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打下漢城後,彭老總突然下令收兵,理由非常現實

2020-12-24 騰訊網

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1951年1月,中國志願軍一鼓作氣攻克了漢城,並且一路乘勝追擊,一直打到了三七線。

但是,就在這個士氣正盛的關鍵時刻,彭老總卻突然下令停止追擊,把蘇聯駐朝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去找史達林告狀去了。

金日成對這個決定也不能理解,就找到了中朝聯軍司令部,詢問彭老總為何鳴金收兵。

彭老總面色沉重,因為從中國志願軍進入朝鮮算起,已經過去了70天,志願軍已經損失了10萬多人,其中有一半都是非戰鬥減員。

與此同時,軍隊面臨的風險還有很多,比如美軍已經牢牢把控著制空權,而我軍卻連後續的物資供給都難以保證,很多部隊為了快速追擊,甚至扔掉了燒飯的炊具,在朝鮮氣候惡劣的冰天雪地中,繼續追擊無異於自尋死路!

金日成顯然也知道這些問題,但他沒有立刻同意彭老總的主張。於是,彭老總接著說,敵軍如今佔據洛東江天線,就是為了引誘我軍深入。

但是,金日成求勝心切,就建議志願軍一邊休整一邊追擊,但彭老總就一句話:繼續追擊一定會吃虧!

金日成仍然不願退讓,彭老總就拿出了一份國內的復電,上面說如果金日成執意追擊,只好由朝鮮人民軍繼續追擊,中國志願軍可以留下防守。

這份復電讓金日成很尷尬,但他還是不甘心,於是在第二天又找來了外交部長樸憲永當說客,聲稱只有現在立刻打痛美軍,才能逼他們撤出朝鮮。

彭老總見對方如此固執,直接拍案而起,怒道:「我堅決反對你們這種輕敵的錯誤意見!我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如果感覺我不稱職,可另請高明!」

金日成見彭老總已經動怒,就不再苛責,但也沒有罷休的意思。彭老總又說,朝鮮軍隊12萬人已經休整了兩個月,大可全軍追擊,若將美國人趕出朝鮮,自己拍手稱慶,如若進攻不利,此時志願軍再按原定計劃南進。

金日成在釜山吃過大虧,上次南下洛東江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於是連聲拒絕。

彭老總坦誠地說,中國志願軍更想早點回到祖國,但不是所有事都是心想事成的,尤其是戰場上的事,不能意氣用事。

金日成此時只剩最後一口氣,就是拉佐瓦耶夫給史達林發去的電報,恰好此時電報傳回,裡面不是對中國志願軍的督戰,反而把拉佐瓦耶夫狠狠批評了一頓,甚至直接撤掉了他的職務,並告訴金日成,一切都要聽彭老總的。

到了這個時候,金日成終於徹底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連聲向彭老總道歉,願意聽彭老總的安排。

看來,主席派彭老總掛帥出徵,是非常正確的選擇,為了幾十萬中國志願軍將士的安危,也只有彭老總敢如此強硬地拒絕金日成的進攻要求。

相關焦點

  • 志願軍解放漢城,天安門徹夜狂歡,彭老總為何卻怒批是胡鬧?
    但鮮有人知,彭老總得知天安門廣場徹夜狂歡的情況後,並不高興。彭老總為何不高興?難道是反對天安門廣場群眾的慶祝?解放漢城值得慶祝嗎?當然值得!這一戰,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這一戰,也可謂替中國人民一雪前恥,挺直了中國人民的腰板。
  • 攻下漢城後彭老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主席: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志願軍從入朝以來,直接打下了三次大型戰役的勝利,從來都沒有休息過。這個時候戰線已經被拉得很長,志願軍的彈藥糧食很難得到補給。當時志願軍基本上是穿著單薄的衣服,一口炒麵一口雪的在跟美國人打仗,即使我軍戰鬥意志強悍,但是也不能餓著肚子空著手去戰鬥。
  • 抗美援朝:志願軍突破三八線以南,彭總為何下令停止追擊?
    1950年冬天,朝鮮戰場上發生了一場非常激烈的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不顧生死,迫使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籤署停戰協定,從而確保了國內和平。然而這場勝利來之不易,志願軍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在陣亡後,李奇微被任命為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以及「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李奇微到任後,通過仔細研究中國軍隊的打法,發現中國軍隊最大的軟肋在後勤補給方面,於是以放棄韓國首都漢城為代價,引誘志願軍繼續南進。好在彭老總經驗豐富,看穿了李奇微的計謀,命令部隊立刻停止追擊進行休整。
  • 志願軍解放漢城,天安門徹夜狂歡,彭德懷聽說後卻怒批:這是胡鬧
    但和國內民眾表現相反的是,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尤其在他聽說國內民眾亢奮的反應後,彭德懷顯得極為著急,原來這時的彭德懷有他自己的擔憂,用彭德懷的原話來講:「解放個漢城就這樣搞,要是丟了漢城,怎麼交代?這不是胡鬧嘛。」
  • 志願軍屢屢敗退,彭老總無奈搬出當年諸葛亮的戰術,殲敵1.2萬
    彭老總想過麥克阿瑟經歷過失敗後,必定不會那麼大膽地採取最冒進的策略,但他看到美軍大刀闊斧,猛火急攻,還是小看了麥克阿瑟這個人,麥克阿瑟堵上一切,要將他們打敗,彭德懷將軍暗道不好,一時還找不到很好的迎戰方案。
  • 師指坑道被炸塌,師長被埋,彭老總下令:不論死活,一定要挖出來
    1952年4月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啟程回國,他在一年的多的時間內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及其所糾集的十六國聯軍從鴨綠江邊一直打退到三八線,並將戰線徹底穩住,彭老總在離開朝鮮戰場時對朝鮮戰局已無半點擔憂了,因為此時讓美軍束手無策的志願軍前沿坑道防禦工事已經接近完成了。
  • 志願軍突破38線100公裡,彭德懷突然預感到危險:立刻停止追擊
    於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自願組成人民志願軍,彭老總擔任司令,在1950年的是時候入朝作戰。在入朝作戰之後的兩個月的時間內,志願軍以非常快的速度,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趕到38線以南,此時的志願軍在38線以北。現在,擺在彭老總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乘勝追擊。現在志願軍已經取得戰爭的主動權,現在可以越過38線,將美軍趕出朝鮮,直至戰爭勝利。第二種就是駐守38線以北,和美軍進行對峙。
  • 第四次戰役, 彭老總將全部志願軍的安危, 放在一支國軍起義部隊上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結束後,他被任命為美第八集團軍司令,迅速把這支部隊從失敗、瀕臨崩潰的困境中解救出來。李奇微深入了解了志願軍的戰略戰術後,發現了志願軍的禮拜攻勢,也就是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只能維持七天的時間。第三次戰役期間,由於李奇微大踏步地撤退,甚至直接放掉了漢城,導致志願軍各部隊沒有殲滅太多的美英軍主力部隊。
  • 開國上將為探望彭老總,佯裝在醫院走錯路,一鞠躬後轉身淚如雨下
    5月12日那天,一個彭老總很是熟悉的身影在他的病房外,佯裝走錯了路徘徊了很久。左等右等,終於等到護士推著彭老總出病房。那個人終於是有些繃不住了,本想著給老總敬軍禮,可彭老總搖了搖頭。見此,他只好給彭老總鞠了一躬,便轉身回到自己的病房裡。
  • 抗美援朝奪取漢城後,彭總下令停止追擊,此人反對,要將彭總撤職
    在彭總的指揮下,我軍連戰連勝,勢如破竹!1951年1月4日,天空中雪花飄,北風嘯,志願軍第五十、三十九軍各一部和朝人民軍第一軍團攻進了漢城。「奪取漢城了!」消息傳出後,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 1951年冬天,前線來了一個神秘客人,彭老總見到後說:哦,是你
    浦安修來到瀋陽後,參觀團團長找到浦安修,對浦安修說:「大姐,你想不想彭總?瀋陽離朝鮮近,你過去看看彭總吧。」浦安修怎麼不想丈夫呢?但是她知道丈夫幹的是保家衛國的大事,只在心裡默默想著愛人。一年前,彭老總被緊急召回北京,參加了出兵援朝討論會。在討論會上,彭老總力排眾議,提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等於晚解放幾年。
  • 戰士在戰場違反軍紀,本應受到嚴懲,卻受到了彭總的表揚連升三級
    1951年2月份,志願軍入朝第四次戰役期間,一天,正在指揮部審閱前線情報、構思作戰方案的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突然接到下級部門發來的一封前線電報:「一名副班長違反紀律在戰場連開14槍,請彭總閱後處理。」原來志願軍入朝後,彭老總和幾位兵團首長、軍首長們通過開會決議,面向全軍曾下達過一個嚴格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使用輕武器向敵機開火。
  • 「小氣」的彭老總,陳賡卻非常害怕,吃肉也不敢喊彭老總
    彭老總其中彭老總有一件事情就成為了戰士們經常討論的事情,那就是彭老總騎馬時候的三大準則:開會不騎,普通行軍不騎,山路不騎,戰士們經常開玩笑說彭老總的馬真舒服。其實這件事的緣由就是當時的根據地糧食緊缺,馬料也稀少,導致飼養員只能通過減少餵馬的次數來節約馬料,彭老總知道後直接就問是什麼原因,結果知道原因後就說出了自己的騎馬三大準則,而且說到做到,讓戰士們很是欽佩。
  • 志願軍停止追擊,蘇聯顧問揚言發電報向史達林告狀,將彭德懷撤職
    1月8日,志願軍打到三七線附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察覺到聯合國軍撤退的很有規劃,有誘使我軍深入後反擊的意圖,立刻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各部停留在三七線附近構築防線,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宣告結束。彭總下令各部隊停止前進後,蘇聯駐朝鮮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來到彭德懷的指揮部,讓彭德懷立刻下令追擊,趁著敵人潰逃,要一鼓作氣打到釜山去,把聯合國軍趕下海。
  • 志願軍打下漢城!消息傳到國內,這位晚清時代的老將軍熱淚縱橫
    1951年元旦,志願軍一舉突破臨津江,發起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1月4日,志願軍攻佔漢城,美韓等17國軍隊一潰數百裡。 甲午戰爭時,他奉命駐守劉公島附近一小島(日島),曾率30多名清兵抵抗入侵日軍達11天,後奉鄧世昌之命撤退。甲午戰敗後,他與大批將領一起遭到解職。後被張之洞啟用,一度出任海軍統制(總司令)之職。 民國初期,他出任海軍總長等重要軍職,還曾代理過國務總理。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他還出任過海軍部高等顧問等職。
  • 抗美援朝志願軍後方物資堆積如山,前線卻彈盡糧絕,彭老總雖暴怒卻又無奈
    ,這次回國彭老總一定要向毛主席說清楚朝鮮戰場的真實情況,一定要為志願軍爭取來必需的增援。21日清晨,在躲過美軍的數次空襲後,彭老總所乘坐的吉普車終於到達中國境內的邊境小城安東,這是志願軍後勤補給物資的集散地,志願軍前線物資供應都由此發出,然而志願軍的後勤保障工作做得並不理想,儘管身為志願軍最高統帥,彭老總對安東的情況也早有耳聞,但是彭老總還是被親眼看到真實情況所驚呆了。
  • 志願軍打下漢城!消息傳來,這位晚清時代的老將軍熱淚縱橫
    1951年元旦,志願軍一舉突破臨津江,發起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1月4日,志願軍攻佔漢城,美韓等聯合軍隊一潰數百裡。消息傳到國內,一位晚清時代即擔任高級軍職的老將軍感嘆萬千,忍不住老淚縱橫。甲午戰爭時,他奉命駐守劉公島附近一小島,曾率30多名清兵抵抗入侵日軍達11天,後奉鄧世昌之命撤退。甲午戰敗後,他與大批將領一起遭到解職。後被張之洞啟用,一度出任海軍統制(總司令)之職。民國初期,他出任海軍總長等重要軍職,還曾代理過國務總理。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他還出任過海軍部高等顧問等職。
  • 談兵第一期:志願軍當年是怎樣扛著紅旗進漢城的?
    由於受到志願軍右翼深遠迂迴穿插的威脅,漢城地區的10多萬「聯合國軍」有被合圍在漢江以北的危險,因此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不得不下令放棄漢城,全線後撤。圖4:進入漢城後,志願軍在漢城街頭慶祝勝利李奇微主動放棄漢城漢城是李奇微主動放棄的,而且非常果斷,當斷則斷毫不拖泥帶水。
  • 這位志願軍老兵犧牲後,彭老總久久不語,說他太可惜了
    今天介紹的這位志願軍戰鬥英雄,名叫鮑清芳,是遼寧營口人。鮑清芳出身貧寒,從小就在當地的一個鹽場打工,到了1945年,鮑清芳被國民黨軍抓了壯丁,從此開始了軍旅生涯。1948年,鮑清芳所在的部隊宣布起義,他也跟著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實現了人生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