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詞解說
西江月/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顯然是一首中秋詞,雖不及超級大名篇《水調歌頭》(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推為水調詞出,「餘詞盡廢」),但同樣是歌詠中秋的佳篇。特別是開頭兩句,十分醒目。
水調歌頭/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對比著看,同詠中秋,兩首內容絕然不同。《水調歌頭》是將兄弟之情、人生感慨融入中秋,以中秋為經緯。這篇《西江月》卻重在大倒苦悶之情。兩首詞在基調上一曠達一感傷。而且 因為是中秋節,後者的感傷氛圍顯得更濃。
回到題主的問題,《西江月》開頭兩句抒發了什麼呢?
從詞人的角度,蘇軾所抒發的可能只是他個人經歷「烏臺詩案」的生死體驗。103天的牢獄之災,蘇軾日日惶恐,無日不覺在煉獄中煎熬。跌宕兇險的人生,極易使人頓感「人生如夢」。只不過詞人以具有穿透力的格言形式發出,高籠全詞。
就讀者而言,詞人仿佛給「人生」來了一個大的寫意,滄桑又不失氣度的議論中包含著某種命運起伏不定的述說。因為高度的概括性,極易讓人代入,換句話說,蘇軾寫出了人人可有的共通之情。
這只是蘇軾眾多精品之一,更多蘇軾詩詞,可在「蘇軾詩詞全鑑」了解。如下,點擊連結即可購買。價格非常實惠。
二、蘇詞精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夜泛西湖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
今夜吐豔如半璧,遊人得向三更看。
點絳唇·二之一
閒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還知麼。自從添個。風月平分破。
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雨中花慢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輕颺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豔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餘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態,付與明年。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光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dan,第三聲)如三鼓,錚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
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行香子·過七裡瀨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於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