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靠山山倒的李承晚及南朝鮮

2020-12-16 樂小波

1953年1月,美國在朝鮮境內的所駐的軍隊已經損傷了近10餘萬官兵,直接和間接軍費開支高達950億美元之多。美方面對如此沉重而龐大的軍費開支負擔以及巨大的傷亡情況,使得美國民眾的不滿情緒極度高漲,同時作戰部隊軍官的厭戰情緒也空前高漲,將士士氣逐漸萎靡低落,同時美方的海、陸、空軍的大部分作戰部隊長期陷困於朝鮮戰場,並且節節敗退,導致了美國全球戰略布局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和經濟控制全球計劃實施的長期擱置,面對來自勁敵蘇聯方面給予的經濟、政治、軍事上各方面壓力,美國政府及其歐洲盟國迫切希望早日結束韓戰並強烈建議美國退出此次戰役以儘可能的挽回所賠付的損失。

與此同時的美國國會卻希望通過在軍事和經濟上給予中朝方面重大壓力,迫使中朝方面接受美國所提出的一系列停戰條件,「體面地結束戰爭」,為此,聯合國軍發起了數次試探性的進攻,但卻都以告敗告終。

1953年4月,由於中朝方面軍事上的步步緊逼,朝鮮停戰協議再次進入恢復談判階段。中國方面為了配合停戰談判,志願軍在1953年與北朝鮮方面聯合陸續發動了夏季反擊戰役第一、第二階段的作戰,並在與李承晚集團一系列的作戰中取得連連勝利,南朝鮮在戰爭中節節敗退的軍事和巨大的軍費開支壓力下,以及全體朝鮮民眾與美國民眾憤憤不滿的怨聲和迫切希望戰爭結束的願望下,美方不得不在停戰協議談判中作出必要的讓步,在談判條例中基本同意中朝方面提出的戰俘問題以及其他相關系列問題的解決辦法,此次談判取得巨大進展,且加強了中朝方面在戰爭中的有利地位。

在蘇聯方面、中國志願軍與當時時局北朝鮮軍事、政治以及軍事上對美國的壓力,美國與南朝鮮的矛盾也開始逐漸顯現且不斷被激化,因為如果南北朝鮮停戰協議一旦達成,李承晚當局以武力強迫統一朝鮮的計劃就成為一場慘敗破滅的泡影,而且會導致美國方面減少對他的各種援助,甚至會惡化與美國當局的關係。因此,南朝鮮李承晚當局對停戰協定強烈不滿,並對中朝方面提出的相關停戰條例以行動的方式宣告反對,以「就地釋放戰俘」的名義,實行「強行扣押」政策,一步步阻礙停戰談判的正常進行。

為進一步加深激化美國方面與南朝鮮李承晚當局之間的矛盾,給以李承晚方面更大的壓力,爭取早日實現中美南北朝鮮全方面的熱戰停戰,經彭德懷司令向黨中央建議,毛澤東主席於6月21日晚決定在全面熱戰停戰前再一次給予以南朝鮮以沉重的軍事打擊,由此,中國志願軍方面調整了作戰計劃,並詳細部署了軍隊作戰的指令,組織打響了夏季反擊戰役第三階段末尾的作戰行動計劃,即金城戰役。

相關焦點

  • 李承晚與韓戰
    同時這半大老頭子還特別的反蘇反史達林,尤其是每次喝醉了之後,這廝不唱民族歌曲《倒垃圾》,而是破口大罵史達林,這就有點意思了,就憑這種騷操作,李承晚來了一波實力圈粉,吸引了很多美國右翼人士,這幫人裡面就有那個後來的大日本「太上天皇」麥克-阿瑟,麥克阿瑟沒事就給李承晚來一套「點讚點在看加分享朋友圈」這樣的三連操作
  • 朝鮮停戰,李承晚瘋狂反對,聯合國軍:愚不可及我軍是怎麼做的呢
    著名的韓戰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吧。南朝鮮兵隊與美軍為代表的聯合國軍,在為期三年的戰爭中打的筋疲力盡,人困馬乏,心裡都清楚想要在近期打敗對手是沒有希望的。所以想到了停戰的想法。在五三年的六月八號。他們確認了停戰協議中最困難,時間消耗最多的問題—戰俘解決問題。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說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不顧國際條約,甚至有人說他是為了一己私利擅自發動對南朝鮮所謂的侵略,而我國參戰也是被北朝鮮拉下水的無奈之舉。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說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不顧國際條約,甚至有人說他是為了一己私利擅自發動對南朝鮮所謂的侵略,而我國參戰也是被北朝鮮拉下水的無奈之舉。
  • 韓戰:李承晚與美決裂,準備魚死網破,向志願軍叫囂絕不息兵
    1953年7月27日,隨著金城戰役的勝利,戰爭雙方終於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也就此宣告結束。然而隸屬於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戰本是不該出現的,甚至韓戰本該在一個月之前就可以完美落幕的,那究竟是何原因又導致炮火重開呢?而對於此次的交鋒,與南朝鮮交好的美軍也覺得李承晚有點太囂張了,是該讓他們嘗嘗教訓了。這其中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 韓戰爆發初期,李承晚會見美國大使後,竟連夜坐火車逃跑!
    一開始,這南朝鮮軍的第七師的發動的反攻,還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奪回了一些剛剛被北朝鮮人民軍佔領的陣地。但是,北朝鮮人民軍的坦克一出現,南朝鮮的部隊就開始又陷於崩潰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反坦克武器,用來阻止北朝鮮部隊向南的推進。北朝鮮人民軍的坦克很快就突破了南朝鮮國防軍第七師第五團的陣地,很快就攻入了市區,完全切斷了南朝鮮軍第七師的退路。
  • 開戰4天,朝鮮軍隊兵臨漢城,李承晚:我被抓將是韓國事業的災難
    戰爭爆發不到50小時,北朝鮮部隊靠著蘇聯援助的T-34坦克快速向漢城挺進,得到消息的美國駐韓大使穆喬匆匆跑到總統府見李承晚,此時的總統正在收拾細軟準備逃跑,悲哀竟然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為了保證美國人在遠東的利益穆喬苦口婆心地勸李承晚留下,只有這樣才能穩住已經瀕臨崩潰的韓國軍隊。
  • 韓戰爆發初期,李承晚會見美國大使後,竟連夜坐火車逃跑!
    一開始,這南朝鮮軍的第七師的發動的反攻,還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奪回了一些剛剛被北朝鮮人民軍佔領的陣地。但是,北朝鮮人民軍的坦克一出現,南朝鮮的部隊就開始又陷於崩潰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反坦克武器,用來阻止北朝鮮部隊向南的推進。北朝鮮人民軍的坦克很快就突破了南朝鮮國防軍第七師第五團的陣地,很快就攻入了市區,完全切斷了南朝鮮軍第七師的退路。
  • 麥克阿瑟的如意算盤和李承晚的「亂世重典」
    然而,朝鮮半島卻公開分裂成為兩個相互敵對的政權,各自尊崇不同的意識形態,各自奉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但又都認為自己是代表全朝鮮民族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不僅僅是一方的政府,都不認為「三八線」是彼此國界線。在如何統一朝鮮的問題上,更是立場尖銳對立。這一切,給未來朝鮮半島的戰亂紛爭種下了根苗……  1945年9月,美國陸軍開始在朝鮮南半部接受日本軍隊投降。
  • 南朝鮮節節敗退,李承晚倉皇逃竄,麥克阿瑟乘坐專機親臨戰場!
    韓戰爆發後,因為南朝鮮的節節敗退,麥克阿瑟坐不住了,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來到南朝鮮臨時司令部!在這個臨時司令部裡,麥克阿瑟就聽了美軍的這些軍事顧問,也就是麥克阿瑟所稱的先遣隊的這些軍官們的簡要情況的匯報。然後他就發現南朝鮮軍隊的總參謀長蔡秉德這個大胖子也坐在那。
  • 第三次戰役前,李奇微空降朝鮮戰場,李承晚哭訴:就怕你們跑了
    」其實,柯林斯和麥克阿瑟早在幾個月前就打算用李奇微代替沃克,他們一直在找機會解除沃克的職務,這次沃克的意外身亡剛好給了他們機會,立刻把李奇微調到朝鮮戰場擔任新的指揮官。1950年12月26日,麥克阿瑟在東京會晤李奇微,兩人互相恭維了一番之後李奇微又馬不停蹄的坐飛機前往南朝鮮。
  • 靠山山倒,人這一生,靠自己最好
    正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最好。」這句話也曾經在許多人心中留下痕跡,人這一輩子說長也不長,但是如果要說短其實也不短,遇見的人多,事也多,人和事多了,麻煩也就多了。很多道理,人年輕的時候並不懂,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很多時候,只有當這個人經歷了變故,經歷了人世間的起伏之後,或許這個人才會真正明白,人生短暫,靠山山倒,還是只有靠自己最好。還有一部分的女人談戀愛處對象,目的可能並不單純,她不是想談情說愛,而是想要找到身家和地位比她高的男人,來實現她的最終目的。
  • 李承晚:韓國歷史的活化石(中)
    馬克思主義政黨南朝鮮勞動黨(以下簡稱「南勞黨」)利用當時的民心,決心展開武裝鬥爭。1948年4月3日清晨2時,350名南勞黨武裝隊攻擊了警察分局與右翼團體駐地,展開了武裝暴動。他們高喊口號,要求停止鎮壓,建立統一政府。這就是著名的濟州「四·三事件」。佔領當局期望採取談判方式,和平解決暴動。最初談判進行的很順利,可惜終因右翼分子的有意破壞而功虧一簣。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從1951年6月以後韓戰就已進入到邊打邊談的階段。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結束以後聯合國軍方面就已沒再組織過大規模的戰役。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開始積極呼籲恢復停戰談判,然而南朝鮮李承晚政府卻在這一關鍵時刻退出了談判。李承晚儘管是靠美國的扶持上位的,然而這次卻「頗有主見」地認為:只要將戰爭繼續打下去,那麼美國人還能不給他援助嗎?
  • 朝鮮用50個小時攻進漢城,總統李承晚逃跑,撇下美國人留守漢城
    然而當時的情況是朝鮮南北方都想武力統一。美國則是大力支持南方的李承晚軍隊。 並且在戰爭前的一個禮拜。當時美國國務卿還親自到了三八線,鼓勵李承晚軍隊北進。不過由於李承晚的軟弱,還沒有等他準備行動。北朝鮮就先發制人,在1950年6月25日凌晨,北朝鮮開始向三八線以南進發。
  • 韓戰籤訂停戰協議,為何南朝鮮沒有籤字呢?
    李承晚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一條仕宦之路,可誰知時運不濟,11次參加考試皆名落孫山。甲午戰爭後,當李承晚欲捲土重來時,朝鮮卻停止了科舉考試,直接斷絕了李承晚入仕之路。無奈之下,李承晚到美國人開辦的培才學堂讀書,不但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並藉此搭上了美國人脈。
  • 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鑑於當時國際社會的形勢,蘇聯和美國敏銳地發現朝鮮半島民族獨立已成大勢所趨,獨立是遲早的事情,所以他們開始培植親己勢力,最後蘇聯方面選擇了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級軍官金日成,美國方面選擇了有美國留學經歷的南朝鮮右翼勢力領袖李承晚。
  • 李承晚締造了韓國,為首任韓國總統,堪稱國父,為何最後流亡美國
    雖然如今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國家,但是在1910年被日本帝國強佔之前,朝鮮人和韓國人都是一個國家的子民。由於在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分別被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佔領,所以造成了後來南朝鮮與北朝鮮之間的多年對立。
  • 李承晚質問美軍撤離漢城不講信用,李奇微回復:不,我們仍在朝鮮
    偵察連的官兵們得知要率先挺進漢城後都非常興奮,他們認真整理著裝,重新排列隊伍,沿著以政府直通漢城的大路搜索前進,在即將到達漢城時,除了負責警戒任務的尖兵班外,全連百十號人全部肩扛鋼槍,各個都精神抖擻,邁著整齊的步伐開進漢城城內,當街上的漢城居民看到這支威武雄壯、軍紀井然的部隊時,全部都投來讚許的目光,這時候每一名志願軍戰士心中都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畢竟他們是第一支踏進南朝鮮首都的志願軍部隊。
  • 朝鮮停戰協定籤訂,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當選總統後,他親自到朝鮮半島視察一番,以謀求所謂「光榮停戰」。2月2日,艾森豪發表了他就任美國總統後的第一篇國情諮文,全面闡述了美國新政府的內外政策。這天談判復會時間是上午11點,克拉克到了10點鐘才通報給李承晚,李承晚一氣之下就把他參加朝鮮停戰談判的代表撤出了停戰談判。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阻撓、破壞停戰談判的活動加劇,他們叫囂「反對任何妥協」,要「進軍鴨綠江」,「單獨打下去」,還在漢城等地導演了反對停戰的所謂「群眾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