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業的戲劇性復甦

2020-12-18 國際能源網

油價危機期間,埃克森美孚卻宣布了一系列新發現,在蘇利南,南美洲東部海岸的發現。這對OPEC產油國來說真是雪上加霜,對原油投資者來說無疑更甚。儘管處在危機之中,但離岸石油竟仍繼續「蓬勃發展」。

曾在2014-2015年的油價暴跌期間,海上石油鑽探是受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海上鑽井公司破產,勘探項目被擱置,員工下崗。緊接著石油公司轉而採用其他方法來降低成本,比如開發提高鑽井效率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上次危機爆發五年後,儘管石油需求的低迷給鑽井平臺所有者帶來了沉重打擊,但海上鑽井活動竟依然非常活躍,而且開發成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低。根據Rystad Energy的數據統計,2014年至2018年間,海上石油的盈虧平衡成本下降了約30%,目前已經低於美國頁巖油開發的平均盈虧平衡水平。由於頁巖是開發成本較高的石油資源之一,這或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這點可以說明一個事實:海洋石油開採成本已經越來越低。

事實上,當下國際石油巨頭們正利用「這一趨勢」,而不是在油價風暴面前低頭。正如埃克森美孚上周剛剛在蓋亞那蘇利南盆地宣布的最新發現,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一起,在蘇利南近海的一個勘探區塊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埃克森美孚還將蓋亞那的勘探將與美國頁巖、巴西的勘探和化學製品一起列為其未來的優先領域之一。這種重新劃分優先級的做法很重要,因為當前正值史上最嚴重的油價危機之際,這意味著石油行業利潤將被改善。

埃克森美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這場大流行中大力押注於海上勘探的公司。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上月表示,該公司正計劃在未來五年將重點放在深水勘探和生產。雖然相關公司發言人稱在近期會降低支出,未來5年將花費550億美元,較2019年下降27%。但其中84%將用於勘探和生產,大部分將位於高產的鹽前區,據估計,該區蘊藏著數十億桶未被發現的石油。

另外,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計劃向蓋亞那擴張。坦率地說,這項計劃可能由於巴西的監管障礙而暫緩。然而,蓋亞那的海上潛力不可能不被這個小國鄰國的國有石油公司忽視,該公司在北部與蓋亞那共享近海地質資源。巴西石油公司執行長羅伯託·卡斯楚·布蘭科在最近的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公司本計劃(在巴西北部)開發一個潛力巨大的石油盆地,但暫時被禁止了。當然與此同時,蓋亞那正在利用這一局勢。

在北海地區,儘管需求持續下滑,Equinor仍可從Johan Sverdrup油田每日開採40萬桶原油,截至上個月已接近50萬桶/日。這家挪威公司同時也在提高斯諾爾油田的產量,增加2億桶可採儲量,並將油田壽命延長至2040年。不得不提的是,Equinor也正在與自然枯竭和努力發現新資源作鬥爭。另一方面,疫情打壓了國際石油需求,但我國由於疫情發展控制及時,市場需求及石油需求穩步恢復,而這種因疫情而下降的石油需求將成為歷史。

美國當前也在鼓勵更多的海上鑽探。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安全與環境執法局(Bureau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表示,將向投資於提高資產產能的海上油田運營商發放較低的特許權使用費。此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這些油田的產能。

海上石油歷來是成本最高的石油生產部門之一,但它用較長的生產性資產壽命彌補了這一點。石油和天然氣的成本趨勢一直在下降,近海石油也同樣如此。根據Rystad Energy的數據,迄今為止,深水石油是世界上第二便宜的石油,僅次於中東陸上石油,其盈虧平衡價格約為每桶30美元,深水石油的平均盈虧平衡價格為每桶43美元。

好消息是,世界上大部分未開發的石油儲備都位於近海,儘管需求預測悲觀,但許多人認為,在未來幾十年裡,世界仍將需要數以千萬計的石油。在這數以千萬計的石油中,有許多(如果不是大多數的話)將來自近海油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海上石油汙染危害巨大?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
    為什麼海上石油汙染危害巨大?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時間:2018-03-18 11:44   來源:科普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海上石油汙染危害巨大?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
  • ...2020年對俄羅斯石油業的投資可能會較2019年的1.4萬億盧布下降...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俄羅斯2020年原油產出預計將下降約10%至5.1億噸,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在明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俄羅斯8-12月的石油產量將較此前計劃的水平下降13.8%左右。俄羅斯將建議歐佩克+對全球石油需求復甦做出反應。全球石油需求已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的90%。
  •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助力河南脫貧攻堅
    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民政廳「省級社會團體結對幫扶貧困村工作推進會」精神,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商會團體會員單位——河南省石油業商會第一時間做出響應,該會會長張貴林、秘書長範陽等一行驅車500公裡,助力南陽市西峽縣重陽鎮五朵山村脫貧攻堅,雙方將通過務實合作,不斷創新幫扶形式,為打贏打好河南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原黨組成員、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吳振芳接受組織調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03 08:36 來源: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據國務院國資委紀委消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吳振芳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 【深度】北海資源正走向枯竭,挪威石油業未來何在?
    更可怕的是,除了即將開採的John Sverdrup油田和預計2023年開採的Johan Castberg油田,挪威石油業已經找不出像樣的可開採油田了。這意味著,2030年之後,挪威的石油產量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 牽手「京東雲」 助力東營區石油裝備業邁向「智能+」時代
    近日,東營區發展改革局「撮合」山東瑞奧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奧」)與京東雲人工智慧專家攜手,開啟石油裝備業「智能+」時代。東營因油而生,因油而興。東營區石油裝備業伴隨著勝利油田開發而逐步發展,目前已形成了集研發、製造、服務、內外貿於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發展綜述
    2003年2月,中國海油下屬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被著名金融雜誌《資產》評獲為中國公司最佳公司治理、最佳公司、最佳公司發債、最佳併購四項大獎。10月中旬,國際權威資信評定機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宣布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及有限公司的資信評級由Baal調高至A2,等同於國家主權級。
  • 中海油竟放棄加拿大油砂項目 石油業真的如此不濟?
    三年前,中國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之一中國海洋石油(港股00883)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洋石油)斥資150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北部沼澤地一個陷入困境的油砂項目,試圖讓項目再現生機,而如今收購方自己的燃料已經耗盡。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整體收購海南富島化肥
    中新社海口一月十三日電(記者關向東)今天下午,總資產達二十四億元人民幣、年銷售收入六至七億人民幣的海南富島化肥有限公司「易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整體收購了該企業。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中國石油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振芳與海南省金城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白在林在產權轉讓合同上簽字。
  • 「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靠什麼屹立深海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王宜林說,「海洋石油981」正式開鑽,表明中國已經擁有獨立的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我國成為第一個在南海自營勘探開發深水油氣資源的國家。之前,國內從事深海石油開採的鑽井平臺,多數從美國、挪威等國的公司租用,日租金高達50萬至65萬美元。
  • 國內最大海洋石油水下裝備試驗中心落成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6日電 近日,國內最大海洋石油水下裝備測試試驗中心在山東省東營市落成並投產,對解決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在國產化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打破國外的專利壟斷和技術封鎖,實現科技強國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 導師看專業:中國石油大學張廣清談海洋石油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張廣清老師>>研究生導師看專業系列訪談      >>中國石油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為了更好配合2012年研招,所以中國教育在線特別推出導師看專業系列訪談欄目,今天邀請來的嘉賓是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張廣清老師,歡迎張老師。
  • 杜拜商品交易所:石油市場再平衡 中國帶動需求復甦
    中證網訊(記者薛瑾)芝商所持股50%的杜拜商品交易所能源產品主管Paul Young近日表示,全球石油市場正在經歷著再平衡,中國帶動石油需求的復甦。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石油需求和價格在2020年二季度驟降至數十年以來的低點,但歐佩克+(OPEC+)創紀錄減產和需求回升的雙重刺激令5月份油價迎來強勁的反彈。「歷史上市場將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作為所有價格復甦的領先指標,但中國需求接近恢復至正常水平,亞洲基準價毫無疑問已成為市場領頭羊。」他指出。
  • 不知道的秘密:為什麼北極有這麼多的石油?
    從北極盆地中心升起,國旗向周圍國家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俄羅斯剛剛宣稱擁有這個水下草坪所含的巨大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俄羅斯戲劇性的權力爭奪實際上沒有法律上的明確規定,但它並不是唯一一個試圖對北極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存庫提出索賠的國家。美國,挪威,瑞典,芬蘭和我們中國都試圖兌現。難怪:預測顯示,北極圈內的陸地和海洋面積估計有900億桶石油。
  • 1.6億桶石油在海上晃蕩之時 全球石油業遭遇毀滅性一天
    但是油價破零也反映出了新冠疫情下的原油市場基本面現實:隨著多年的供過於求使得世界各地儲油設施空間告急,交易員們都在竭盡所能避免實物交割,因為眼下無人需要石油,能夠儲存這些石油的地方也已越來越少。路透社的報導這樣解釋:「煉油廠的原油加工量比正常水平少得多,因此,數億桶原油湧入全球各地的儲油設施。貿易行租船隻是為了存儲多餘的石油。
  • 皇家加勒比旗下郵輪重返上海母港 認為中國郵輪業有望率先復甦
    核心提示:國際郵輪巨頭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亞洲最大遊輪海洋光譜號29日重返上海母港,船上400名超期服役的中國船員平安返滬。皇家加勒比認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在郵輪領域,中國市場有望率先復甦。新華財經上海5月30日電(記者陳愛平 陳雲富)記者從國際郵輪巨頭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獲悉,其亞洲最大遊輪海洋光譜號29日重返上海母港,船上400名超期服役的中國船員平安返滬。皇家加勒比認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在郵輪領域,中國市場有望率先復甦。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亮相的「海洋光譜號」在2019年開啟中國首航。
  • 海洋石油982開工:可組成3公裡長巨型機場浮島
    「海洋石油981」上個月下旬開赴中國南海開展鑽探作業,如今,「海洋石油」982的開工建造也是備受關注。據央視介紹,「海洋石油982」半潛式鑽井平臺堪稱以模塊化連接起來的超大型「海上人工島」,可以以海島或島嶼群為依託,拼接成總長2400米-3200米的主體平臺,將碼頭、浮動船塢、停機坪以及機場跑道等設施融為一體。
  • 江蘇鄉村住宿業防控與復甦並行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如鳴珂裡一樣,江蘇的鄉村住宿業正在慢慢恢復以往的熱鬧。恆北村村委書記李曉霞表示,當前,梨花盛開、萬物復甦,許多市民選擇到鄉村踏青賞花,鄉村旅遊市場的復甦又邁出了一步。但同時,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鬆,要兩手抓,實現經濟復甦和疫情防控的「雙勝利」。
  •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郵輪業 無目的地旅行能否帶動郵輪業復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國實行邊境限制,嚴重打擊了郵輪業,在停航了9個月後,近日,大型郵輪「世界夢號」率先在新加坡開啟海上無目的地旅行,即從新加坡港起航後,在海上航行數日再返回新加坡港,不在其他港口停靠。行程推出後在新加坡市場反響良好。
  • 大款為賺錢想奇招兒 海洋石油鑽井臺上建飯店
    國際在線消息:英國著名連鎖商店哈羅茲百貨公司股東之一——埃及裔億萬富翁穆罕穆德·阿爾法耶德日前宣布說,他已經和某家海上石油公司達成一項在海洋石油鑽井臺上建造一座大型飯店的協議,從而實現他自己多年的這一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