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軍戰朝鮮:重創美王牌軍 攀陡崖渡江佔漢城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從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吳信泉率領志願軍第三十九軍,在朝鮮經歷了750多個日日夜夜,從鴨綠江邊一直打到「三八線」以南的漢城,經歷了五次戰役和陣地防禦作戰,與兄弟部隊一起打敗了「聯合國軍」和李承晚軍,共殲敵6萬多人。吳信泉「能打仗、會打仗、智勇雙全」,是一位名副其實、無堅不摧、無敵不克的常勝將軍。

  雲山之戰,首戰告捷

  1950年10月,「聯合國軍」長驅直入,兵鋒直指中朝邊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狂妄地叫囂:「要在感恩節以前,飲馬鴨綠江,佔領全朝鮮。」

  吳信泉奉命入朝作戰,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軍長。

  10月19日晚,即美軍佔領平壤的同一天,吳信泉率部分三批由安東(今遼寧丹東)、長甸河口秘密渡過鴨綠江,向預定的作戰地區開進。

  進入作戰地區後,該軍一一七師奉吳信泉之命,在寧邊以西一帶抓獲了兩個美軍哨兵。經審問,得知美軍第二十四師已進至寧邊、博川一帶。吳信泉立即將敵情報告志願軍司令部(簡稱「志司」),同時部署兵力。

  26日上午,志司電令第三十九軍包圍雲山之敵。吳信泉與軍裡其他領導圍著地圖研究,確定了包圍雲山、阻敵北進的戰鬥部署。

  此時,美軍前線指揮官、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為穩住陣腳,被迫將布置在第二線的美軍騎兵師第一師第八團調出,從石倉洞方向開進雲山,接替李承晚軍第一師主力任務。

  美軍騎兵師是美軍的一支王牌部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皆為美軍的常勝師,號稱160年來從未打過敗仗,其裝備現代化水平亦居美軍之首。此時開進雲山的第八團是該師的主力團。該團進入雲山後,便與李承晚軍第一師十二團連續三晝夜向溫井裡方向進攻,不惜一切代價,企圖北進增援。

  11月1日10時,吳信泉接到彭德懷的電話:四十軍於今日拂曉肅清了溫井裡和楚山的李承晚軍第六師主力,於今晚將協同三十九軍圍殲雲山之敵。

  吳信泉聽完彭德懷的指示後,心情非常激動。他立即召集軍裡其他領導和軍部作戰參謀人員,再次研究部署。他用手指敲打著地圖上位於朝鮮平安北道中部的雲山,對大家說:「雲山是個僅有千戶人家的小城,周圍群山連綿,但這裡公路、鐵路縱橫交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地。現在守敵是美軍精銳部隊騎一師第八團和偽一師十二團。這幾天,我們已經與他們進行多次交戰,對敵人的情況已經基本摸清。剛才,彭總來電命令我們殲滅這支敵軍,我們要堅決完成任務,打好這一仗,打出我們志願軍的威風和志氣!」

  吳信泉命令一一六師自雲山西北向東南進攻;一一七師三五一團以急行軍於2日拂曉前進佔雲山至球場公路,阻擊從東面逃竄的雲山被圍之敵;命令一一五師三四三團堅決阻擊向雲山增援的美騎一師第五團,並切斷雲山之敵的南逃退路;三四五團由雲山西南發起進攻,三四四團仍置於泰川北,粉碎美二十四師抄志願軍後路的企圖。

  吳信泉最後宣布:19時30分,對雲山守敵發起總攻!

  發起總攻前4小時,前沿偵察員突然發現,雲山街附近敵人運動頻繁,雲山外圍敵坦克、汽車、步兵開始向後移動。

  吳信泉接到此敵情後,從凳子上一躍而起,走到作戰地圖前,用手往雲山的位置一指:「想跑?沒那麼容易!」

  17時30分,隨著吳信泉一聲令下,志願軍提前發起總攻,信號彈在暮靄中騰起,各種火器發出的聲響震蕩山谷。擔任攻城任務的一一六師以兩個團從正面發起衝擊,與敵爭奪制高點。戰至黃昏,配屬三十九軍的炮一師二十六團及軍屬火箭炮營進入陣地。在隆隆的炮聲中,戰士們越過山溝、塹壕,冒著密集的炮火前進,直插雲山街內。戰鬥進入短兵相接的巷戰階段,後續部隊衝入街內,用爆破筒炸毀敵人當作堡壘的重型坦克,用刺刀、手榴彈消滅拿著卡賓槍依託房屋進行頑抗的敵人。

  美軍從未遇到過如此神速的猛撲,爭先恐後地沿著公路逃跑。志願軍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搶佔了諸仁橋,切斷了敵人退路,將美騎一師八團三營營長奧蒙德少校所率的200餘人嚴嚴實實地圍困起來。2日晚,該敵在飛機、坦克支援下,拼命突圍,志願軍三四五團與之激戰數小時,將奧蒙德擊斃,全殲200餘名美軍。

  同時,吳信泉命令一一六師、一一七師追殲南逃之殘敵,一直將敵追至清川江南岸,直到接到志司命令後才停止追擊。

  11月4日,雲山戰鬥結束,提前兩天完成第一次戰役的任務,共殲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擊毀與繳獲各種火炮119門、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擊落和繳獲飛機7架。

  彭德懷在戰役總結會上說:「我們志願軍入朝第一個戰役,勝利了!此戰役共殲敵15800多人……我們不只打了李承晚偽軍,也打了美國王牌軍,是華盛頓開國時組建的美軍騎一師嘛!這個美國有名、一直沒有吃過敗仗的軍隊,這回吃了敗仗嘛!敗在我們三十九軍的手下嘛!」

相關焦點

  • 雲山中美首戰王牌對決,39軍大敗美騎1師,我軍可以打敗美軍!
    雲山之戰,是我軍和美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不過這也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戰爭!11月1日9時,之志司正式下達攻擊部署,給39軍的任務是:第39軍於1日晚攻殲雲山之南朝鮮第1師主力,得手後準備協同第40軍圍殲龍山洞地區之敵。
  • 第39軍有多厲害,一個月內攻克首都,直搗議政府解放漢城
    1950年,韓戰爆發,上面決定保衛東北邊防安全跟在必要時援助朝鮮。 所以在8月初,第39軍駐進遼東地區。 形勢果然不容樂觀,美帝進行武裝幹涉,擴大侵略戰爭,10月份,第39軍改編成人民志願軍第39軍,遠赴朝鮮參戰。
  • 美軍第一軍夢斷鐵原,志願軍63軍朝鮮戰場打出中國人的風採
    1950年,因為美蘇全球對峙、意識形態不一樣導致朝鮮半島發生內戰,意外地把當時的中國拖入戰火之中,前後三年時間,中國投入無數人力物力,最終和美國進行了一場超規格的戰爭。
  • 抗美援朝「東北三隻虎」,38軍、39軍和40軍,誰是真正虎王?
    東野1縱三下江南,四戰四平,戰績輝煌。1948年11月,改為38軍,軍長李天佑。遼瀋戰役擔任預備隊,平津戰役與39軍西線主攻,殲敵2.7萬,活捉陳長捷。 渡江後,38軍從松花江打到中緬邊境,縱橫萬裡轉戰11省市,殲敵16萬。
  • 39軍在朝鮮一敗難求,官兵笑言:38軍是萬歲軍,咱就是常勝軍
    為了抵抗美帝國主義的入侵,為了保住朝鮮人們獲得獨立和自由。毛主席決定立即出兵,組建強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打擊美國野心狼,我軍可謂精銳並出,熊虎之將齊赴朝鮮。首批入朝的軍隊,以熟悉東北亞地情、民情和軍情的第四野戰軍為主,他們分別是38軍、39軍、40軍和43軍。這四支部隊都是四野老牌部隊,能徵慣戰,是從東北一直殺到南方的勁旅。
  • 咬金嚼鐵痛扁美軍王牌,39軍註解「輕步兵巔峰」
    志願軍剛入朝作戰,從11月25日開始,40軍118師兩水洞伏擊戰、120師360團間洞南山阻擊戰,和第42軍124師黃草嶺戰鬥,都取得了勝利,對手一水兒是南朝鮮的軍隊。待到39軍首戰雲山,先頭打的也是南朝鮮的王牌部隊第1師。從10月27日打到11月1日,已經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南朝鮮1師構成了包圍,計劃晚上發起攻擊。這時候,意外來了。
  • 罕見:他姓張,是安徽籍開國將軍,相繼任平壤、漢城衛戍司令!
    可是呢,財產不去繼承,會坐食山空;精神也是如此,歷史上的許多起義和戰役就是在安徽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如大澤鄉起義,紅巾軍起義,捻軍起義、淝水之戰、垓下之戰、發生在咱家門口阜陽的順昌之戰、以及皖西、皖南的遊擊戰爭和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也許你看過《霸王別姬》這齣戲,學過「皖南事變」,看過《天仙配》,聽過黃梅戲,你想過家鄉安徽嗎?說起安徽的開國將軍,你會想到誰?
  • 金一南:為解開心中疑惑,美國國防部長訪華,點名參觀第39集團軍
    金一南在一次演講中說:2005年訪華期間,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點名要參觀陸軍第39集團軍。70年前,這支隊伍給美軍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第39集團軍用落後的三八大蓋,打敗了美國王牌軍第一騎兵師,令美軍傻眼。
  • 韓戰中美國操縱的特殊「聯合國軍」揭秘
    《抗美援朝戰史》中,對志願軍與法軍的交鋒作了這樣的記載:1951年2月11日,橫城反擊戰役――「我第十二軍在自隱裡地區殲滅了美第二師兩個營和法國營大部」;1951年2月13日――「我三十九軍和四十軍部隊消滅美二師二十三團和法國營一部」;1951年10月8日――「我六十八軍六一○團和師臨時組成的反坦克大隊使美二師附法國營遭受重大損失,被擊毀坦克28輛,擊傷8輛,粉碎了敵人的『坦克劈入戰
  • 志願軍副師長張峰:一個月內,當了平壤漢城兩個首都的司令
    志願軍6個軍30萬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突然進攻,最威風的莫過於韓先楚,指揮38、39、40、50共4個軍和朝軍1軍團20多萬人馬。最能跑的要數50軍442團1營,一直追到三七線水原以南70裡。最給力的是39軍116師,一舉突破臨津江。
  • 韓戰,志願軍的哪支英雄部隊解放了平壤和漢城?
    1950年l2月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命令第39軍第116師向平壤以北的舍人場方向前進,隨機佔領平壤。    第116師迅速沿公路南下,經安州、文德、肅川、平原、右安向平壤方向前進。  1951年1月4日,第39軍接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關於攻擊漢城的命令。    吳信泉軍長向第116師下達了向漢城進軍的命令。全師指戰員喊出了自豪的口號,「朝鮮的臨時首都平壤已被我們收復了,朝鮮的正式首都漢城我們同樣也要解放!」
  • 韓戰中,哪支部隊最先打入漢城,軍長是誰,後來授予何軍銜?
    韓戰中,哪支部隊最先打入漢城,軍長是誰,後來授予何軍銜?在當年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有一支極為特殊的部隊,即由長春起義的原國民黨滇系第60軍改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中,唯一的一支由國民黨起義部隊成建制改編,並長期保留下來的野戰軍。
  • 志願軍入朝作戰,佔領韓國漢城70天,為何選擇撤離漢城?
    最後,朝鮮武裝力量佔領了漢城、大田等大片地區,控制了朝鮮半島上92%的人口和90%的土地。至於美韓軍隊,10餘萬軍隊被擠壓在釜山周圍不足1萬平方公裡的地區。
  • 入朝作戰,39軍白刃戰挫敗美騎1師,總統女兒:不敗神話破滅了
    美王牌師號稱160年不敗,與39軍初次交手就栽跟頭,神話就此破滅在這種兩難局勢之下,中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作戰,保家衛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1950年11月1日晚上19點,39軍與美國王牌部隊騎1師在朝鮮雲山的的一場遭遇戰,是中美兩軍在朝鮮的初次交手。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因為北朝鮮人民軍隊中編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裝甲獨立團,合計有一百五十輛T-34坦克,這些T-34坦克都是蘇聯援助的,就連坦克手也是身經百戰、參加過對德作戰的朝裔蘇聯人,就是這些坦克在韓戰初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朝鮮人民軍在T-34坦克的開路下,一路高歌凱旋,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攻佔了韓國的首都漢城。
  • 39軍元山巧設伏,重創敵「開國元勳師」,吳信泉:美國人不過如此
    戰前,影星夢露在朝鮮戰場慰問美軍在美軍這種極其樂觀的氣氛下,10月30日,志願軍第39軍悄悄完成了對雲山的三面包圍,準備實行他們最拿手的戰役遷回,結合正面突擊的打法,一舉攻下雲山,時任第39軍116師師長汪洋心中暗想:「敵人可能要跑?」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只不過是美軍在和韓軍換防。於是,17點,雲山圍殲戰提前打響。中美兩國的王牌部隊,就這樣在朝鮮北部的小鎮雲山有了初次較量。志願軍這一仗拔劍出鞘的第39軍,其前身是誕生於大別山的紅25軍,是我軍赫赫有名的王牌軍之一。
  • 三戰三捷,志願軍取漢城後為何不南下?彭德懷:老夫也懂誘敵深入
    漢城位於北緯38°以南40公裡,韓戰期間漢城地區一度成為主戰場,因為漢城得失不僅涉及交戰雙方實際利益,更關乎雙方勝負天平的搖擺。隨著美軍出兵並在仁川登陸,很快就將北朝鮮軍主力合圍在三八線以南,以美軍為代表的聯合國軍只用了三個月就完全逆轉了局勢。10月初中國志願軍開始大規模赴朝,隨即在朝鮮半島東西兩線展開全線反擊,在短短二個多月時間內連續發動第一和第二次戰役,將聯合國軍擊退至三八線一帶。緊接著1950年12月31日開始,中朝聯軍主動向南發動第三次戰役。
  • 出身國軍雜牌的50軍,起義後經過整編,硬是在朝鮮打成了王牌軍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第50軍是在朝鮮戰場上立下赫赫聲名地部隊之一。這支軍隊最初為國軍60軍,以著一手拿步槍,一手拿煙槍而著名,被很多人稱為「六十熊」。在進入戰場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受到彭總的重用,軍長和軍營們的戰士心裡也是充滿了各種委屈。可到了戰爭後期,他們甩掉了意志薄弱、一觸即潰的標籤,一改之前的頹唐,成為一隻人人吶喊的萬人雄獅。這兵還是這些兵,為何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是哪4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第一仗,格外引人注目——38軍,首戰被彭總大罵「鼠將」38軍的第一仗是:在熙川以北集結,切斷敵人後路,全殲位於熙川的南朝鮮第8師!熙川之戰,打的是戰鬥力比較弱的南朝鮮部隊。軍長梁興初迅速下達作戰命令:113師擔任主攻,112師迂迴到熙川以東切斷敵人退路,114師為預備隊!可在112師向南進軍之時,收到熙川之地有美軍一個「黑人團」的情報。
  • 韓戰,精銳對精銳,39軍大戰美國騎1師
    韓戰期間,第一批進入朝鮮的中國軍隊是野戰部隊中的精銳,而為了能使得戰爭迅速結束,美國也調遣了他們的王牌。在第一次戰役期間,兩軍的精銳就發生了碰撞,精銳的39軍力戰同樣是精銳的美國第1騎兵師,並且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