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楞嚴經》釋疑:聖嚴法師講楞嚴經
別索結元所在,現佛證其無他,綰巾示結,六解一亡;冥授選根,耳門獨妙,深入如來藏性,備發圓通大用,所謂『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矣!至若清淨明誨,四重律儀,建立道場,五會神咒,但是圓通加行,豈有異門者哉!由是修門既啟,歷位宜明,先示染緣起,而成十二類生;廣明淨緣起,上歷六十聖位。
-
《楞嚴經》:怎麼修楞嚴經
學習楞嚴經不僅能讓我們感覺到佛法文字的優美,還可以幫助人們消除業障,使得人們生活中遇到的障礙更少。可是,無論什麼人想要領會到楞嚴經的智慧,還是要知道怎麼修行楞嚴經的。如果大家在修行楞嚴經的時候,感覺到非常盲目的話,修楞嚴經的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
楞嚴經賞析:智海長老講楞嚴經
《楞嚴經》,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信解契入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後,如來再教敕與會聖眾、開示大眾此如來藏妙真如性之用,亦即令知依體起用,這就是[二十五聖自證境界],令眾生聞如來藏之妙果,而歡喜發心依此修行。開示依如來藏修行,當得種種妙果後,即回頭開示因位的修行,詳細開示從初發心直至菩提的真修之路。(由於如來說法,常是由果溯因,如四聖諦:由[苦]諦之果而回溯[集]地之因,次由[滅]諦之果而回溯[道]諦之因。)
-
《楞嚴經》:在家修持楞嚴咒儀軌
念淨業真言是為了清靜障礙, 使念楞嚴咒效果好; 念安土地真言, 是因為念楞嚴咒鬼神害怕, 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你要使他們安心.淨身業真言(三遍)唵, 修多唎, 修多唎, 修摩唎, 修摩唎, 娑婆訶ōng, xiū duō lì, xiū duō lì, xiū mó lì, xiū mó lì, suō pó hē淨口業真言(三遍
-
《楞嚴經》:楞嚴的儀軌
淨身業真言(三遍)唵, 修多唎, 修多唎, 修摩唎, 修摩唎, 娑婆訶ōng, xiū duō lì, xiū duō lì, xiū mó lì, xiū mó lì, suō pó hē淨口業真言(三遍
-
楞嚴經常識:淨空楞嚴經譯文
國內有個同學寫了一封信,我昨天看到了,邀請我講《楞嚴經》。三十六年前,1977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就是講《楞嚴》,《楞嚴》是我年輕時候主修的一部經典,我好像講過七遍。以後講《華嚴》,講過《法華經》大意,我記得好像留有六十個光碟,《法華經》大意,《華嚴經》留下的光碟四千多個小時。八十五歲開始,把《華嚴經》停了,專講《無量壽》,為什麼?那些大經佛說得好,我們沒有辦法依照那個經修行。
-
佛法楞嚴|《楞嚴經》介紹
編者按:此楞嚴經內容,為釋果來師父之開示,在此發出和有緣同修共同學習。釋果來師父持戒精嚴、解行並進,是一位值得親近的善知識。《楞嚴經》被尊為經中之王,亦被稱為諸佛心印。世尊四十五年曲折開遮、橫說豎說,無非提此最上乘法印,普印一切眾生心地。《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法不攝。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80)|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譯解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解】 臺宗別行疏說「欲界頂天,即魔王天。」阿含經樓炭經,大智度論等也同此說,瑜伽師地論說「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宮,即他化自在天所攝,」可知魔天別是一類,只能說是為他化自在天所攝,而不能說即他化自在天。 【正文】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譯文】 阿難!
-
看不懂《楞嚴經》,難道就沒有辦法修楞嚴了嗎?
蕅益大師:《楞嚴經》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虛雲老和尚:「無論老少,常讀楞嚴,此經是你隨身善知識,時聞世尊說法,就和阿難作同參!」
-
楞嚴經賞析:楞嚴經義貫全文
師兄在修行楞嚴經的過程中,是要用心的去體會經文中的內容是什麼,這樣師兄的修行功效才會更加的好,而且師兄也會知道楞嚴經全文講什麼,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簡單的了解楞嚴經義貫全文吧!此六十位是:三漸次位、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十地、等覺、妙覺。(《華嚴經》與《菩薩瓔珞經》則明五十二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此中「十信」為凡位;住、行、向為「三賢位」;十地為「十聖位」;《大智度論》所明者,為從十住開始,共四十二位。)因為菩薩的修證有種種差等,故稱為「諸菩薩」,義即:各種階位之菩薩。
-
楞嚴經常識:慧法師講楞嚴經
【經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釋經】釋迦文佛於佛頂放光所宣說能含蓋一切至高無上的法門,是令眾生照見微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為因地心,並令眾生完整了解菩提道的過程及效果,以令眾生得以修證菩薩道,令行菩薩道者能於一切身口意行都能究竟堅固趣向無上正覺,並貫穿一切佛理的教示
-
楞嚴真偽研判力作—果濱居士《楞嚴經傳譯及其真偽辯證之研究》
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譯,10卷。般剌密諦在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於廣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誦出楞嚴經十卷,時由烏萇國沙門彌伽鑠佉譯語,沙門懷迪證譯,菩薩戒居士房融筆受。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89)|辨破楞嚴百偽
二、開元間,釋智升撰《續古今譯經圖紀》所述,其文云:「《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灌頂部錄出別行。……沙門般剌蜜帝,唐雲極量,中天竺人也。懷道觀方,隨緣濟度,展轉遊化,達我支那,乃於廣州制止道場居止。
-
修佛必讀《心經》《金剛經》《楞嚴經》字字珠璣 金句無數
有一個問題說為什麼《心經》是給菩薩讀的,《金剛經》是給阿羅漢讀的,《楞嚴經》是給眾生讀的,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個不錯的問題。對照經是什麼意思?又對照什麼呢?對照經的意思是,我們修行人在修證過程中也會有不同層次的疑惑,這疑惑不解開有時會障道。對照的是什麼呢,對照的就是我們修證過程中常常會疑惑的誤區,當然《心經》不止是對照的功用,也是《大品般若》六百卷的精要,不僅有義理而且有方法,實是寶貴的經典。
-
為什麼同樣是佛經楞嚴經要比金剛經難讀很多?
2、《楞嚴經》行文我們再來看看《楞嚴經》的譯師,般剌蜜帝大師。其實《楞嚴經》能夠帶來中土還是相當之有波折的。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譯成一部十卷。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釋迦稍訛。正雲鑠佉。此曰云峰)譯語。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循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量翻傳事畢。會本國王怒其擅出經本遣人追攝。泛舶西歸。後因南使入京。經遂流布。有惟愨法師資中沇公。各著疏解之。文中所說的制止寺,就是現在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廣州光孝寺。
-
七甲寺2019年度楞嚴法會圓滿結束
2019年11月4日(農曆十月初八),文成縣七甲寺啟建楞嚴法會,歷時八天,至11月11日(農曆十月十五)圓滿結束。每天清晨講堂陳設莊嚴,焚香供花果,僧俗二眾清淨列坐,虔誠恭誦《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上下午各誦兩卷,七日法會共完成三部。法會期間,大講堂內梵音繞梁,諸佛歡喜、龍天讚嘆,與會大眾虔誠恭敬,清淨法喜。
-
最初,聖空法師是如何學習《楞嚴經》的?
公眾號裡最後一條「每天幾分鐘,輕鬆學楞嚴」,即將完結,只剩最後一講——十卷6講。從2016年8月份到現在,已經發了3年多。倘若每天堅持學習幾分鐘,背一小段,三年也就把《楞嚴經》背下來了。可惜,願望總是美好的,懶惰與懈怠卻佔了上風。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 |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3...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譯解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王治平居士白話譯、注、解 經名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這就是《楞嚴經》經名的全文,在一切佛經中,這是最長的經名。
-
楞嚴經賞析:楞嚴經修持法有哪些
其實我們修行了楞嚴經的方法是特別多的,比如我們常見的抄寫楞嚴經,誦讀楞嚴經等等一些都是非常好的修行方法,並且我們經常修行楞嚴經,能夠讓我們的心情更加的平靜的,如果我們的心情更加平靜的話,那麼我們在做任何事情都是能夠一帆風順的。
-
誦楞嚴咒好處多,看看《楞嚴經》裡怎麼說?
在《楞嚴經》中佛告訴弟子們,末法時期想有禪定,不誦楞嚴咒無有是處。可見楞嚴咒對我們有多麼的重要,法師也常說:誦楞嚴咒,下下根基增長,上上根基成就,我們業障如猛風吹沙一樣,日漸消損!「若造一切罪惡修此法門,罪惡消除成安樂國,無福德之人,修此法門,十方如來福德悉給予你。」「在楞嚴會上佛囑咐在末法時代,一定要把楞嚴傳播下去,讓正法久住。」誦持楞嚴咒可以使世間正氣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