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走路,好處可不少!但走路的速度,和壽命有關嗎?

2020-12-21 家庭醫生在線網

走路是每天必須要做的運動,每個人都會有走路形態、習慣以及頻率,其實不同的走路步態給身體不同的預警信號,走路姿勢和壽命有直接關係。

醫生曾接受採訪表示,每小時走三公裡以內的速度是散步,每小時走路的速度為4.5公裡左右是快步走。

老年人在平時可以經常走路,能夠預防老化可以防治老年病,能夠儘量維持身體健康。在平時堅持快步走,能夠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能夠提高心肌的收縮力,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還能夠調節血糖。老年人在快步走的時候,可以用雙手使用手杖,能夠協調運動平穩。

首先來說一下人們的壽命和走路速度有直接的關係,可以從走路速度的快慢來預測壽命長短。普通的人群走路的速度每秒90釐米,如果每秒走路低於60釐米那麼就會增加死亡率,對於走路速度超過每秒100釐米的人群,壽命會更長。

想長壽,改掉這些走路姿勢

1、走路的時候手臂不搖動

在我們走路時右腿往前邁時,脊柱會往左旋轉,左手臂也會跟隨著擺動,若是走路的時候手臂不搖擺的話,說明了背部移動受到了限制,容易引起背部受傷且有明顯的疼痛感。

2、走路時腳掌先拍打地面

健康的人群走路時腳後跟會先接觸地面,若是走路的時候腳掌先接觸地面的話,說明肌肉控制力量比較薄弱,這提示著腰間盤突出或者中風,神經受到壓迫而導致肌肉的神經功能受到侵害。

3、總是踮著腳尖走路

當肌肉緊張時會讓人們踮著腳走路,另外大腦或者脊柱受到損害時也會出現這情況,如果發現孩子走路時出現這種形態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排除大腦器質性的疾病。

4、跳躍著走路

女性長時間穿高跟鞋會讓小腿肌肉處於緊繃狀態,腳後跟只要著地就會迅速的抬起來,所以會讓人們跳躍著走路,儘量要減少穿高跟鞋的次數。

溫馨提示

走路的形態和壽命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發現走路出現異常時就要去醫院排查器質性疾病。不能穿不合腳的鞋子,穿高跟鞋的高度不能超過8釐米,注意飲食上的均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避免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每天抽出30分鐘來鍛鍊身體,當發現孩子走路步態一直不正常時,就要及時去醫院排查,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壽命,和走路快慢有關嗎?長壽的老人走路都有三個特點
    走路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運動,它幾乎適合所有人,但是最近網上關於走路速度能決定人壽命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走路速度到底跟壽命有多大關係?它真的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嗎?一、走路快慢跟壽命有關嗎?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走路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全身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配合才能夠順利完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走路速度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活力。
  • 老年人壽命,和走路快慢有關嗎?長壽的老人走路都有三個特點
    走路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運動,它幾乎適合所有人,但是最近網上關於走路速度能決定人壽命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走路速度到底跟壽命有多大關係?它真的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嗎?一、走路快慢跟壽命有關嗎?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走路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全身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配合才能夠順利完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走路速度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活力。
  • 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怎麼走能長壽?研究結果新鮮出爐
    走路,在人們看來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生活技能,可能大家都忘了,走路這件事也是要學習的,不僅是剛出生時的慢慢走路,還是長大後的走路方式,說不定還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呢?
  • 走路快慢和壽命長短有怎樣的關係?怎樣的走路最「養生」?
    走路是生活中普遍的事,上班要走路,上學要走路,甚至下樓買菜,也需要走路。走路雖然簡單,並不意味著走路越多,越容易長壽。怎樣的走路最「養生」?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走路速度在多久的人最長壽?你的速度是多少?
  • 走路速度快慢,與壽命掛鈎?人過中年想長壽,做好1事很關鍵
    中年朋友做強度大的劇烈運動容易使關節和肌肉受傷,所以鍛鍊也要量力而行。人過中年之後最簡單方便的鍛鍊方式就是走路了,走路能夠延長我們的壽命嗎?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壽命長一些。美國一所大學對不同年齡的人群進行了分類和篩選,然後對他們走路的速度進行計算,並且對不同走路速度的人均壽命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發現走路的速度的確能夠影響人類的壽命,尤其是對於75歲以上的朋友。這項研究指出正常人走路的速度大概保持在每秒鐘走0.9米。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走路雖然是一種極其簡單的運動方式,但若想完成一套完整的走路動作,需要我們多個身體部位進行配合,通過走路的狀態,能夠推測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是否健康,以及腦神經傳輸控制功能是否良好,而這些組織的正常運轉與健康的關係又是非常密切的。
  • 走路時,有哪些注意事項?經常走路,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儘管不建議用走路步數來做競爭,但不可否認的是,走路確實是沒有成本,而且長時間堅持下來作用比較好的一項運動。經常走路能有預防很多疾病,好處非常多,但是如果在走路時有4件事情沒有做好,不光身體得不到鍛鍊,還有可能損傷我們的膝關節,或者出現脊柱側彎的現象。只有下面4件事情做好了,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性
    我們每天都會走路,走路也是一種運動,若說走路能決定壽命,不知你相信嗎?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是什麼?走路鍛鍊應該怎麼走?有人能走出健康,而有人卻走出了疾病,走路也是一門學問,下面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你走對了。
  • 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嗎?研究表明:用一種走法,走出健康
    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仔細觀察過人走路時的姿勢,其實從一個人的走路姿勢中,我們也能看出他的健康情況。有人曾提出,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這是真的嗎?那麼生活中怎麼走路對身體才是最好的,今天帶大家看一下。
  • 為什麼走路和壽命會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存在共同點
    導語:走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日常需要,也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你會相信嗎?經過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身體越強壯壽命越長的人,走路時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看來走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壽命和走路有關?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長壽老人,走路時有2個特徵
    其實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它可以促進身體中的代謝循環,促進有害物質積極排出體外。所以會發現很多長壽的老人通常腿腳是比較利索的,一些人甚至到八十幾歲的時候走路也不需要拐棍來支撐。壽命和走路有關?,他們發現過了60歲,走路還比較快的人,通常壽命也會比較長。
  • 壽命和走路有關?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長壽老人,走路時有2個特徵
    其實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它可以促進身體中的代謝循環,促進有害物質積極排出體外。所以會發現很多長壽的老人通常腿腳是比較利索的,一些人甚至到八十幾歲的時候走路也不需要拐棍來支撐。壽命和走路有關?,他們發現過了60歲,走路還比較快的人,通常壽命也會比較長。
  • 經常走路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我們每天都會走路,很多人覺得走路也是一種運動,是的!確實如此!那麼就有人會問經常走路能減肥嗎?答案有兩種,一種是可以,另一種是不可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答案呢?因為走路能否減肥,主要取決於到底走了多少?一天走1000步也是在走路,走1萬步同樣是在走路,而且是否是持續性完成1萬步,同樣會影響到減肥效果。
  • 壽命的長短,能從走路的快慢看出?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但是你知道,其實通過走路也能看出壽命的長短。如何通過走路看出壽命的長短?有過這樣的一個實驗,數據顯示在同樣距離的情況下,每次走得比較快的老人,他們的壽命往往更長一點。每天走路的這種運動,雖然比較簡單,而且不用消耗太大的力量,但是這個走路的過程中,我們全身的骨骼、肌肉以及神經系統等,都在運作,加上血液順暢的流通,使得走路的速度增加,並且恆定。這種說法雖然有點誇大,若是有人刻意走得快一點,這種說法不就不成立,其實想法是沒錯。但是若能夠一直都保持這樣快而穩健的速度,那身體的素質肯定不會差到哪裡,自然壽命也會長一點。
  • 走路好處多,但60歲後的人,每天走路不宜超過此數,還需注意3點
    研究發現,對中老年人來說,適當的走路能有效地延長壽命,還能減少多種疾病的發生。走路是一種每天都會進行的運動,它能促進人體血液的循環,提高骨骼的強度,讓身體更加健康。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適當的走路還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但是隨著各種電子計步器的發明,很多老年人每日的步數甚至都高達上萬步,他們認為走路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肯定是走得越多,身體越健康。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60歲以後人體的機能退化,走路過多,反而會傷害身體。每天走路多少步對身體才是最有好處的?
  • 倒著走路能減肥嗎 走路減肥的正確方法
    現在可能很多人都發現了有些人在走路的時候喜歡倒著,雖然看起來很奇怪,但其實倒著走路不僅可以幫助減肥,對於身體也是有很多的好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倒著走路能減肥嗎  倒著走路可以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正常情況下人們都習慣正面走路,這時候倒著走路就需要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配合的更好,而且倒著走路可以鍛鍊到平時不常鍛鍊到的肌肉。  倒走比向前走困難,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前進,人們需要更努力得調動身體各部位配合,這就使得倒走要比向前走消耗更多的熱量。
  • 一個人壽命長還是短,從走路能看出來?以為是胡說,沒想到是真的
    最近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壽命長還是短,從走路快慢也能夠看出來,這是真的嗎?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壽命的長短,從走路速度能看出來?美國匹茲堡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項研究,研究走路速度和壽命的關係,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0.8或者更快的人,壽命普遍比較高。走路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是件非常平淡無奇的事情。雖然平淡無奇,但卻並不簡單。
  • 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看走路就能知?解釋:有可能,但得結合這些
    壽命長短,能夠通過走路就能看出來?事實上,美國匹茲堡大學就曾做過這樣一項研究: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上壽命往往要比平均壽命長的多,這個度數大概在10分鐘左右走完500米。雖說走路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想完成這一動作,還得結合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的完美配合,再加上心血管系統與呼吸系統來加以參與。因此在走路的時候為了保持速度恆定,身體也會自動調節步伐,讓走路速度能夠與自身系統功能相適應。
  • 壽命長的人,靠的並非是多睡覺和多走路,秘訣到底是啥?
    也有人一生都在追求健康長壽,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一些人會說,壽命長的人,睡覺多身體就好。還有人說,壽命長的人平時都堅持走路鍛鍊,身體更健康。但今天的長壽老人卻告訴大家,壽命長的人,靠的並非是多睡覺和多走路。秘訣到底是啥?看下去。王奶奶和王爺爺今年都八十多歲了,但是身體都很硬朗。兩個人年輕時也會吵架拌嘴,但現在很少出現,兩人相互陪伴,身體也很好。
  •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怎麼走更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 早前,美國匹茲堡大學曾刊發過一篇研究論文,研究的就是走路速度和健康之間的聯繫。結論大概就是——走路速度能達到0.8米/秒(大概等於20分鐘左右走完一公裡),或者這個速度之上的老人,他們的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大家可以以此對比下自己平時的正常走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