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2020-12-13 品詩賞詞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

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海上謠

唐代:李商隱

桂水寒於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 龍堂寬,曉出揲雲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雲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本詩作於大中元年秋,作者在詩中揭露求仙的虛妄。唐武宗服仙丹死後,宣宗即位,重蹈武宗之轍,受三洞法籙于衡山道士劉玄靜,詩人對此自然感到失望和憤懣。

前四句大意是,桂海的水比江水還要寒冷,玉兔也在秋寒中無聲幽咽。我來到海底神山尋覓仙人,只見凋落的香桃有如瘦骨。作者以此說明,很多人費盡心機尋求仙藥,終無所得。

桂水,即桂海,是南海的別稱。玉兔,指神話傳說月中有玉兔搞藥,又有桂樹。這句是作者由桂而聯想到月,抒發詩人對秋意蕭瑟的惆悵之情。

「海底」句化用典故,據《漢書》記載,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諸仙境之仙人的不死之藥。未到時,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中。香桃,即蟠桃,指不死之藥。

《拾遺記》載,西王母曾將萬歲冰送給周穆王,東方朔也曾三次偷取西王母的蟠桃。作者用這些典故表示求仙可望而不可即,也為下文伏筆。

中間四句寫海中仙境的荒寒,並非樂土。紫鸞被凍得不肯起舞,翅膀上積滿了蓬山的冰雪。只好暫借寬闊的龍宮居住,晨起時梳弄如雲般的頭髮。

紫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喜則鳴舞。蓬山,仙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龍堂,指海龍王的殿堂。作者於詩中用此,當暗指宮延。

末四句大意是,還剩有劉郎求仙的舊香炷,不多久便見茂陵長滿墓樹。哎,他的龍子龍孫,早已靜臥於荒野秋煙;上元真經的小字,如同粒粒蠶子在僵眠。義山態度鮮明地指出,求仙的漢武帝及其子孫後裔都不免一死,仙籍純屬廢物。

揲(shé),古人用數點蓍草莖的佔卜方法來卜卦。雲發,指年輕時如雲般濃密的頭髮,古人常以發的疏密來表示年紀的老少。揲發 是唯恐發疏老去。劉郎,這裡指漢武帝劉徹。茂陵,是漢武帝的墓。在今陝西西安西。帖帖,安靜帖服的樣子。

世事滄桑,多少年以後,人們看到上元夫人投給武帝的真經秘訣,只不過是一些像蠶書一樣的遺蹟,空留於人間,而那些對於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則全無用處。

這首詩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意學習中唐詩人李賀的樂府詩,是一首典型的「長吉體」。新奇瑰異的語言,幽渺神秘的意境,託寓隱約,恍惚迷離,勝似李賀。

李義山不僅詩歌自成一體,而且善於學習和借鑑前人的優秀傳統,所以他的才華並非天生,也是後天的不斷堅持和努力!

相關焦點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李商隱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詩,僅僅四句,就抒發出無盡的愁苦
    對於表達羈旅情思這種情感的詩句,描寫得感人肺腑的就是出現在晚唐時期的《滯雨》,它是著名詩人李商隱的一首五言絕句,是他作客長安期間所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主要描寫描寫了在秋雨綿綿的一天夜晚,李商隱坐在床邊,看著這緩緩落下的雨滴,因孤獨而不能寐,李商隱心中突然升起的思鄉之情。全詩雖然篇幅極為短小,只有短短四句,但讀來卻令人動容。
  • 李商隱寫下五絕《天涯》,字句唯美,深沉悽婉,意境不輸《無題》
    首先要指明的是,李商隱的這首《天涯》,表面上看起來字句唯美,實際上意境深沉,主要表達的是詩人悲痛的心情。如果想要正確欣賞和理解這首五絕詩,則需要從李商隱的一生、《天涯》的解析以及李商隱其他作品的對比來一一分析。
  • 新婚燕爾,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
    導言:新婚燕爾,李商隱寫下一首詩贈給妻子,堪稱大唐最美的情詩。愛情,一直是人類的主旋律。當人們走出洞穴,不再為了吃喝而發愁之後,愛情便已成為人類分不開的東西了。詩詞作為古人表達情感的一種題材,愛情詩自然也不在少數。提起愛情詩,我們可能率先想到的便是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許是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或者是李白的「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還有一個詩人,許多愛情詩也是出自他之手,這個人便是李商隱。
  • 李商隱悽美絕倫的一首詩,看似簡單,很多人未必理解!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我們都很熟悉。李商隱字義山,他的詩往往富於文採,而又心思縝密。義山擅長律絕。有種說法叫「李白弱律詩,杜甫弱絕句」。《錦瑟》這首詩意境優美,但是中間兩聯連用四個典故,讓人摸不著頭腦,最後只能是「一篇《錦瑟》解人難」。如果李義山只用簡單的語言寫詩,不用那些生僻的傳說故事,是不是就容易看懂了呢?我們看看這首《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李商隱登樓遠眺,寫下一首絕美的詩歌,短短4句美得令人心醉!
    這樣才能將最尋常的景色,營造出高超優美的意境。才能使人讀起來如身臨其境,激發人意。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霜月》,便具有這樣的特點。《霜月》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李商隱登樓遠眺所寫下的深秋月色。身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李商隱的這首詩,無疑將詩美體現的淋漓盡致。
  • 李商隱的這首詩,意境清幽空靈,冷言絕俗,堪稱唯美典範
    在一個深秋月夜,晚唐詩人李商隱登樓遠眺,清霜冷月,映入眼帘,引起了詩人無限的遐思,於是寫下一首被後人推崇備至的唯美之作——《霜月》,一直流傳到今天。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豔絕俗。 秋天,萬物蕭條,草木搖落,映入人們眼帘的,都是枯萎黃瘦,黯然無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卻顯得分外光明皎潔。「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冰肌玉骨的絕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見出霧鬢風鬟之美。她們的綽約仙姿之所以不同於庸脂俗粉,正因為她們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經得起寒冷的考驗。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在新婚之夜的時候,李商隱寫下了這首《無題》,二人婚後的生活很融洽,也很幸福,後來李商隱擔任了很多的職位,像是幕僚、太平軍幕,判官等等。李商隱在官場生活中,其實是很困頓的,他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即便是李商隱後來外地任職,二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 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
    文/妮子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我們鍛鍊身體的方式很多,跑步、遊泳、瑜伽等等,登山也算其中一種。現代人喜歡登山,因為強身健體,而詩人們更喜歡登山,也便留下了很多關於山的詩和佳作。舉個例子吧,先秦的宋玉曾在登山時候寫詩,後來的柳永還評價過該詩。唐代的詩人李商隱也喜歡爬山,一壺好酒,三五好友,趁著秋高氣爽,登山欣賞美景。除此之外,還詩興大發,寫下了各種各樣的關於山的詩篇,登山的心情不同,寫下的詩篇意境也大不相同。
  •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
    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微雨》,那就是一首很感人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寫這首詩時李商隱剛剛初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很不幸他沒有高中,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是很大,畢竟李商隱在參加科舉之前非常自信,認為一定可以金榜題名,可是放榜才發現原來並沒有考中。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句句讓人沉醉!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白、李賀合稱「唐代三李」。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甚至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李商隱的很多詩,讀起來音律和諧,優美動人。如《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深遠,更有難以言傳的朦朧之美
    可是從此以後,李商隱就陷入了難以自拔的牛李之爭的漩渦之中。仕途失意也許並不是最痛苦的事情,不被人理解和信任,也不是壓倒李商隱的最後一根稻草。妻子的過早離開,終於讓李商隱痛苦萬分。他從異鄉急切地趕回家,睹物思人,他百感交集,既感到悲哀,更覺得有愧。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也有部分詩歌卻過於隱晦迷離,令人難於索解。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其中有兩句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凡受過教育的國人都讀過,背後,對這兩句詩都耳熟能詳。
  • 李商隱: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20字,美到令人心醉亦心碎
    他寫詩極其講求詩中美好的意境,因此他的詩充滿了韻律之美,距離之美,朦朧之美,讓人沉醉於他詩中的美妙而難以自拔,他就是李商隱。1生平經歷在李商隱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只能夠跟隨著自己的母親在鄉下過著貧苦的生活,由於他是家裡的長子,從小他就肩負起家庭的重任,為了能夠補貼家裡的開支,他開始替別人抄寫經書來獲取一些額外的零用錢,時間久了,他也能夠從抄寫了經書裡面略懂一些知識,慢慢的自己也喜歡上了寫詩創作,而在當時他的堂叔與他投緣也非常樂意的去教他一些詩歌文章知識
  • 李商隱為韓愈鳴不平寫下一首詩,被後世譽為才華高到無所不能!
    李商隱推崇韓碑,贊同韓愈的消藩主張,認為小人挾一時私怨而倒碑是一出鬧劇,不能改變公道自在人心,於是便寫下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韓碑唐代: 李商隱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改《清廟》《生民》詩。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聖功書之碑。碑高三丈字如鬥,負以靈鰲蟠以螭。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 李商隱最隱晦的一首詩,意境迷離朦朧,句句都是經典
    李商隱,中國詩壇上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他的詩詞哀婉低冷、回味綿長,跟大多數的詩人一樣,他的筆下也離不開政治跟愛情。關於愛情兜兜轉轉還是只剩下了他一個人;關於政治,滿腔熱血的他只能無奈的吶喊「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李商隱任職的地方實際上是綿陽三臺縣,從西安出發火車時間和到成都差不多,駕車更快一些,但沒有直達的飛機。)可在李商隱那個時候,這首詩裡相隔的確實是萬水千山。因為路很長,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對話。因為詩很短,所以每個字都具備著直接敲動心弦的能力。
  • 跟李商隱學詩,向唐詩致敬!龔學敏將100首古體詩「翻譯」成了白話新詩
    2019年夏季,酷熱浮躁的氛圍中,他開始集中閱讀李商隱。先是傳記,後是不同版本的詩集。耐嚼耐品的李商隱詩作,慢慢帶他潛入一個很深的詩的境界。這個境界清涼,美好。龔學敏就想,李商隱的詩比較晦澀,難懂,「能不能用一種易懂的方式,把李商隱這種詩的境界承接下來,用現在的讀者容易接受得到的白話文,重新表達出來。這種白話文還是不能是大白話的直接翻譯,而是也要成為一首詩。」
  • 封面專訪丨跟李商隱學詩,向唐詩致敬!龔學敏將100首古體詩「翻譯...
    2019年夏季,酷熱浮躁的氛圍中,他開始集中閱讀李商隱。先是傳記,後是不同版本的詩集。耐嚼耐品的李商隱詩作,慢慢帶他潛入一個很深的詩的境界。這個境界清涼,美好。龔學敏就想,李商隱的詩比較晦澀,難懂,「能不能用一種易懂的方式,把李商隱這種詩的境界承接下來,用現在的讀者容易接受得到的白話文,重新表達出來。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