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同時還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描寫的非常唯美,尤其是他的一首《梅花》,更是成為了詠梅詩裡的傑作,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詩人只用了寥寥數語,便是把梅花的品格,以及自己內心的感悟,描寫的極為傳神。當然他除了這一首《梅花》之外,還寫過非常的作品,而且那些作品,也都寫得極為唯美,用詞也是非常講究,很是值得一讀。
雖然我們現在一說起王安石,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第一時間便會想到他在北宋時期的改革,也就是歷史上由他主持的「熙寧變法」,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的文學成就被政治所掩蓋了,其實他的詩作,一點也不輸於當時的蘇軾,也是一代文學大家。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王安石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鐘山即事》,這是他罷相之後,隱居的鐘山時所寫的一首頗有風味的小詩,在這首詩中,王安石把湖光山色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極為傳神,讀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鐘山即事》宋代:王安石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鐘山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紫金山,王安石罷相之後,便在這個地方隱居,而且在這個地方,他寫過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作,並且大部分的詩作,也都流傳了下來。到了晚年的王安石,可以說內心更加的平穩,沒有了壯年時的豪放,卻是多了一份秀麗,那麼他的這首《鐘山即事》,便是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這首詩開頭便是讓人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王安石,他把鄉村的美景,描寫的極為優美,「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那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整個山澗非常的安靜,也非常的漂亮,山澗裡的流水靜悄悄地繞著竹林流淌,然而那竹林的西畔,卻是繁花似錦,一派春的景象,那樹上柔軟的枝條在春風中左右搖曳。這兩句寫得非常生動,讀來更是朗朗上口,讓人一讀之後,腦海裡便是有了一幅非常唯美的山水畫卷。
「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詩的最後兩句,王安石進一步地描寫到了鐘山的唯美,以及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那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一個人獨自坐在茅草屋下,一整天都在看這明媚的春光,到了夕陽西下時,從樹林沒有了鳥的啼叫聲,顯得更為安靜,也更加的空曠。在這兩句中,詩人把內心的一種感受,描寫的可謂是活靈活現,再一次地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那一份寧靜,以及詩人的豁達。
王安石的這首《鐘山即事》,同樣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在這首詩中,詩人始終都沒有離開自己的所見所聞,這也使得這首詩,顯得更加的生動,尤其是對於湖光山色的描寫,可謂是寫絕了,讓人讀了之後,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王安石的偉大之處,僅僅只用了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卻是把這詩給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