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大規模世界級戰爭,無數國家被捲入戰火,其中也包括當時的世界強國美國。美國和日本在二戰後期結下了梁子,雙方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美國參戰後日本頹勢越來越明顯,美國甚至想直接打到日本本土,不過在日本的負隅頑抗之下,美國覺得再打下去自己說不定會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
於是美國直接丟了兩顆原子彈,日本舉國震驚,這兩顆原子彈成為了日本投降的最直接因素。不過大家可能想不通的是,為什麼美國不把原子彈丟在東京,而是要投到廣島和長崎上空呢?
廣島和長崎是日本二戰時期的重工廠所在地,因此美國才選擇這兩個城市作為轟炸目標。雖然東京免於原子彈襲擊,但是早在此之前,它就遭受了來自美國方面的大轟炸,這次事件被稱為東京大轟炸,也被稱為「李梅燒烤」。
美國本來不是二戰之中的正面參戰國,雖然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一直躍躍欲試想要讓美軍正式下場。但是當時的美國國內反戰情緒十分濃厚,美國國民強烈反對美國趟這趟渾水。就在此時,日本發動了著名的珍珠港偷襲行動,當時的日本迫於美國對其石油資源的截斷,不得不先下手為強。他們在進行一場曠世的賭博,只要賭贏了,日本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珍珠港事件剛剛爆發的時候,日本確實拿到了很多好處。美國休養生息的同時,日本瘋狂地在東南亞擴張自己的勢力,他們的戰爭機器又重新運轉起來了。但是美國很快就恢復了元氣並且決定對日本展開報復,太平洋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柯蒂斯·李梅是美國戰略轟炸思想的信奉者與實踐者,同時也是「李梅燒烤」這一事件的名字來源,他在轟炸了納粹德國之後被調往太平洋戰場對日軍作戰。但是當時為什麼李梅沒有在東京大轟炸的時候使用原子彈呢?
因為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目的是要讓日本投降,如果對東京使用原子彈,那說不定連日本天皇等一系列高官給一起炸死了,領導都沒有了誰來投降,而且天皇在日本地位極高,天皇一死日本人很有可能更不會投降,因此不能使用原子彈。在李梅的指揮和策劃之下,美國出動了大量B-29轟炸機,炸彈鋪天蓋地地被投入到了東京的大地上,一時之間整個東京變成了廢墟。
由於美軍在歐洲上空用的普通航空彈並不適用於日本,於是李梅決定使用燃燒彈來對東京造成致命一擊。在他的命令之下,B-29轟炸機拆掉了機炮和配彈,攜帶著比平時多一倍的燃燒彈來到了東京上空。隨著燃燒彈的傾瀉而下,東京變成了真正的汪洋火海。
這場轟炸行動甚至比原子彈更加可怕,原子彈的爆炸畢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火勢的蔓延卻能夠持續很久。超過50萬日本人在李梅燒烤事件中被活活燒死,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被燒毀,東京及周邊地區共有800萬人無家可歸,值得一提的是天皇的寢宮卻毫髮無損。
戰後,李梅對於自己一手製造的此次事件並沒有表現出絲毫懺悔之意,他甚至還說:「殺日本人並沒有讓我感到任何不安,如果美國輸掉了此次戰爭,他們一定會把我送上軍事法庭」。美國政府對李梅也是非常支持的,一直以來都拒絕對日本進行任何形式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