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用50個小時攻進漢城,總統李承晚逃跑,撇下美國人留守漢城

2020-12-19 一起讀史鑑今

在抗美援朝正式爆發之前,蘇聯與北朝鮮進行秘密的武器援助,都是從海路運往北朝鮮。之所以沒有通過鐵路,就是不讓中國得知北朝鮮的準備工作。

直至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消息才傳到中國。然而中國並沒有對此有任何抱怨,反而是及時發聲表明支持支持朝鮮人民的正義行動,譴責美國武裝幹涉朝鮮內戰,抗議美國侵略朝鮮和我國領土臺灣。

在爆發第一次漢城戰役前夕,蘇聯是不想和美國發生衝突的。然而當時的情況是朝鮮南北方都想武力統一。

美國則是大力支持南方的李承晚軍隊。 並且在戰爭前的一個禮拜。當時美國國務卿還親自到了三八線,鼓勵李承晚軍隊北進。

不過由於李承晚的軟弱,還沒有等他準備行動。北朝鮮就先發制人,在1950年6月25日凌晨,北朝鮮開始向三八線以南進發。

在戰爭開始的第一日,韓軍就損失了750多名戰士。當時駐紮在三八線的美國顧問,絕望的逃離到漢城。

當時在開城還駐紮著韓國第一師的主力。北朝鮮並沒有冒失前進,而是選擇在附近最高點松嶽山上修築陣地,居高臨下攻打韓國軍隊。

北朝鮮的師長是八路軍出身的方虎山少將,他在前方率領一個團引開韓軍的注意。並且還派工兵秘密修好了通往開城的鐵路,有效的增強了部隊的機動性。

韓國軍隊可謂是不堪一擊,正面抵抗著方虎山的攻擊,背部還有人民軍一個團通過鐵路到達開城火車站進行夾擊。韓國第一師陷於混亂,潰不成軍,很快便逃離了開城。6月25日上午9時45分,北朝鮮便攻佔了開城。

隨後朝鮮人民軍第一師師長曾留學蘇聯的崔光,向位於開城以東的高浪浦裡進攻。首先採取的火炮戰術,猛烈轟擊數十分鐘。接著在40輛坦克的掩護下,北朝鮮軍進入臨津江南岸。

隨後,朝鮮軍開始對漢城以北的重鎮議政府進行攻佔。議政府可以說是通往韓國首都漢城的咽喉。

此時正在漢城的韓總統李承晚,得知軍隊節節敗退,北朝鮮軍馬上攻到漢城時。已經是嚇的成為熱鍋上的螞蟻,身為一國總統的李承晚竟在這危急時刻準備著逃離首都。

在漢城的周邊到處可以見到不成建制的潰逃中的韓軍。朝鮮人民軍的空軍戰機也接連飛到漢城的上空。無論從軍事形勢上還是心理戰術上,韓國軍隊已經瀕臨徹底垮臺的地步。

昔日被稱為「亞洲之雄」的韓國陸軍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不僅讓國民失望,更讓「東道主」美國人震驚。

朝鮮的戰機掃射到總統官邸的時候,驚慌失措的李承晚已經放下了手中所有的指令,一心只想要逃跑。其本人還美名其曰:「我離開漢城,是為了更好地統一半島。」

李承晚

當時駐漢城的美國外交大使約翰·穆喬是一個見過世面的老外交家,但卻對韓總統李承晚的舉動所震驚。

穆喬曾表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國家的總統,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竟然表現的如此怕死。」

為此穆喬還對李承晚鼓勵道:「韓國軍隊打得很好,沒有哪支部隊已經潰敗。總統要是留在漢城,能夠激勵部隊的鬥志。如果總統逃跑,消息傳開,就不會有一個韓國士兵去抵抗北朝鮮的進攻了,整個韓國陸軍就會不戰而垮!」

然而這對李承晚來說已經是無濟於事,李承晚逃心似箭,專列也已經準備好了。穆喬見此堅持說道:「總統先生,要走你自己走,我不走。」

李承晚被穆喬的堅硬的態度震驚,他沒有想到美國人竟然如此。身為總統卻一心要跑,實屬好說不好聽。隨後李承晚表示:「我今天晚上可以不走。」

漢城難民

這下穆喬才放心的離開,誰知李承晚見穆喬離開,馬上吩咐交通部長準備好專列,點火待命。

李承晚要逃跑的消息首先傳到國民議會。議員們指責李承晚拋棄了朝鮮人民;但也有的議員認為,如果總統被俘虜,那麼韓國就不存在了。

為此,國民議會在爭論幾個小時之後進行了表決,大多數議員主張總統留在漢城,和人民在一起。

但是,議員的表決結果沒有攔住李承晚。二十七日凌晨,李承晚帶著家眷和幾個貼身幕僚,在黑色的夜幕中乘上專列從漢城逃跑了,韓國政要們也也相繼逃離漢城。

而此時,離戰爭爆發還不到五十個小時,韓首都就被攻佔。而且李承晚臨走也沒有通知美國駐韓國大使穆喬。

可以說此刻的漢城,已經沒有了韓國政府議員,留下的只是美國人穆喬。很快李承晚逃跑的消息傳遍了漢城。

漢城的市民收到一條播報:「敵人已侵入漢城郊外,政府和國會將臨時遷往水原」。

所有的市民也被震驚了,因為他們一直聽到的消息都是韓國軍隊節節勝利,北朝鮮潰敗不堪,而此刻傳達的消息卻截然相反,他們才如夢初醒,但為時晚矣。

當時的漢城開始了大混亂,逃難的人扛著行李、提著皮箱擁向漢城火車車站。車站廣場、候車室、火車裡都擠滿了逃難的人。

逃亡中的漢城難民

大部分人乘不上火車,就徒步或用自行車、貨車、牛車、汽車等帶著可以帶走的行李開始南逃,人和車輛擠滿了道路。據統計從漢城逃難的市民約有40萬人。

這一天美國使館內部也亂成了一團。穆喬大使本來想堅持到最後,卻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反對,穆喬只能被迫逃離,而此時韓國政府已經是下落不明了。

北朝鮮僅僅用兩天的時間,就從三八線直接打到韓首都。被譽為「亞洲之雄」的韓國陸軍可謂是不堪一擊。不知是北朝鮮太過強大,還是韓軍太過腐敗,總之作為統帥李承晚是擔著必要的責任。

更為可笑的是,李承晚並不是第一個逃跑的,比他跑的還快的是當時韓國的總參謀長蔡秉德將軍。說到這,也不難理解韓軍為何會如此神速的潰敗,一個總統,一個軍隊統帥都逃跑了,軍隊無首,豈能不敗?

蔡秉德

相關焦點

  • 開戰4天,朝鮮軍隊兵臨漢城,李承晚:我被抓將是韓國事業的災難
    戰爭爆發不到50小時,北朝鮮部隊靠著蘇聯援助的T-34坦克快速向漢城挺進,得到消息的美國駐韓大使穆喬匆匆跑到總統府見李承晚,此時的總統正在收拾細軟準備逃跑,悲哀竟然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為了保證美國人在遠東的利益穆喬苦口婆心地勸李承晚留下,只有這樣才能穩住已經瀕臨崩潰的韓國軍隊。
  • 韓戰爆發初期,李承晚會見美國大使後,竟連夜坐火車逃跑!
    南朝鮮軍隊在前線大敗的消息就迅速地傳遍了漢城的每個角落,漢城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無數的市民就紛紛加入到了街頭難民的行列當中,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南朝鮮總統的官邸還不叫青瓦臺,當時叫藍宮,就是藍色的宮殿的。1960年的時候,李承晚被推翻了魚後,尹譜善當選了大韓民國的總統,入住了藍宮。他的把藍宮給改名為了青瓦臺。
  • 李承晚質問美軍撤離漢城不講信用,李奇微回復:不,我們仍在朝鮮
    陳澤厚連長帶領戰士們匍匐前進,在悄悄地排除了敵人埋在地堡不遠處的地雷,剪斷了鐵絲網後,全排戰士隱蔽而又迅速地逼近了敵人地堡群,但是直到他們一路摸到了敵人地堡門口都不見有絲毫動靜,原來這裡早就空無一人了,敵人已經逃跑,偵察連於是全部展開搜索敵人漢城外圍陣地,結果都是一樣,陣地上空無一人。
  • 李承晚逃跑,漢城市民上街慶祝,大好局面卻被北朝軍浪費
    2020-12-23 08:09:22 來源: 獨夕娛樂 舉報   1950年6月,李承晚在韓戰爆發數天後就逃離漢城
  • 光復漢城,中朝兩國舉國歡慶,可彭德懷卻高興不起來,他為啥擔心
    摸進地堡後卻發現地堡裡空無一人,偵察連於隨即展開搜索,發現整個漢城外圍陣地上同樣空無一人,敵人已經全部逃跑了。陳子蘭立刻向師裡匯報,師部同意了偵察連進入漢城的請求,全連百十號人全部肩扛鋼槍,精神抖擻,邁著整齊的步伐開進漢城。進城後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敵人從1月3日下午就開始了有組織地撤退,城內沒有留下任何掩護部隊。
  • 韓戰:朝鮮為何三天就攻佔了韓國首都?只因朝鮮有秘密武器
    首先要說明的是,當時的韓國沒有美國軍隊,只有美國軍事顧問團。美軍首支援韓軍隊(第24師史密斯特遣隊)於7月5日才在漢城以南約50千米處的烏山首次與人民軍交火。 不錯,韓國軍隊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而且從韓國建國那一天起,到1950年6月,美國幫助韓國建立了一支15萬多人的部隊(包括4.8萬警察、海岸警衛隊和空軍)以及大量的火炮和車輛。
  • 美軍從漢城敗逃,用一方法阻擋我軍,志願軍:很有用,但沒人性
    這是個大膽而又危險的辦法。負責偷襲臨津江的是39軍的116師,師長汪洋志願軍利用夜色,先派部隊三分之一渡江,在敵人碉堡下挖了容納700多人的坑道。第二天再慢慢把戰鬥人員和大炮運過江。此時朝鮮半島的溫度是零下20度,聯合國軍害怕志願軍踩著河冰渡河。時不時的大炮轟擊使河水一直保持不結冰狀態。志願軍戰士只能趁著河水不足1米時偷運過江,而這是對志願軍體力最大的考驗。
  • 韓戰漢城9個月內4次易主 屠殺場面慘不忍睹
    北朝鮮人民軍在蘇聯武器裝備的援助下,當時已編有10個步兵師,1個坦克旅和1個摩託化團,其士兵大部分是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也有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朝鮮族士兵,即使是新兵也大都是剛剛翻身解放的工人和農民,兵力不多,但其軍官素質和士氣是南朝鮮軍隊所不能匹敵的。南朝鮮的軍官多是日偽時期培養的,士兵則多是從普通群眾中抓來的壯丁。雙方的戰鬥素質是不可比擬的。
  • 美國給韓國留了眾多裝備,為何朝鮮人打來時美韓軍隊卻一起逃跑!
    當1948年8月、9月,韓國和朝鮮相繼建國時,也就意味著分別扶持朝、韓兩國的蘇聯和美國,該如期的選擇撤軍了。而在撤軍的執行力上蘇聯顯然比美國要好很多,不過蘇聯在1948年底撤走的時候,卻留下了5000人的隊伍和大量的軍事裝備。這些人都是用來給朝鮮新兵提供訓練和指導的。
  • 志願軍攻克漢城,國內一片歡騰,彭德懷為什麼卻因此惱怒不已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彭德懷立刻命令三十九軍、五十軍和人民軍一軍團攻擊漢城。 志願軍奮勇出擊,銳不可當,戰果逐漸擴大。 在碧碲裡,衝向漢城的五十軍一馬當先,他們打垮了美軍一個營的阻擊,除了死的傷的,這個營的美國兵全部溜了,把他們的兄弟部隊扔下不管了。五十軍當即圍住傻乎乎留下的敵軍一打,沒成想全是英國人!
  • 朝鮮人民軍三天拿下漢城,軍官感慨:多謝蘇中兩位老大哥出錢出人
    在打響第一槍之前,雙方都有著統一朝鮮半島的夢想,這並非是什麼秘密。北朝鮮金日成多次隔空喊話希望能夠坐下來談一談成立聯合政府之事,而南朝鮮李承晚,則是在美國的支持下有恃無恐,數次叫囂著要以武力進行統一。狐假虎威確實是有一點,雖然南朝鮮軍士氣不佳,缺乏訓練,但從帳面上看,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也並不算大。
  • 第三次戰役前,李奇微空降朝鮮戰場,李承晚哭訴:就怕你們跑了
    實際上對於李奇微能否扭轉朝鮮戰場的局勢,麥克阿瑟心裡是一點底也沒有,因為他們面對的敵人是英勇善戰的志願軍,而之前的多次失敗足以證明這是一個多麼難以戰勝的對手。李奇微到了朝鮮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訪南韓總統李承晚,李承晚一看到李奇微心裡才安定下來,他最怕美軍因為之前的失敗而撤軍。
  • 志願軍攻破漢城後,在李奇微睡衣中發現一封信:向中國軍隊致敬
    彼時的美國和剛剛解放的中國,在物質水平上相差巨大。從表面看,韓戰是聯合國發動的,從根本看,這是地緣政治的必然結果。朝鮮半島當時的位置十分特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徹底支配了日本,但日本並不是東亞大陸的跳板。一條朝鮮海峽,就是東亞和日本的天然屏障。同時,作為戰勝國的蘇聯,也對朝鮮覬覦已久。
  • 韓戰真相:圖六是麥克阿瑟視察,失誤中炸毀漢江大橋
    【奔襲途中】1950年6月到1951年3月,南朝鮮首都四度易手,成為戰爭史上少有的慘烈的國都攻防戰。在這幾個月裡,數以萬計的人死亡。1950年6月,人民軍勢如破竹,僅用3天就佔領漢城。而被美國軍事顧問團稱之為「亞洲雄獅」的南朝鮮軍隊,竟沒能抵擋住人民軍的一次衝鋒,就被迫逃離漢城。
  • 北朝鮮派出T34坦克,美國根本不明白:南朝鮮為何輸得這麼慘
    達裡格想了想,決定逃亡漢城,與其他幾名美軍顧問集合。至於留守在這裡的南朝鮮十二團,他也顧不上這麼多了。事實證明,達裡格這次出逃,是正確的。因為他剛駕車開到開城通往漢城的路口,背後的開城火車站方向就射來一陣密集的彈雨。毫無意外,開城失守,南朝鮮十二團全軍覆沒。
  • 39軍戰朝鮮:重創美王牌軍 攀陡崖渡江佔漢城
    從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吳信泉率領志願軍第三十九軍,在朝鮮經歷了750多個日日夜夜,從鴨綠江邊一直打到「三八線」以南的漢城,經歷了五次戰役和陣地防禦作戰,與兄弟部隊一起打敗了「聯合國軍」和李承晚軍,共殲敵6萬多人。吳信泉「能打仗、會打仗、智勇雙全」,是一位名副其實、無堅不摧、無敵不克的常勝將軍。
  • 南朝鮮節節敗退,李承晚倉皇逃竄,麥克阿瑟乘坐專機親臨戰場!
    麥克阿瑟這一行人好不容易才到達漢江南岸附近,麥克阿瑟用菸斗指著一小山坡說,我們現在就上那兒去看看,從這個小山坡一眼就能夠看到漢江對岸的漢城。記者和攝影師這會兒就圍繞在麥克阿瑟的四周從各個角度拍照,這時候炮彈就不斷從他們頭頂呼嘯而過,其他的人都猛然臥倒在地。但是這麥克阿瑟還真有點大將之風,他始終站在這個小山坡上,盯著漢城,毫不在意身邊的爆炸聲。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南朝鮮毫無防備,美國人也沒猜到?
    所以南朝鮮一線的指揮官們都對這種警報非常厭倦了,可以說已經是非常的放鬆警惕,而且就在這一天,南朝鮮國防軍司令部在漢城慶祝軍官俱樂部隆重開業,很多南朝鮮在三八線附近一線的高級指揮官都跑到漢城去參加這個俱樂部的開業典禮。而且這會兒也是南朝鮮農業收割的季節,南朝鮮部隊裡的很多士兵都是農民,都是從農民直接招募而來。
  • 我軍唯一一支攻克兩座首都軍隊:收復平壤和攻克漢城,軍長是誰?
    ,在12月6日,116師346團首先進入了平壤,而平壤也是在被聯合國軍佔領47天後,再次回到了北朝鮮的手中。在戰鬥開始後,美騎1師還以為是朝鮮軍隊,但是打到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是中國軍隊來了,而在雲山戰役中,吳信泉帶領39軍殲滅聯合國軍2000餘人,其中有美軍1800人,這是中美第一次交手,打出了我軍的威武,震驚了世界,讓那句「紙老虎」更加的形象了。
  • 韓國:首都將不是首都 漢城將不叫漢城
    韓國「新行政首都建設促進委員會」6月8日宣布,該國的85個主要國家機關將從2012年起遷往新行政首都,預計將在2014年完成搬遷工作,總費用預計將達到3.4萬億韓元。據《朝鮮日報》報導,此暫行方案6月中旬經委員會審議通過之後,將在7月中旬交由總統批准並最終定案。此外,韓國首都漢城將在本月確定其漢語新名稱,可能的選擇是「首爾」或「首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