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背後震撼人心的故事

2021-01-09 環京津網

8月19日 21:00

cctv-3 回聲嘹亮

有這樣一首歌曲,它來自一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悠揚婉轉的曲調,記錄著那段紅色記憶裡的忠誠與堅韌,樸實的詞藻中展現出對家鄉的讚美與熱愛,這首歌就是《沂蒙山小調》。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的主創人員,著名詞作家、一級編劇王曉嶺,著名作曲家、音樂人欒凱,以及青年歌唱家王麗達做客現場,與我們一同追溯《沂蒙山小調》的演變始末。

《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山小調》誕生於戰火紛飛的年代,歌曲創作完不久被傳出後,就憑藉其淳樸、易懂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快成為一首廣大軍民喜愛的歌曲,還被傳到了其他的革命根據地。

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歌中所讚揚和鞭撻的主題也不斷有所改變,歌詞的內容賦予了新時代的氣息。至今,這首歌已被傳唱了八十年,使得「沂蒙山區好光風」伴隨歌曲深入人心,也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味的精神符號。

《沂蒙山小調》積極健康向上、彰顯民族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奮發向上、熱血沸騰地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洪流,講述著先輩們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被歌中所傳達的沂蒙精神所感召,王曉嶺、欒凱,王麗達三位藝術家在去年共同創作了一部經典藝術作品——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

在創作之初,歌劇主創人員曾11次到沂蒙山區進行採風,現場王曉嶺回憶起黑暗的團瓢屋,動人的老照片、年邁的老紅嫂…所見所聞無不讓他熱淚盈眶,滿懷敬佩。

一部歌劇,優秀歌劇藝術家的演繹也至關重要,王麗達她的高音輕鬆自如,力量無可阻擋。動情處,她把人物的情緒和聲音的變化拿捏得恰到好處,動情動人。

現場,她說因為採風中去了老區聽到了無數震撼人心的故事,以至於在彩排中甚至在演出中都會情不自禁的流淚。到底是什麼樣的動人故事促使情感迸發呢?我們在節目中一起來聆聽。

《沂蒙山小調》在百姓中廣為傳唱,走了不折不扣的群眾路線。按下《沂蒙山小調》的播放鍵,眼前躍動的是八百裡沂蒙一幕幕「黨為民、民擁黨」的大情大義,講述著的是幹群血肉聯繫、軍民魚水深情。

沂蒙精神影響了幾代人,於愛梅作為「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孫女,「百歲紅嫂」張淑貞的女兒,自覺傳承沂蒙精神,弘揚愛國擁軍光榮傳統。今晚,「沂蒙新紅嫂」於愛梅即將講述自己在新時代愛國擁軍的故事。

於愛梅對軍人的深厚情感來源於祖輩的傳承,她的奶奶便是當年紅嫂的典型人物,被後人稱為「沂蒙母親」的王換於。抗戰時期,王換於不顧敵人威脅,在家中辦起戰時託兒所,主動照顧我軍革命後代,在這群孩子當中最大的七歲,最小的才出生3天,最多的時候撫養了42個孩子。

在那個連個人溫飽都無法保證的年代,王換於是以什麼樣的意志堅持養大了這些孩子的呢?她不平凡的事跡中,無悔的選擇下,感動人心的壯舉背後,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曾經的沂蒙人毀家紓難書寫擁軍支前的壯烈史卷,如今的沂蒙人也在繼續傳承祖輩遺志為建設這片革命老區付諸心血。現在的沂蒙地區已經換了嶄新面貌,這裡的人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唱出了新的詩篇,讓我們一起在本期節目中來聆聽這首別樣的《沂蒙山小調》吧。

沂蒙山區如今的變化同樣也離不開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山南海北,卻在沂蒙老區紮下了根,楊麗芝就是這樣一位「新沂蒙人」,她曾因一張舔石頭照片走紅網絡,用這種方式為老區尋找水源,這又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8月19日21:00,誠邀您一起相約本期《回聲嘹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亮相北京天橋劇場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施雨岑)「都有自己的兒,都有自己的女,送上自己的親骨肉,血灑戰場……」由山東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14日亮相北京天橋劇場,感人至深的唱詞深深打動著在場的觀眾。  該劇涵蓋男女獨唱、對唱、二重唱、四重唱、混聲合唱等,並將《沂蒙山小調》中的音樂元素吸納到歌劇唱段之中。
  • 「巍巍蒙山高 親親沂水長」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在代表、委員中...
    1月18日晚,參加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和參加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共同觀看了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精湛的表演,悠揚的旋律,感人的故事……演出結束後瞬間在代表、委員之間引發熱議,是什麼樣的劇情讓大家眼含熱淚?這部劇究竟有什麼魔力?
  • 《人民日報》點讚《沂蒙山》等:民族歌劇之路越走越寬
    9月17日,《人民日報》刊文《民族歌劇之路越走越寬》,導演、原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歌劇》雜誌主編遊暐之等透過《紅船》《白毛女》《沂蒙山》等共話民族歌劇發展。民族精神和時代心聲的深情詠嘆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照記者:近年來,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成為民族歌劇創作主流,亮點紛呈。用歌劇的形式,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處理和表現重大主題?
  • 《沂蒙山》為何成為現象級中國民族歌劇?
    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公開亮相的《沂蒙山》掀翻了中國民族歌劇的天花板。自2018年12月首演以來,這部中國民族歌劇已在國內各地連續演出86場,場場爆滿;劇中40餘個唱段在全國上下廣為傳唱,獲得極佳的口碑,「沂蒙山」與「沂蒙精神」一度成為網絡熱搜詞彙,社會影響力急劇攀升。
  • 民族歌劇《沂蒙山》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山東特色突出
    9月24日晚19點整,民族歌劇《沂蒙山》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以這部紅色主題濃鬱、山東特色突出、藝術水平高超的優秀文藝作品,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歌劇《沂蒙山》依據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的真實歷史創作而成,生動講述了根據地軍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動人故事,深刻揭示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的深刻內涵。
  • 「沂蒙精神」的深情詠嘆——民族歌劇《沂蒙山》賞評
    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作為2019年全國優秀舞臺藝術劇目暨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劇目此前在全國多地上演,並攬獲包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在內的諸多大獎。二在音樂創作上,歌劇《沂蒙山》的整體音樂氣質和創作手法,借鑑了西方浪漫主義時期歌劇的創作模式,強調音樂的歌唱性、抒情性、戲劇性、收放開闔等特點。
  • 歌劇電影《沂蒙山》舉行開機儀式
    央廣網濟南1月8日消息(記者 唐磊)1月8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臨沂市委宣傳部、濟南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歌舞劇院協助拍攝,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行。
  • 今日演出|民族歌劇《沂蒙山》音樂會版重裝亮相山東省會大劇院
    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成為我國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英雄傳說,百萬人民擁軍支前,十萬英烈血灑疆場,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沂蒙人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
  • 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組獲記大功獎勵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文件,給予民族歌劇《沂蒙山》劇組記大功獎勵。通報稱,在2020年9月進行的第三十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評選中,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臨沂市和山東出版集團聯合出品,山東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配角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主角獎」,這也是該劇自2019年8月獲得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後再次斬獲國家級獎項
  • 民族歌劇《沂蒙山》蘭陵專場唱響臨沂大劇院
    9月1日晚,為傳承和弘揚沂蒙精神,民族歌劇《沂蒙山》(臨沂版)蘭陵專場在臨沂大劇院上演,我縣組織600多名機關黨員幹部觀看。市委副書記、縣委書記任剛,縣委副書記、縣長孫偉等縣各大班子領導觀看演出。《沂蒙山》就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應運而生。民族歌劇《沂蒙山》(臨沂版)由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市文化館、臨沂藝術學校、臨沂紅色沂蒙文化演藝有限公司演出。
  • 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 原班人馬重聚讓「沂蒙山精神」繼續發光
    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自2018年12月首演以來,憑藉感人至深的情節、民族特色的音樂、淋漓盡致的表演,在全國引起了熱烈反響和廣泛好評,成為現象級歌劇佳作。為推動山東省文藝創作繁榮發展,傳承精品劇目和弘揚沂蒙精神,1月8日,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行,導演黃定山,主演王麗達、楊小勇、王傳亮、金鄭建、張卓齊齊亮相,他們表示將用飽滿的熱情和全身心的付出投身到電影的拍攝中,讓《沂蒙山》在大銀幕上繼續發光。
  • 山東歌舞劇院音樂會版歌劇《沂蒙山》走進中央黨校
    10月21日晚,民族歌劇《沂蒙山》音樂會版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校區禮堂感動唱響。演出之後,還有很多觀眾不願離去,和臺上謝幕的演職人員們揮手致意。民族歌劇《沂蒙山》自2018年12月首演以來,受到業內專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中國民族歌劇史上的又一精品力作,這是演出的第72場,也是專家演員組首次完整演出音樂會版。
  • ...丨闊別100多天 民族歌劇《沂蒙山》音樂會版唱響山東省會大劇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3日訊 昨天晚上七點半,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的音樂會版在山東省會大劇院唱響。本次重裝上陣的音樂會版在劇目原裝版基礎上,精練團隊、優選曲目、創新編排,引得在場觀眾掌聲陣陣。接下來,《沂蒙山》音樂會版將作為山東省會大劇院駐場劇目進行常態化演出。暫別百天 演員停演不停練從一月到六月,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已經100多天沒有上演了。山東歌舞劇院院長張積強說:「這五個月,很多觀眾打電話來問,《沂蒙山》什麼時候覆演。」
  • 歌劇《沂蒙山》納入文化惠民演出清單
    □記者 趙琳 報導本報濟南1月4日訊 記者今天從山東省歌舞劇院了解到,由該院創排的民族歌劇《沂蒙山》已經納入我省2020年文化惠民演出清單,通過省市縣聯合購買的方式獲得財政支持,今年,全省各地觀眾能以10元-30元不等的票價觀看這部高水平精品劇目
  • 民族歌劇《沂蒙山》精彩再現,山東劇院連演4天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民族歌劇《沂蒙山》5月16日在濟南山東劇院精彩上演。《沂蒙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海棠、林生等人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抗戰的故事,揭示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的深刻內涵,上演以來受到觀眾廣泛好評。
  • 民族歌劇《沂蒙山》(臨沂版)莒南縣專場成功上演
    10月14日晚,民族歌劇《沂蒙山》(臨沂版)莒南縣專場在臨沂大劇院成功上演,莒南縣組織黨員幹部職工400餘人觀看演出。演出一開始,取材於「淵子崖保衛戰」的第一幕就將莒南縣的黨員幹部職工帶入到劇情之中,引起心靈強烈共鳴。
  • 歌劇《沂蒙山》泰山大劇院首演引千人觀看,紅色文化成主流!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個看......悠揚的旋律,動人的心弦,一首《沂蒙山小調》在泰山大劇院悠悠傳來,劇院內時不時傳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令過往的人員忍不住駐足,這是在做什麼?
  • 民族歌劇《沂蒙山》:精心打造紅色經典 大力弘揚沂蒙精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5月17日訊山東新創大型原創民族歌劇《沂蒙山》正在各地巡演,為觀眾帶來高品質的藝術享受和滌蕩心靈的精神洗禮,讓紅色基因和沂蒙精神煥發新時代光彩。《沂蒙山》深入挖掘山東沂蒙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通過講述海棠、林生等主要角色在國家危亡與個人命運的糾葛中,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抗戰的故事,塑造了生動鮮活的沂蒙山軍民英雄群像。不論在何地上演,都能引起觀眾強烈共鳴。北京的一位觀眾表示:「非常感動,已經哭了兩次了,就是震撼。」
  • 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 大銀幕上再現沂蒙精神
    1月8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臨沂市委宣傳部、濟南市委宣傳部聯合攝製,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歌舞劇院協助拍攝,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歌劇電影《沂蒙山》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隆重舉行。歌劇電影《沂蒙山》預計於1月22日殺青,不久後將會在全國院線上映。
  • 宋茜傾情推薦歌劇《沂蒙山》!5月27日「快手」在線觀看
    2020年5月15日至6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辦2020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網絡展演,由宋茜代言推薦的歌劇《沂蒙山》參加此次展演,將於5月27日20:00在快手「快看生活」帳號進行現場直播。民族歌劇《沂蒙山》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臨沂市委、山東出版集團共同出品,山東歌舞劇院創排演出。依據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的真實歷史創作而成,生動講述了根據地軍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動人故事,深刻揭示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的深刻內涵,是一部紅色主題濃鬱、山東特色突出、藝術水平高超的優秀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