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王安石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作為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為後世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比如說他對於改革這件事情就有著非凡的見解,一生幾次拜相,堅持推動變法的進程,使國庫日益變得充盈起來,而且還使軍隊的作戰能力也有所提升。
只不過變法這件事情註定會動別人的奶酪,自然也就得罪了許多人,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最終變法失敗。不過雖然結果是失敗,他所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他那濃厚的愛國情懷,更是影響了後世許多的讀書人。當然了,他除了在政治上面有著非凡的功績之外,在文學上面也有著非常了不得的成就。
他的詩文寫得非常有趣,也都非常唯美,"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等經典作品有很多都被選入了語文課本之中。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王安石的一篇詩作,這首詩相比於他一些比較出名的作品可能稍微顯得有點冷門,詩文描寫的是杏花,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另有一番風味,非常值得細細品讀,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要想了解一首詩,我們就一定要知道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並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這樣才能對一首詩有著較為全面的認識。王安石的這首詩寫於晚年,那時的他已經經歷了無數官場沉浮,早已沒有了年輕時鋒芒畢露的鋒銳,而是更加的睿智與沉穩。儘管他的變法失敗,但是這卻並沒有影響他對於生活的態度,他隱居於江寧,過著悠哉遊哉的獨居生活,心態非常豁達。
在這首詩文的前兩句中,他為我們表達的是自己眼前所見到的景象,只不過他的文筆實在是太唯美太細膩了。詩人在詩文中說到,遠處的杏花現在已經開放了,看起來非常的美麗,那一池的春水就圍繞著杏花,水面上全是杏花的倒影,看起來他們都想要爭奪春天的那抹春意。詩人僅用了非常簡短的兩句,就將春日裡杏花與春水的樣子描寫的活靈活現,尤其是那種盎然的春意,更是讓人感覺暖洋洋的。
而這首詩的後兩句知名度就比較高了,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在這兩句中詩中詩人進一步的描寫了春天的景色,其中也蘊含著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就算眼前著盛開的杏花被春風吹落在地上,可是它們也是飄飄揚揚的緩緩落於地面,十分唯美,縱然這些杏花落於地上被碾作塵土,可是它們依舊保持自我,散發出獨屬於他們的幽香。其實在這裡詩人也是以杏花自比,他是在表達自己無論何時經歷什麼事情,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
縱觀整首詩,雖然並沒有採取什麼特殊的寫作手法,所描寫的景物也是非常常見的杏花,但是在他那絕美的文筆下,一切卻都變得不普通起來,絕對值得大家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