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願軍攻破漢城後,看到牆上美軍留下的一句話,全軍停止了追擊

2020-12-08 盛歷史

引言:1950年底,我志願軍為了徹底打破美軍反擊的幻想,自臨津江一線發動了對聯合國軍的進攻。敵軍剛剛得以喘息,沒想到竟然被我軍在一晝夜攻破了防線。並且將戰線推進到了朝鮮南部。

美軍由於在我軍接連發起的攻勢中失敗,因此不得不以停戰談判的藉口換取一口喘息之機。但我志願軍並沒有上美軍的當,而是迅速發起了第三次戰役,我軍勢如破竹地衝進了漢城。美軍只得慌忙繼續南逃。那麼我軍為何不乘勝追擊反而停止了進攻的步伐呢?

在我軍發起進攻之前,參與聯合國軍的其他西方國家由於同樣遭到了我軍的攻擊,因此將責任歸咎於美國的指揮不利。因此在聯合國軍內部出現了是否該撤軍的分歧。但美軍的一意孤行決定重整防線意圖反擊。於是美國總統對朝鮮半島開始增兵,並且將李奇微調到了美第八集團軍接替了遭遇車禍的前任指揮官。他在上任後立即拿出了一整套反擊計劃。而志司已經決定共使用9個軍的兵力對其正面構築防線的美軍進攻,徹底讓美軍的企圖胎死腹中。

這位從歐洲戰場上歸來的李奇微將軍是個十分務實且難纏的對手,在他上任之時,看到第八集團均的士氣非常低落。因此被李奇微一頓大罵,並且拆掉了美軍軍官吉普車上的車篷,讓軍官們在寒風中好好的冷靜一下為什麼自己會失敗。但他個人並不能挽救美軍失敗的命運。

12月31日17時,我志願軍全線發起進攻,由於我軍戰役發起的極為隱蔽和突然,因此南朝鮮軍的陣地被我軍迅速的突破,並為主力打開了一條通往漢城的道路。而由於「聯合國軍」的防線全面崩潰,美軍只得繼續向漢城以南撤退。當南朝總統特使前來質問李奇微為什麼沒有守住漢城時,李奇微回答:請總統先生先親自去看看他那群像羊一樣滿山亂跑的軍隊。而在李奇微撤退前,在辦公室的牆上釘了一件自己的睡衣,並且在牆上留了這麼一句話:向中志願軍致敬。

當1月4日我志願軍佔領漢城時,很快發現了這件睡衣和他留下的這句話。並且轉達給了志司。看著美軍撤退方向的志願軍總指揮陷入了沉思。當我志願軍佔領洪川,且一度接近37線時,總指揮立即命令我志願軍全體停止追擊,打掃戰場轉為防禦。大家都紛紛不解,如此順利的形勢下,為什麼不徹底殲滅這股美軍呢?

原來我志願軍總指揮認為,雖然聯合國軍的防線被我志願軍一擊則潰,但是作為主力的美軍並沒遭到非常嚴重的傷亡,其部隊的基本建制依然健全,如果我軍貿然追擊的話,很可能會遭遇美軍的反擊。如果美軍再來一次仁川登陸的話,那我們就不可避免地同朝鮮人民軍一樣遭到失敗。再加上我軍的補給線過長,我軍的彈藥補給只能維持一周,種種情況已經於我不利。因此我志願軍便停止了追擊。

結語:由於我軍及時將部隊收攏,並且轉入防禦狀態,一直在等待反擊的李奇微沒有找到任何機會,因此不得不暫時放棄反擊計劃,而我志願軍則因為正面防線過寬,則主動收縮放棄了一些不利於防守的戰略要點。但野心勃勃不甘失敗的李奇微逐漸醞釀出了另一個稱為磁性戰術的計劃,等待著進攻的時機。

史料來源:《韓戰全史》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平推到漢城,彭德懷卻下令停止追擊,他在害怕什麼
    然而,在這種局勢下,彭德懷卻下了一道令所有人意料不到的命令——停止追擊。這道命令讓彭德懷承受了三方的壓力——國內、朝鮮、蘇聯,尤其是朝鮮的金日成,他覺得勝利在握,為何不乘勝追擊,為此,他兩次在彭德懷面前鬧,還搬出了史達林和毛主席來威脅彭德懷。對此,彭德懷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強調志願軍面前有太多困難,如果,輕敵冒進,很容易墮入敵人設置的圈套,甚至會重蹈第二個仁川登陸的悲劇。
  • 志願軍打下漢城後,彭老總突然下令收兵,理由非常現實
    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1951年1月,中國志願軍一鼓作氣攻克了漢城,並且一路乘勝追擊,一直打到了三七線。 但是,就在這個士氣正盛的關鍵時刻,彭老總卻突然下令停止追擊,把蘇聯駐朝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去找史達林告狀去了。
  • 抗美援朝奪取漢城後,彭總下令停止追擊,此人反對,要將彭總撤職
    1951年1月4日,天空中雪花飄,北風嘯,志願軍第五十、三十九軍各一部和朝人民軍第一軍團攻進了漢城。「奪取漢城了!」消息傳出後,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1月8日,在偵悉美軍在烏山地區設下重兵埋伏後,彭總斷然命令我50軍挺進的一個團轉入防禦。並下令:"中朝部隊全線停止前進。暫時停止追擊!」 命令傳到各部隊後,有些指戰員們以為聽錯了命令,紛紛打電話到司令部核實。大家說:「打美鬼子比打蔣介石還容易,現在勝利了,應該乘勝追擊,快打,快勝,快回國。」
  • 志願軍停止追擊美軍,讓金日成不滿,而史達林一句話讓他不敢反駁
    對於我志願軍在戰爭利好的情況下,卻停止追擊撤退中的「聯合國軍,」他真的有不滿情緒了嗎?刻不容緩的休整因此我志願軍入朝後發起進攻的前三次戰役,其主要兵力都是以志願軍為主,並將「聯合國軍」逼退到「三七線」附近,取得了一定的戰果。聯合國軍主動撤退,使包括漢城、仁川等城市先後被志願軍佔領。也就在第二次戰役和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我軍依次提出了休整的建議。
  • 志願軍攻破漢城後,在李奇微睡衣中發現一封信:向中國軍隊致敬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始了保家衛國之戰。志願軍進入朝鮮後,從十月二十日到十二月三十日的兩次戰役期間,打敗了美軍和南朝鮮軍,初步鞏固了戰果。十二月三十一日,第三次戰役打響。這一次,李奇微決定打陣地戰,意圖通過強大的物質力量拖垮志願軍。
  • 志願軍停止追擊,蘇聯大使威脅彭德懷,彭總大怒:要殺就殺我的頭
    我志願軍攻克漢城的消息傳到國內,國內一片歡慶沸騰,老百姓紛紛走上街頭,熱烈歡呼,到處都洋溢著一片喜慶的氛圍,當天人民日報就發出了頭版頭條《中朝軍隊發起新攻勢,光復漢城向南急進》,另外很多報紙報刊也紛紛刊發消息,祝賀漢城光復,其中有一條社論這樣寫道: 「向大田前進!向大丘前進!向釜山前進!
  • 談兵第一期:志願軍當年是怎樣扛著紅旗進漢城的?
    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我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本來看到志願軍入朝之後在兩個月時間接連進行了兩次戰役,全軍戰鬥傷亡已經超過4萬人,還有大量凍餓減員,部隊已經非常疲勞,急需休整補充。二線兵團至少還要兩個月才能完成參戰準備,人民軍也只有3個軍團約7萬人可以馬上投入作戰。而且此時已經是寒冬季節,後勤補給線由於美軍空襲,受到嚴重破壞,後勤補給十分困難。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志願軍並未滿足眼前的勝利,緊接著又打響入朝之後的第三槍。志願軍指揮部集中6個軍的主力,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再次對聯合國軍發起了全線進攻,殲滅敵軍一萬九千多人,佔領韓國首都漢城,將戰線從之前的「三八線」附近推至「三七線」( 北緯37度線)附近。隨後,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審時度勢,適時對志願軍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
  • 李承晚質問美軍撤離漢城不講信用,李奇微回復:不,我們仍在朝鮮
    195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9師在炮兵第42團支援下,於18時30分突破臨津江,至1日拂曉前突入敵防禦縱深12公裡,佔領了東豆川以西安興裡、上牌裡地區,在追擊敵人至議政府東山水落山地區後,又協同志願軍第38軍114師,擊潰了美軍24師的一個團,然後全師停下來進行短暫的休整
  • 志願軍解放漢城,天安門徹夜狂歡,彭德懷聽說後卻怒批:這是胡鬧
    1950年年底,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協同作戰下,發動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三次戰役。相較於前兩次戰役,這時的志願軍對於美軍作戰戰術以及排兵布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並且經過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全軍上下,可謂士氣高漲,大有南下一統朝鮮半島的勢頭。
  • 三戰三捷,志願軍取漢城後為何不南下?彭德懷:老夫也懂誘敵深入
    人民軍第2軍和第5軍團在橫城和原山一帶順利突破敵軍防線,此時志願軍第50軍在東線擊潰美軍25師一部後,成功全殲英軍29旅來福槍團第一營,這極大震動了美軍的防線。此時志願軍前鋒已經對漢城形成合圍之勢,李奇微下令放棄漢城,將前線部隊回撤到37線一帶建立新的防禦體系。3日下午15時,聯合國軍主動撤出漢城,次日誌願軍第50軍、39軍以及人民軍第一軍團一部兵不血刃的佔領漢城。
  • 美軍從漢城敗逃,用一方法阻擋我軍,志願軍:很有用,但沒人性
    就是用了這些最土的辦法,116師志願軍戰士們趁著夜色渡過大江,當一切準備就緒。突然襲擊,對聯合國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聯合國軍本以為臨津江是銅牆鐵壁,把防守重點也放在別處。沒想到志願軍偏偏選擇了最意想不到的臨津江。聯合國軍的三八線防線,一處被攻破,其他各處的側面就暴露在志願軍的直接攻擊範圍之內。
  • 抗美援朝:志願軍突破三八線以南,彭總為何下令停止追擊?
    經歷過多次戰鬥的彭偉人、志願軍等將領都深刻認識到,中國軍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戰鬥意志和戰略戰術都彌補不了他們與美軍在裝備力量上巨大的差距。 就連志願軍也這麼想,讓他們早點結束戰爭回到祖國。但前鋒已經快要打三六線了,這時彭老總卻下令說:「停止追擊」這是為什麼呢?
  • 志願軍追擊美軍遇防禦,僅靠刺刀和手榴彈,1個班獨自攻下山頭
    1950年11月初,在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期間,隨著我志願軍主力部隊在清川江以北全部展開,向分頭冒進的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全線發起攻擊,突然遭到痛擊的美軍開始倉皇地向清川江以南全線撤退,以逃避我軍的攻擊,為了擴大戰果,我西線部隊立即轉入追擊。
  • 志願軍用4天攻克漢城,李奇微逃離前,給彭總留下一句話
    清江川戰役打響之後,在總指揮彭德懷的帶領下,志願軍充分抓住了麥克阿瑟對志願軍不屑一顧,在戰場上剛愎自用的弱點,採用迂迴穿插、分散包圍的戰略方針,在聯合國軍的封鎖線上撕開了一個口子,長驅直入,直擊由沃克率領的美軍第八集團軍。
  • 當志願軍打到三七線時,身經百戰的彭總為何感到「心裡不踏實」?
    1951年元月,中朝軍隊佔領漢城,並前推至北緯37度線附近。獲得如此重大的勝利,國內、全軍一片歡騰,舉行各種歡慶儀式。可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總,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他略帶沉重的對洪學智說道:「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怕過,可自從收復漢城後,心裡就沒踏實過。
  • 砥平裡戰鬥,美軍吹噓為第二仁川,志願軍確實也暴露了主要弱點
    這時,中朝兩軍領導正在平壤以東的成川召開高級幹部會議,聯合司令部立即決定停止休整轉入防禦。彭德懷聽到這一消息後馬上憂慮起來,他十分了解部隊供應不濟的情況,希望能乘漢城、仁川尚在手中時爭取停戰談判。於是他於1月27日致電毛主席建議播發中朝兩軍擁護限期停戰的消息。
  • 1951年志願軍攻入韓國漢城後,看到了這一幕,韓國人無法忘卻的恥辱!
    上世紀中期,發生在韓國首都漢城的一場戰役,中國志願軍進入戰區後,卻看到了這樣一幕,這樣讓韓國人視為永生恥辱的一幕。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事情,我們一起看看。 跟美軍進攻時朝鮮不知曉的情況如出一轍,中蘇兩方突然加入戰爭一下子讓美軍傻了眼,很快,美軍寡不敵眾,敗下陣來。
  • 志願軍首次全面攻勢就打過三八線解放漢城,差點把美軍趕下海!
    由於美軍指揮官李奇微把韓國部隊部署於一線(本意是給美軍當肉盾),而韓國部隊面臨衝擊力極強的志願軍攻擊時被徹底嚇破了膽,一線的韓國軍隊全線潰敗。韓國軍隊的潰敗影響了整個戰場,志願軍把所有韓國軍隊逐出,使得二線的美軍完全暴露在志願軍攻勢下。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發揮人數和近戰的優勢,進行穿插突破和分割包圍,二線的美軍不及反應就被志願軍裝進一個個的口袋。
  • 韓戰中,哪支部隊最先打入漢城,軍長是誰,後來授予何軍銜?
    我不也和你一樣出身舊軍隊?我從來就沒有把你們當後娘養的看待!」他擲地有聲地承諾:「有我彭德懷在,50軍不但不會改編,而且優先換新裝備!」曾澤生率領50軍先後兩次入朝作戰,功績有目共睹,曾創造了5個「最先」:即最先整營殲滅英國皇家坦克營;最先指揮部隊攻入漢城;最先把美軍追擊到水原以南烏山;最先在漢江以南在美軍強大攻勢下頂住了進攻,經受了嚴峻考驗;第二次入朝作戰最先陸空協同一舉收復西朝鮮灣大小和島等諸島嶼。這其中,又以50軍最先攻入漢城最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