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2020-12-26 老楊話文史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師,晚年信奉禪理,因此被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

這首詩就是《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歌大意:空闊的山林中不見一個人,卻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太陽的餘暉照進幽深的樹林,在林間的青苔上落下斑駁的倒影。

鹿柴(通「寨」)是王維四十多歲後,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建造的別墅,從此他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與山為伴,與僧為友,王維的藝術靈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空山不見人」,詩人來到大山山谷裡面,山林空闊,四處觀望,看不到一個人影。這第一句是對空寂環境的整體描寫,也是詩人的第一觀感,即眼中所看到的景象。中國古代書畫藝術講究「留白」,王維同時也是畫家,深諳其技巧。一個「空」字,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像空間。這個「空」,只是詩人眼前沒有人影,心中沒有了紛繁世俗雜物,但絕對不是寫大山的不長草木的「空」,相反,結合後面的句子,可知大山林清幽深遠,不僅有參天古木,也有雜草苔蘚,甚至也有流泉飛瀑。這樣的山林才是吸引詩人前來遊玩的山林。

「但聞人語響」,寫詩人的所聞。空谷中傳來人說話的聲音,這是側面描寫。空闊的山林中連人們說話的聲音都能聽見,更加體現了山林的無比空靈寂靜。南朝王籍曾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名句,而王維本詩中以靜襯動的藝術造詣遠超王籍。另外,王維《鳥鳴澗》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也屬於此類境界。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描寫了傍晚山林的景色。承接前面的遠景和聽覺,詩人把目光收回到近處。傍晚時分,深山密林中投進斑駁的落日餘暉,樹林深處的黑暗和千萬條夕陽的金光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上樹林千姿百態的影子又倒影在青苔上,顯得色彩繽紛,形成一幅生動美麗的林間晚照圖。這幅圖有遠有近、有光有色、疏密有致、對比強烈,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藝術特點。

如果說前兩句表現的是山林的「幽靜」的話,後兩句表現的就是山林的「幽美」。全詩不見一個「靜」字,卻寫出了山谷無比的空寂幽靜,堪稱最「靜」的一首唐詩,後世少有人能超越。

有趣的是,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在《書輞川圖後》中講述了這麼一件事:他在汝南時精神不暢,患病不愈,朋友來探視,給他欣賞王維的《輞川集》畫卷。秦觀看了後感覺身臨其境,同時又誦讀《鹿柴》等詩,久治不愈的病竟然不知不覺地好了。雖然這件事真假難辨,但王維詩歌的獨特魅力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20個字無一生僻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些詩我們讀起來覺得太美了,卻不一定能讀懂它的意思。有些詩難懂是因為生僻字多,也是因為太長了,比如李白就有一首詩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標題就有22個字,全文共是有800多字,詩仙寫起來或洋洋灑酒,後人背起來卻是頭上冒汗。
  • 王維山水詩有多強?20個字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最後5字無人超越
    唐代山水詩人那麼多,摩詰居士王維當仁不讓,就是那個站在巔峰之人。憑什麼?憑的是《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絕美;憑的是《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驚豔;憑的是《畫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的妙極;憑的是《鹿柴》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靈。
  • 讀一首詩王維《漢江臨眺》,此詩一出,後世寫江水的詩皆甘拜下風
    ——唐代:王維《漢江臨眺》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人首先是慧心藝術家。《詩經大序》云:"詩者,志之所之,在心為志,出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覽物之情,是每個人都有的。縱使相同的感情,用眾人都熟知的文字來表達,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結果,差別還真的大。能將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用文字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才能稱為詩。表達得越高妙,獲得眾人越多稱讚的人,就成了詩人。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幾乎是踏月而歸。春天來了,花絮滿天飛,香氣襲人,可是有些忙到嗅覺都失靈了。
  • 王維最出名的一首詩,令他17歲就一詩成名,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無論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泊,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多情,亦或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靈,每一首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他17歲的成名作,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就是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眾所周知,在古代詩歌史上,是東晉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這一新的詩體,也是他第一個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田園詩。但陶淵明所開創的田園詩,在南北朝卻幾乎沒有影響,即使到了隋末唐初有了王績的活躍,詩壇上吟詠田園風光的詩篇也是寥寥無幾,直到盛唐出現了王維、孟浩然等名家,田園詩才蔚為大宗,並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就。
  • 王維經典詩八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該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託山裡的幽靜與閒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託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 王維一首詩是唐詩名篇,題目是鹿柴(chái)還是鹿柴(zhài)?
    少年時代曾經學習王維的古詩。雖然那個時候並不懂他詩歌中的意境是什麼樣的,只知道死記爛背,但是多少也掌握了一些詩句。不過對於這些古詩,過了很長時間後,如今只剩下片言隻語。比如王維的一首唐詩,寫的是山林景色。
  •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品讀王維的詩,尤其他的《輞川集》,你總會被他詩裡那種自然、純真的美所吸引。你會發現王維十分善於從平凡的事物裡,找出常人無法想像的美,在他細膩入微的筆墨下,那些微小而平凡的景物,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輞川集》是王維的一組田園詩,這組詩全是五言絕句,每一首詩,都猶如一幅絕美的繪畫小品,記錄了輞川一帶的風物。蘇軾曾這樣評價過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輞川集》便是最好的詮釋。
  • 一首詩寫盡了山林的幽深靜寂,王維《鹿柴》全詩深度翻譯和賞析
    【賞析一】這是一首山水詩,描繪的是傍晚時分山林幽深靜寂的景色。詩的前半部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空」字突顯了山的清靜,「但聞人語響」,通過聽覺感官的感受,襯託出山林的幽深,在視覺上是「不見人」,在聽覺上是「聞人語」,將人的感受與情境結合,人與自然融合為一體。
  • 王維《山居秋暝》,最後兩句凡爾賽文學,能把杜甫氣哭了
    王維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作詩、作畫、音律無一不通,從王維的詩畫中,會發現他有一種與生俱來敏銳,前幾天說《使至塞上》,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王維特有的精緻,今天再說一首《山居秋暝》,同樣充滿了王維特色,把詩畫合一發揮到了極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祖父王胄精通音律,還曾是宮廷樂師王維自幼受詩書禮樂影響不僅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還有頗高的音樂天賦當年剛入長安,便十分受到王公貴族們的青睞傳聞,王維曾憑藉一曲秋天,他寫《山居秋暝》……每次看到王維這首詩總會對山居生活,產生無限嚮往「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似是所有的景,都美得恰到好處就像王維
  • 詩人憑這首詩享譽詩壇,引得杜甫王維孟浩然都模仿,卻無一人超越
    寫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雖然一生所作詩篇也有一些,但真正讓其名流千古的便只有這一首《楓橋夜泊》;還有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崔護,雖然《全唐詩》中收錄有6首他的詩作,但是真正讓他名垂青史的也就是這首《題都城南莊》;最為令人驚豔的當屬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可謂是橫亙古今,憑這一首詩獲得了「孤篇橫絕,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充滿禪意,很多人讀過卻不懂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蘇軾古往今來,能被稱為「天才」的人物,並不算多,而王維,便是其中的一位,此人自幼才華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5歲那年便進京應試,成為無數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16歲那年便寫下流傳千年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1歲考上進士
  • 佛系詩人王維一生最美的十首詩,你讀過幾首?
    王維:生卒年為700?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太原祁縣,開元九年(721年)進士,做官曾做到尚書右丞,所以世稱「王右丞」。他信奉佛教,作詩常把佛教禪意融入其中,有「詩佛」之稱,更兼其擅長繪畫,被蘇軾評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來遂以之為王維的詩歌藝術特色。詩歌眾體兼長,今存詩四百多首,後人對其評價非常高。
  • 王維在優美環境中創造這一首詩《竹裡館》,你在詩中體會到什麼?
    王維在優美環境中創造這一首詩《竹裡館》,你在詩中體會到什麼?《竹裡館》譯文:獨自一個人悠閒坐在幽暗的竹林裡,時不時拿出琴來彈奏,嘴裡伴隨著口哨的聲,身在密林之中的我又被何人所知?想必只有那一輪明月安靜的陪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