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9師在炮兵第42團支援下,於18時30分突破臨津江,至1日拂曉前突入敵防禦縱深12公裡,佔領了東豆川以西安興裡、上牌裡地區,在追擊敵人至議政府東山水落山地區後,又協同志願軍第38軍114師,擊潰了美軍24師的一個團,然後全師停下來進行短暫的休整,唯有師屬偵察連馬不停蹄的繼續向前穿插,在師偵察科科長陳子蘭的帶領下逼近漢城,他們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進行偵查敵人在漢城的軍事布防情況,為志願軍制定進攻漢城的作戰計劃提供依據。
偵察連的志願軍戰士們在清冷的夜色中踏著厚厚的積雪悄無聲息的快速隱蔽行軍,一路上都很順利,沒有發現任何情況,偵察連於11月4日凌晨直插到漢城北郊隱蔽起來。連長陳澤厚率領尖刀排前去探路,他們來到敵人一處地堡前準備「抓舌頭」。陳澤厚連長帶領戰士們匍匐前進,在悄悄地排除了敵人埋在地堡不遠處的地雷,剪斷了鐵絲網後,全排戰士隱蔽而又迅速地逼近了敵人地堡群,但是直到他們一路摸到了敵人地堡門口都不見有絲毫動靜,原來這裡早就空無一人了,敵人已經逃跑,偵察連於是全部展開搜索敵人漢城外圍陣地,結果都是一樣,陣地上空無一人。
陳子蘭科長立刻用無線電向師裡匯報了漢城的情況,並請示是否可以讓偵察連率先入城搜捕殘敵,師部當即回復,同意了偵察連進入漢城的請求,劉光濤政委還對陳子蘭科長特別叮囑道:「進城後嚴格遵守紀律,擴大我軍政治影響。」偵察連的官兵們得知要率先挺進漢城後都非常興奮,他們認真整理著裝,重新排列隊伍,沿著以政府直通漢城的大路搜索前進,在即將到達漢城時,除了負責警戒任務的尖兵班外,全連百十號人全部肩扛鋼槍,各個都精神抖擻,邁著整齊的步伐開進漢城城內,當街上的漢城居民看到這支威武雄壯、軍紀井然的部隊時,全部都投來讚許的目光,這時候每一名志願軍戰士心中都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畢竟他們是第一支踏進南朝鮮首都的志願軍部隊。通過向城內老百姓的打探得知,原來敵人從1月3日下午就開始了有組織的撤退,城內沒有留下任何掩護部隊。
原來在志願軍的步步緊逼下,美軍防線全面崩潰,已經無力堅守漢城,在1月3日中午,李奇微就告知美國駐韓大使莫西奧,讓他通知李承晚,美國第八集團軍準備立即撤出漢城,要求南朝鮮政府在漢城的各機構必須於下午3點前全部撤離漢城。自下午三點起,漢江大橋和來往要道僅供軍隊通過,民用車輛一律禁止通行。
美軍全面撤離漢城的消息讓李承晚暴跳如雷,他立刻通過莫西奧大使表達了對李奇微的質問:「李奇微將軍曾經說過,他是準備長期留在朝鮮的,可現在他剛到朝鮮一個星期就要撤離漢城,如此的言而無信,難道他指揮的軍隊就只會撤退嗎?」莫西奧通過電話將李承晚的原話一字不差的告訴了李奇微,李奇微在電話中對莫西奧說道:「請您告訴那位可愛的韓國總統,最好讓他親自到前線去聽聽中國軍隊進攻時吹響的那刺耳的軍號聲,看看中國軍隊衝上美軍陣地後大喊繳槍不殺的恐怖場景,再看看南朝鮮軍隊是如何像羊群一樣的潰逃!我現在只是撤離漢城,並沒有準備離開朝鮮!」
1951年1月4日,南朝鮮政府宣布遷都釜山,聯合國軍的前線指揮部也南撤到了大邱。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雖然被志願軍打得狼狽撤退,但李奇微對此卻並不在意,他在撤出漢城時還把他的破爛睡衣釘在了辦公室牆上,並寫下了一句話:「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瑾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意。」
志願軍雖然兵不血刃佔領了漢城,但是彭總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敏銳地察覺到,敵人是有計劃地撤退,美軍是主動放棄了漢城,其有生力量並沒有遭受太大損失,從李奇微給彭總留在牆上的字也可以看出,李奇微並不在意眼前一時的得失,李奇微的確是一位可怕的對手。很快李奇微就接替了麥克阿瑟,成為了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他找到了志願軍的禮拜攻勢規律,發明磁性戰術,令志願軍險象環生,不得不說李奇微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最為強勁的一位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