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午夜夢回大唐,夢到美女佳人,寫下一首頓悟人生的詞

2021-01-09 愛聊歷史吧

在北宋時期,蘇軾在文壇的地位非常的高。蘇軾這個人從小就很出名,在他的家鄉更是出了名的神童。

在成年後就與他的弟弟和父親一同進京趕考,而這父子三人更是被後世的唐宋八大家之中佔據三人的位置。所以蘇軾出生一個書香門第,從蜀中到東京汴梁再被貶斥地方他都留下了很多的詞作。

在一天夜裡,蘇軾夢回前朝盛唐。他夢到了一位美女佳人,那就是當時一個典故之中的關盼盼。屬於她的傳說版本多種多樣,而且廣為流傳。難怪蘇軾也不會夢到她。但是不論她的結局是哪一個版本的,對於她追求愛情的堅貞不屈可是非常受到當時文人們的推崇。

畢竟那還是一個以儒家見長的時代,所以關盼盼很符合當時治世理念。體現了儒家思想之中的忠的感情。而蘇軾在夜宿於燕子樓的時候,也就難免想到與燕子樓有關的關盼盼。

但是他這一夢不僅僅是簡單地夢,還想通了人生哲理更是為此而寫下了一首詞被傳誦至今。這首詞名為《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01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在這首詞的上闕裡面,蘇軾簡單地把他自己夢到場景描寫了出來。最前面寫的就是夢到的當晚風景,本身景色秀麗而且安靜祥和。

令人不自覺的習慣放鬆,天邊的月亮散發著美麗的月光。在微風吹過的時候就像被月光掃過一般,令人不禁沉浸其中。這裡將夜晚的靜這個字描寫得非常入微,令人很快帶入當時的場景中去。

接下來,在水池裡面的魚兒跳出水面,而翠綠圓圓的荷葉片上面因此留下了晶瑩剔透的露珠。由靜轉動,更加凸顯動作的美感。

這樣沒人可以看到的美麗景色,讓人不禁感到寂寞之情。其實這裡蘇軾是在誇獎景色的同時,在比對自己目前的仕途狀態而造成的寂寞心理。

02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接下來的句子開始描寫詞人從夢中醒來的感覺,本來就非常安靜的夜晚是一個安眠的夜。這時候的詞人正在做著美夢深入其中,然而打更的聲音卻非常突兀的出現。這下把詞人直接驚醒,醒來後想起剛剛的夢境不禁有一些可惜。

自己的好夢被毀掉,於是只得自己再慢慢地在自己的回憶裡面回味一番了。所以蘇軾在醒來以後,開始出去散步,看著晚上的夜景之中透漏著與夢境不同真實的的感覺。令他內心的可惜的感覺,更加濃鬱。

03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接下來的下闕詞人寫道,因為那場夢境,雖然自己已經醒來卻有了新的感悟。這裡開始對於遠離家鄉在外漂泊的寂寞之情,進行抒發。

其實蘇軾這時候的年紀已經大了,也對這樣顛沛流離的生活感到厭倦了。由此發出感嘆,這裡也成為未來思想詞句的首選。

04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接下來,其實開始提及夢到的美女佳人。自己眼中望向已經空空如也的燕子樓,當年美麗的佳人如今早就已經不再了。只剩下當初的樓閣,依舊矗立在這裡。讓人不禁有種可惜的感覺產生。

由此蘇軾想到了自己,其實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輪迴,人人都在夢境之中爭渡。只有真的看破夢境才能夠回歸現實。那什麼是現實呢,其實就是眼前當下。與其考慮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東西,不如把現在活好。這就是蘇軾眼中的現實,也是他的感悟。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在蘇軾做下這首詞的時候,其實蘇軾還沒有經歷那場令他改變人生的烏臺案。所以這個時候的蘇軾還是相對灑脫開放的性格,更是被皇帝重要擔任徐州的知州。雖然如此,但是其實當時的蘇軾日子過得也不是很順利。因為他對變法的王安石表示不信任,而且還喜歡說實話。所以他其實也是在各個地方不斷地來回任職。

因此,難免內心會有一股怨氣產生。所以在蘇軾夜宿燕子樓的時候,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自然夢到了有關聯的關盼盼。內心的懷才不遇和年輕的時候的年輕氣盛。蘇軾利用自己超高的文筆,將詞句全面的融合於情景之中。

不僅對景色描寫也將自己的感情帶入其中。以此藉助這首詞表達人生如同一場夢境一般虛幻,不知何時就會發生變化的特殊感嘆。

相關焦點

  • 蘇軾夜半驚醒寫下一首詞,突然頓悟!
    蘇軾說,平淡乃絢爛之極也。品過人生的苦辣酸甜,淡,是人生最真的滋味。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到:「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蘇軾夜半驚醒寫下一首詞,突然頓悟,此後風風雨雨他都無所畏懼浮沉宦海,歷盡風波,任誰都會有驚恐而孤的心理。深受老莊思想影響的蘇軾,多麼希冀能擺脫這種動蕩不安的生活呵!
  • 蘇軾夜宿燕子樓夢到關盼盼,寫下了這首千古佳作,幾乎全是名句
    元豐元年,即公元1078年,蘇軾任徐州知州,一天夜晚,他夜宿燕子樓,在夢中夢到了著名的才女關盼盼,因此有所感懷,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詞作。關盼盼,是唐代一個著名的女子,她本是張尚書的愛妾,能文善舞,深得張尚書喜愛,張尚書死後,盼盼心念舊情,於是獨宿燕子樓中十多年。
  • 蘇軾擔任徐州太守,愛上風塵女子,還為她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與女子之間都會有很多風流韻事,當然他們也會為這些女子,寫下許多流傳千古的詩句,比如蘇軾就是其中之一。蘇軾父親是蘇洵,弟弟是蘇轍。他在1056年,離開家鄉,進京趕考。那一年的主考官歐陽修,對蘇軾的文採非常讚賞。
  • 蘇軾聽到鞦韆佳人笑聲,寫下一首詞,不覺間驚豔了一個時代
    作為北宋最著名的詞人之一,蘇軾不管是對婉約詞還是對豪放詞都有相當的造詣。他對於宋詞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管是詞境的拓展,還是以詩為詞的寫作手法,還是對豪放詞派的開創,都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不可或缺的存在。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在人生的變幻難測之中,他也獲得了對人生更深的體悟,因此,在他的詩詞中,有著對人生深刻的洞見。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
  • 友人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故意刁難問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到任之後,蘇軾鬱鬱寡歡,所以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下散心,就是在一次次的遊玩中,他寫下了《赤壁賦》跟《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為了打發時間,蘇軾跟家人們一起開墾了一片荒地,種田織布,過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雖然沒有錦衣玉食,但是生活卻是很開心,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蘇軾給自己起了「東坡居士」這一別號。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有一天,他帶著一名歌妓去拜訪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非常生氣,於是,蘇東坡就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令這個歌妓唱給大通禪師聽。那麼,這究竟是一首什麼詞呢?大通禪師聽後,又有什麼反應呢?根據《苕溪漁隱叢話》記載,蘇軾的另一好友仲殊和尚聽聞了這首詞後,也寫下一首《西江月》和之,「不向春風一笑,待何時」。根據仲殊的和詞來看,大通早年也是個混跡風月之人。想必蘇軾也是知道他的底細,所以才會如此嘲諷。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太多的不公平,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公平,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蘇軾把這些感悟都寫在了詩詞上,蘇軾的詩詞,更深刻的展現了他對人生的見解。說起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達,他的人生態度,人們都說,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句話說得真沒錯!
  • 蘇軾在寺院寫下一首詞,他因何而作,詞的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蘇軾在去汝州赴任前,告別黃州父老鄉親,還寫下了一首《滿庭芳》的詞作,詞中小序記載這樣寫道:「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蘇軾曾在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寫下過一首《卜算子》的詞作,是他在寓居黃州定惠院時寫下的。這首詞中也有一條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納蘭容若最催淚的一首詞,只是開頭5字,便令人潸然淚下
    溫柔的呢喃,深沉的嘆息,刻骨的相思,碎了多少流年記憶午夜夢回,揪心的孤寂,在朦朧中無聲蔓延。那一世的長情,染白了多少青絲,縱然情深似海,終抵不過命運。黃泉碧落去,從此分兩地。這世上最令人心碎的莫過於情人間的死別,就像納蘭容若和愛妻盧氏。在盧氏去後,納蘭就陷入了無盡的悲傷。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曠達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那麼這位錢穆父是何人呢?蘇軾又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詞呢?《宋史》卷三一七《錢勰傳》載:「勰(xié)字穆父,彥遠之子也」。可見錢穆父即錢勰。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蘇軾與小妾王朝雲一同過端午,詩興大發了寫了一首極為深情的詞!
    蘇軾的才華縱觀整個宋朝,也是沒有幾個人能夠與之相比,雖然歐陽修和王安石等人,也都同樣的被稱為天才型的詩人,但是比起蘇軾來,還是要稍稍遜色一些,這並不是說他們兩人水平不高,而是蘇軾的人生經歷與他們大不相同,正是他的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不僅造就了堅韌不拔的蘇軾,同時也使得蘇軾在文學上獨樹一幟,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縱觀古今,不管是蘇軾還是李白,哪一個文人不喜歡酒呢?蘇東坡愛酒,但沒有沉溺於酒。在他的詩文中,也甚少借酒澆愁的內容,他在飲酒賦詩時寫下的大多是對生活的讚美和祝福,但這次卻是例外。有一天,蘇軾找陳季常去喝酒遊春,但是卻遭到了陳季常妻子的懷疑,懷疑蘇軾領著自己的丈夫去風花雪月了,並且要求丈夫如果要出去的話就要發誓:「如果有妓,願意罰打。」但是這次卻跟蘇軾喝多了,還叫了歌姬來助興,美景佳人,陳季常更是玩得不亦樂乎,最後深更半夜才回去。
  • 蘇軾本人最喜歡的一首詞,寫出春景的美妙和動人的佳人,成為佳作
    蘇軾所寫的,其實是柳絮漸少、芳草萋萋的春景。但我們也不妨將「天涯何處無芳草」理解為詩人一以貫之的豁達。「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詩人在路上走著,忽然從牆頭傳出一陣笑聲,原來有佳人在院牆裡面打著鞦韆。春色如此,佳景佳人,讓詩人忍不住駐足觀觀賞。「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許是牆內的佳人發現了牆外的「偷窺者」,於是又羞又惱地轉身離去。
  • 蘇軾在潁州西湖賞花,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詞,更是成全了荷花的美名
    荷花也是古代文人們的摯愛,很多大文豪那都寫過荷花,尤其是宋朝周敦頤的一首《愛蓮說》,更是令荷花美名傳天下,人們不僅記住了這篇優美的文章,同時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荷花。除了散文之外,還有詩歌和詞作裡,那也是有無數的經典名篇,其中同樣大名鼎鼎的蘇軾,也寫過一首有很趣的詞來讚美荷花,也就是他的這首《浣溪沙·荷花》,寫這首詞時,正好是在潁州擔任太守望,有一天與朋友去潁州西湖賞荷花,於是信手拈來之間,寫下了這首經典之作。
  • 蘇軾人生最後的一首詞,依然豪邁大氣,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敬佩
    大家知道,如果能有一個好的老師,那將會讓我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少走許多彎路,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古代還是獻上金人們總是希望能為自己的孩子找一個好老師。尤其是在古代,一位好的先生是備受人們的推崇與尊敬的,孔子可以說是一位最傑出的老師。
  • 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蘇軾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懷念起好友徐君猷,即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蘇軾攜妓登佛門,差點引起群毆,他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眾僧釋然
    更形象的說,歌妓在當時有點像街頭藝人,不過偶爾也會參與一些不太見光的活動,具體要看個人了,小解認為重情重義的蘇軾不會是這種人。試問,能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好男人怎會拈花惹草呢?不過,不管是怎樣風格的妓,不管是提供什麼服務類型的妓,這種職業就會遭受不少人的冷眼。蘇軾卻不管,迎風作樂,一往無前,甚至於日日夜夜不離妓。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