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2020-12-18 水煮文化魚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文/一休道

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不同的詩人寫的不同的雨,總體來說就是概括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喜的是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場春雨讓悲情現實主義詩人都感到了歡喜之意;怒的是万俟詠的「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如此沒有眼力見的雨,實在讓人惱怒;還有哀的是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樂的是秦觀的「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裡面的春雨。

而今天要為的大家介紹的則最具禪意的一場雨,這首詩叫做《山雨》,來自於唐朝的一位高僧,他叫做皎然,姓謝字清晝,他是唐朝風靡一時的一代名僧,同時也是謝靈運的十世孫。皎然曾經非常的受達官貴人們的追捧,他還和顏真卿、韋應物等人是知己,他的這首《山雨》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一首在下雨天裡寫下的詩,裡面短短的幾句詩無一生僻字,但是卻讓人費解。

《山雨》唐:皎然一片雨,山半晴。長風吹落西山上,滿樹蕭蕭心耳清。雲鶴驚亂下,水香凝不然。風回雨定芭蕉溼,一滴時時入晝禪。

從這首詩的開篇就讓人有點費腦了,這裡面的「一片雨,半山晴」其實是山林中常見的一種大自然狀態,因為山比較高,導致了承載著雨水的雲吹不過山,於是就出現只有一面下雨,而另一面卻還是萬裡無雲的狀態,而詩人就是通過這樣的一個特點,於是就用「一片」對「半山」,把山中的雨描繪的別具一格。

第二句的含義是風吹在了西山之上,使得樹葉沙沙作響,但是皎然卻覺得「心耳清」,而正是因為有了這山林中的風雨聲,才會滌蕩了內心的雜念,讓整個世界都覺得非常空靈了,那麼皎然的內心也就得到了難得的寧靜。而第三句則是描繪出了一組動景,山中的風雨驚動了雲鶴,但是水面上卻是紋絲不動,水面上不動的原因則是因為皎然的內心毫無波瀾,這就是佛家所說的「仁者心動」,禪意很深。

第四句則是說風雨停歇之後的場景,雨打溼了芭蕉葉,水滴順著葉子滴下來,滴滴都入了禪心。就像是詩人在經歷了這場山雨之後,身心都經歷了春雨的洗禮,而自己早已入了禪。大家覺得這首是如何呢?

相關焦點

  •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文/一休道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不同的詩人寫的不同的雨,總體來說就是概括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
  • 不入流詩人生平僅存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費解,詩人因此出名
    或許在其他朝代隨便寫寫便能青史留名,但是想要憑藉在詩歌在唐代出頭無疑是難上加難。,但是偶爾的「靈光乍現」寫下一首,卻能讓他們青史留名。也是出自一位不入流詩人,他生平僅這一首詩存世,全詩無一生僻字,但是初讀卻很容易讓人費解,但是讀懂後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新巧構思。
  • 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陸遊一生寫了9000多首詩,可謂文壇勞模了,最後也不得不在《文章》一詞中承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陸放翁說得其實沒錯,在寫詩為文這件事上,確實是講究靈感和天賦的。駱賓王7歲寫《詠鵝》,黃庭堅7歲寫《牧童詩》,寇準7歲寫《詠華山》,魚玄機13歲寫《賦得江邊柳》,王維17歲寫「每逢佳節倍思親」,白居易17歲寫「離離原上草」。寫出這些經典時,詩人們的筆力都算不得成熟,但卻都成了千古絕唱,靠的或許就是靈感和天賦。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妙手偶得的詩作,詩名《五歲詠花》,來自唐代高僧釋知玄。
  • 唐朝境界最高的一首送別詩,無一生僻字,堪稱不世經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一生僻字,堪稱不世經典。唐朝是個天才輩出的時代,同為「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七歲便寫出了婦孺皆知的《詠鵝》;杜甫據說也是七歲的時候,寫了一首《鳳凰詩》,雖然沒流傳下來,想必也是不輸《詠鵝》;還有一個叫林傑的詩人,寫下「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也是年僅七歲……
  •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隋朝高僧一首詩見解獨到
    古代很多詩人喜歡鑽研禪理,王維就是半官半隱,他的很多詩都有禪意,比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劉禹錫一生多次被貶,也逐漸地喜歡參禪論道,他曾說,「以文章接才子,以禪理說高人,風儀甚雅,談笑多味。」蘇東坡更是願意與佛家高僧交流,自己也寫過一些感想,比如「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可見很多詩人通佛理,也有很多高僧會寫詩,下面這首詩看似一般,卻禪意深刻。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唐詩裡一首寫雨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從唐朝一路走來,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到了今天,人們讀起那些唐詩來,依舊還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風採,以及唐詩的魅力。閱讀唐詩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麼都是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至少對於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來說,那麼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只要能夠熟讀唐詩,那麼即使是不寫,也是會呤。
  • 品讀《飲湖上初晴後雨》,這一首詩,寫絕了西湖的美
    而其中,宋代文學大家蘇軾蘇東坡的這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在我來,把西湖的美麗景色,寫絕了。影視劇中的蘇軾這首詩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間,任杭州通判時所寫,蘇軾在此期間寫過大量關於西湖的詩詞,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便是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總記得自己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
  • 唐朝高僧一首有趣的無題詩,看上去很普通,其實每一句都充滿禪理
    唐朝的詩人中僧人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這些人由於從小接受了佛家經典,自然而然也就識字,再加上當時那個大環境,也就會寫詩,一些著名的僧人,他們筆下的作品,一點也不會遜色於那些大詩人,同樣寫得很深刻,同時還充滿了禪理,畢竟遠離了塵世喧囂,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這樣對於現實的認知就更加深刻,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就與眾不同。
  • 宋代文壇最媚的一場雨,越讀越讓人想歪,關鍵是全詩都找不到雨字
    於是雨成了詩詞世界裡,被寫得最多的意象。曾經有人做過統計,光是詩聖杜甫的詩中,就出現了240多次雨境,而他平生存世的作品也不過1500多首。將《全唐詩》中四萬多首詩統計一番,會發現寫雨天的詩,比起晴天的要多上數十倍。由此,詩人們的鄉愁、相思、懷才不遇、憤憤不平,都化進了這絲絲無根之水,滴了千年。而這股由唐代飄來的雨,入了宋詞,便多了一份絕美。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古代的皇帝中出了很多的奇葩,例如明朝的天啟皇帝,他一輩子只喜歡做木工活,根本不理會朝政,還有的皇帝乾脆就不願意當皇帝,還是被人硬拉到皇帝的寶座上去。然而唐朝也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唐宣宗,他也是出家做過和尚,主要還是由於他被人嫉妒,為此只好遠離塵世,去到深山裡的寺廟裡修行,也正是這一段修行的經歷,也使得他遇到了當時另一位了不起的高僧黃檗禪師,兩人更是一起合作寫了一首詩,那便是著名的《瀑布聯句》,這首詩可謂是大氣磅礴,每人各寫兩句,前面的兩句出自於黃檗禪師,後面的兩句則是出自於唐宣宗。
  • 唐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幽靜的氛圍,禪意的世界,令人樂而忘返
    有一次高僧外出遊訪,即興創作了一首禪詩。宿九華化成寺佛寺孤莊千嶂間,我來詩境強相關。巖邊樹動猴下澗,雲裡錫鳴僧上山。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聲亂噴潺湲。明朝更躡層霄去,誓共煙霞到老閒。化成寺坐落於風景勝地九華山上,為九華山的開山寺廟。唐開元年間,地藏王金喬覺入山傳教,當地人士為之建寺,其後屢有廢興。大師時常外出雲遊訪問,結交四方朋友,其中也不乏一些著名的文人。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晚唐時期的詩壇最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當屬杜牧和李商隱,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為後人津津樂道,寫得很深情,也很感人;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也愛得很真誠,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一片深情
  • 王維最具禪意的7首詩,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清淡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  《飯覆釜山僧》  晚知清淨理,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先期掃弊廬。  果從雲峰裡,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  燃燈晝欲盡,鳴磬夜方初。
  •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劉長卿詩中難以割捨的禪宗情結
    仕途失意的劉長卿,結交了不少的隱士禪師,與他們迎來送往以詩相和,禪宗精神,也在他的心中潛滋暗長。作為一個入世極深,卻又追尋禪意的人,劉長卿向我們展示了他心中的詩無盡的禪。一、禪意,是一種隨緣自適的狀態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 蘇軾最著名的一首詩,將西湖的陰晴美景寫得淋漓盡致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北宋著名大文豪蘇軾,蘇東坡的一首描寫西湖最為著名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最大特點是詩人蘇軾在這首詩中分別將西湖的陰晴兩種美景寫得淋漓盡致!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吧!
  • 司馬光很經典的一首詩,一開篇便是不俗,寫得非常有意境!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司馬光,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客中初夏》,這首詩可以說是同樣的寫得非常唯美,一開篇便是不俗,寫得非常的有意境,很是值得我們一讀。《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 王維最具禪意的8首詩,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王維將禪意滲透進詩作中,構建起清淡的禪意風格,這同樣是王維對山水田園詩作出的一大貢獻。    此詩用憤慨之語對友人進行勸解,似道盡世間不平之意,表現了王維欲用世而未能的憤激之情。  從禪學上說,佛家主「虛靜」,尚「自然」,和光同塵;深一層探求,五六句似還參合「有無」「生滅」「變常」之理;即處「靜觀」「達觀」態度,與三四句世俗的「勢利」「涼薄」恰成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