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鮮節節敗退,李承晚倉皇逃竄,麥克阿瑟乘坐專機親臨戰場!

2020-12-15 戰爭野史

韓戰爆發後,因為南朝鮮的節節敗退,麥克阿瑟坐不住了,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來到南朝鮮臨時司令部!在這個臨時司令部裡,麥克阿瑟就聽了美軍的這些軍事顧問,也就是麥克阿瑟所稱的先遣隊的這些軍官們的簡要情況的匯報。然後他就發現南朝鮮軍隊的總參謀長蔡秉德這個大胖子也坐在那。於是這麥克阿瑟就示意讓這位大胖子蔡秉德也發表一下他的觀點,這蔡秉德會說英語,不過這會兒他見到麥克阿瑟以後就有點緊張,結結巴巴含糊不清的亂說了一通。

這麥克阿瑟聽著聽著就不耐煩了,直接就打斷了他的匯報,問他說:你們未來的作戰計劃是什麼?大胖子蔡秉德想了想回答說,我將馬上召集一百萬人投入戰鬥。聽到這兒,別說麥克阿瑟,就是麥克阿瑟旁邊的這些美軍的軍官都發出了一陣的鬨笑聲。麥克阿瑟當時轉過頭來,對自己的參謀長阿爾蒙德毫不掩飾地說,我可根本看不出來,這個大胖子能夠著急起來這樣的部隊了。然後根本就不在搭理蔡秉德,就示意他的手下人要上前線去看看。但是,他手下的這些軍官就極力勸阻她。千萬不要去前線,因為太危險了。

這會兒,北朝鮮人民軍的坦克和先頭部隊已經穿插進薄弱的南朝鮮國防軍的防線,並且隨時都可能渡過漢江。但是麥克阿瑟根本不搭理這些手下的勸阻,平靜都對他們說,判斷戰局的唯一辦法就是去前線看一看實戰部隊,趕緊走吧。麥克阿瑟的車隊就穿過了川流不息的潰退的南朝鮮的難民和雜亂無章的敗兵了。然後,就朝漢江的江邊開了過去。當時,這漢江已經成為橫在北朝鮮人民軍前面的一道屏障。

很顯然,正是這一次前線視察行動,就讓麥克阿瑟對美國將軍的話那是深信不疑的,憑藉我們美軍艦艇和飛機已經沒辦法挽救局勢了。儘管我們美國海軍在海上的力量無與倫比,遠東空軍350架戰鬥機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這些飛機絕大多數都是最新式的噴氣式戰鬥機,而北朝鮮方面的只擁有110架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但是不出動地面部隊,我們依然是沒有辦法挽回現在的敗局。

麥克阿瑟這一行人好不容易才到達漢江南岸附近,麥克阿瑟用菸斗指著一小山坡說,我們現在就上那兒去看看,從這個小山坡一眼就能夠看到漢江對岸的漢城。記者和攝影師這會兒就圍繞在麥克阿瑟的四周從各個角度拍照,這時候炮彈就不斷從他們頭頂呼嘯而過,其他的人都猛然臥倒在地。但是這麥克阿瑟還真有點大將之風,他始終站在這個小山坡上,盯著漢城,毫不在意身邊的爆炸聲。後來,麥克阿瑟在他的回憶錄當中寫道他看見的景象:在我眼下這座小山,兩旁是如潮的潰兵倉皇的後撤,身穿黃褐色軍裝的士兵的隊伍蜿蜒的展開,到處都夾雜著十字標誌的救護車,車中裝滿了呻吟的傷兵,炮彈在天空中呼嘯,猶如死亡之森的尖利的哀叫,彈痕累累的戰場上四處瀰漫著惡臭,滿目荒涼至極。

麥克阿瑟用它的戰地望遠鏡看了看那座南朝鮮工兵的奇恥大辱——沒有被完全炸毀的漢江大橋以後說,炸掉它,然後轉身下山上車,狂奔而去。在視察完了前線以後的麥克阿瑟又會見了驚慌失措的韓國總統李承晚,這次會見只有15分鐘,麥克阿瑟只是跟李承晚說了一些打氣鼓勁兒的片場話,之後就乘坐著他的專機飛回了東京。就在飛機著陸以前,美國合眾社的記者弗布賴特記載說,麥克阿瑟躊躇滿志地對他們這些記者說,給我兩個師我就能守住朝鮮,我到東京的時候就將把立即向朝鮮派出幾個美國師的建議,呈遞給總統杜魯門,但我不知道他是否能接受我的建議。

麥克阿瑟讓總機立即撥通美國陸軍參謀長柯林斯的電話,不由分說的就告訴老總柯林斯,說如果要拯救南朝鮮,他將不得不動用遠東的地面部隊。柯林斯就告訴麥克阿瑟說,要將立即派遣一個團級戰鬥群,大概五千人到達釜山。麥克阿瑟回答說,這遠遠不夠,柯林斯問:那你到底想要多少人的?麥克阿瑟回答的是:要一個團結的戰鬥群保衛釜山,隨後還要用兩個師用於反攻,如果不能滿足他的要求,那麼很可能韓國的戰鬥將在十天內結束。

麥克阿瑟不由分說地讓克林斯把他的話原話轉告總統杜魯門,而且還特別強調說,現在時間非常緊迫,請你趕快讓總統作出決定。克林斯說,這會兒華盛頓的時間是凌晨三點,杜魯門總統正在睡覺,不便於打攪他。麥克阿瑟不由分說地說,那你就把他叫醒。很快被叫醒的杜魯門就同意了麥克阿瑟的方案,12個小時以後,麥克阿瑟就得到命令,將他駐紮在日本的四個師當中的兩個師調入朝鮮參加作戰。

相關焦點

  • 第三次戰役前,李奇微空降朝鮮戰場,李承晚哭訴:就怕你們跑了
    1950年12月22日晚,李奇微正在美國國內和陸軍的老友們共進晚餐,當酒喝到一半時,陸軍參謀長柯林斯打來電話,說駐朝鮮戰場的沃克中將已經身亡,他命令李奇微要「毫不拖延前去朝鮮接替沃克的職務。」其實,柯林斯和麥克阿瑟早在幾個月前就打算用李奇微代替沃克,他們一直在找機會解除沃克的職務,這次沃克的意外身亡剛好給了他們機會,立刻把李奇微調到朝鮮戰場擔任新的指揮官。1950年12月26日,麥克阿瑟在東京會晤李奇微,兩人互相恭維了一番之後李奇微又馬不停蹄的坐飛機前往南朝鮮。
  • 所謂靠山山倒的李承晚及南朝鮮
    美方面對如此沉重而龐大的軍費開支負擔以及巨大的傷亡情況,使得美國民眾的不滿情緒極度高漲,同時作戰部隊軍官的厭戰情緒也空前高漲,將士士氣逐漸萎靡低落,同時美方的海、陸、空軍的大部分作戰部隊長期陷困於朝鮮戰場,並且節節敗退,導致了美國全球戰略布局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和經濟控制全球計劃實施的長期擱置,面對來自勁敵蘇聯方面給予的經濟、政治、軍事上各方面壓力,美國政府及其歐洲盟國迫切希望早日結束韓戰並強烈建議美國退出此次戰役以儘可能的挽回所賠付的損失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至於誰先開的第一槍,當時南北朝鮮相互指責,無明確的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韓戰是一場在蘇美冷戰的背景下,南北雙方都想要的戰爭。北朝鮮方面,金日成希望統一朝鮮,建立完整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蘇聯也想借韓戰拖美國下水,使美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從而在冷戰中獲取先機;南朝鮮方面,李承晚自然也想拉美國下水,幫助自己奪回在政壇上失去的權力。
  • 麥克阿瑟的如意算盤和李承晚的「亂世重典」
    出於對朝鮮北部蘇聯勢力遏制的需求,麥克阿瑟將軍急於要在朝鮮安排一個能讓美國人放心的全國領袖,為此曾遍詢所熟悉的亞洲人,特別是蔣介石。蔣介石雖然沒有見過李承晚本人,但從戰時設在重慶的「韓國臨時政府」的韓國人那裡知道,他和自己一樣是一位皈依耶穌的基督徒。許多在中國做買賣的韓國人也竭力舉薦他,再加上李承晚堅決反共,很對蔣介石的胃口,所以蔣介石便向麥克阿瑟舉薦了他。
  • 李承晚與韓戰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承晚乘坐麥克-阿瑟的專機,頂著「麥克阿瑟好基友」的名號回到南朝鮮,但是他興奮了沒幾天,就發現他面對的形勢比他想像中的要複雜得多,這時北朝鮮的話事人,已經是由蘇聯扶持下來的金一和他的一眾小夥伴,南邊雖然沒有一統江湖的大哥,但是山頭林立,誰也不服誰,正應了那句話「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這裡面的主要矛盾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他就是在美國十大五星上將中,排名第三,號稱「陸軍軍神」的——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他在一戰、二戰及朝鮮戰場上都有傑出表現,收穫過美國海陸空三軍,最多榮譽勳章的傳奇將軍。眼看北朝鮮就要完成朝鮮統一大業時,美國的「聯合國軍」出手了,時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除了做好防禦工作外,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依靠著44萬餘人的總兵力,一舉將朝鮮戰場的戰局扭轉了過來。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從追著南韓打,到被美軍和南韓追趕的局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後,彭德懷司令來到了戰場上。
  • 韓戰真相:圖六是麥克阿瑟視察,失誤中炸毀漢江大橋
    朝鮮人民軍的13.5萬多人配備坦克、戰鬥機、榴彈炮等衝向李承晚領導的南朝鮮軍隊。李承晚初臨戰爭,部下也毫無軍隊素養,竟在次日逃離漢城。李承晚一夥跑到大田成立臨時政府,陸軍總部做為指揮機關竟丟下部隊撤到始興。可見南朝鮮一開始,就是一支毫無鬥志的「亞洲雄獅」。而人民軍能快速推進的秘笈,其實來自中蘇兩國。其士兵多是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所用的武器則是蘇式裝備。
  • 1950年,朝鮮戰場上的「興南大撤退」
    1950年歲末,在朝鮮戰場敗退的美韓聯軍自海上撤離,同時帶走了數萬信仰基督教的朝鮮百姓,其中就包括參加去年大選的韓國反對黨候選人文在寅的雙親。    許多人或許不太了解,在去年年底的韓國大選中敗北的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其實出身於朝鮮難民家庭,他的家族之所以來到韓國,與60多年前的「興南大撤退」息息相關。    1950年10月,美韓聯軍向中朝邊境進攻,卻遭到秘密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其不意的打擊,不得不倉皇撤退,順帶拉走了數萬信仰基督教的朝鮮百姓。
  • 除了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外,韓戰中麥克阿瑟還說過這些狂言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麥克阿瑟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和美國國務卿顧問杜勒斯進行會談,商討朝鮮局勢。他神態自如地對杜勒斯說:「假如華盛頓對我不礙手礙腳的話,我可以把一隻手縛在背後,只要一隻手就可以對付。」然而現實卻是韓軍節節敗退,連漢城都給丟了,為了阻止朝鮮人民軍繼續南下,麥克阿瑟命令遠東空軍「動用一切可供支配的手段」進行轟炸,然而收效甚微,韓軍還在以令人吃驚的速度不斷潰退。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所以當麥克阿瑟向「大隊長」打聽朝鮮領導人人選的時候,他幾乎沒有考慮就選擇了李承晚。 憋屈大半輩子的李承晚在晚年突然福星高照起來,他那自負狂妄的本性也瞬間得到了爆發。 他不顧朝鮮人民與大多數朝鮮政治團體的反對,以及朝鮮半島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統一國家的歷史情況,一意孤行的在南朝鮮實行單獨選舉。
  • 韓戰爆發後,毛主席很不高興,蔣介石卻大喜:時機可能要來了
    明面上給了蔣介石大量的援助,但最後結果卻事與願違,短短三年時間,蔣介石的軍隊就被打得節節敗退,趕到了臺灣。美國則大為惱怒,蔣介石的失敗不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更讓上億美元的援助打了水漂。於是,美國的態度從扶「蔣」變成了棄「蔣」。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所以當麥克阿瑟向「大隊長」打聽朝鮮領導人人選的時候,他幾乎沒有考慮就選擇了李承晚。 憋屈大半輩子的李承晚在晚年突然福星高照起來,他那自負狂妄的本性也瞬間得到了爆發。 他不顧朝鮮人民與大多數朝鮮政治團體的反對,以及朝鮮半島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統一國家的歷史情況,一意孤行的在南朝鮮實行單獨選舉。
  • 韓戰:李承晚與美決裂,準備魚死網破,向志願軍叫囂絕不息兵
    1953年7月27日,隨著金城戰役的勝利,戰爭雙方終於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也就此宣告結束。然而隸屬於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戰本是不該出現的,甚至韓戰本該在一個月之前就可以完美落幕的,那究竟是何原因又導致炮火重開呢?而對於此次的交鋒,與南朝鮮交好的美軍也覺得李承晚有點太囂張了,是該讓他們嘗嘗教訓了。這其中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 韓戰,麥克阿瑟如何「親手」打碎美軍的「不敗神話」?
    1950年6月25日韓戰打響後,弱小的南朝鮮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一路南逃。時任駐日美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認為,如果丟了中國大陸後再丟了朝鮮,必將導致美國全面撤出亞太地區,於是多次對美國政府提出出兵的要求,並獲得了準許。麥克阿瑟指揮的駐日美軍總共有4個步兵師,為了支援南朝鮮,他先後將其中3個師調往了戰場。
  • 韓戰:朝鮮為何三天就攻佔了韓國首都?只因朝鮮有秘密武器
    6月27日下午,人民軍順利佔領了漢城並繼續向南推進。這樣,朝鮮人民軍從越過「三八線」到佔領漢城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戰略目標。 與朝鮮人民軍高奏凱歌完全相反的是,韓國軍隊一路丟城失地、狼狽南逃、士氣低落,開戰三天就丟失國都,這與韓國軍隊戰前的表現一點也不相符啊!人們不禁要問,韓國不是有美軍撐腰嗎?
  • 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計劃遭美高層反對,卻與中國一人不謀而合
    從此,麥克阿瑟掌管起了戰後的日本事務,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當麥克阿瑟在日本過著寧靜而優裕的日子的時候,朝鮮內戰爆發了。朝鮮人民軍攻勢迅猛,南韓李承晚部節節敗退,這時,麥克阿瑟獲得了杜魯門總統的授權,調動地面部隊,持續不斷地將美軍運往朝鮮,以遲滯朝鮮人民軍的攻勢,最終在釜山附近穩住了局勢,雙方形成了對峙。
  • 韓戰:朝鮮為何三天就攻佔了韓國首都?只因朝鮮有秘密武器
    6月27日下午,人民軍順利佔領了漢城並繼續向南推進。這樣,朝鮮人民軍從越過「三八線」到佔領漢城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戰略目標。 與朝鮮人民軍高奏凱歌完全相反的是,韓國軍隊一路丟城失地、狼狽南逃、士氣低落,開戰三天就丟失國都,這與韓國軍隊戰前的表現一點也不相符啊!人們不禁要問,韓國不是有美軍撐腰嗎?
  • 朝鮮戰場3大謠言,許多年輕人被誤導!承認志願軍厲害就這麼難?
    曾經馬克沁機槍誕生後,英國殖民者靠四挺馬克沁機槍將5000土著大軍屠殺殆盡,何況朝鮮戰場,那時的武器已經發展到現代化的飛機大炮了,靠人海戰術要多少人填到戰場才能阻擋住美軍的飛機大炮。尤其是那些擁護麥克阿瑟的無腦粉絲,更是把朝鮮戰場的失敗歸結在我軍的人海戰術上,這個說法連一些參加過韓戰的美國老兵都看不過去,他們紛紛對此謠言進行批判,並且稱讚我軍戰術專業,軍事技能過硬。
  • 王楚英 :​蔣介石三度想出兵朝鮮參戰內幕
    蔣介石同費爾德等人從「外交」到軍事、從保衛臺灣到援助韓國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決定派遣五十二軍(附十三師)立即做開赴朝鮮戰場的準備,並對五十二軍的幹部配備、兵員裝備的補充更換、部隊運輸等問題做了研究。當天下午蔣介石遂分別向李承晚、麥克阿瑟復電,表示將派遣臺灣最精銳的五十二軍(約33000人)馳援南朝鮮,一經同意,全軍即可經空中和海上運赴朝鮮戰場。
  • 朝鮮內戰爆發,中共中央未雨綢繆,組建東北邊防軍!
    圖:金日成從1949年初開始,南朝鮮軍隊不斷在三八線地區製造軍事摩擦事件,挑起軍事衝突。美國也積極支持李承晚集團的活動,進行戰爭挑唆。1950年6月25日早晨,三八線地區大雨如注,長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和摩擦終於發生了質變,隆隆重炮轟擊的巨響,宣告朝鮮大規模內戰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