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將自己人生的感悟化作詩詞流傳下來,後世的讀者才能一見蘇軾的心路歷程,體會他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其中許多作品不乏禪意。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騫驢嘶。
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
正像到處飛的鳥類。到處飛是鳥的命運,各處奔波是人的命運,我們在哪裡留下痕跡,停留何處,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代: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小時候,最盼望的相聚,長大後,卻發現,人生進行最多的事情,是離別。
經歷得多了,看淡了離別,最後才明白: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然後,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你舉止無心,我魂牽夢縈。
人來人往的世界,明明是他人的無心,你卻以為他對你有意。世間的煩惱多來自於多情。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大雨傾盆,本來讓人十分狼狽,可蘇軾卻泰然自若。
因為人生的風雨和自然界的風雨沒有不同,都是一會晴天一會雨天,習慣就好。
當你以一顆隨遇而安的心,一份淡然平和的態度去面對風雨或生活的苦難時, 才發現,也沒什麼大不了。
《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名利都如浮雲變幻無常,徒然勞神費力。人的一生只不過像快馬馳過縫隙,像擊石迸出一閃即滅的火花,像在夢境中短暫的經歷一樣短暫。
名利如浮雲,時光短暫,不如及時行樂,「且陶陶,樂盡天真」。
《浣溪沙》
宋代: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手握清歡,心掬淡泊,粗茶淡飯,歲月生香。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初看之時,看到的是蒙蒙煙雨,滔滔潮汐的物象。當你「到得還來別無事」,超越物相,而觀物感悟,進入禪的境界後,那物相已不是原來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禪的意境了。
這種禪悟,也就是對自然現象即悟即真,若有若無的感悟。這種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異。
《滿庭芳》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
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緣,失者未必弱,得者未必強。
人生如飲茶,無非是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人生的加法,「放得下」是人生的減法。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代: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
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歷。汲汲營營,走過半生,才發現——人生不過只是一陣風,一場雨,一次經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