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位!280件!「中國素描」展亮相國博

2020-12-16 國際在線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國博開幕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徐悲鴻、潘玉良、劉海粟、常書鴻、蔣兆和、吳作人、艾中信、吳冠中……中國近當代120位美術家的280餘件素描作品11月1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匯聚,這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精品展覽「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

展覽薈萃了120餘位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280餘件素描作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本次展覽系統梳理了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併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多數作品屬首次展出。展覽按照中國現當代素描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分為中西一冶、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多元共存五個單元。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的素描作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表示,此次展覽通過對中國百年素描文脈的呈現,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為現代青年學子帶來思考與力量源泉。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素描作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展覽還將在展期內邀請相關研究領域專家,舉辦研討會等學術活動。展覽得到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以及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紀念館、中國美術館、安徽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廣州美術學院等文博機構的大力支持。展覽展期至2021年1月30日。

相關焦點

  • 國博展覽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發展歷程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施雨岑)徐悲鴻、潘玉良、劉海粟、常書鴻……近日,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集中出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廳。走進「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120餘位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280餘件素描作品呈現於眼前,帶領觀眾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展覽分為中西一冶、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多元共存5個單元,系統梳理了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併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多數作品屬首次展出。
  •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在國博舉行
    11月19日,參觀者觀看羅中立《父親》素描手稿。當日,「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分為中西一冶、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多元共存五個單元。
  • 徐悲鴻《男人體》、羅中立《父親》……現當代藝術家280餘件素描...
    今天,「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展覽薈萃了徐悲鴻、潘玉良、吳為山、吳冠中、羅中立等120餘位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280餘件素描作品,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系統回溯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的大展。
  •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在國博啟幕
    2020年11月19日,「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展覽位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展期至2021年1月30日。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經典美術展覽系列推出的又一精品展覽。
  •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蠟像館
    原標題: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蠟像館【摘要】 昨天,在國博蠟像館,徐悲鴻之子徐慶平(右二)在作者張守祥(右一)製作的父親徐悲鴻和齊白石的蠟像前仔細端詳。一座四合院門口,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繞著父親和齊白石的蠟像反覆端詳,老人眼裡閃著淚光:「此情此景,睹物思人。
  • 館藏明清肖像畫首展 50餘件展品亮相國博
    朱元璋、諸葛亮、李清照……在近日開展的「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上,可以看到許多歷史名人的畫像。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共展出國博收藏的50餘件(套)展品,從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歷史、文獻與美學價值。
  • 義大利120件(套)龐貝古城出土文物特展亮相天津
    原標題:義大利120件(套)龐貝古城出土文物特展亮相天津   新華社天津9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海神尼普頓雕像、飛舞的女祭司壁畫、鹿頭造型青銅「來通杯」……《龐貝:瞬間與永恆——龐貝出土文物特展》21日在天津博物館開展。
  •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亮相 含中國重返WTO木槌和籤字筆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亮相 含中國重返WTO木槌和籤字筆 2017-03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亮相 第101件展品系中國重返WTO木槌和籤字筆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應妮)「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以下簡稱「大英展」)展覽1日傍晚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一周觀展指南|國博上博賞元明瓷器,倫敦展達·文西手稿
    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展展期:2019年5月28日 - 9月1日地點:上海博物館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將展出國內外28家機構收藏和出土的超過280件器物,分4個部分展示正統到天順時期的皇家官瓷、景德鎮御窯廠出土的瓷器及標本、與各地分封藩王相關的產品以及民窯瓷器
  • 世界最大素描陶板壁畫牆亮相 再現抗震全景(圖)
    世界最大素描陶板壁畫牆《抗震壯歌》亮相都江堰  昨日上午,世界最大的素描全景式、紀實性陶板壁畫牆 《抗震壯歌》,在災後重建的都江堰市壹街區正式亮相。  這是一幅令人震撼的作品  38位畫家聯手繪製抗震畫卷  數字點擊>>>  《抗震壯歌》高3.3米,長近200米,塑造了577位人物,面積達429平方米,全部採用「高溫素描」工藝燒制,是世界最大的素描全景式、紀實性陶板壁畫牆
  • 大象無形-120餘件宋雨桂藝術精品亮相國博
    宋雨桂作品《抱月圖》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大象無形——宋雨桂水墨藝術展」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山水畫既是寄託家國情懷,又是寄居性靈之所。宋雨桂的藝術創作,是中國傳統繪畫向現代形態轉換過程中一個成功案例。
  • 國博今日重新開館,絲路文物精品展、全球館長論壇相繼啟幕
    其基本陳列包括古代中國、復興之路、復興之路·新時代部分;專題展覽包括「友好往來 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受贈禮品展」、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中國古代錢幣、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中國古代玉器藝術、宋代石刻藝術、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非洲雕刻藝術精品展。
  • 一周觀展指南|東京觀松方西畫收藏,倫敦展達·文西素描
    ,在倫敦,女王畫廊和大英圖書館將呈現達·文西的素描和手稿。上海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展展期:2019年5月28日—9月1日地點:上海博物館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將展出國內外28家機構收藏和出土的超過280件器物,分4個部分展示正統到天順時期的皇家官瓷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發現最大體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覽也是這批收藏首次在中國的公開亮相。展覽將帶來120件雲岡臻品文物,以及10位藝術家根據云岡文化再創作,通過繪畫、影像、裝置、雕塑、行為、攝影、聲音等作品26件。其中全球單體最大復原石窟首次公開亮相上海。
  • 轉眼已快是一年-失去的2020-國博新年展
    2020年1月16日日,國博推出了2020新年展覽,取名瑞彩平安,表達了人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我也看了這個展覽,可遺憾的是,短短幾天後,新冠開始了大流行,直到今天。這個只展出了六天的展覽,展出了37件套國家博物館藏祥瑞題材文物和120餘幅當代書畫藝術家的新春楹聯和繪畫作品,周代「者生」文鼎、青玉夔龍紋璧、漢代鎏金「中國大寧」神獸紋鏡、明代青花三羊開泰仰鍾式杯、清乾隆御筆先春如意圖軸、嘉慶御題詩福壽紋玉如意和粉彩番蓮開光「福壽」文葫蘆式掛屏以及與鼠年相關的文物很多是首次面世。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將於明天落幕,「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發現最大體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覽也是這批收藏首次在中國的公開亮相。其中全球單體最大復原石窟首次公開亮相上海。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畫院已故的12位女畫師的63件繪畫精品,使觀眾能夠對上海中國畫院歷史中的女性藝術景觀一覽無餘。這十二位女畫師分別是:張紅薇、侯碧漪、李秋君、陸小曼、陳小翠、周錬霞、龐左玉、吳青霞、江聖華、陳佩秋、吳玉梅、徐元清。
  • 一周觀展|國博甲骨文、羅浮宮達·文西、新MoMA漸次呈現
    繼清華「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後,本周的大展不少與中國重大考古主題有關,其中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二里頭夏都文化展,在日本,則有呈現中國唐代文物輝煌的「正倉院大展」。
  • 故宮、國博、國圖都在國際博物館日拿出了什麼「看家寶貝」?
    圖說: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千歲少女」 國家博物館供圖王女士口中的「千歲少女」是國博《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中的一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它的瓶口呈圓雕的人頭像,短髮齊額,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龐秀麗。眼和嘴都雕成孔洞,兩耳各有一小穿孔,可以垂系飾物,宛若穿著花衣的少女。
  • 國博重新開放 參觀別忘提前預約
    子龍鼎目前發現的商代體積最大的圓鼎,鑄造精細,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經典之作。據傳,子龍鼎於上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後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2006年,在「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支持下,國家文物局將其徵集回國,收藏於國博。
  • 120件作品腦洞大開!國博別具一格的藝術與科學展
    3D編織中國結與展覽主題相互輝映(陳毓娟 攝影)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體現「藝術與科學」的時代號召力的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存檔夢鏡》(陳毓娟 攝影)《超以象外》(陳毓娟 攝影)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本屆展覽主題圍繞「AS-Helix: 人工智慧時代的藝術與科學融合」這一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