詩等門類也有著優秀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