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堅決反對我建交國同中國臺灣地區發展任何官方關係

2020-12-06 央廣網

今日有記者針對民進黨當局領導人 12 日以錄播方式在美國智庫視頻會議上演講,以「自由民主」為藉口,宣稱將加強臺美關係一事提問,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臺灣是中國一部分,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同中國臺灣地區發展任何官方關係。

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利用一些非政府組織平臺,打著「民主自由」幌子,惡意攻擊大陸,肆意破壞兩岸關係,在兩岸同胞中製造敵意和仇恨.這種甘當西方反華勢力棋子、危害兩岸同胞利益的行徑,令人不齒,更難以欺世盜名。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之間進行任何形式官方往來...
    文 / Becky2021-01-07 20:28:43來源:FX168 【蓬佩奧宣布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之間進行任何形式官方往來】2021年1月7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答記者問。
  •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臺以經貿為由發展官方往來】臺灣與美國日前...
    2020-11-25 11:09:14來源:FX168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臺以經貿為由發展官方往來】臺灣與美國日前舉行了「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雙方籤署了「經濟合作備忘錄」,確立以後每年都會進行「經濟對話」。
  • 美艦船停靠臺灣高雄港口 國臺辦:堅決反對!
    美艦船停靠臺灣高雄港口 國臺辦:堅決反對!   據臺灣媒體16日報導,一艘美國海軍科研船目前正停靠在高雄碼頭進行補給和更換船員。國臺辦今天(17日)對此回應表示:堅決反對美方與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 美軍機飛越臺灣上空 外交部、國臺辦同聲譴責:堅決反對
    美國一架C-40A軍用運輸機6月9日飛越臺灣上空。(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6月12日訊 針對有媒體報導6月9日美國一架C-40A軍用運輸機飛越臺灣上空,外交部、國臺辦11日同聲譴責,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 國防部: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他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有記者問,據媒體報導,美國務院於當地時間12月7日批准售臺價值約2.8億美元的軍事通信設備。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任國強說,美國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嚴重危害中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 ...會影響兩岸關係?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
    2020-11-12 03:04:34來源:FX168 【國臺辦回應美大選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11月11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島內有輿論認為,美國大選之後是兩岸尋求和解,重回正軌的契機。
  • 民進黨又誣稱大陸介入臺灣地區選舉,國臺辦駁斥:堅決反對栽贓抹黑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稱,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為一黨之私全面限縮兩岸交流,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將「26條措施」、兩岸正常交流等一些活動誣稱為大陸介入臺灣地區選舉,頻頻公開詆毀攻擊大陸,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 國臺辦: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稱,對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有記者提問,臺對外交往部門稱,臺灣一直在爭取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與11個成員國的磋商目前仍在進行。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指出,對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我們強調過很多次,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 如何總結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國臺辦這麼說
    有記者提問,歲末年初,請發言人總結一下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並展望2020年兩岸關係。馬曉光回答,2019年,面對複雜嚴峻的臺海形勢,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對臺工作取得紮實進展。
  • 兩岸關係再拉警報?賴清德的行為觸及底線,已引起國臺辦高度關注
    臺頭聞編輯:暗藍據報導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近日已經到達美國華盛頓,賴清德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訪問美國的方式提高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所謂的合作關係。臺灣媒體:賴清德到目前為止仍然是臺灣民眾的身份在臺灣地區選舉的過程中,賴清德成功當選為臺灣地區的副領導人,這也意味著在5月20日賴清德宣誓就職之後,賴清德就會正式成為臺灣地區的副領導人,所以賴清德在宣誓就職之前,仍然是臺灣地區的普通民眾,但是賴清德普通民眾的身份並不能否定賴清德訪問美國的真實意圖,同時賴清德在宣誓就職之前訪問美國的行為也是在降低國際社會的注意力
  • 美駐聯合國大使竟稱蔡英文為「總統」 國臺辦:不許幹涉臺灣問題
    據臺媒報導 在「國際人權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在推特發文,再度呼籲「讓臺灣充分參與國際社會」,還稱蔡英文為「臺灣總統」。民進黨當局「駐紐約辦事處」隨後在臉書發文,感謝克拉夫特堅定支持臺灣。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破壞了雙方的政治互信,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和成果受到了嚴重衝擊,其影響是多方面的。國臺辦多次強調,我們歷來以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臺灣的對外交往問題,任何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企圖都註定會失敗。歷史的趨勢,不可阻擋。
  • 國臺辦發布會:兩岸關係欲撥雲見日 揚湯止沸不如去薪
    第十屆海峽論壇11日閉幕,臺灣各界8000餘人參會。馬曉光指出,十年來,此平臺本著「兩岸一家親」理念,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充分發揮了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心靈契合的積極作用,成為凝聚兩岸同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民意的重要平臺。
  • 大陸要新加坡終止與臺灣的「星光計劃」?國臺辦回應
    10月30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兩個問題。一是,日前韓國瑜和蔡英文針對兩岸關係各有說辭,請問對他們的說法有何看法?
  • 新加坡裝甲車被扣 中方:反對建交國與臺灣地區有官方往來
    與此同時,中方要重申的是,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與合作。 以下是實錄。 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寮國政府總理通倫將於11月28日至12月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中國領導人將分別同通倫總理會見會談,就中老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 國臺辦:臺當局挾洋自重 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
    海外網6月13日電 6月13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接觸。美方應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只會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 國臺辦:「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臺灣瘋狂向美國軍購 兩岸關係日益惡化這些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斥巨資向美國購買武器,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臺灣地區的經濟狀況本來就不是很好,如此頻繁地與美國達成軍購協議,這是對納稅民眾的不尊重。隨意揮霍民眾的稅款還給民眾帶來了巨大危機,民進黨當局甚至還以此為傲,真是讓人覺得可笑。
  • 國臺辦:中巴建交無任何所謂帶引號的商業利益的交換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大家都記得,2008年到去年5.20之間,兩岸雙方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包括雙方減少了在涉外領域的摩擦。
  • 川普籤署「臺灣旅行法」 中國外交部國防部接連表態:堅決反對!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導外媒稱,川普16日籤署了鼓勵美國和臺灣地區派遣高級官員互訪的法案,此舉激怒了中國。據路透社3月16日報導,此舉加劇了貿易問題造成的中美兩國緊張關係。16日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重申北京反對這項法案,並敦促美國信守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報導稱,在川普籤署這項法案後,中國大使館發表聲明說,這個法案的條款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聲明說:「中國對此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聲明還敦促美方「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和提升實質關係」。
  • 國臺辦批美國籤署通過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美方籤署通過所謂 「2019年臺北法案」表示,外交部等部門已表明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的嚴正立場,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世界上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現在美國卻籤署法案阻撓其他主權國家同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毫無道理、自相矛盾,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