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從漢城敗逃,用一方法阻擋我軍,志願軍:很有用,但沒人性

2021-01-20 熊貓哥聊歷史

文\熊貓哥

志願軍炮兵

1950年,第二次戰役結束,失敗但還是狂妄的麥克阿瑟一邊叫囂著要「核平中國」一邊被忍無可忍的杜魯門撤換。李奇微走馬上任。

對於聯合國軍的悲慘局面,已經超出李奇微的想像,李奇微後來回憶說:

實施進攻的中國軍隊再次將一支又一支的部隊追趕得抱頭逃竄。潰逃之中,這些部隊又丟棄了大量貴重且難以補充的武器裝備……

當他發現很多的失敗是因為志願軍穿插敵後,而且是靠雙腿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而聯合國軍沒有汽車就不行軍,因為貽誤戰機,

他召集起陸軍師長大罵:記住,你們是陸軍,沒有車還有腿,他們中國人能用雙腿奔襲幾百裡,你們為什麼不行。

但此時的聯合國軍人心惶惶,回家過聖誕的呼聲越來越多,甚至還有高級將領。怒不可遏的李奇微只能換了一連換了八個師長才讓部隊的情緒安頓下來。

李奇微一上任能擺平軍心不穩的部隊確實有他的一套,但他的這一套還是靠背後經濟發達的國家。為了補充實力,美國從本土空運來一大批糧食和彈藥,更是加大軍工產品的生產,並降低徵兵年齡,從18歲降到17歲。從歐洲和日本調了一大批二戰老兵,戰鬥骨幹。聯合國軍正在有條不紊的恢復力量

但志願軍不會給李奇微喘息之機

1950年12月31日,令聯合國軍萬萬沒想到的是,離第二次戰役不過20天,志願軍主動發起了第三次戰役。

對於這次戰役,志願軍總部是慎之又慎,因為這次與前兩次不同。聯合國軍第一二次戰役嘗到了志願軍的厲害,已經不再輕視志願軍。

但擋在志願軍眼前的是一條大江。臨津江,是朝鮮中部河流。河寬一百餘米。受海潮影響,最深時候水深幾米,最少時候水深不足一米。為了阻擋志願軍進攻,聯合國軍不但在河南岸修建碉堡、暗堡,還鋪設地雷帶,炮擊河面,飛機巡航。

對于堅固的大江碉堡,多用飛機大炮轟炸就能解決。但這正是志願軍的弱勢,火力基本都是輕武器,缺少大炮飛機(尤其是炮彈),人扛炸藥包炸碉堡,人工排雷。如果強攻,必然損失慘重。

志願軍總部辦法是,為了減少傷亡,為了達到攻擊的突然性。要提前把人員、大炮(志願軍有少量大炮)偷運過河。這是個大膽而又危險的辦法。負責偷襲臨津江的是39軍的116師,師長汪洋

志願軍利用夜色,先派部隊三分之一渡江,在敵人碉堡下挖了容納700多人的坑道。第二天再慢慢把戰鬥人員和大炮運過江。此時朝鮮半島的溫度是零下20度,聯合國軍害怕志願軍踩著河冰渡河。時不時的大炮轟擊使河水一直保持不結冰狀態。志願軍戰士只能趁著河水不足1米時偷運過江,而這是對志願軍體力最大的考驗。

河水太冰,又要運大炮。如果長時間在河水泡著,人的腿會凍僵。其結果就是截肢。怎樣使冷水不能泡著腿,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116師師長汪洋發動戰士們,群策群力。用豬油抹在腿上,再用雨衣纏上,儘可能的減少寒氣進入大腿。

就是用了這些最土的辦法,116師志願軍戰士們趁著夜色渡過大江,當一切準備就緒。突然襲擊,對聯合國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聯合國軍本以為臨津江是銅牆鐵壁,把防守重點也放在別處。沒想到志願軍偏偏選擇了最意想不到的臨津江。

聯合國軍的三八線防線,一處被攻破,其他各處的側面就暴露在志願軍的直接攻擊範圍之內。聯合國軍大亂,什麼英軍、南朝鮮軍等等,從本該自己的防線後撤(逃跑)。志願軍全線壓上,兵峰直指漢城。

剛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還沒怎麼反應過來就接連接到前線失敗的消息。李奇微親自去阻擋潰兵也無濟於事。

許多年後,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中追述了當時南朝鮮軍從「三八線」潰逃的真實情景:

敵人的攻勢在大約除夕黃昏後兩小時到來了。那一夜,南韓第一師和第六師的敗訊,不斷傳進我的指揮所。元旦上午,我驅車由北面出了漢城,結果見到了一幅令人沮喪的景象。南朝鮮士兵乘坐一輛輛卡車,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湧去。他們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者乘著各種徵用的車輛逃到這裡來的。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得離中國軍隊愈遠愈好。他們扔掉了自己的步槍和手槍,丟棄了所有的火炮、迫擊炮、機槍及數人操作的武器。

其實,聯合國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潰兵從三八線逃到漢城,聽到志願軍馬上要進漢城,又向南逃。

李奇微無奈只能命令部隊全線撤退但漢城以南的預設防線。

很快,李奇微就接到李承晚的質問:「李奇微將軍講過,你是準備長期留在朝鮮的,可現在你剛到朝鮮一個星期,就要撤離漢城,難道你指揮的軍隊只會撤退嗎?」

李奇微怒不可遏說,「總統先生,最好請你到前線聽聽中共軍隊進攻時吹起的刺耳的軍號,看看成千上萬的中共軍隊用不堪入耳的英語喊『繳槍不殺』和蜂擁衝鋒的情景,再看看你的軍隊是怎樣像羊群一般的潰逃吧!」

但這時候,志願軍卻突然停止追擊

最大的原因就是後勤,聯合國軍不但派出飛機轟炸志願軍的後勤線,還在聯合國軍後撤之前所能控制的地方用了一招,陰損但非常有用的方法,這在我國古代叫「堅壁清野」

志願軍總部發現,雖然聯合國軍在潰逃,但似乎在有意讓出漢城,不與志願軍做糾纏。而且還把志願軍能用上的所有東西。不管是飛機大炮重武器輕武器,甚至是汽油,儲存的糧食,和漢城平民。可以說,漢城吃的、喝的、用的一點沒有,是一座毫無用處的廢城。

志願軍不能就地解決給養。所有的給養還得從國內遠程運送。志願軍不能維持如此長的戰線。

雖然李奇微是在有序撤退,堅壁清野,但聯合國軍也付出2萬人的代價。

相關焦點

  • 我志願軍攻破漢城後,看到牆上美軍留下的一句話,全軍停止了追擊
    引言:1950年底,我志願軍為了徹底打破美軍反擊的幻想,自臨津江一線發動了對聯合國軍的進攻。敵軍剛剛得以喘息,沒想到竟然被我軍在一晝夜攻破了防線。並且將戰線推進到了朝鮮南部。美軍由於在我軍接連發起的攻勢中失敗,因此不得不以停戰談判的藉口換取一口喘息之機。但我志願軍並沒有上美軍的當,而是迅速發起了第三次戰役,我軍勢如破竹地衝進了漢城。美軍只得慌忙繼續南逃。那麼我軍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停止了進攻的步伐呢?
  • 志願軍首次全面攻勢就打過三八線解放漢城,差點把美軍趕下海!
    然而,考慮到此時美軍新敗,志願軍在士氣上有極大優勢,且國內考慮如果按美國提議以三八線為界停戰,那麼在政治上而言十分不利。因此,志願軍奉命克服困難,進行新一輪的作戰,就在這種不利條件下,志願軍發起了第一次自己的攻勢行動。戰役細節在此不提,在此只說說戰局發展。
  • 談兵第一期:志願軍當年是怎樣扛著紅旗進漢城的?
    由於受到志願軍右翼深遠迂迴穿插的威脅,漢城地區的10多萬「聯合國軍」有被合圍在漢江以北的危險,因此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不得不下令放棄漢城,全線後撤。但他沒想到韓軍已經在前兩次戰役中被志願軍徹底打怕了,槍聲一響,就完全喪失了鬥志,立即扔掉所有武器裝備,拼命往後方逃命,而且逃得離志願軍越遠越好!韓軍的迅速潰敗,不僅使第一道防線幾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就土崩瓦解,而且使志願軍可以從第一道防線上打開的缺口實施深遠迂迴,從而對第二道防線的美英軍形成了合圍態勢。
  • 1951年,志願軍攻佔漢城,國內狂歡慶祝,彭德懷卻大怒:胡鬧!
    此後僅用了短短十年,他就幹上了陸軍副參謀長的差使了。李奇微也以卓越的個人才幹證明了自己爬得如此之快是有道理的,他在美軍中以「堅強意志和指揮才能」著稱。同僚公認遲早有一天李奇微會攀上美國陸軍的權力頂端。
  • 韓戰:李奇微守漢城4天後敗逃,曾說:要打破志願軍不敗神話
    當我軍十幾萬戰士向美軍開槍的時候,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錯了。可是已經晚了。原來我軍一直都是晝伏夜出,路上腳印也是紛紛被直接掩埋。從中我們也能夠聯想到,當時志願軍戰士的困難環境,不能生火做飯,不能隨意走動,志願軍的衣服還很薄,我們很難相信當時志願軍同時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 志願軍入朝作戰,佔領韓國漢城70天,為何選擇撤離漢城?
    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攻克漢城的故事。1051年1月4日,志願軍攻克了韓國漢城。但是70天以後,志願軍各部隊主動從漢城撤離。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認真的說,這是武器裝備不足和後勤供給等原因造成的。
  • 志願軍10次勝仗,只有這一次能讓美軍心服口服?38軍居功至偉
    這支部隊的藍色戰旗一度被志願軍班長張積慶繳獲當包袱皮,後來成了北京軍事博物館的展品。這場戰役中,美軍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和海空軍優勢,最終讓美軍得以逃離生天。下碣隅裡的我軍阻擊陣地,被美軍用炸藥炸過一遍,又用推土機碾壓一遍,我軍堅持作戰20多天沒吃上飯,卻眼睜睜看著美軍把堆積如山的食品、衣服、彈藥潑上汽油燒掉。
  • 漢城:志願軍的照片發生地故事!
    來到了當年志願軍攻入漢城時穿越的獨立門。    還有這張名氣更大的而且震驚了世界:志願軍攻進漢城後與人民軍在「議會大樓」前聯歡的照片。  幾次來漢城都想找到當年志願軍在「議會大廈」舉行慶祝攻佔漢城聯歡的那座建築,可惜是怎麼打聽都找不到,最後才知道原來這「議會大樓」是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建的「總督府」,後做為韓國政府辦公大樓、美軍指揮部和韓國議會
  • 此戰美軍飛機竟聽從志願軍指揮,對英軍狂轟濫炸,全殲英軍一個團
    1950年底,為打破美軍爭取喘息時間,捲土重來的陰謀,志願軍突破「三八線」,對敵人發起第三次戰役。在一次戰鬥中,美軍飛機竟聽從志願軍的指揮,對英軍陣地狂轟濫炸,幫助我軍全殲英軍一個團。
  • 上甘嶺血戰,美軍打不下志願軍的坑道,居然妄想用毒氣彈
    凌晨5時,美軍第7師、偽2師的7個營,2000多人的兵力在30輛坦克、4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向著防守高地的兩個志願軍步兵連發起衝鋒。 我第135團1、9連在遭敵炮擊後,仍未失去戰力。戰士們利用坑道與野戰工事,堅強抵禦來襲之敵,硬是打退敵人30多次衝鋒。戰至下午1時,地表陣地幾乎被全部摧毀,由於傷亡實在太大,志願軍戰士們不得不轉入坑道作戰。
  • 來到志願軍在漢城照片的現場!
    抗美援朝戰爭中,留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1951年1月4日誌願軍穿過獨立門進入漢城!     多次來到漢城,第一次專程來到這照片的發生地,實地向我軍前輩的英雄們致敬!  「獨立門」一開始叫做迎恩門  ,當初明朝建立的時候朱元璋曾經告誡子孫有15個國家永遠不能徵討,其中就包括朝鮮。
  • 朝戰老兵回憶砥平裡戰役:打破了我軍的不敗神話,讓美軍恢復鬥志
    不過這場戰役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戰後影響卻甚為深遠,用老兵的話來說,這場戰役打破了我軍在朝鮮戰場上的不敗神話,讓美軍和『聯合國軍』重新恢復了鬥志! 自此之後,直至1951年1月8日,我人民志願軍接連發起三次大規模戰役,在這三次戰役之中,我人民志願軍皆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殲敵7萬餘人,攻克南朝鮮首都漢城,將戰線從鴨綠江畔一度推進到了37線附近! 戰至此時,我軍士氣如虹,美軍和『聯合國軍』已經聞風喪膽,尤其是南朝鮮軍,更是看到我軍旗幟之後便立刻四散而逃!
  • 入朝第三次戰役,志願軍為何止步「三七線」?
    從1950年12月31日開始,到次年1月8日結束,中朝軍隊克復漢城並前進至北緯37度線。一個緯度平面距離為111公裡,意味著志願軍越過「三八線」後,繼續向南前出100多公裡。這個結果甚至有些令人「出乎意料」,火力強大、戰力一流的美軍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 志願軍11分鐘擊潰美韓,三招攻下臨津江,打得聯合國軍撤出漢城
    吳信泉為了阻擋志願軍涉水過江,白善燁在江北岸撤退之時便埋布了大量地雷,一來可以滯緩志願軍渡江的進度,二來志願軍排雷的舉動還可以暴露志願軍企圖渡江的位置在這一側臨津江南岸地勢平坦,便於我軍展開,並且江面狹窄水急水淺,確實便於我軍突破,所以白善燁把防守重心全部放在了左翼。右翼東段雖然江寬水深,南岸多峭壁,但是白善燁只在這裡的陣地上放了一個團,南岸峭壁雖多但是有為數眾多的雨裂溝,過江的部隊可以攜帶梯子從雨裂溝輕而易舉地爬上去。
  • 志願軍解放漢城,天安門徹夜狂歡,彭德懷聽說後卻怒批:這是胡鬧
    1950年年底,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協同作戰下,發動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三次戰役。相較於前兩次戰役,這時的志願軍對於美軍作戰戰術以及排兵布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並且經過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全軍上下,可謂士氣高漲,大有南下一統朝鮮半島的勢頭。
  • 被嘲諷沒來過首爾,志願軍老兵:51年開坦克來過,那時沒人查護照
    李奇微上任後,為了止住「聯合國軍」的頹勢,以漢城為中心設置了三道防線,並把韓軍放在了第一線,英美等國的軍隊則處在第二線。就在李奇微忙於排兵布陣的時候,志願軍總部決定乘勝追擊。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正式打響,我軍出動了6個軍的兵力向當面之敵發起了全面進攻。韓軍的戰鬥力本來就弱,這次又被李奇微當成炮灰擺在了第一線,更是心生不滿。
  • 取之於敵,用之於敵!志願軍如何用繳獲武器,教美軍做人?
    但實際的情況是,美國的空中力量在戰爭中有著絕對的制空權,對我運輸線形成了非常大的壓力;而美軍則憑藉強大的海空力量源源不斷地向戰區投送兵員、物資,反倒在後勤補給上比我們要更便捷。我們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當時志願軍的困難有多大。
  • 漢城撤退時,美軍向英軍投下汽油彈,英國官兵:又拿我們當替死鬼
    感恩節和聖誕節都沒過消停的美軍,本來希望過一個美好的"跨"年夜,沒想到卻讓志願軍"跨"過了三八線。114師旗開得勝,後續部隊也陸陸續續跟了上來。志願軍50軍也在39軍的協同下,順利地度過了臨津江。志願軍50軍原是國民革命軍第60軍起義後改編而成的,在前兩場戰役中發揮得並不出色。
  • 漢城撤退時,美軍向英軍投下汽油彈,英國官兵:又拿我們當替死鬼
    感恩節和聖誕節都沒過消停的美軍,本來希望過一個美好的"跨"年夜,沒想到卻讓志願軍"跨"過了三八線。114師旗開得勝,後續部隊也陸陸續續跟了上來。志願軍50軍也在39軍的協同下,順利地度過了臨津江。志願軍50軍原是國民革命軍第60軍起義後改編而成的,在前兩場戰役中發揮得並不出色。
  • 志願軍開著坦克進漢城?從史料記載來看,明明是輕步兵幹的
    端著步槍,刺刀見紅就打進了漢城難道不比開著坦克更提氣嗎?而且從事實上來說,當時我們的確還沒用上坦克。這麼說搞得好像,當時志願軍武器裝備有多好似的。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志願軍裝甲部隊概況及攻入漢城戰鬥的情況。首先,既然提到了坦克,那麼就先介紹下我軍坦克部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