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山水詩有多強?20個字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最後5字無人超越

2020-12-21 美詩美文

唐代山水詩人那麼多,摩詰居士王維當仁不讓,就是那個站在巔峰之人。憑什麼?憑的是《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絕美;憑的是《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驚豔;憑的是《畫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的妙極;憑的是《鹿柴》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靈。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初識字的兒童讀他的詩,總能找到其中不凡的樂趣;飽讀詩書的文人墨客,也總能沉醉在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中。王維的山水詩到底有多強?讀一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竹裡館》就能清楚一二。這首20字的七絕,讓我們見識了中華文字到底有多強!僅20個字,就是一幅有情有景、有聲有色、有山有水、有靜有動、有虛有實的山水畫。這首詩也是王維數首入選小學課本的詩篇之一,20個字美得令人心醉,這就是傳說中的詩中有畫。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作於王維隱居期間,40多歲後的摩詰居士厭倦了官場是非,在長安郊縣的終南山上,過了一段相對閒適的生活。一身才藝的他,在此期間寫詩、作畫、彈琴,樂在其中,這首詩就是寫他在月下獨坐,撫琴高歌。詩的大意是:在那幽深的竹林裡,我獨坐著,一邊彈琴一邊長嘯高歌。此時林中空無一人,沒人知道我在這林子深處,只有那明月照著我,與我作伴。

詩的第一句,是寫實,詩人難得浮生半日閒,在林中獨處。第二句既是寫景也是寫情,此時的詩人與林中眾物融為一體,也成了景中人。當了一輩子的朝中官員,就像那籠中鳥,此時「復得返自然」,他難得長嘯一回。第一句是靜態,第二句是動態,一靜一動間,詩人的超凡脫俗的氣質躍然紙上。

詩的第三句,「深林人不知」是實景,也是詩人心中的竊喜,正是因為林深,才成了他和俗世隔開的屏障,讓他能隨心所欲地彈琴高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知」是詩人是寫實,也是寫他想。

最後一句,詩人再次寫景,以明月相照落筆,乾淨利落,令人回味無窮。在林中撫琴的詩人,雖樂在其中,卻略顯孤獨,這一輪來得正好的明月,令一切都變得美好。詩人此詩不需要再寫花、寫樹、寫鳥,只這一輪月光,便照盡了林中萬物。這5個字一問世,就受到後世文人墨客的追捧,後世不少人都試圖寫出類似的意境,結果無一成功,這5個字也成為千年難以超越的巔峰。

這首僅20字的小詩,格調清遠,人和景渾然一體,動靜結合,虛實相間,是山水詩中難得的佳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唐山水詩人中,能有這樣筆力的,屈指可數,而能與王維相提並論的,更是寥寥無幾。對於這首詩,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王維山水詩有多強?20個字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最後5字無人超越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初識字的兒童讀他的詩,總能找到其中不凡的樂趣;飽讀詩書的文人墨客,也總能沉醉在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中。王維的山水詩到底有多強?讀一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竹裡館》就能清楚一二。這首20字的七絕,讓我們見識了中華文字到底有多強!僅20個字,就是一幅有情有景、有聲有色、有山有水、有靜有動、有虛有實的山水畫。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詩佛的詩有三大特點,也正是這三大特點讓後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師,晚年信奉禪理,因此被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詩佛的詩有三大特點,也正是這三大特點讓後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美得令人心碎,開篇10個字更是從未被超越。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王維最佛性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一座高峰,唐朝無人能超越
    王維最佛性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一座高峰,唐朝無人能超越 詩詞鑑賞
  • 王維最佛性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一座高峰,唐朝無人能超越!
    王維,唐朝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有「詩佛」之稱。與其他田園詩派詩人不同,王維的詩句中總是充滿了佛家的禪意,空靈飄渺,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藝術美感。王維信奉佛家,與他母親有很大關係。因為他的母親信佛。所以,王維從小也篤信佛教。
  • 王維最佛性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一座高峰,唐朝無人能超越
    王維,唐朝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有「詩佛」之稱。與其他田園詩派詩人不同,王維的詩句中總是充滿了佛家的禪意,空靈飄渺,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藝術美感。王維信奉佛家,與他母親有很大關係。因為他的母親信佛。所以,王維從小也篤信佛教。
  • 孟浩然這首詩僅20個字,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最後5個字回味無窮
    做為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一向是樂觀的。他為人耿直,淡泊明志,一生沒做過官,卻依然能混得風聲水起,靠的就是超好的人緣,李白、王維、王昌齡都是他的知已好友。特別李白和王維,因為都曾是玉真公主的門客,誰都不服誰,更是老死不相往來。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作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詩作向來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著稱。在這些山水田園詩中,詩人不僅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幽靜的自然山水,還表現了自己閒居生活的閒逸蕭散,極有情趣。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
  • 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師,晚年信奉禪理,因此被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
  • 王維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最後五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同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併合稱「王孟」。因其參禪悟理,並常用禪宗的思想見解去領悟人生和社會動態,所以有著「詩佛」之稱。而禪宗對於王維詩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以禪語入詩,以禪趣入詩,以禪法入詩。如王維的經典詩作《送別》,便是以禪法入詩。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美得令人心碎,開篇10個字更是從未被超越。
  • 王維山水詩中的七種「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詞有詞境,詩也有詩境。王維的山水詩往往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極富詩境,特別是在表現靜的藝術境界上頗有特色,其藝術之美妙與獨特令人嘆為觀止。一、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著偉大抱負不能實現之後的矛盾苦悶心情。由於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靜」了。二、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充滿禪意,很多人讀過卻不懂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一首五言絕句,非常短,全文僅20字,乍看一眼,詩人描寫的是美妙的山水風光,然而細細品味過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簡單,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 與王維隱居南山,他的田園詩裡有一個釣魚灣,水綠花繁,引人神往
    詩的第一聯寓情於景,通過一個「亂」字,把詩中人焦急激動的心情刻畫的入木三分。「春深杏花亂」,這個「亂」與「綠楊煙外曉 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一樣,讓繁華活潑的春意如在眼前。詩的第二聯重點在一個「疑」字,它把主人公等待情人的心理刻畫得細緻入微,絲絲入扣。「潭清疑水淺」中的「疑」字,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裡的「疑」字一樣,是如此得波折往復。
  • 詩人憑這首詩享譽詩壇,引得杜甫王維孟浩然都模仿,卻無一人超越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正是一位詩人憑藉一首詩享譽詩壇的佳作,不僅得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詩風神韻,更是引來後世杜甫、王維、孟浩然、王安石等人的競相模仿,可謂神作。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總是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山水詩作。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他灑脫飄逸,是因為他把人生的得志和失意都過成了一首詩;他豪爽是因為他將功名利祿看成身外物,只在意心中那方詩境;他驕傲,是因為他有胸有點墨,就自然有了驕傲的資本。但就是這樣的李白,也有情難自已的時候,他的情詩寫得也是一流。他的情詩和他其它詩不同,時而委婉動人,時而直抒胸臆,無論是「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還是「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都是驚世之作。
  • 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
    原題: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鸛鵲樓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時期諸多的文人墨客登樓賞景後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在這些詩詞中,尤以這首《登鸛雀樓》最為著名!而對於這首《登鸛雀樓》的詩作者卻歷來飽受爭議!有人認為這首《登鸛雀樓》是盛唐處士朱斌所作,也有人認為這首詩的作者就是王之渙。不管詩人是誰,都不影響這首詩成為千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