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這首詩很冷門,最後5個字卻畫龍點睛,令人叫絕!

2020-12-15 慶餘說詩詞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其詩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代表作,有《泊船瓜洲》、《元日》、《登飛來峰》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一首詩作《歲晚》。

《歲晚》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相對於他的那些代表作來說,可能比較冷門。甚至這首詩的前七句,也僅僅是平平無奇的描寫景色。但好在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卻畫龍點睛,就如同注入了靈魂一樣,讓這首詩變得言淺意深了起來,令人叫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王安石的這首《歲晚》:

月映林塘澹,風含笑語涼。俯窺憐綠淨,小立佇幽香。攜幼尋新菂,扶衰坐野航。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首聯「月映林塘澹,風含笑語涼」兩句開始,王安石便著重以對景色的描寫來突出題目中所說的歲晚,也就是晚秋。「歲晚」一詞,可見杜甫《秋興八首》中「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月光映照在清幽的樹林中、池塘上,在涼爽的風裡傳來了人的歡聲笑語。

頷聯「俯窺憐綠淨,小立佇幽香」兩句,便緊承首聯中清幽、涼爽的環境,來突出描寫王安石的賞玩過程。即王安石彎下腰去看那青綠明淨的池水,在幽處花香之中佇立了一會兒。這裡王安石的一個「窺」字用得極為傳神,它活靈活現地寫出了詩人對清幽環境的敬畏,生怕驚擾了它。且因為是「窺」字,後面的「小立」就更加生動傳神了。

頸聯「攜幼尋新菂,扶衰坐野航」兩句,則表明了王安石被池塘邊的縷縷幽香所吸引,於是興致勃勃的,找來了一老一少分享這份美妙的時光。即王安石拉著一位小孩子尋找池塘中的蓮子,攙扶著老人坐上了船隻在池塘中泛舟遊玩。這兩句詩不僅體現了王安石的遊興,還襯託出了月亮的明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夜裡進行活動。

尾聯兩句中,我們先來看前面一句「延緣久未已」,即我對此流連不已。詩到這裡,也只剩下了後面一句「歲晚惜流光」。如果不看後面一句,這首詩便變成了純粹描寫深秋的夜色,最多也就是抒發了王安石的閒適遊興。但有了最後5個字「歲晚惜流光」畫龍點睛就不一樣了。

它的意思是說,我之所以會對此流連不已,是因為它讓我更加的珍惜時間啊。從前7句中平平無奇的描寫景色,到最後一句升華到對時間的珍惜,它就有了靈魂。這個時候再去看前面的7句,就變得含有不盡之意了。它可能是告訴我們要抓緊時間去陪伴身邊的親人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這首詩很冷門,最後14字卻是離別經典贈言,如今仍然適用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項判官》,就是王安石筆下一首動人心弦的送別詩。不過相較於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等送別名篇,這首《送項判官》就要冷門很多了。但王安石這首詩的最後14字,卻是離別經典贈言,即便千年後的今天看來,也依然適用。
  • 王維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兩句卻不同凡響,令人拍案叫絕!
    所以送別詩也就成了最為常見的詩歌題材。但要在詩中將離別時迸發的情感表達出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清代詩人袁枚所說:「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送別詩要想達到「感動激發人意」的境界,就非常考驗詩人的手法了。最常見的手法有託物寓情和寄情於景。如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便是託物寓情,它以水深比情深,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真摯的友情。
  • 老和尚半夜悟首詩,起句平平,讀完最後7字王安石表示:我比不上
    而在千年文壇,也總是不乏筆力勁道的「掃地僧」,這些藏在民間的詩僧們寫出來的文字,不只令人受益匪淺,還常常能令古代名家們自愧不如。當年北宋文壇一哥蘇軾,就曾輸給過兩位「掃地僧」。第一位是個叫守詮的小和尚,他在賞月時寫了首《題梵天寺》,蘇軾讀完後讚賞不已,跟著題了首《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結果技不如人。
  • 白居易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是長篇《琵琶行》的濃縮,令人叫絕!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的美譽。白居易的詩歌作品主張通俗性、寫實性,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夜箏》。
  • 王安石非常抒情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王安石的變法運動儘管最後無疾而終,但是他的那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可以說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無論是他的學識,還是他的人格魅力,那都是無與倫比。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另一首同樣著名的詩作,那便是他的《春夜》,在這首詩中,詩人寫是非常抒情,以物喻人,充分地表達出了自己當時在政治上的得意,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王安石寫得非常的深情,所以很是值得我們一讀。《春夜》北宋:王安石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論詩歌,成就最高的一定是唐朝,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宋朝雖然是詞的天下,但也有不少詩作流傳。蘇軾就不用多說,他的很多詩歌同樣膾炙人口,而以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為首的「江西詩派」,是兩宋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這三人在詩歌上都頗有成就,但是嚴羽卻認為王安石更勝一籌。
  • 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每一句都是抄襲的,卻道出人生至高境界
    「王荊公集句最長」、「集句近世往往有之,惟王荊公得此三昧」……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晚年所作的集句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哲理,令人叫絕。而這首集句詩不一樣,雖然也流露出了落寞之感,但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隨遇而安的恬淡心情。此時的王安石,放下了種種執念,並不是說他變得膽怯,而是已看淡所有,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首句「白玉堂前一樹梅」出自唐朝詩人蔣維翰的《春女怨》,是一首閨怨詩。
  • 他僅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卻驚豔了古今,令人叫絕!
    不過也有一些詩人,他們流傳至今的詩歌作品極少,甚至只有一兩首,但是就憑著這一兩首便能驚豔古今,讓他們名垂千古。譬如唐代詩人張若虛一生僅傳下兩首詩《代答歸夢還》和《春江花月夜 》,其中《春江花月夜 》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這個名字就此也被世人所熟知。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王安石這首描寫杏花的詩作,雖然有些冷門,但不失為一首傑作!
    這900多年來,人們對於王安石有各種不同的評價,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在政治上的失利,由於他的改革由於遭到了舊派的反對,最後不了了之。但是人們對於他的負面評介,正是由於他的這一改革,但是關於他在文學上的評價,卻是眾口一詞,都認為他是北宋時期非常重要的詩人。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邊塞風光令人叫絕!
    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一首王維的邊塞詩,它所描寫的邊塞風光自古以來就令人叫絕!《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詩的起始兩句,交代了詩人這次出行的目的和所要去的地點,以及為什麼要寫這首詩。開元二十五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慰問戍邊戰士。詩人輕車簡從,路經的附屬國已過了居延。
  • 王安石這首描寫夏天的詩,雖然只有短短幾句,但寫得很唯美!
    雖然這幾百年來王安石一直是褒貶不一,但是人們對於他的人品,以及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卻是始終保持一致,並且還把他列入了唐宋八大家,這足以說明他在文學上過人的天賦,以及他對於中國文學的貢獻。先不去評價他的變法運動如何,僅僅是以他的文學成就來說,那便是足以令人尊敬。
  • 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
    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前面看似平鋪直敘,最後卻別出巧思,婉曲達情,實在是真切感人。正因為結尾經常點明題旨、傳情達意,所以作者也都非常重視,讀者也能藉此提高鑑賞水平。中唐一位詩人也很講究開篇和結尾,常常給人一種深刻的啟迪。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
  • 孟浩然這首詩僅20個字,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最後5個字回味無窮
    孟浩然為人耿直,詩也是十分清新自然,特別是他的田園詩,更是唐詩之最,與王維共稱「王孟」。孟詩與王維比少了些許空靈,卻多了一份淳樸的美。如最經典的《過故人莊》中「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還有《春曉》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都清新自然,朗朗上口。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
    之所以這樣不僅僅是因為小編比較喜歡王勃,而且是因為王勃作為初唐時期的天才詩人,他在短短的27年內留下了太多的經典之作,覺得可稱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星,那篇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是否還能夠背出些許經典之句;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否仍然能夠讓你體會到王勃的一片豪邁之心。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詠梅詩,但是很顯然被低估了,同樣是經典之作
    那麼最經典的詠梅詩當屬於王安石的五言絕句《梅花》,這首詩通篇寫得生動有趣,詩人並沒有在其中有一句議論,但是卻寫出了梅花高尚的品格,還有自己對於梅花的喜愛,而這首詩也被稱為詠梅裡的千古名篇,可以說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西湖春光令人叫絕!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一首描寫西湖頗負盛名的詩作。主要通過對西湖旖旎春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這兩句詩,第一句點明地點,第二句是遠景描寫。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後湖與外湖之間,山上有孤山寺和賈公亭,在此觀景,美不勝收。只見春雨使得湖面初漲,與岸平齊,白雲低垂,湖光山色,也盡收眼底。
  • 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入選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
    這首詩入選小學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是我最早學到的一首「梅花詩」,所以每當說到「梅花」,第一個湧入我的腦海就是王安石的這首詩。
  • 王安石的這首詩意境高遠,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是寫得氣勢恢宏!
    王安石不僅人品好,同時他的學識也是一等一。據說王安石當年參加科舉考試時,還把自己的詩文呈現給歐陽修看,當時的歐陽修已是一代文宗,他讀到了王安石的詩作後,可謂是驚為天人,於是回了一首詩給王安石,在裡面把王安石給狠狠地誇獎了一通。認為他的詩比李白寫得好,文章更是可與韓愈相媲美。
  • 李白的這首詩,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令人叫絕
    儘管在此之前,嶽陽樓就已經聞名遐邇,但是李白留下的這首登樓名篇,卻使嶽陽樓更添一層浪漫主義色彩,歷來為人所稱道。尤為突出的是,李白在詩中並沒有用一「高」字,去正面描寫嶽陽樓之高,反而能給人一種句句顯高的感受。究其原因,便是李白運用了陪襯、烘託和誇張的手法,從俯看、遠看等側面不同角度形容出了嶽陽樓之高,且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