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最具禪意的8首詩,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2021-01-19 網易

2021-01-09 11:44:42 來源: 九州詩詞

舉報

  詩人信佛的,王維當屬第一。

  王維,字摩詰,被譽為「詩佛」,經歷過安史之亂,在宦海沉浮之後,詩人過起隱居生活,信奉佛學,以求淡泊名利,他回歸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脫自我的人生感悟。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清淡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

  

  《飯覆釜山僧》

  晚知清淨理,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先期掃弊廬。

  果從雲峰裡,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

  燃燈晝欲盡,鳴磬夜方初。

  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

  思歸何必深,身世猶空虛。

  
據記載,晚年的王維,長年吃齋,詩的前四句寫詩人招待來訪僧人的虔誠;下六句寫覆釜山僧人來到後的情景,詩人與他們一起吃飯讀書,體現了作者禮佛參禪的誠心。

  王維讀經和與僧人交往,使他徹悟真正的快樂在於寂滅和涅禁,那麼,現實的生命就顯得不重要了,這使他從現實的煩惱中解脫出來。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隱居後,自得其樂,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

  「談笑無還期」暗藏哲理,詩人因為體悟到物我兩忘、物我一體之境,從而忘記了那流遷無常的世俗世界,這是真正的「空」境。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山中的芙蓉花自開自敗。順應著自然的本性,它自滿自足,無人欣賞,也不企求有人欣賞。

  這絕無人跡、亙古寂靜的「澗戶」,正是詩人以「空寂」的禪心觀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詩人又反對趨入絕對的空無和死滅,因此它在這個空寂得發冷發自的澗戶中,卻又描繪出辛夷花猩紅的色彩和開落的動態聲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閃爍。

  

  《酌酒與裴迪》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溼,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此詩用憤慨之語對友人進行勸解,似道盡世間不平之意,表現了王維欲用世而未能的憤激之情。

  從禪學上說,佛家主「虛靜」,尚「自然」,和光同塵;深一層探求,五六句似還參合「有無」「生滅」「變常」之理;即處「靜觀」「達觀」態度,與三四句世俗的「勢利」「涼薄」恰成對照。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

  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秋夜獨坐》

  獨坐悲雙鬢,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

  白髮終難變, 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學無生。

  王維中年奉佛,詩多禪意。這詩題曰「秋夜獨坐」,整首詩寫出一個思想覺悟即禪悟的過程。

  詩人覺悟到的真理是萬物有生必有滅,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萬物都是短暫的。王維認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

  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託映襯山寺之幽勝。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此詩描寫了詩人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安詳閒適的心情。

  「清川」「長薄」「流水」「暮禽」,這些山林中的景物使詩人倍感親切,有一種回歸的欣喜。全詩塑造的也是一種安然閒適、寧靜淡泊的意境。詩人隨意寫來,卻真切動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十萬詩詞愛好者的選擇,一個值得你關注的詩詞公眾號!趕緊加入我們,一起踏上新的旅程吧!現在關注,即可獲贈100本詩詞讀寫電子書。更多精彩,等你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王維最具禪意的7首詩,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王維,字摩詰,被譽為「詩佛」,經歷過安史之亂,在宦海沉浮之後,詩人過起隱居生活,信奉佛學,以求淡泊名利,他回歸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脫自我的人生感悟。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清淡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
  • 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
    文/妮子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寫山卻不見山字,結尾10字道破禪理我們鍛鍊身體的方式很多,跑步、遊泳、瑜伽等等,登山也算其中一種。李商隱多數時候心情沉悶,寫下了這麼一首詩,可謂是李商隱最富禪意的一首詩:《北青蘿 》唐代:李商隱
  • 王維晚年最具有禪理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營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
    王維是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且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完全可與李白和杜甫相媲美,三個人也正是代表了那一時期詩歌的最高成就,他們筆下的詩作,或纏綿悱惻,或悲痛不已,或又充滿了無限的哲理。所以詩歌也正是到了他們手中之後,最終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 山水田園詩自成一派,王維十首詩作,首首經典,又流露濃濃的禪意
    其實,學古詩,了解一首古詩,看一首古詩,或者是讀一首古詩,除了去讀那十幾個、二十幾個字,古詩最有魅力的地方,還有他的創作背景和與創作者關聯的地方。單純的欣賞作品固然可以,但如果結合作者一起去欣賞,那會更加有趣、奇妙。有了這個意識之後,我再去讀王維的詩,慢慢的讀到了王維自己,他真的是一個極富有魅力和趣味的人。
  • 這首禪意濃厚的唐詩,多有精妙之語,竟然不是王維所寫
    我們今天讀王維的唐詩,可以看到其中蘊含著深厚的禪理韻味。王維本人也被譽為詩佛,他的古詩很多都寫於山林之間,反映的都是大自然的寂靜。也正是在這種寂靜的環境當中,王維禮佛的那顆心才得以平靜下來。也才能夠真正的修身養性,寫出了這精彩的唐詩佳作。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幾乎是踏月而歸。春天來了,花絮滿天飛,香氣襲人,可是有些忙到嗅覺都失靈了。
  • 王維詩歌裡的佛禪
    歷代以來,對王維詩歌中的禪理禪趣論述頗多,近年來更是百家爭鳴,各有其說。王維的信佛和他詩歌中的禪意,是明顯的事實。但是王維詩中所寓的禪意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佛家境界,他究竟是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卻少有人論及。王維的詩歌,尤其是他的田園山水詩,的確寫得很美,以至早就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譽。在這些作品中,有許多詩也的確含有「禪」。
  • 王維的詩最是歲月靜好,這4首不能錯過,讀來心中歡喜安寧!
    王維要說歲月靜好,王維不能錯過。王維的詩總是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廣闊的意境。他的詩充滿三位禪意禪味,讓人心中歡喜安寧,最是歲月靜好。這首詩一如王維的其他詩詞,直白如水,不加雕琢,渾然天成。在讀高中時,某個初秋傍晚的雨後,清風流雲,恰好讀到「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頓時有置身於詩的感覺。後來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不自覺就想起了這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喜歡到無法自拔。
  • 王維渾然天成的一首名作,以禪入詩,驚豔了整個春天
    王維的很多詩篇都清新自然,無雕琢痕跡,有時妙語連珠,令人心醉;有時並無佳句可摘,依然可以利用他純熟的藝術表現技巧,為讀者展現出詩情畫意的境界。品讀王維的詩,總有一種聲臨其境的感覺,詩人利用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手法,可以將霎時的寂寞,轉化為一種富於生活情趣的美感,使人賞心悅目。
  • 王昌齡很冷門的一首詩,這首詩意境唯美,蘊含禪理
    在唐朝中這樣的詩句有很多,比如說最為經典,也是讀起來最讓人感到沸騰的那句「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些詩文經歷了無數的讀者,也讓我們見識到了那個時期這些詩人特有的情懷,以及他們一心為民的遠大抱負。每當說起邊塞詩人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王昌齡的大名了,作為那個年代最著名的一位詩人,他寫下了很多邊塞詩,而且都極為經典。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世上最難懂的文字,不是那些長篇大論,而是那些看似簡單的寥寥幾句,卻有著讀不盡的餘味,這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言盡意未盡。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格調高遠,成為了送別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再比如高適的《 別董大二首.其一》,同樣的也是一首非常獨特的送別詩,在這首詩中,同樣的也沒有顯得那麼悲傷,詩人照樣如王勃那樣安慰起了自己的朋友,其中的開頭的那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同樣的也是兩句非常經典的名言。
  • 王維的一首禪詩,景物描寫美不勝收,最後5字更充滿禪意
    盛唐詩人王維精通繪畫,使得他的詩作也美如畫卷,令人讚不絕口。同時詩人還深研禪理,經常還含蓄地以禪入詩,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禪境。比如他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詩人絕口不提一個禪字,卻用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 蘇軾九首禪意詩詞,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舉報   蘇軾將自己人生的感悟化作詩詞流傳下來,後世的讀者才能一見蘇軾的心路歷程,體會他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其中許多作品不乏禪意
  • 劉長卿最富有禪意的一首詩,寫出空靈的最高境界,令人回味無窮
    今天這裡筆者要分享的是一首劉長卿最富有禪意的五言詩,對於這首詩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就是他極其著名的《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一次去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但是卻未能如願,不過詩人目睹途中美景後反而心情大悅,便寫下了這首詩;詩中每一句都是滿滿的禪意,空靈唯美的意境令人神往!
  • 王維的10首五言詩,言簡意賅境界高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是一首眷懷友人之作,詩題又名《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與王維相識。四句詩句句不離紅豆,卻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讀來有一氣呵成之感,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
  • 王維這首詩以美人喻花,並且意境高遠,讀來更是耐人玩味!
    王維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最具才華,很有才情的一位天才詩人,他的很多詩那都是經典名篇,不僅收錄在了一些比較著名的詩集裡,而且很多還被收錄在了課本裡,所以他的詩,也是很多人最早接觸到的古典文學,這也就使得王維比一般的詩人在名氣上要更勝一籌。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的一生篤志奉佛,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創作的詩歌題材也十分廣泛,尤其擅長山水田園之作。蘇軾在他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八首王維隱居時的作品,詩畫交融的意境,感受一份恬靜和淡泊
    讀一首好詩,仿佛品嘗一杯清醇的綠茶,不僅墨香四溢,而且意蘊深厚。詞評家王國維先生曾說,詞以境界為上。一首佳作,之所以百讀不厭,最主要貴在意境。有些詩以深情感動讀者,有些詩以禪理點化凡塵,有些詩以技巧取悅世人,而王維的很多作品是以意境營造氛圍,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也不進行精雕細刻的推敲,卻令人神與物遊,感受禪意之妙。
  • 王維的一首詩,短小精悍,描寫山景唯美畫面,觸景生情,不可多得
    唐朝誕生了許多著名詩人,狂放不羈的李白,悲天憫人的杜甫,田園風範的孟浩然,不勝枚舉,其中有一位最具佛性、佛學造詣深厚、心境皈依的著名詩人,他就是詩人王維。王維的一生可為豐富多彩,後為官逢安史之亂,委屈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