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丨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2021-01-16 掌上蘭州

涇川回山

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涇川縣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西王母信俗」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景區內現有西王母大殿、瑤池金母殿等新建殿宇和北魏王母宮石窟、李商隱故居、明代夜月亭等歷史遺存景觀30多處,其中王母宮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瑤池。景區供圖

回山有什麼來歷?

回山坐落在涇河和汭河交匯之處,山不高,遠望卻像一艘巨艦緩緩駛來……

回山有什麼來歷?當地朋友說,傳說周穆王與西王母曾歡宴於此山之上的瑤池。臨行時,周天子對這座山愛不忍舍,一再回頭觀望,因此得名。

西王母瑤池在國內有多處。西王母最大的瑤池是青海湖,西王母最古老的瑤池是德令哈市褡褳湖,西王母最美麗神妙的瑤池是孟達天池,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瑤池是崑崙河的源頭——黑海。

難道涇川的回山也有瑤池?

帶著疑問,我們沿著盤山公路登山,去拜謁回山山頂的王母宮。

山頂的王母祖廟,始建於西漢武帝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105年間),經歷代增修,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山上建有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王母宮、文昌閣、三清樓、玉皇大帝殿、望河樓、留客處、曉鍾亭、曠如亭等殿宇,後毀於兵燹。時光流轉,在上世紀中葉,王母宮仍保存有大殿3楹,石室5孔,廂房4間,院內有10多株松柏樹。崆峒水庫建成後,在原址上方一百米處新建王母宮大殿。

繞過幾道山路,一座金碧輝煌的祠宇顯露在眼前,它就是西王母大殿。

回山上的王母宮建築群。景區供圖

瑤池是一池清泉?

按照《山海經》記載:西王母「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但我們眼前的西王母塑像的儀容卻是頭戴金冠,雍容華貴、端莊典雅、面容慈祥不失威儀。

左側侍立著白虎使者武像,右側文像為青鳥使者。背牆上是石刻浮雕,展現了西華池山水、樹木、牛羊等風光的畫面。南北山牆上採用工筆重彩繪製著壁畫,依次有射日奔月、降臨漢宮、瑤池宴會、送疆域圖、蚩尤之戰、派使獻玉等神話故事,傳遞著「和平、長壽、美麗、母愛、團圓」的西王母文化精神實質。

稍作停留之後,便去尋訪山麓的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而我們眼前的瑤池則是一池泉水而已。看著書法大家「于右任」在牌坊上題寫的「瑤池」二字,心微微失落。

難道就在這處幽深靜謐的所在,李商隱寫下了《瑤池》名篇?

按照地方志的記載,這裡也曾是殿宇巍峨,西王母瑤池由增城(玉樓)十二重、金臺(瑤臺)九重組成。在上世紀初瑤池仍然有許多古建築:「王母大殿五楹,坐北向南,殿中央建方池,池內清溪長流,周圍樹以欄柵,此為瑤池夜月之勝景也。」

如今瑤池原泉眼中的水從石縫中汩汩流出,形成了落差兩三米的兩個大水池,如今被命名為「日月湖」。

但李商隱的詩心豈是我輩凡夫俗子所能揣摩的?

西王母確有其人,是當時母系氏族的一個領袖,在漢代的典籍中,她已經成為一個「年可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靄,容顏絕世」的美少婦形象。有專家推測王母娘娘的原型是青海一帶遊牧部落的女酋長,只是後來在人們的傳說中才變成美麗迷人的東方女神,在民間傳說中漸漸成了玉皇大帝的夫人。

周穆王也不簡單,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君王,傳說他活了一百零五歲,年輕時就喜歡修煉成仙的道術,一心要學黃帝遍遊天下名山大川。

周穆王如此興師動眾地西遊,除了他本性喜歡遊山玩水外,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去拜訪西王母。

周穆王擇定吉日,帶上貴重的白圭玄璧和華美的絲織品去見西王母了。西王母在美麗的瑤池設宴招待這位貴客,此中歡娛之情,不必多說。

厚重的文化之旅

臨別時,含情脈脈的西王母作歌贈之曰:「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

面對西王母的一片深情,周穆王擺出了帝王之尊,拿國家和人民當藉口:「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女。比及三年。將復(返)而野(您的疆土)。」意思就是說,我的使命是治理國土上的百姓,使萬民平均,只有到了那時,我才能回來看你,時間大概是三年吧!估計其中還有潛臺詞:就是三年後我要是沒有來,你就不要等了,如果你不嫌道遠,當然也可以來找我啊!

可惜美豔絕代的西王母盼得容顏衰了、頭髮白了,也沒能盼回她盼的人……

有專家認為李商隱的《瑤池》屬於政治諷刺詩,暗譏晚唐帝王求仙之虛妄,但我更願意相信,一個在涇川收穫愛情的詩人,面對西王母和穆天子的浪漫神話,這應該不是他的本意吧?

從山上下來,我們最後去遊覽山腳下王母宮石窟。

它依山開鑿、呈長方形,形若「凹」,高達12米。窟內造像分三層,中有方體塔柱,直連窟頂,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薩以及馱寶塔的白象,多為北魏作品。

行程並沒有結束,下一個目的地是涇河對岸的大雲寺,它們共同組成了大雲寺·王母宮國家4A級景區。

大雲寺博物館曾是歷史上武則天敕令珍藏《大雲經》的皇家寺院,由隋代大興國寺改建而成。1964年因發掘出盛裝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銀槨等而轟動海內外,被稱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相關連結

交通位置 從蘭州到涇川,可走青蘭高速,全程380多公裡。

臨近景點 天池滑雪場在王母宮山頂,總佔地11萬平方米,是古絲綢之路北線(陝甘寧)最大的高山滑雪場。

美食推薦 早上在南門吃一個油餅喝碗豆腐腦,中午吃王小鳳的擀麵皮,然後在新景花園對面的牛肉麵店喝酒麩子,類似蘭州的甜醅子,晚上在美羅城吃一碗手工面。

文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相關焦點

  • 涇川回山王母宮祖廟社火《奠酒》
    涇川回山王母宮祖廟古廟會已傳承一千多年了,從未中斷過,廣大民眾每年廟會上回山朝聖拜祖、敬香、布施、求平安,舉行祭天地法會,唱大戲娛神娛人。正會日在王母祖廟「奠酒」延續已久,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朝聖祭祀重大民俗活動。
  • 張懷群/從臺灣到涇川的西王母朝聖之旅
    2004年9月,涇川重修回山王母宮經理會代表團首訪臺灣,在全島的西王母景觀隨處可見涇川西王母文化遺產之照片、書刊、書法、匾額和多次來過涇川朝聖的臺胞,涇川之名耳熟能詳。  2005年盛夏,幾乎每天都有臺灣朝聖團至回山王母宮。最多的一天來了12個團體組成的聯合朝聖團。  在涇川創建的海峽兩岸西王母論壇即將開壇。
  • 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
    文/妮子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我們鍛鍊身體的方式很多,跑步、遊泳、瑜伽等等,登山也算其中一種。現代人喜歡登山,因為強身健體,而詩人們更喜歡登山,也便留下了很多關於山的詩和佳作。舉個例子吧,先秦的宋玉曾在登山時候寫詩,後來的柳永還評價過該詩。唐代的詩人李商隱也喜歡爬山,一壺好酒,三五好友,趁著秋高氣爽,登山欣賞美景。除此之外,還詩興大發,寫下了各種各樣的關於山的詩篇,登山的心情不同,寫下的詩篇意境也大不相同。
  • 晏殊學李商隱寫《無題》詩,一出手就不同凡響,同樣寫得很深情!
    李商隱和晏殊都是屬於那種多情之人,雖然一個生活在晚唐,另一個生活在北宋,但是他們身上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他們對一段感情都念念不忘,愛得很真誠,也愛得很深沉;另外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感人肺腑,寫得無比傷感。其中晏殊大部分是詞,而李商隱的是詩歌。
  • 好詩好文,永遠在路上——說說李商隱的詩歌創作
    一個人坐在家中是難以寫好文章的,即使是過去高中狀元舉子的「八股文」也一定是包含作者在行萬裡中感悟和閱歷。讀過《李商隱傳》,你就會真真切切地發現,李商隱一生創作的詩歌600多首,就是在行萬裡路中的創作成果,如果李商隱留在家中是決對寫不出那些偉大的詩篇的。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子,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
  • 25歲的李商隱給新婚妻子寫首詩,句句寫花不寫人,卻堪稱哄妻典範
    李商隱,一個謎一樣的男人,他的詩晦澀難懂,卻美不勝收。16首《無題》詩,迷倒了萬千有情人。於是在世人的想像中,李商隱一定是一個有情人,否則怎麼能寫出那麼多有情的文字?但是關於愛情,李商隱自己卻並沒有太多表露。
  • 李商隱寫給離開多年妻子的一首詩,句句痛心,寫盡往昔相思情!
    李商隱寫給離開多年妻子的一首詩,句句痛心,寫盡往昔相思情! 文|汙界文化小公舉說起唐朝的詩人,盛唐中唐晚唐都有很多出名的,他們為情而生,為愛而哭,把年少的遇見寫得很悽涼。他的經歷讓他變成了最愛追求完美的人,凡是詩詞寫不好的再次修改,靈感來臨時,會擾亂他的心智,陷入疲憊狀態。而又一首詩就激發了他年輕時的情懷,每每讀起有一種即將蒼老,但又不得不考慮往後的境界。這首詩是他寫給多年妻子的一封情詩,凡是欣賞的,無一不讚嘆詩中的深情,對亡妻的思念,詩名《暮秋獨遊曲江》,是一首七言絕句,用28個字,寫盡人生的孤獨憂傷。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
  • 當愛已成往事一切再不復從前,李商隱回想過往,寫了一首傷感的詩
    不過當我們回想起曾經的愛情,內心依舊還是會有一絲溫暖,儘管愛情早已遠去,可是當初的感動卻是一如往昔。這也正愛情所帶給我們的感動,還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大概經歷過愛情的人,那麼都能夠從中體會到。古詩詞裡面就有很多描寫愛情的作品,大部分都寫得很是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震撼。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那麼,李商隱有沒有寫過那種讓人一看就懂,不用猜來猜去的詩?當然有,就是那首著名的,你八成在課本上學過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我在四川,你在長安,夜雨瀟瀟,燭花未剪。什麼時候,能和你一起剪燭西窗,共話巴山夜雨啊!
  • 牡丹花時 憶李商隱
    這幾天正好讀到一首有關牡丹的古詩,心下頗為喜歡,它就是李商隱的《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其二)。李商隱,字義山,幼年喪父,家貧無依,少年時跟隨叔父學習經典文章。文宗大和元年(827),十六歲的李商隱憑藉兩篇古文《才論》《聖論》,獲得了一些士大夫的欣賞。十八歲時,李商隱受到了令狐楚的賞識。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句句讓人沉醉!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白、李賀合稱「唐代三李」。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甚至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李商隱的很多詩,讀起來音律和諧,優美動人。如《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比如唐代的張九齡曾經寫過一首《歸燕詩》,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又不被唐玄宗信任,心灰意冷時賦詩明志。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 《盜墓筆記》故事的起點:史上第一個旅行家周穆王尋訪西王母
    我認為正是這個歷史故事啟發南派三叔動筆寫《盜墓筆記》,事實上《盜墓筆記》的歷史大背景也正是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愛情故事。如果周穆王是攻打強奪了西王母的長生之術,西王母后來的布局又是怎樣針對周穆王的?在這裡個人感覺三叔寫得有點混亂。在《沙海》和《藏海花》系列中有一些對周穆王以及長生的解密,但看起來都挺不盡人意的。比如其中有一個黑飛子死而復生,身體裡都是黑毛蛇,呃,好吧,這就是長生的秘密嗎?另外黑毛蛇會使人致幻,並讓人接收一些知識和記憶,這個是可以理解為移動硬碟的作用嗎?
  • 李商隱山中無聊寫此詩,被批完全在湊字數,卻最適合心煩意亂時讀
    詩歌到了晚唐,星光黯淡了許多,而李商隱的出現對此時的唐詩來說無疑是一種幸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李商隱獨樹一幟,開創了唐詩的新境界。李商隱的詩朦朧卻絕美,特別是愛情詩更是纏綿悱惻、婉約動人。那麼這樣的李商隱有沒有不受肯定的詩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宵自遣》。這是李商隱平生600首詩作中的「爛」詩,對於這首詩,清代文人紀曉嵐的評價是:「亦淺率無味,大似後人寫景湊句之詩」。這樣的評價可謂相當直接而又不留情面了,說這首詩沒有味道,甚至不信是他寫的,認為寫景時完全是在湊字數。
  • 「民俗」涇川回山西王母民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西王母信俗」(典禮)按道場,朝覲、祭壇和採聖水四個程序進行,伴隨典禮活動,場外還有秦腔表演、猜燈謎、涇川小曲、耍社火等民俗活動。每逢廟會日,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朝覲西王母,特別是臺灣同胞人數眾多。2008年6月「西王母信俗」被國務院公布於《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李商隱的一首夢境詩,亦真亦幻妙不可言,最後2句成為千古名句
    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用句華麗,風格清新,語言優美,尤其在愛情詩上,更是寫出了很多傳世的名篇。李商隱所有的愛情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意境纏綿悱惻,曲折委婉,我們每一次品讀,都有著不同的感悟。比如著名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出自李商隱之手,還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也是他的大手筆。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文/顧無【引觴漫談】說到晚唐詩歌,不得不提到李商隱。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