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2020-12-12 美詩美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李商隱,生卒年介於約公元813年至約公元858年,比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小了約100歲。李商隱生於晚唐,此時詩歌的大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他仍然抓住了唐詩風神的尾巴,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隱的詩想像奇特瑰麗,風格穠麗,刻意追求詩美。一些寫愛情的詩歌雖略感晦澀難懂,但意境纏綿悱惻,極為動人。

由於李商隱的詩格調新穎,又趨於隱晦迷離,所以他的詩是難於索解,更難於模仿的。不過有意思的是,李商隱雖然極具個人特色,也幾乎不拾人牙慧,但是卻做了一次致敬式的模仿。他致敬的對象,就是詩聖杜甫。杜甫的詩一直被模仿,但卻很難被超越,但李商隱的詩一出,幾乎以假亂真,忽悠了很多人,成為了一首千古名作。

《杜工部蜀中離席》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

這首詩標題居然調皮地取作「杜工部蜀中離席」,世所熟知,杜甫在成都生活了多年,留下了杜甫草堂一座,妙詩無數。這樣的題目,還真是讓人覺得非杜甫所作無疑。

而這首詩真正的模仿成功之處,在於精神氣質與詩歌風神與杜甫極為相似。一樣的憂國憂民,感傷時勢,一樣的沉鬱頓挫、又豪邁落拓。其中美酒成都堪送老,不由讓人想起杜甫「白頭搔更短」,「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自憐白頭無人問,憐人乃為白頭翁」這些自嘆之詞。

李商隱如此費盡心思模仿,杜甫躺槍一點都不冤枉。事實上,李商隱這首詩也確實寫得極好。此詩作於宣宗大中六年,當時李商隱要離開成都,返回梓州,在餞別酒席上隨手所作。人生離別本為常態,然而戰亂年代,世事無常,即便是短暫的分別也令人依依不捨。這種情緒,杜甫是時常抒發的,不經歷離亂之人,不能明白。雪嶺、松州,都乃杜甫詩中寫過的四川地方。全詩的沉鬱傲岸之氣,令人折服。

而在眾多折服者當眾,還有一人,他就是王安石。王安石曾指出,仿杜甫而得杜詩神韻的只有李商隱一人。不僅是王安石,歷史上很多名家都對此詩評價頗高。

慣于欣賞李商隱《無題》風格的人,一定難以理解,為什麼一向隱微幽深、悽婉動情李商隱何以還有調皮的一面?這是因為李商隱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溫度的人,並非冰冷的憂鬱者。他曾作《驕兒詩》,將父愛寫到極致,他的兒子也被寫得可愛到爆。「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忽復學參軍,按聲喚蒼鶻」。李商隱一定也曾是如此可愛調皮。

然而,李商隱的人生之路,荊棘密布:幼小失怙,仕途坎坷,一生漂泊。因此,他當能理解杜甫的漂泊感受和內心憂愁,在精神上,他和杜甫是相通的。李商隱的詠史、詠物詩,很多風格都可追攀杜甫。只是因為李商隱的愛情詩,無題詩影響過於深遠,隱藏了李商隱的更真實一面。李商隱的不幸還在於他的歡愉和愛戀總是如此短暫,為官本可平步青雲,卻不幸陷入黨爭;愛情婚姻本是圓滿,卻無奈妻子早早亡故。「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無奈成為絕響。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這就是李商隱。

相關焦點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下面這一首可以說是李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白的標籤是浪漫,杜甫的標籤是沉鬱,白居易的標籤是通熟易懂,王維的標籤是空靈,李賀的標籤是奇絕,而到了李商隱身上,卻被掛上了一個「情聖」之名。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
  • 無名氏挑戰杜甫的千古名作,在牆上寫同名詩,僅幾句全然不輸詩聖
    當年唐代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不但讓自己一詩成名,還捧紅了幾大景點,如今仍年年入選課本。此詩問世後,唐代沒有詩人敢模仿,甚至連楓橋和寒山寺寫的人也少了。直到宋朝一位名叫孫覿的小文人模仿了一首《楓橋三絕》,沒想到竟也讓自己紅了一把,而這首詩也流傳了800多年。本期要和大家說這首詩,和孫覿《楓橋三絕》一樣,也是一首小人物挑戰高手之作。
  • 師弟的老父親寫了首妙詩,黃庭堅忍不住模仿兩句,成一首千古名作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他的一首名作,名叫《六月十七日晝寢》。說起這首詩的來歷,還頗有幾分戲劇性。黃庭堅有個好友名叫晁補之,和他一樣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因為入師們稍晚,算得上是他的師弟。晁補之的父親名叫晁端友,也是是一位詩人。當年晁端友寫了首詩,名叫《宿濟州西門外旅館》,詩的最後兩句為「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 白居易這首肉麻情詩不顧格律,沒有典故和比喻,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唐代詩壇,只有白居易一人同時頂著「詩王」和「詩魔」兩大霸氣頭銜,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畢竟白居易的詩,論浪漫比不上李白的,論工整和遣詞本身比不上杜甫的,論意境之美比不上有王維的。但他的詩卻在街頭巷尾被爭相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說的就是《長恨歌》在當時的風靡。
  • 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早在晉代,陶淵明便在《九日閒居》一詩的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他提到了賞菊、飲酒的習俗。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西江月·重九》,便是一首吟詠重陽的千古名作。《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同時,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例如,杜甫有一首被稱為是七言律詩之冠的作品:《登高》,這一整首詩中,有兩聯詩句無論是字句對仗,還是從音律和諧上看,都堪稱是絕妙的對聯。
  • 孟浩然在江邊寫首經典,36年後杜甫忍不住模仿一首,千年難分高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鄉大國,古人除了創作詩詞外,大部分也帶有模仿之作在其中,模仿的好絕對會成為千古名句,仿得不好則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詩人模仿先輩作品,不論是誰也都會有失敗的時候,就連蘇軾都曾失敗過。當年東坡模仿杜牧的名作《清明》,將這首詩改成了一首詞,結果寫出來他自己都承認失手了,而這首詞至今也沒什麼名氣。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清新明朗,不愧為傳世名作
    唐代詩人李商隱就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物,他的筆端描寫的場景和人物也是充滿了愁怨。比如荷花凋亡,本來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他卻憐惜地說,翠減紅衰愁殺人;再如落花遍地,詩人更是惋惜地吟誦,所得是沾衣。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清新明朗,不愧為傳世名作。
  • 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
  • 詩人憑這首詩享譽詩壇,引得杜甫王維孟浩然都模仿,卻無一人超越
    寫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雖然一生所作詩篇也有一些,但真正讓其名流千古的便只有這一首《楓橋夜泊》;還有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崔護,雖然《全唐詩》中收錄有6首他的詩作,但是真正讓他名垂青史的也就是這首《題都城南莊》;最為令人驚豔的當屬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可謂是橫亙古今,憑這一首詩獲得了「孤篇橫絕,
  • 李商隱最精彩的一首情詩,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震耳欲聾
    不管是浪漫情懷的李白,還是沉鬱的杜甫,又或者是奇絕的李賀,都足以證明當時的文學程度。今天所說的這位詩人也是唐朝時期的,他就是晚唐的李商隱。他所寫的詩詞屬於通俗易懂的,大部分所寫的都是非常浪漫唯美的情詩。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他所寫的一首情詩,這首詩裡面也包含了他慣有的風格,而且第一句就成了千古絕句。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儘管生活中有很多的委屈無處宣洩,但他卻一直能夠自得其樂。看見地面上冒出來麥苗,他會歡樂的像個孩童;沒了玉盤珍饈,一盤「東坡肉」就足以令他大飽口福;離開高高在上的廟堂,他能夠把一整個江湖變為自己的書房。
  • 杜甫的一首「諷刺」詩,婉轉空靈,卻一直被誤解成讚美詩,太無奈
    比如曹植罵曹丕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紅樓夢》裡,曹雪芹罵孫紹祖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清代詩人文映江的「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這些都是「罵人」的名作,沒有一個髒字,卻含義透徹。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975年(開寶8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3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這首《相見歡》正是作於被俘的以後。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絕,凝練含蓄,不愧為千古流傳之作
    下面就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絕,凝練含蓄,不愧為千古流傳之作。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隱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隱接受過令狐家的恩惠,當然是心存感激。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感謝王茂元對他的提拔和關心,只是晚唐各種勢力相互鬥爭,讓李商隱防不勝防。詩人曾經在很多無題詩中委婉地表達了他這種困境,這首詩也是作者懷念曾經的友情,抒發不遇的惆悵之情。首句用典,寄託思念之情。「嵩雲秦樹久離居」, 嵩、秦指自己所在的洛陽和令狐所在的長安。
  • 李商隱悽美絕倫的一首詩,看似簡單,很多人未必理解!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我們都很熟悉。李商隱字義山,他的詩往往富於文採,而又心思縝密。義山擅長律絕。有種說法叫「李白弱律詩,杜甫弱絕句」。但是李義山的近體詩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唐詩三百首》中的相關數據,在清代蘅塘退士所編撰的《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五律有5首,七律有10首,五絕有1首,七絕有7首。所以李義山既不是李白類型,也不是杜甫類型,李商隱的近體詩很全面。我們總是說李商隱的詩隱晦迷離很難看懂,因為李商隱用典太多,而且用得很靈活。《無題》系列的詩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相信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光看題目都曉得詩的主旨了,即:春天想你,冬天想你,天邊想你,連夢裡都逃不過全是你,是你是你!由此可見,杜甫對李白的情深似海。隨便抽一首,全是滿滿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們共同來分享杜甫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唐朝有很多詩人雖滿腹才華,卻屢屢在科舉考試中受挫,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名作。 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
  • 李商隱把最香豔的畫面寫進一首詩,卻成為千古名作
    李商隱在唐代眾多詩人中可謂獨樹一幟,其詩多構思新奇,語言豔而不褻,風格纖豔穠麗,又或是朦朧含蓄、甚至晦澀迷離,極為獨特。我們所熟知的李商隱的愛情詩、無題詩大多如此,纏綿悱惻令人為止沉迷。比如最著名的《錦瑟》一篇,詩意朦朧難解,千年來無數人為此揣度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