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壁畫展現老青島日常,這些地鐵站主題設計火了

2020-12-19 半島都市報

半島記者 郭振亮

青島地鐵2號線西段12月16日投入運營。對於這段4公裡長的地鐵,青島人可以說是充滿了期待,青島最有歷史和人氣的商圈之一的臺東商圈終於納入了青島軌道交通網,2號線貫穿青島老城區、行政中心、商業中心、東部文化中心以及北部生活中心,為沿線居民和上班族帶來更多便利。記者「探班」了開通的三個車站,其中泰山路站和臺東站作為2號線的重點車站,充滿青島元素和設計讓人耳目一新。

臺東站:街景長壁畫達成乘客與藝術互動

臺東站無疑是2號線西段最受關注的車站,一來這裡連接了西段最重要的商圈,二來臺東站也是與1號線的十字換乘車站。臺東商圈因為向來「接地氣」,在青島市民中頗具親近感,也承載了不少「老青島」的記憶。

臺東站藝術設計由一名「老青島」在臺東漫步的過程中所見所感延伸,整理其近年的採風、兒時記憶,運用繪畫和雕塑語言展現臺東包羅萬象、獨一無二的風採。站廳層與站臺層的3幅壁畫,通過速寫的手法,將臺東獨特的街景畫面、商業廣告與地鐵公共藝術有機整合,畫面中淺淺的線描、淡淡的色面,勾勒出了濃厚臺東商業氛圍的同時讓乘客有了對地面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街景產生遐想,讓公共藝術和乘客產生互動。三幅共計60米長的壁畫,錯落的老臺東元素,令人聯想到當下十分流行的「網絡長圖」,但更勝一籌的是,從兩人高的壁畫前慢慢走過,會有一種「人在畫中遊」的代入感。

臺東站的設計選用顏色與裝修空間暖色調呼應,是「空間一體化」設計的點睛之處,讓地鐵公共空間充滿臺東商業活力感的同時,散發藝術氣息,讓市民每天在匆忙趕路的空暇,也能通過公共藝術,快速感受到地面之上臺東的煙火氣。站廳層中心區域天花吊頂的藝術雕塑,設計團隊巧妙地將天花造型設計成一個色彩熱烈、造型立體的幾何空間,經過藝術化處理的藝術品,戲劇性地從天花板散落而下,將臺東商業街的繽紛繁華、商品的琳琅滿目的視覺衝擊感,用藝術獨特的語言在地鐵空間做了一個延續,將平淡的地鐵公共空間激活。

泰山路站:「青島之窗」多維度展示城市風景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臺東站,作為2號線一期終點站的泰山路站在車站空間設計上也獨具匠心,在人流密集的地下公共空間,打開了文化和藝術的「青島之窗」。

泰山路站的藝術設計和臺東站一樣,由榮獲「中國十大最美地鐵站」「最受公眾歡迎獎」、「最佳主題設計獎」——李村站的創作團隊,來自中央美院的設計團隊擔綱。青島籍藝術家前期收集了大量青島建築資料,經過和青島本地相關文史專家研究考證,以德華銀行、德國啤酒廠、青島火車站等百年青島典型建築上的造型各異窗戶為靈感來源,遴選出適合藝術創作的舊址窗戶進行造型,通過不鏽鋼精鑄浮雕的藝術語言進行展示,並標註了窗戶原址出處。

此外,為多維度展示青島獨特的城市風景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藝術家悉心選擇了青島諸多景點、老建築等從日出到黃昏一天的美景,在窗格中進行展示,背面通過暖色的柔光效果,營造出透過窗口欣賞城市風景的美好意境,將青島從清晨到日暮、從街景微觀到城市遠眺,進一步詮釋青島之美。

泰山路站的藝術品《青島之窗》以浮雕的藝術語言和玻璃彩繪藝術,利用城市中不同形態的窗戶、窗內外風景、遠近大小的歸納,營造了多維度的藝術空間,全部展現在站廳層長約26米、高約3.2米的藝術牆上,一方面展示了青島獨特的建築魅力與城市溫度,另一方面則寓意著青島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

堅持「獨一無二的,就是青島的」設計之路

由青島地鐵提出並率先啟動的地鐵車站「空間一體化」設計理念,把影響地鐵車站空間的諸多要素納入統一設計,形成相互拱衛、相互支持的有機空間系統,通俗說來,設計工作是相互關聯,步步為營的「一盤棋」。車站公共空間的裝修、廣告、標識、公共藝術、燈光照明、機電管線、車站設施等等諸多專業在前期設計階段進一步融合,系統性梳理、統一風格,提升功能設施,提高設計水準。確立了地鐵空間實現交通功能是前提,藝術亦是功能的一部分,藝術設計要以滿足功能為主,服從於功能,不能喧賓奪主。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地鐵「空間一體化設計」工作的開展,在不高於國內地鐵行業藝術設計平均造價為前提,有序地開展實踐、進行創新。從已運行的線路情況來看,青島地鐵的地面出入口建築、高架站建築設計,車站的空間設計、公共藝術創作及功能性設施設計,獲得市民的普遍稱讚以及國內地鐵同行的積極關注。青島地鐵建設的空間藝術性一致遵循「一線一主題、一站一特色」的原則,在開放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吸引國際團隊帶來國際視野。但在文脈上,卻與城市文化緊密結合,形成一種接地氣的國際範兒,堅定踐行「獨一無二的,就是青島的」的地鐵藝術設計之路。

創新的理念讓青島地鐵在空間藝術設計方面取得了顯赫的成就:在「首屆中國最美地鐵」評選中,青島地鐵兩個車站躋身「十大最美地鐵站獎」,李村站還榮膺「最佳主題設計大獎」、「最受公眾歡迎獎」,太平角公園獲得「十大最美地鐵站獎」、「最佳藝術創作獎」,13號線高架站獲「最受公眾歡迎獎」;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課題「城市軌道交通公共藝術研究」也大量引用青島地鐵案例作為素材,青島地鐵在公共藝術設計領域的階段性成果獲得了地鐵同行和相關學術機構的廣泛認可。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最美地鐵站揭曉 青島兩地鐵站入選
    4月26日晚,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參評作品展覽和頒獎典禮在上海美術學院南院舉行。在此次活動評選出的十大最美地鐵站、四項專業獎項、最受公眾歡迎地鐵站等多個獎項中,青島地鐵斬獲6項大獎。其中,地鐵李村站、太平角公園站榮膺「中國十大最美地鐵站」,李村站獲最佳主題設計獎,地鐵3號線太平角公園站獲最佳藝術創作獎;地鐵13號線高架站、李村站獲最受公眾歡迎獎。
  • 這些主題畫展、設計作品展正在展出
    12月9日,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2020年「致敬偉大抗疫精神」「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畫展和設計作品展在該校藝術學院舉辦。 展覽圍繞兩大主題,以素描速寫、水粉水彩、剪紙、海報設計等藝術形式展出了50餘件作品。
  • 中國十大最美地鐵站揭曉 青島李村站、太平角公園站脫穎而出
    青島地鐵斬獲6項大獎4月26日晚,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參評作品展覽和頒獎典禮在上海美術學院南院舉行。在此次活動評選出的十大最美地鐵站、四項專業獎項、最受公眾歡迎地鐵站等多個獎項中,青島地鐵斬獲6項大獎。
  • 11幅大型壁畫將裝飾北京地鐵新線8個地鐵站(圖)
    11幅大型壁畫展捲地鐵新線  京城最長瓷板畫現身昌平線  本報記者 曹政  今年年底,北京地鐵版圖上將新增昌平線二期和14號線中段兩條新線,現在兩線車站都進入了最後的裝修收尾階段。除了整體裝修風格更顯別致外,大型壁畫將把地鐵車站點綴成藝術長廊。
  • 《九色鹿》背後的故事:美術設計在莫高窟臨摹壁畫23天
    原標題:《九色鹿》背後的故事:美術設計在莫高窟臨摹壁畫23天   動畫片《九色鹿》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74歲的馮健男曾是《九色鹿》的場景設計師。以下是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級美術設計師兼編導馮健男在「一席演講」上講述的中國老一輩動畫人的故事,內容有刪減。
  • 你身邊的地鐵站只是交通樞紐,這些地鐵站卻是藝術長廊
    我們會對一個咖啡館,一間書店,甚至一片菜市場產生依賴感,卻巴不得逃離賴以出行的地鐵站,或許是身邊的地鐵站都不夠好看,也不夠有人情味。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我們身邊的地鐵站的確不盡人意。只想匆匆離開這沒有靈魂的地鐵站。大多數的地鐵站並沒有自己的主題設計,鋼筋水泥和單色牆面交織成地下的鋼鐵森林,壓抑而枯燥。
  • 濟南地鐵2號線「站站是風景」,盤點那些美到「犯規」的地鐵站
    &nbsp&nbsp&nbsp&nbsp今日(12月29日),濟南地鐵2號線通車試運行,沿線各站都融入了「濟脈通衢」的文化主題,每座車站都有自己的設計主題。部分幸運兒已經體驗參觀,一趟車坐下來,紛紛驚嘆太美了。接下來就是濟南2號線地鐵站的美景享受時間。
  • 自強不息—葉淺予自選速寫作品研究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展出
    展覽協辦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中國美術報》社中國國家畫院信息中心    7月30日,「自強不息——葉淺予自選速寫作品研究展    展覽同時展出院藏國畫20件,目的在於以作品揭示葉淺予從漫畫創作轉向國畫創作,速寫作為二者之間橋梁的邏輯關係。
  • 從北京的地下路過 · 最美地鐵站有多美
    北京的地鐵是擁擠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急著奔赴下一站的路程而地鐵間的設計和意義在早晚高峰的奔波中被忽視...最熟悉最日常的地方也有這你不曾注意到的美景北京哪站地鐵是最美地鐵?2號線上的壁畫到底在講什麼?地鐵站裡有哪些設計常被人們忽略?
  • 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
    錫博2020藝術新空間特展地點:無錫博物院展期:2020年5月18日—10月8日以中國畫、油畫、壁畫為表現形式的藝術作品,並配合相關主題的文物,並輔以與研究成果相關的文創產品,展品共計70餘件(套)。本次展覽特選取婁睿墓壁畫、九原崗墓壁畫、水泉梁墓壁畫,呈現1500年前的繪畫華章。
  • 視界│地鐵站也可以設計成這樣——臺灣的地鐵站都是景點,你去過嗎?
    你在趕路的過程中曾駐足欣賞過這些猶如藝術空間般的站內風景嗎?  高雄 美麗島站  亮點:2012年,美國旅遊網站「BootsnAll」評選全球前15美的地鐵站的第二名。  2014年,CNN公布全球17個最美地鐵站第六名。  高雄地鐵美麗島站位於高雄市中正路與中山路的交叉口,為O線(橘線)、R線(紅線)的主要交會站,素有「地鐵之心」的美名。高雄地鐵美麗島站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圓形車站,位在1-4號的出口,由日籍設計大師高松伸所設計;如貝殼狀的出入口,有著祈禱的象徵意義,在白天與夜晚展現不同的特色與風情。
  • 青島壁畫高手牆繪戰疫 鍾南山院士肖像壁畫最醒目
    任浩創作的鐘南山院士肖像壁畫3月31日,位於四流南路80號的青島紡織谷裡,青年壁畫藝術家任浩正在一面建築外牆上繪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題壁畫。任浩在紡織谷內創作戰疫主題壁畫任浩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油畫專業,此前一直從事與壁畫相關的藝術創作。
  • 這樣的地鐵站設計,我願意天天去擠!
    多元化的設計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 莫斯科的這個地鐵站結合了 各種極具東歐特色的浮雕、壁畫、燈飾等 用陶瓷、大理石和五彩玻璃鑲嵌出來的空間 使整體的格局尤其華麗和典雅
  • 上班路上的小確幸,成都這些地鐵站的顏值很能打!
    地鐵站裡面兩端還分布著金沙主題的藝術壁畫,上面還原了古蜀人的生活日常:鑄冶、金飾、制玉、燒陶。所以車站內設計將「道」與「宇宙」相結合,既充滿道教特色又富有現代科技感。
  • 我國三座美麗的地鐵站,1座因迪士尼而建,1座被譽藍色海洋!
    說起我國的地鐵站,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地鐵的建設正在迅速進行,這樣的話,與地鐵相對應的地鐵站應該也不錯,大家也知道,現在我們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各種設施的建設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生活的需要,而是追求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對各種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地鐵站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國家的
  • 美輪美奐莫斯科地鐵站
    莫斯科地鐵有195個車站、325.5公裡的運營裡程,其中就有44個站列入俄國文化遺產,在這將近200個地鐵站中,竟然找不出兩個設計相同的!當時的設計理念是要將每一個地鐵站都建成無產階級人民大眾的宮殿,他們真的做到了!
  • 「中國策展人論壇主題展」將在藝棠藝術館開幕
    火日茶蒙古族。1969年出生於內蒙古通遼市。研修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長春理工大學客座教授、自由藝術家。1986年至今研習繪畫藝術,對西方當代繪畫、裝置藝術、綜合材料藝術表現和東方傳統水墨、篆刻都進行過深入研究學習、並綜合應用到裝飾設計、插畫、壁畫等大量工作實踐中,其部分精品創作被國際畫廊及私人藏家收藏。
  • 中國國家畫院學術日(第五回)——由葉淺予速寫作品說開去
    本次學術日主題圍繞著畫院主辦的「自強不息——葉淺予自選速寫作品研究展」,主要對葉淺予先生的速寫藝術、如何在教學中倡導速寫、速寫對於中國畫的重要性和如何將速寫轉換到人物畫創作中等問題展開了學術討論。在今後的創作實踐當中,包括教學,以及日常的訓練,就是應該向葉先生他們一代大家學習,向老一輩畫家學習,腳踏實地,認認真真,以「格物」精神全身心做好藝術。
  • 國內這3大「最美」地鐵站,1座因迪士尼而建,1座被譽藍色海洋
    說到中國的地鐵站,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現在地鐵建設越來越快,那麼地鐵對應的地鐵站自然不會很差,眾所周知,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各種設施的建設早已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更是為了追求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對各種建築的要求越來越高,地鐵站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今天,邊肖將向你介紹中國最美麗的三個地鐵站。
  • 「測繪青島老建築」這種記錄青島老建築的方式太酷了
    2020年6月5日,在青島的再讀書房,一場名為《閱讀·青島老建築系列展》的展覽和公益分享會正在進行,這場展覽和公益分享會與以往大家看到的聽到的不太一樣,展出和分享的是一些老建築的測繪手稿、現場的建築實物、建築模型,以及建築美學,建築設計測繪等物件和知識,從另一個角度,帶你領略青島老建築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