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燒烤」比原子彈還殘忍,一晚燒死10萬人,日本反而給他頒獎
說起原子彈,很多人都覺得很殘忍。因為二戰期間的投放在日本的原子彈造成了大量的傷亡,日本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磨難,那些在原子彈爆炸中倖存下來的人卻每天遭受著核輻射的影響,痛苦的過完這一生。但是事實上,二戰期間,日本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原子彈,在此之前,美國就曾經對日本本土進行過轟炸了。但實際上造成日本人巨大傷亡的並不是原子彈,而是東京的空中大轟炸!
東京大轟炸是指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進行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其中一次夜間對東京的轟炸,一晚上有約10萬人被燒死!這一次空襲大轟炸,使用的就是著名的"李梅火攻",日本學者則稱之為「東京大屠殺」。
其實早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就沒放棄過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計劃,有仇必報一直是美國人的性格。但B-29正式投付戰場之前的幾年,雖然美軍飛行員冒著巨大的風險去轟炸,但歷次突襲都收效甚微。
美國少將柯蒂斯·李梅來到太平洋戰場後,他就開始制定更加瘋狂的報復計劃。首先他對日本本土進行研究,發現日本大多是木製的房屋,再根據日本房屋的密集程度,和軍事用品加工廠的所在地情況。
最終柯蒂斯·李梅覺得用燃料彈報復日本,在1945年3月9日晚上,美軍開始實施報復計劃。於是他就制定了一個計劃,也就是後來的被人們熟知的「李梅燒烤」。他下令在夜間投放燃燒彈轟炸,燃燒彈和普通的炸彈不一樣,燃燒彈是液體的,一旦落到地面就會迸濺裡面的液體。如果不小心沾染到身上,那麼輕易是撲滅不了的。
這次轟炸,一夜之間美國便投放了2000頓燃料彈,就在這一晚上,日本十萬日本人被活活燒死,這次主要轟炸地在東京。之後美國又開始對日本其他城市進行轟炸,最後總計美國共投放了十萬噸燃料彈。
從此以後,李梅就喜歡上了這種投遞燃燒彈的作戰方式。他不斷派出飛機,挨個燒毀日本5大城市,東京、神戶、橫濱、大阪、名古屋。然後馬不停蹄開始第二階段,逐步燒毀58個中小城市。中間一度燃燒彈吃緊,他們不得不休息幾天,等燃燒彈製造出來以後再繼續火燒任務。
到原子彈投遞之前,李梅主持的火燒日本城市任務已經累計燒死日本人50萬。日本政府已到投降的邊緣。等到原子彈投遞完成以後,日本旋即宣布投降。這裡面李梅的功勞很大。對於日本人來說,李梅相當於一個地獄惡魔的存在。可是,到了1964年,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小弟的日本,還給李梅頒發了一個旭日大綬章,以感謝他的轟炸促使日本投降,避免了在日本本土的登陸戰爭。不能不說有某種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