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各自登山寫下名詩,你喜歡哪一首

2020-12-13 史淚

中華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中,多是耿直率性這人,如果沒有那樣的性格,恐怕也寫不出錚錚鐵骨的傲氣之詞。這唐詩宋詞的文豪大家之中,儘是鐵骨男兒,從不懼怕世事艱難,一直以來值得我們欽佩。

無奈的是,因為政見不同,卻總有本該惺惺相惜的英雄,卻時常寫文章來較一下高低,這文筆的較勁,卻也讓我們這些古今看客過了詩詞的癮。

今天不得不說,古今不得不佩服的文豪王安石與蘇軾,就是這麼一對筆墨「冤家」,他倆生於同一個時代,二人也都是當時文壇中的佼佼者,卻因為各自的政治理想不同,而爭了半輩子。

這二位文豪的爭鬥,除了政壇上的變幻之外,更多的是詩詞上的文筆較勁,而真正讓我們感慨的也是英雄相惜的感動。王安石在關鍵時刻著實救了蘇軾一命。

政見不同,卻也英雄相惜

王安石主張變法革新,與蘇軾的想法完全不同,而蘇軾更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在同朝為官之時,二人有過幾次交手。

但是終歸是時代大勢如此,最終蘇軾以失敗告終。蘇軾的官場失意,寫了許多詞句,以表達他心中的憤懣之情。

蘇軾後又因「烏臺詩案」有了牢獄之災,如果不是王安石修書一封,將蘇軾保住,恐怕蘇軾就此一命嗚呼了。

而當王安石被罷官歸隱鄉林的時候,蘇軾更是千裡迢迢的趕雲探望,可見二人的惺惺相惜之情

作為政治家,兩個人的意見不合,但是作為文學家,兩個人的君子情卻是值得稱頌。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胸懷萬千,志在遠方。

登山遠眺,抒懷暢情

正是二人戲劇化的政治生涯,與二人耿直個性所造就的世事變化,讓人們容易對他們二人的作品進行比較。

二人皆有著作流傳於世,各自的文學成就也是高不可及,所以無論何時讀來,都如沐春風,能感受到文豪的開闊心胸。

古人好登山望遠,借景抒懷,尤其是有著政治遠見的蘇軾和王安石,皆是如此。二人皆寫有千古名篇的登山抒懷之作,後人讀來各有品評。

蘇軾哲思《題西林壁》

先來讀這一首眾所周知的《題西林壁》,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出自於此詩。

這首詩是中年蘇軾登廬山而作,這一篇詩作,充滿了哲學的意味,更是將辯證思想融入其中。

理性的思考和美好的山色相得益彰,看似寫景,卻是表意。蘇軾觀山並不是普通的看景,他表達的是一連串的關於哲學的提問。

蘇軾此時將詩作已經看成某種工具,他思考人生甚至是世事,在登山之時,不禁自問,為什麼山景從不同的角度看起來完全不同?

他用此來提醒世人去思考這樣一個看起來顯而易見,卻是極難回答的深刻問題。最後詩人用睿智的思想告訴世人,因為你身處其中,所以很難了解真正的情況

王安石巧思《登飛來峰》

而這另一首王安石的登山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王安石意氣風發之時登山賞日出,旭日初升之時,心中有著「雄雞一叫天下白」的豪情壯志,此情此景,讓詩人在登高遠眺之志頗有自豪感。

詩的最後,則直接點出,為什麼會看到這麼美這麼壯闊的景色呢?「自緣身在最高層」,如果不是登高怎能望遠?

這一句話,將王安石的為國抱負的凌雲之志全然表現在紙面之上。可見當時的王安石,正是事業上升,豪雲壯志之時。

這兩首詩讀起來,看似蘇軾的哲思更加深刻,但是王安石的語句透著更多的豪情,二人的詩作不分伯仲,的確是文豪大家之間的小切磋。這一文字間的比試讓我們看到了詩句的魅力。

如果您也喜歡詩詞,那麼不妨找出《蘇軾詞傳》仔細翻閱,應該能找出更多的佳詞絕句,也能夠更深刻的了解那個時代文人墨客的政治理想和感情生活。

這些詩詞佳句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也塑造了美好的中華文化,除了此書之外,您還可以看一下這套詞作的其他著作,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這一套書原價238元,現在為了回饋讀者的熱情,特惠79元。只要點擊下方連結,就能夠約會文人墨客,徜徉在詩書海洋之中,的確是人生一大美事。

史淚總結:這二人的詩句雖然是不同時期表述了不同的心情,但是語意結構,包括哲學思想都十分一致。

二人後期放下政治的各執己見,將對方作為自己的君子之交,正是緣於他們二人對文學詩詞的理解。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登飛來峰》境界高遠,蘇軾「偷師」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正在此時,蘇軾看了王安石青年時代寫下的一首詩,受到啟發,寫下了千古名篇《題西林壁》。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大才子蘇軾是怎樣向王安石「偷師」的。一、王安石《登飛來峰》《登飛來峰》——北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王安石與蘇軾,課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詩,誰才是「宋朝第一才子」?
    一般認為,論政治成就,王安石在蘇軾之上,論文學成就,蘇軾在王安石之上,但是,這種結論也只是就總體而言。 雖然王安石的官職更大,但並不代表他的所有政見都優於蘇軾。同樣的,雖然蘇軾的才華更勝,但也不代表他的每一類文學造詣都高於王安石。比如寫哲理詩的水平,二者就不相上下。
  • 王安石登山寫首高水平七絕,老對頭蘇軾仿一首,900多年難分高下
    本期筆者要分享的兩首詩,正是來自宋代的兩首佳作,作者分別是王安石和蘇軾。這兩人在文學領域的造詣自不必多說,名列「唐宋八大家」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認可。不過比起唐代「李杜」的惺惺相惜,王安石和蘇軾兩個人可謂是「老對頭」了,王安石主持變法,而蘇軾則反對,所以兩人在朝堂是對手。
  • 蘇軾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後,分別寫了一首千古名詩,誰更勝一籌
    王安石和蘇東坡,在北宋中期的政壇、在文壇上,都分別有不俗的建樹,不過他們雖然由衷欣賞彼此的才華,但是對於對方的政見卻不能苟同,於是在官場上針鋒相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對「相愛相殺」的政敵了。在文壇上兩人可謂惺惺相惜。
  • 蘇軾與王安石
    一 抬槓被貶王安石在變法之餘也偶爾做學問,著有《字說》一書,解讀文字含義。一次,兩人閒聊中王安石說到「坡」是從土從皮,是土之皮。蘇軾反譏到那麼「滑」就是水中骨嘍,東坡先生這句話使的王安石啞口無言。另有一次,王安石解讀「鯢」為魚之子,蘇軾又開始抬槓,問道:「鳩字九鳥,可知有故?」
  • 王安石和蘇軾最相似的兩首詩,富有哲理,千年難分高下
    經常看到有文章說蘇軾和王安石不合,時不時便上演文學大戰。 流傳最廣的便是關於蘇軾改字的故事。 傳說有一次蘇軾前去拜訪王安石,王安石在午睡。 蘇軾不小心瞄到王安石書桌上的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詠菊》。
  • 蘇軾題西林壁與王安石登飛來峰同樣寫山,王安石為何受到質疑?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蘇軾的《題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詩哲理性更強?為什麼?前言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蘇軾和王安石的這兩首詩都有深刻的哲理。至於誰的哲理性更強,單從詩本身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權威的比較方法。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就驚豔了,令人嘆為觀止
    只有一小撮人能在中國文學史上名列前茅,李白算一個,蘇軾算一個。在世時他便有無數的崇拜者,其中不乏當朝文壇上的高人,比如歐陽修。在看到他的文章後,歐陽修不禁讚嘆不已,連連說自己的文壇領袖地位應該被讓出,而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都是他的崇拜者。
  • 蘇軾眾多豪放曠達的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問題:蘇軾眾多豁達的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前言蘇軾一生宦海沉浮,生活坎坷,卻被林語堂稱之為「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豁達的警句,不過如題主所問,如果要老街找出最喜歡的一句,恐怕要犯選擇恐懼症了。
  • 不識廬山真面目,王安石與蘇軾,他們的七絕詩,哪個寫的更好?
    蘇軾(1037-1101)是反對王安石(1021-1086)日熙寧變法的中堅力量,他倆雖然在政治上針鋒相對,但私下兩人都是文壇大鱷,彼此間惺惺相惜。蘇軾曾去南京拜訪王安石,兩人同遊數十日,這種超越了政治上的敵對與偏見,顯示出兩人高貴的人格品質。那麼在詩詞創作上,兩人誰更勝一籌呢?
  •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你今天有點怪,哪裡怪?怪可愛!"這是當下最流行的土味情話,這樣的情話雖然聽上去有點土的,但是也不乏有情趣。但要說情話的鼻祖,我覺著還應當是宋代的兩大詞人,蘇軾和李清照。我們都知道他們來自有不同的宋詞派別,一個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可是又有誰知道他們也曾有過交集。
  • 王安石出聯:「一年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蘇軾:我對不出來
    但不管蘇軾是什麼"黨",他與王安石在朝堂上是對立的存在,卻是不假。他倆雖然政見不合,在文學上卻是彼此尊重對方的,甚至可以說是惺惺相惜。所以,民間流出著很多王安石與蘇軾的故事。
  • 蘇軾在寺院寫下一首詞,他因何而作,詞的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變化。蘇軾因為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出補外官,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蘇軾在任上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詩,「肉麻」程度不相上下
    蘇軾是宋朝時期最具盛名的詞人,其名程度可以和唐朝詩人李白相媲美,而李清照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女詞人,她寫的詞不僅唯美,還很有深意。雖然蘇軾和李清照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們兩人都在新婚當夜寫過一首詩,而且兩個人所寫的詩內容都很「肉麻」,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 蘇軾外放密州,寫下最豪放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豪氣十足
    然而,這首詞的後半部分又流露出人生如夢的傷感,所以,許多人認為,蘇軾最豪放的一首詞,當推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兩首端午節詩詞一首是杜甫的一首是蘇軾的 你們喜歡哪一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首端午節詩詞一首是杜甫的一首是蘇軾的 你們喜歡哪一首 世人皆知,杜甫是盛唐詩壇裡可與詩仙李白齊肩的一位詩人,在群星閃耀的唐代歷史長河裡,他的仁政思想早已超脫了時限,影響著千秋萬代。
  • 北宋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四位大師的恩怨情仇
    於是,宋神宗任司馬光為 翰林學士 ,不久,又任司馬光為 御史中丞 歐陽修是慶曆新黨,早期也是改革派,在政見上和司馬光多有不同。兩人最激烈的一次交鋒是「濮議之爭」。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令人心思蕩漾
    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二人都曾為對方寫過一首閨中詞,肉麻得很高級。公元1054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二人兩情相悅,喜結連理,蘇軾特地寫下一首詞,為新婚作紀念。蘇軾寫了《南鄉子》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詩人筆下的悲歡離合總是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讓你難忘的詩句,當再一次讀起時,是否還有著情感的波動呢?詩人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為官多年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不盲目順從他人,他才華橫溢,內心寬廣,精神高遠,他也遭受過別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
  • 蘇軾,午夜夢回大唐,夢到美女佳人,寫下一首頓悟人生的詞
    在北宋時期,蘇軾在文壇的地位非常的高。蘇軾這個人從小就很出名,在他的家鄉更是出了名的神童。在成年後就與他的弟弟和父親一同進京趕考,而這父子三人更是被後世的唐宋八大家之中佔據三人的位置。所以蘇軾出生一個書香門第,從蜀中到東京汴梁再被貶斥地方他都留下了很多的詞作。在一天夜裡,蘇軾夢回前朝盛唐。他夢到了一位美女佳人,那就是當時一個典故之中的關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