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2020-12-12 楚予微茫

作者:黎遇之,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白露剛過,

天氣明顯感覺清涼下來

這時,若去郊外踏秋

必是一番新的驚喜

喜歡這清秋時節

總覺有清朗、純淨的意味

但這美,在古人的詩中

已被描摹到極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我站在群山圍繞的地方

想靜靜聽一場雨

感受萬物生長,花開葉落

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山谷中的風,也帶著些許涼意

原來,是初秋到了啊……

夜幕四合

一輪皎月緩緩升起

我看到清冷的月光,

從松林的間隙裡,傾灑而下

樹旁,泠泠清泉在山石間淌淌而過

遠處的竹林裡

隱約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

大概是,在溪邊洗衣的姑娘回來了吧

咦?蓮葉也在擺動

是不是有漁舟從這裡路過呢?

這山中的歲月啊

真是讓人喜歡至極

四季都是那麼美,讓人流連忘返

但與其他季節相比

這裡的秋天,才是不可錯過的啊

王維,一個出生在書香門第的詩人

祖父王胄精通音律,還曾是宮廷樂師

王維自幼受詩書禮樂影響

不僅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

還有頗高的音樂天賦

當年剛入長安,

便十分受到王公貴族們的青睞

傳聞,王維曾憑藉一曲《鬱輪袍》

讓玉真公主十分欣賞

還因此擠下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

獲得那一年的狀元

也許天生熱愛音律、詩書的人

骨子裡都是純粹的吧

王維和大多數詩人一樣

仕途並不順暢,

但他又和大多數詩人不一樣

他沒有選擇掙扎一生,而是選擇了轉身

王維買下了終南山下輞川冊谷中

曾經屬於宋之問的別墅

在此基礎上進行修繕

最後成了一處湖光山色,幽靜山林

他便在此,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輞川別業這個房子,

原本是武則天寵臣宋之問的

唐睿宗時,宋之問失勢,客死他鄉

這輞川別墅,也幾經輾轉

在開元後期,王維買下了它

在半官半隱的生活裡

王維並不孤獨

他常常約三五好友來此相聚

王維作品集《輞川集》就是在這裡

與朋友裴迪一起棲居時寫下的

春天,他寫《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天,他寫《田園樂》: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夏天,他寫《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秋天,他寫《山居秋暝》……

每次看到王維這首詩

總會對山居生活,產生無限嚮往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似是所有的景,都美得恰到好處

就像王維《鹿柴》中描述那般: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空山」二字,極致空靈

初秋傍晚,山雨初霽

就連風,都是清爽涼沁的

雨後的山林,萬物為之一新

風景之盛妙,文字已不可及

「安史之亂」中,王維被迫接受偽職,

雖然後來逃過一劫,他卻已經累了

不去想什麼理想抱負

只想做個開心快樂的人

此時,王維對仕途的關心程度

更加淡泊了

於是,他在終南山又置辦了一個房子

時不時上去住一段時間

(不得不說,王維是真不缺錢啊)

《山居秋暝》最後一句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不知王維是否

藉此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

春天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留戀了

著眼當下,這景,這情,

生活也是美好的呀~

【作者簡介】黎遇之,願在充滿忙碌的生活裡,尋一隅靜處,清茶一盞,閒書一本,讀一首詩給自己,聆聽萬物的聲音。

相關焦點

  • 隱居山中的王維,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5字便打動了世人!
    所以李白才會在他的詩《獨坐敬亭山》中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小編今天便通過王維的一首詩《山居即事》,來和大家一起看看王維詩中的寂寞。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以五言見長,多描寫山水和隱逸生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山居即事》便是王維隱居山中時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的詩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由於一個人隱居在終南山,這一時期創作出來的作品,每一首都與眾不同寫得極為唯美,例如《山居秋暝》、《鹿柴》、《山中》、《鳥鳴澗》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實王維的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那著實是很普通,但是我們只要深入了解,細細品來則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其實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有的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去拜訪一位道士,到了山中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世人!
    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尋雍尊師隱居》,便是李白的一首詩、畫、音完美結合,且四聯八句全都合律的五言律詩。《尋雍尊師隱居》是李白進山去拜訪一位雍姓道士時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便是描寫了李白到了山中的所見所感,濃筆重彩地描繪了雍姓道士隱居之處的瑰麗景物,以及抒發了李白對雍姓道士的仰慕之意。
  • 王維渾然天成的一首名作,以禪入詩,驚豔了整個春天
    下面介紹的是王維渾然天成的一首名作,以禪入詩,驚豔了整個春天。鳥鳴澗唐代: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曾在唐代開元年間遊歷江南,他的朋友皇甫嶽在紹興東南的雲溪(即若耶溪)有一座別墅,詩人在此與朋友飲酒賦詩,寫了《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一首。詩人在文中描寫春天的月夜美景,並以禪入詩,展現了濃濃的禪意氛圍。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一位是站在山水詩之巔的摩詰居士,一位是傲視初唐的四傑之首,當二人寫下同名五絕《山中》時,又是怎樣的一場高手對決呢?讓我們來品一品這兩首詩。1.詩的三、四兩句,由江水寫秋風,此時秋風瑟瑟,山中的黃葉在秋風中飄零。詩人用「況屬」二字轉接,感情更深了一步。秋風自古就有蕭條傷感之意,何況是「高風晚」,風之急、風之寒令全詩的傷感達到極致。最後再以黃葉飛為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炎熱的夏季已經不期而至,正當我們想要擺脫整個冬天與春天的「悶宅」而到外面尋覓一些盼望已久的暢然時,熱辣辣的太陽阻擋了我們的腳步。再過幾天就到了今年的第九個節氣——芒種。整首詩在寫法上與其他描寫夏日乘涼的詩詞作品有所不同,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其實積壓在詩人身上的不是酷暑,而是對自己生活、仕途不順的煩悶與擔憂。黃庭堅在多次被貶後,來到鄂州南樓上納涼,站在高高的樓臺之上看到天上的明月,耳邊吹過徐徐清風,不禁愁上心頭,愁意之中不乏對現實的恨,更不乏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詩佛的詩有三大特點,也正是這三大特點讓後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王維仕途失意隱居終南山,寫下一首著名五律,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山居秋暝》是王維山水詩代表作之一,這一首詩向來被稱為「以畫入詩」,照見王維之「空觀」的傑作。不過這首詩其實寫得很怪,詩名裡帶有一個「暝」字,寫的是黃昏。可詩中的景象都是「明淨」的;詩的第一句說「空」,頸聯裡卻是「喧鬧」的;說好了是寫「秋暝」,結果最後又提到了「春芳」。王維的這首詩裡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下面就聽我來給大家說一說。
  • 王維晚年隱居時寫下一首詩,表面上平平淡淡,其實精妙絕倫
    王維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在詩中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故王維晚年的詩篇,多數具有禪理,風格平淡。但平淡不代表就平凡,其實反而是精妙絕倫的體現。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竹裡館》,便是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創作的一首精妙絕倫的詩篇。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五言絕句短短20個字,這在表現手法上要求更加簡練,所以創作難度也相應地加大了不少。歷代詩人寫五言絕句,都是力爭由小見大、以少總多,不僅僅要包含豐富的內容,而且還要意境深遠,言之有物。雖說詩詞歌賦浩如煙海,但是好的五言絕句卻鳳毛麟角,因此五言絕句成為詩壇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唐詩中的精華。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治癒了世人1000多年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王維的一首詩《竹裡館》,先來看看人與人的和諧,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和諧意蘊來看,這首詩寫的正是王維與自己心靈的和諧。對於人來說,孤獨應該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心理感受。而隱居無疑又是讓自己深陷極度孤獨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王維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與孤獨的和諧共處。
  • 王維寫黃昏的一首詩,只有短短8句,卻驚豔了世人一千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現代的人大概很難想像,長時間的居住在山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山中的日子,你會看到什麼,會做什麼,又會想什麼呢?然而說我們對於隱居生活一點都不了解,倒也不盡然。雖然真正的隱士是不寫詩的,他們也不會從事任何填補內心缺憾的創作,但是總有一部分隱士,他們除了隱者的生活,在這紅塵中其實還想要更多。或者懷才不遇,或者生不逢時。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美得令人心碎,開篇10個字更是從未被超越。《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的前兩句以一種隨意、輕鬆的筆調為讀者構造了一幅山間的動態畫,在這幅畫中有山,有雨,有月,有松,有泉, 有石,這些是自然界中最普通的事物,只用短短20個字,聚集在一起,如此生機盎然。特別是第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個「空」中是山谷新雨的清新,也是詩人內心的安靜,一切都在似乎空空如也中。
  • 王維這首詩正如蘇軾評價的那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古人創作詩歌喜歡引經據典,這也使得很多的作品,它難以解讀,後人會誤會其中的意思,不過王維的詩沒有這方面的障礙,他用詞很講究,不過很少使用生僻的字,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不過寫得卻又是很唯美。特別是這首《山中》,可以說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的一首,通篇寥寥數語,但是充滿了情趣,寫得生動有趣,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山中》唐代: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 很適合下雪時讀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光陰從簷下飄過,歲月從指間流過,一個低眉,一個回眸,一個轉身,秋天便成了逝去的風景。 朔風裹挾著絲絲飛雪,帶著凜凜寒意,撩開了冬的簾幕。 每到下雪的冬天,我都會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充滿禪意,很多人讀過卻不懂
    ——《東坡題跋·書摩詰》蘇軾古往今來,能被稱為「天才」的人物,並不算多,而王維,便是其中的一位,此人自幼才華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5歲那年便進京應試,成為無數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16歲那年便寫下流傳千年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1歲考上進士
  • 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
    一首古詩,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古人寫詩作詞,今人品味經典,歡迎各位文友,和張凡一起,品萬古詩詞,看百態人生。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寒風凜冽,白雪紛飛,晨光之下,一片蒼茫。天地之間,唯餘一片潔白之色,綿延千萬裡的蒼山,皆被皚皚白雪覆蓋。從北方吹來的寒風,帶著如刀劍般鋒利的呼嘯聲,夾雜著片片雪花,在虛空中飛舞。再此情此景之下,王維掛念著另一座山峰上的故友,忘雪興嘆。
  • 王維晚年隱居藍田,寫下一首充滿禪意的五絕,曾被選入語文教科書
    《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天時創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五言絕句。表面上看,遣詞造句平平無奇。寫的都是古代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幽篁」、「深林」和「明月」。詩中的動作,也不過是彈琴、吟嘯。但短短二十個字,組合起來卻別有一番味道。同時,這首詩曾經被選入語文教科書。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唐詩,短短20字寫出林中的美景,令人陶醉!
    本期筆者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詩佛王維晚年的一首佳作。一說到王維,大家對其也都不陌生。與詩仙李白生活在同時代的王維也倍受盛唐詩風的影響,一生所作佳作也是不少。他的詩作並沒有詩仙李白那樣的狂放不羈,也沒有詩聖杜甫那般的沉鬱悽涼,王維以他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將詩與畫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
  • 王維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最後五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送別》是王維創作的一首送別友人歸隱的五言古詩。這首詩僅六句,主要描寫了王維採用問答的方式去得知友人歸隱的原因,並抒發了王維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全詩語言平平無奇,但最後五個字卻頓增詩意,蘊含著無窮盡的意味,令人嘆為觀止。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王維的這首《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