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副師長張峰:一個月內,當了平壤漢城兩個首都的司令

2020-12-19 騰訊網

浴血三八線59: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張峰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彭總和韓先楚給新官上任的李奇微一個下馬威。

志願軍6個軍30萬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突然進攻,最威風的莫過於韓先楚,指揮38、39、40、50共4個軍和朝軍1軍團20多萬人馬。最能跑的要數50軍442團1營,一直追到三七線水原以南70裡。最給力的是39軍116師,一舉突破臨津江。

但最神奇的,還是116師副師長張峰,他在一個月內,先後擔任了平壤和漢城兩個首都的衛戍司令,還受到北方內閣副首相兼內務省相樸一禹大將的宴請。

116師副師長張峰

一、第二次戰役擔任平壤衛戍司令

平壤是北半島的臨時首都,所以其得失更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第二次戰役最後階段,隨著美韓軍節節敗退,志司命令39、40、42軍各一個主力師兵分三路向平壤開進。中路軍是39軍116師,由副師長張峰帶領。

116師從順川、平院裡沿公路南下直逼平壤。12月6日上午,116師346團進入平壤。北方首都在被聯軍隊佔領47天後,又一次回到朝方手裡。

116師副師長張峰被任命為平壤衛戍司令,受到樸一禹大將的宴請。樸一禹早年在東北任根據地當過縣委書記,後到陝北邊區任過職。

抗日戰爭和朝戰的破壞,讓平壤堪比二戰史達林格勒,19525月城市復興時,規範設計師金正熙就曾對梁思成、林徽因感嘆:平壤真的

《大公報》以超大標題報導平壤解放

二、帶領116師突破臨津江,劉帥打滿分

116師作為志願軍39軍先頭部隊,是突破臨津江的一把尖刀。戰前116師參謀長薛劍強帶領偵察隊抓了12個俘虜,把三八線70公裡縱深摸得一清二楚。

汪師長和石瑛政委決定,出其不意,突破點選在易守難攻、彎向敵方的江段。

經過前兩次戰役,116師只有9840多人,汪師長根據以前的攻堅經驗,提前三天抽調全師一半人馬進行土工作業,開挖秘密交通壕。在發起進攻前一天晚上,副師長張峰帶領346團和347團7500多人,埋伏到了距敵300米到800米的前沿。

195012311640分,隨著三顆綠色信號彈升空,張峰一聲令下,戰士們吶喊著衝向江面。僅10幾分鐘,116師兩個團就突破了臨津江。

1951年1月25日,張峰的匯報受到彭總、金首相和志司一致好評。韓先楚、陳賡等人概括為「三險三奇」。一險一奇,是突破點選擇出奇制勝。二險二奇,是50門直瞄炮配置到前沿300到1100米抵近射擊,將地堡和火力群拔除。三險三奇,是7個營7500餘人、155門火炮和500匹騾馬,隱藏在美韓軍眼皮子底下一整天都沒被發現。

汪師長下了死命令:誰暴露目標,就執行戰場紀律!而張峰負責在一線帶隊。

1955秋,南京軍事學院研討戰例,院長劉伯承給臨津江突破打了滿分。

志願軍渡江作戰

三、116師參謀長薛劍強,血灑釜谷裡

張峰是安徽太和人,16歲參加自衛軍,後參加新四軍。到東北民主聯軍後,擔任5師13團參謀長,在靠山屯立大功一次。1948年10月攻打義縣,俘虜93軍暫編20師師長王世高以下2000多人。在遼瀋戰役,張峰又立大功一次。

1950年10月底雲山之戰,116師殲敵2000多人,重創不可一世的騎1師。

19501231日,突破臨津江韓1師陣地後,張峰率116師一夜推進15公裡到達直川裡。195112日,346團殲滅美師2個排攻佔議政府。

1月3日,347團偵察到英軍29旅皇家來復槍團「1個連隊」宿營在釜谷裡一所學校附近,116師參謀長薛劍強與347團團長李剛決定拂曉前殲滅該敵,團參謀長王如庸率前衛1營2連控制釜谷裡東北高地,其餘兩個連和3營7連兩個排向釜谷裡發起攻擊。

開戰順利,抓了200多俘虜,可是347團發現英軍是「1個聯隊」,大隊英軍發起了瘋狂反撲,阻擊的7連陣地僅剩7個人,彈藥都打光了,司號員鄭起吹響衝鋒號,居然把英軍嚇退了。347團也傷亡了200多人,政委任奇志、參謀長王如庸負傷。

薛劍強在樹下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不遠處爆炸的一塊彈片擊中頭部,壯烈犧牲,年僅30歲。為紀念他,釜谷裡山後來改名「劍強嶺」。

志願軍向漢城獨立門搜索前進

四、50軍第一個進入漢城

就在116師大戰釜谷裡的時候,50軍已逼近漢城,149師在佛彌地、三下裡的公路,圍殲了英軍第29旅「皇家重坦克營」,斃傷俘690多人,繳獲擊毀坦克31輛。

148師442團副團長陳屏、1營教導員劉進昌率領1營急行軍35公裡,天亮前控制漢江大橋。美韓軍倉促撤離,美1軍25師27團「狼狗團」擔任掩護。

副營長刀建明率1連抵近延禧裡小山,「狼狗團」居高臨下,火焰噴射器、機槍、自動步槍、卡賓槍一起開火,迫擊炮、榴彈炮和坦克炮像冰雹一般傾瀉而下。

副團長陳屏命令副營長刀劍明、連長李仲文指揮,從正面反擊敵人,1營長李永富帶2連從右側,教導員劉進昌帶3連從左側,三路同時向小高地發起衝鋒。

經過1個多小時激戰,1營斃傷敵50餘人,俘美軍1人、韓軍2人,繳獲火箭筒1具、自動步槍14支,擊毀通訊車1輛。14日上午,4421營攻入了漢城。

由於沒有電臺,50軍148師442團1營沒能及時發出勝利消息。隨後39軍偵察隊和348團進入漢城,用電臺上報軍部。接著,人民軍第1軍團也進入漢城。

39軍偵察隊和116師先頭部隊都到達了水原,50軍148師442團1營跑得更遠,越過水原70裡到達了「三七線」,這是第三次戰役打得最遠的部隊。

英軍第29旅「皇家重坦克營」

五、張峰擔任漢城衛戍司令

1951年1月4日,志司命令39軍攻擊漢城,吳信泉把任務給了116師。

張峰和全師高喊:臨時首都平壤已被我們收復,正式首都漢城我們也要解放!」

隨著志願軍50軍、39軍和朝軍1軍團全面佔領半島,1月5日金首相對以上部隊進行了表彰。晚20時,平壤與漢城240門大炮一起鳴放24響,以示慶祝。

志願軍和人民軍佔領漢城

116師副師長張峰又被任命為漢城衛戍司令,見證了一段難忘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罕見:他姓張,是安徽籍開國將軍,相繼任平壤、漢城衛戍司令!
    他姓張,是安徽籍開國將軍,相繼任平壤、漢城衛戍司令!你知道安徽有幾位張姓開國將軍嗎?(末尾有答案)。湖北是張姓是開國將軍第一大的省份,張姓也是開國將軍最多的姓氏,張姓有120位開國將軍,那麼我們安徽有誰擔任過平壤、漢城衛戍司令!要知道,這都是以前的朝鮮半島首都,現在的首爾,在以前稱漢城。
  • 漢城9個月4次易主,韓軍師長再度進城,淚流滿面
    1951年2月21日的「屠夫行動」,美第9軍和第10軍聯手進攻,一周後,志願軍撤往漢江以北。3月7日,李奇微再次發起「撕裂者行動」,聯軍一周後終於看到了一點點效果:由於志願軍主動放棄漢城,李奇微和李承晚的軍隊兵不血刃,佔領了首都。
  • 韓戰,志願軍的哪支英雄部隊解放了平壤和漢城?
    1950年l2月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命令第39軍第116師向平壤以北的舍人場方向前進,隨機佔領平壤。    第116師迅速沿公路南下,經安州、文德、肅川、平原、右安向平壤方向前進。在通往平壤的條條道路上出現了志願軍快速前進的先遣分隊。6日,敵軍撤離了平壤。上午10時30分,第346團最先進入了平壤。  遭受劫難的平壤市民,在被聯合國軍隊佔領自己國家首都47天後,又一次重獲新生。  1951年1月4日,第39軍接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關於攻擊漢城的命令。
  • 軍史回聲:12月6日,116師進入平壤
    116師進入平壤02:42來自戎友之家1950年12月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116師和朝鮮人民軍1軍團聯合收復平壤,116師副師長張峰任平壤市衛戍司令官。經過兩次爭奪以及撤退時的破壞,此時的平壤,幾乎成為廢墟。平壤,是朝鮮的古都,也叫做柳京,當年以種植很多柳樹聞名。在韓戰中,美軍的轟炸機在平壤上空投下了42.8萬枚炸彈。那時平壤的人口僅40萬,平均每位市民都承受了一顆以上炸彈的襲擊。
  • 我軍唯一一支攻克兩座首都軍隊:收復平壤和攻克漢城,軍長是誰?
    我軍唯一一支攻克兩座首都軍隊:收復平壤和攻克漢城,軍長是誰?39軍是我軍歷史上唯一一支攻克兩個首都的部隊,收復平躺和攻克漢城,那麼39軍軍長是誰呢?這麼厲害!39軍軍長吳信泉,1950年10月19日入朝作戰,1953年5月7日回國。吳信泉1912年出生於湖南平江,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我黨。
  • 志願軍收復平壤,第9兵團參戰,麥克阿瑟:快退守漢城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志願軍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的6個兵團、志願軍參戰的總兵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收復朝鮮首都平壤的故事。在第二次戰役中,在東西兩線的作戰中,志願軍重創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殲滅敵軍3萬多人。驚慌失措之下,坐鎮日本的麥克阿瑟,命令軍隊全部退守漢城。今天,我們就聊聊志願軍收復平壤的故事。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經過。
  • 志願軍收復平壤,美韓損兵3萬多,麥克阿瑟:快退守漢城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志願軍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的6個兵團、志願軍參戰的總兵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收復朝鮮首都平壤的故事。在第二次戰役中,在東西兩線的作戰中,志願軍重創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殲滅敵軍3萬多人。驚慌失措之下,坐鎮日本的麥克阿瑟,命令軍隊全部退守漢城。今天,我們就聊聊志願軍收復平壤的故事。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經過。
  • 李奇微坐鎮漢城,仍被志願軍4天攻克,逃跑前留言:致敬中國司令
    應該來說,李奇微才是我們在整個韓戰中最強勁的對手,與我們的志願軍將士們打的有來有回,也是他給美國在韓戰上留下了遮羞布。但就是如此強大的對手在隨軍撤退漢城時,卻在自己的作戰桌上留下了: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致敬。是什麼讓一位擁有超強軍事能力的美軍高級將領對我志願軍如此欽佩呢?
  • 韓戰:李奇微守漢城4天後敗逃,曾說:要打破志願軍不敗神話
    日本與中國曾經有過一次甲午海戰,雙方交手之後,北洋艦隊被擊敗,此次戰役最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韓國漢城,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次戰役也標誌著,曾經光芒萬丈的大清,竟然連東洋一跳梁小丑都無法戰勝,這正是可恥可恨的一件事情。
  • 志願軍入朝作戰,佔領韓國漢城70天,為何選擇撤離漢城?
    1051年1月4日,志願軍攻克了韓國漢城。但是70天以後,志願軍各部隊主動從漢城撤離。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認真的說,這是武器裝備不足和後勤供給等原因造成的。
  • 談兵第一期:志願軍當年是怎樣扛著紅旗進漢城的?
    、春川以北地區,鞏固三八線附近地區的控制,來一個有限攻勢。由於受到志願軍右翼深遠迂迴穿插的威脅,漢城地區的10多萬「聯合國軍」有被合圍在漢江以北的危險,因此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不得不下令放棄漢城,全線後撤。
  • 志願軍攻破漢城後,在李奇微睡衣中發現一封信:向中國軍隊致敬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始了保家衛國之戰。志願軍進入朝鮮後,從十月二十日到十二月三十日的兩次戰役期間,打敗了美軍和南朝鮮軍,初步鞏固了戰果。十二月三十一日,第三次戰役打響。這一次,李奇微決定打陣地戰,意圖通過強大的物質力量拖垮志願軍。
  • 志願軍攻克漢城,國內一片歡騰,彭德懷為什麼卻因此惱怒不已
    1951年1月3日上午,志司無線電偵聽部門截聽到了一個極重要的機密:李奇微不守漢城了,美軍要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彭德懷立刻命令三十九軍、五十軍和人民軍一軍團攻擊漢城。 志願軍奮勇出擊,銳不可當,戰果逐漸擴大。
  • 第39軍有多厲害,一個月內攻克首都,直搗議政府解放漢城
    形勢果然不容樂觀,美帝進行武裝幹涉,擴大侵略戰爭,10月份,第39軍改編成人民志願軍第39軍,遠赴朝鮮參戰。 11月初,參加第一場戰役,首戰雲山,由被動轉為主動,殲滅美軍2000多名,還繳獲了飛機,坦克,汽車火炮跟其他武器,這是志願軍出國後第一場勝戰。 緊接著11月底,又參加第二次戰役,第39軍在雲山以南的明堂洞狙擊敵人。 後來又與兄弟部隊一起追擊敵人,最後成功收復平壤跟三八線以北地區。
  • 韓戰漢城9個月內4次易主 屠殺場面慘不忍睹
    此時,我們有必要反思一下戰爭帶來的殘酷影響,戰爭對城市的破壞是驚人的,在朝鮮戰場上,飽經戰火蹂躪的漢城是一個尤為典型的例子。1950年6月,三八線上打響了第一槍,北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3天佔領了漢城;9月29日,美軍仁川登陸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漢城;1951年1月4日,中朝軍隊宣布解放漢城;隨後聯合國軍發起反攻,又於同年3月15日二次奪回這座城市。
  • 光復漢城,中朝兩國舉國歡慶,可彭德懷卻高興不起來,他為啥擔心
    這雖然是一個搞笑段子,可是,那位老人很有可能真是在1951年開著坦克進首爾的。其實,第一批進入漢城的志願軍戰士,他們不是開著坦克進去的,而是扛著鋼槍進去的。扛著鋼槍進漢城1950年12月31日,志願軍發動了第三次戰役,固若金湯的臨津江防線,很快被志願軍116師突破,至1日拂曉,志願軍已經突入敵防禦縱深12公裡,38軍114師,擊潰了美軍24師的一個團,然後全師停下來進行短暫的休整,唯有師屬偵察連馬不停蹄的繼續向前穿插。
  • 志願軍平推到漢城,彭德懷卻下令停止追擊,他在害怕什麼
    1950年12月31日,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三天內全線突破敵防禦縱深達20公裡,戰至1951年1月4日,志願軍已經平推到漢城,兵臨三七線。這個巨大勝利無疑鼓舞了中朝軍民,中朝軍民發起了熱烈的慶祝儀式,並鬥志昂揚,呼籲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繼續往南前進,把聯合國軍趕下海,1月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頭條為《朝中軍隊發起新攻勢,光復漢城向南急進》,同時,國內湧現各種捐款捐物,踴躍參軍,甚至在功德林改造的國民黨高官們也為志願軍做炒麵。
  • 韓國為何將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真相令全中國人自豪!
    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1951年1月4日傍晚,幽暗的雪花輕輕飄落著,志願軍第50、39軍各一部和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進入漢城。第一次進入漢城的中國士兵驚異地看到,漢城如同古老的北京一樣,是一座歷史悠久、繁華昌盛的城市,有著輝煌的宮殿、典雅的城樓、狹窄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