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半夜悟首詩,起句平平,讀完最後7字王安石表示:我比不上

2020-12-13 美詩美文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讓人欽佩的不只有氣宇軒昂的俠士,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比如掃地僧。而在千年文壇,也總是不乏筆力勁道的「掃地僧」,這些藏在民間的詩僧們寫出來的文字,不只令人受益匪淺,還常常能令古代名家們自愧不如。

當年北宋文壇一哥蘇軾,就曾輸給過兩位「掃地僧」。第一位是個叫守詮的小和尚,他在賞月時寫了首《題梵天寺》,蘇軾讀完後讚賞不已,跟著題了首《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結果技不如人。第二位是個名叫寶黁的遊僧,他在牆壁上寫了首《題逆旅壁》,蘇軾一樣喜歡得很,也在牆壁上寫了首《書黁公詩後》,結果同樣敗下陣來。

本期筆者再和大家介紹一位北宋詩僧,此人名叫俞紫芝,金華人,年輕時行蹤不詳,晚年隱居於江蘇,極少過問俗世,《全宋詞》和《全宋詩》中都有收錄他的作品。俞紫芝早年並沒什麼名氣,晚年與王安石結識,兩人經常一起切磋詩技,沒事還要鬥上幾首詩,王安石甚至把他的名句題寫在自己隨身帶的扇子上。而最讓王安石服氣的,則是一首《宿蔣山棲霞寺》,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詩:

《宿蔣山棲霞寺》北宋.俞紫芝獨坐清談久亦勞,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喚不起,猛虎一聲山月高。

這首七言詩是俞紫芝晚年所寫,這位遁世的老和尚夜宿江蘇棲霞寺,半夜烤火取暖,悟出了這首詩。全詩起句平平,但據《石林詩話》記載,王安石讀到最後7個字,都不得不服氣,表示:「新詩比舊仍增峭,若許追攀莫太高」,這是說自己比不上對方了。

說起來,王安石也是北宋文壇泰鬥級的人物,那麼這首看似挺簡單的小詩,到底牛在哪裡呢?首句「獨坐清談久亦勞」寫的自己夜晚獨坐著清談理佛,坐久了難免覺得有些乏累。第二句「碧松燃火暖衾袍」,又是一個很普通的動作,詩人覺得有些冷了,便燃起松木暖暖衾袍。說實話,在唐宋詩壇這兩句詩當真是算不得多高級,如果繼續這樣寫下去,這就是一首平淡的敘事詩。

但後兩句,詩人開始「放大招」了。夜深了,詩人想喚醒身邊睡熟的童子,結果對方沒醒,倒是突然聽到窗外一聲猛虎的叫聲,詩人朝外看去,山中一輪圓月正高高掛起。這首詩妙就妙在了這最後7個字,這7個字有視覺、有聽覺,一聲猛虎的叫聲打破了前幾句的平靜,如劈空而來,令人稱奇。對於這幾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或許有人覺得寫得有些「瘮得慌」,但詩人在此處用猛虎之聲,要突出其實仍是一個「靜」字。猛虎、山、月三個意象一起,融合成一幅絕美的山中夜景圖。

從結構和意境上來看,詩人就像一個布局高手,他懂得文字的張弛之道,收尾提亮了整首詩,王安石會如此喜歡它確實是道理的。每每讀完這類作品,筆者都忍不住在想:若是沒有王安石的欣賞,俞紫芝的很多詩作怕是流傳不下來,畢竟他沒什麼名氣。幾千年的歲月裡,還有多少像俞紫芝這樣的民間高手,還有多少像這首詩這樣的精品,消散在歷史的長河裡?每每想到這些,都無比珍惜現在我們能讀到的古詩詞。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這首詩很冷門,最後5個字卻畫龍點睛,令人叫絕!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其詩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代表作,有《泊船瓜洲》、《元日》、《登飛來峰》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一首詩作《歲晚》。
  • 小和尚隨手在牆上寫了首妙詩,蘇軾不服氣特意來看,讀完心服口服
    宋代的皇帝都好文,神宗讀完李白的詩作欣喜不已,感嘆大唐能有這麼牛的文人實屬幸事。於是便問宮人:「我大宋可有能與李白相提並論的文人」?宮人便提到了蘇軾。神宗微微一笑,表示:論文採蘇軾可能比不上李白,但論學識還是蘇軾略勝一籌。宋神宗說這話時,顯然是自豪得很的。一位文人能讓皇帝都引以為榮,可見他在當時的地位。事實上,神宗說的確實是大實話。
  • 王安石的這首詩很冷門,最後14字卻是離別經典贈言,如今仍然適用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到唐詩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首首送別名篇,無不動人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項判官》,就是王安石筆下一首動人心弦的送別詩。不過相較於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等送別名篇,這首《送項判官》就要冷門很多了。
  • 不務正業的老和尚向韓愈求詩,韓愈是怎麼說的
    王安石則是晚年皈依了佛門,柳宗元對佛經義理深有研究。還剩下三個人,都是排斥佛教的,以激烈程度排名,依次是韓愈、曾鞏和歐陽修。在潮州,韓愈認識了高僧大顛和尚,此後對佛教的態度有所改變。往前推十幾年,韓愈三十多歲時候,曾有個老和尚向他求詩,被他教育了一番。當時韓愈在長安擔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就是太學老師。有一天韓愈在家,門人通報有個老和尚到訪,還拿著柳宗元的介紹信。柳宗元是韓愈的鐵哥們,韓愈只得讓和尚進來。
  • 老和尚送小和尚下山悟出首七律,句句大白話,千年來卻感動不少人
    那時候我把這對和尚的故事當笑話聽,如今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其實挺溫馨,因為我無意中讀到了一首頗有意思的唐詩。這是一首七律,詩名叫《送童子下山》,作者為唐代高僧金喬覺。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或許還不太熟悉,但提起他的另一個稱號「金地藏」,大家應該就都聽過了,他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
  • 每日詩話:王安石最美五言詩,首首精品,字字珠璣
    但是也有他們代表不了的人物,在魏晉是王粲,在唐代是杜甫,在宋代則是王安石。當年,年長王安石14歲,已經是一代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曾贈詩讚賞王安石說「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韓愈的文章,雄霸文壇已數百年,無人敢與其爭鋒。我雖然有心與其一較高下,但是畢竟已經年老,有心無力了。
  • 王安石一首充滿禪理的詩,每一句都很深刻,看看你能夠悟到多少?
    王安石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才子,他的詩也是很有韻味,以這首《天童山溪上》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高遠,看似信拈來,寫得很一般,其實每一句都充滿了禪理,這樣的作品只要細細品來,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溪深樹密無人處,唯有幽花渡水香。
  • 詩鬼這首詩,前二句就被王安石批判,但是楊慎卻說:王安石不懂
    下面要介紹的這首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詩,從內容和一些材料的記載來看,應該描述的是藩鎮割據戰爭的內容。雁門太守行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首二句寫景又敘事,「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以豐富的色彩渲染了兵臨城下、戰前披甲的緊張局勢和氣氛,其中最妙的一個字是「壓」字,將敵人那種來勢洶洶、敵眾我寡的軍事力量對比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據說王安石當年讀完這首詩之後,曾經批評說:「方黑雲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
  • 王安石的一首古詩,開篇運用比興手法,最後7字更顯凜然氣概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古詩,開篇運用比興手法,最後7字更顯凜然氣概。君難託北宋:王安石槿花朝開暮還墜,妾身與花寧獨異。憶昔相逢俱少年,兩情未許誰最先。感君綢繆逐君去,成君家計良辛苦。這首詩是王安石通過一個被遺棄的婦女,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純真愛情如何遭受摧殘,塑造了一個對愛情始終堅貞的典型形象。詩的開頭用第一人稱的口氣訴說,比興手法生動,美麗的槿花早上開放、傍晚就謝落了,我和槿花難道不同?作者暗含好花不常開、明媚鮮妍能幾時之意。這種比興的手法和反詰句式,極容易引起深思。
  • 宋代詩僧外出賞景,寫了一首詩,最後14個字表達了獨特的感受
    古代優秀的詩人首先非常善於觀察大自然的秀麗多姿,其次也能形象化地描寫出山水之美,最後還加上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寫出獨特感受。這樣的作品才不至於刻板,而會有一種飛動而傳神的靈性。宋代詩僧春雨濛濛時外出賞景,寫了一首詩,最後14個字表達了獨特的感受。
  • 王安石筆下這首詩,將山峰的意境在情感裡再次升華!
    今天不妨一起欣賞下王安石的這首詩:《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首句,「千尋」描述山上塔的高度,同時暗示詩人的立足點。第二句,以虛入景,頗有一番韻味,看出詩人此刻內心的朝氣蓬勃。第三句,「不畏」二字引出,氣勢不凡,承接詩人的意志。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這三人在詩歌上都頗有成就,但是嚴羽卻認為王安石更勝一籌。且不論這個觀點是否完全正確,但是足以證明王安石在詩歌一道上的成就絕對不低。他在晚年的時候,曾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道出了他畢生的追求。這首詩名為《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 蘇東坡最特別的一首送別詩:太窮了就不喝酒了!
    這首詩便是蘇東坡所作的《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北宋·蘇軾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從詩題《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可知,這首詩是蘇東坡在武昌送別王子立所作,而這個王子立則是蘇東坡的侄女婿,也就是蘇轍的女婿。這首詩獨特便獨特在「酌菩薩泉」四字。
  • 王安石詩「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是最好的選擇嗎,有人不同意
    杜甫有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賈島也寫「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而被人津津樂道的鍊字實例卻並非出自這兩位詩人,而是出自北宋王安石筆下的《泊船瓜洲》一詩。眾所周知,「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因「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極其傳神,歷來被人稱頌。但這並不是靈感突至、妙手偶得的結果,而是苦心孤詣、反覆修改的成就。
  • 王安石這首詩寫得很巧妙,借用愛情詩曲折地表達了春風得意之情!
    ,以及詞作家,王安石便是其中是為知名的一位,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同樣的也是堪稱一絕;另外他的書法作品,那也是水平很高。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王安石很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春夜》,這首詩可以說是寫出了新意,當時詩人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剛剛拜相,開始了改革,所以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用愛情曲折表達了春風得意之情,這也正是說明詩人內心,由於經過了各種困難,終於是實現了自己內心的願意,為此寫下了這首非常輕快,同時也略帶憂傷的詩作。
  • 詩人曾是司馬光的得力助手,這首詩構思新奇,最後一句妙趣橫生
    久陰盼晴,心情格外舒朗,迫不及待地就想出門透透氣,更讓詩人們興致勃勃地抒寫浪漫的詩篇。王安石就曾描寫初晴,「一抹明霞黯淡紅,瓦溝已見雪花融。」宋代另一位名不經傳的詩人也留下了一首詩,詩人曾是司馬光的得力助手,這首詩構思新奇,最後一句妙趣橫生。
  • 王安石非常抒情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王安石的變法運動儘管最後無疾而終,但是他的那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可以說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無論是他的學識,還是他的人格魅力,那都是無與倫比。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另一首同樣著名的詩作,那便是他的《春夜》,在這首詩中,詩人寫是非常抒情,以物喻人,充分地表達出了自己當時在政治上的得意,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王安石寫得非常的深情,所以很是值得我們一讀。《春夜》北宋:王安石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 蘇軾半夜看江景,覺得不對勁寫首詩,其中14字讓後世糾結900多年
    還有一種,是字面和意象都能理解,但不只後人無法理解,就連詩人自己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比如蘇軾的這首《遊金山寺》。公元1071年,36歲的蘇軾赴任杭州通判。離開京城後,他多少有些落寞消沉。於是在經過鎮江時,他就來到了著名的金山寺,一來是為了訪友,二來是為了看景。與廟中的兩位高僧見面後,對方盛情留他,蘇軾便夜宿寺廟。金山寺正對著長江,於是半夜蘇軾便觀賞起江景。
  • 詩人被稱為江陵才子,這兩首詩立意新穎,短小精悍,讀完久久難忘
    如果您正心煩意燥,下面這兩首詩也許可以讓您調節一下心情。田上唐代: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崔道融,江陵人,晚唐詩人。作者身在鄉村,在一個雨夜中,偶觀一位老農冒雨耕作的樣子,不由得想到眾多勞動人民,而創作了這首詩。  田地裡久旱逢甘霖,夜裡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連高處的田地也積了許多水,白茫茫一片水色。首句用了「足」、「白」二字,既強調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農民的生活更加艱辛,為下文作了鋪墊。雨水過多,農夫怕農田被淹,耽誤了播種時間,「披蓑半夜耕」,在泥水裡深一腳淺一腳地勞作著。
  • 「大海啊你全是水」算詩嗎?讀完這兩首詩,讓人不敢再小看這7字
    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海啊,你全是水」語言凝練,作為現代詩因為加了幾個「啊」字也算有樂律之美。綜上,這段話從詩的本源來看,確實算是一首詩,那這首詩的水平到底如何呢?作為一首現代詩,不能像古詩詞一樣用格律和工整度來評價它的水平,只能通過比較比較的方式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