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奧運場館持續運營難題 「鳥巢」「水立方」走出探索之路

2020-12-12 國家體育總局

破解奧運場館持續運營難題 「鳥巢」「水立方」走出探索之路

發布時間:2020-02-2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田潔 字體: 大 中 小

  由於體量巨大、維護成本高、功能開發難度大等原因,大型奧運場館的賽後運營成為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在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中「賽時風光無限,賽後難以為繼」似乎成為奧運盛會難以走出的怪圈。作為「雙奧之城」,北京因此備受關注。

  北京國資公司是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國家網球中心、曲棍球場和射箭場等5大奧運場館的投資建設和賽時保障單位,作為國有企業,北京國資公司首先將企業轉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然後將奧運場館納入整體的產業板塊,注入資源,謀劃發展。

  服務保障重大國事活動和重要體育、文化活動是奧運會後「鳥巢」和「水立方」的重要定位。而一些有著示範意義的重要全民健身活動,也被列入「鳥巢」和「水立方」的保障服務範圍,彰顯了國資公司運營理念和特色,同時也讓這兩個首都的標誌性體育建築物,在推動體育強國健身中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

  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歡迎晚宴在「水立方」圓滿舉行;2015年北京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在「鳥巢」成功舉辦;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亮點——亞洲文化嘉年華在「鳥巢」成功舉辦;而「水立方」則成功舉辦了國際籃聯世界盃開幕式。

  在體育賽事方面,憑藉一流的場館設施和良好的運營服務,義大利超級盃、南美超級德比杯、倫敦超級德比杯等國際頂級足球賽事和「沸雪」世界單板滑雪賽、國際雪聯自由式空中技巧世界盃等相繼登陸「鳥巢」;國際泳聯旗下的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國際高水平的單項賽事均落戶「水立方」。

  在文化演出方面,「鳥巢」和「水立方」成為代表品質和影響力的場所。與此同時,北京國資公司一方面開發奧運場館特色文創產品,打造「鳥巢·京韻」國粹新京劇駐場演出,推出「鳥巢大型視聽光影秀」,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有效供給;另一方面打造文體藝術品牌,加強無形資產輸出,讓體育場館成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

  在推動全民健身方面,「鳥巢」舉辦了鳥巢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會等自主品牌公益活動,以及鳥巢半程馬拉松、鳥巢歡樂冰雪季等群眾性體育活動,不僅促進了奧運場館的充分利用,也讓奧林匹克精神融入市民的生活方式。

  此外,作為北京旅遊新地標,「鳥巢」和「水立方」由傳統的觀光遊向奧運文化遊、深度遊、體驗遊方向轉變。自2008年10月北京奧運會後開放運營至今,共接待中外遊客及觀眾超過5600萬人次,安排各類賽事、演出、展覽展示以及全民健身等活動3400餘場次,真正讓奧運場館「上得了國際舞臺、入得了百姓生活。」

  北京2022年冬奧會緊張籌備中,「鳥巢」將承擔冬奧會開閉幕式服務保障任務,將成為世界上唯一舉辦過冬奧兩屆奧運會開閉幕的主場館。「水立方」則變身「冰立方」,承擔冰壺比賽場館改造和賽時保障任務,成為國際首個實現「冰水雙驅」的奧運場館。作為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工程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也是在原射箭場和曲棍球場兩個臨時場館的基礎上投資建設。冬奧會後,「冰絲帶」將成為以冰雪運動為突出特色的新體育綜合體,成為人民群眾體驗冬季美好生活的新地標,向世界展示「冰絲帶」可持續利用的「中國方案」。

  奧運場館的持續運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鳥巢」和「水立方」賽後運營的成功實踐,將為國際社會提供奧運場館賽後「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國經驗」。(轉自2月28日《中國體育報》05版)

相關焦點

  • 「鳥巢」「水立方」經營奧秘何在?——揭秘破解「後奧運時代」場館...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題:「鳥巢」「水立方」經營奧秘何在?——揭秘破解「後奧運時代」場館運營難題的中國方案新華社記者張驍、汪湧奧運場館是奧運盛會重要的承辦基礎。回顧世界奧林匹克史,幾乎歷屆奧運會主場館都在賽時階段呈現出精彩非凡的「A」面;但也由於建設資金多、建築規模大、維護成本高,破解奧運場館賽後利用問題的「B」面成為世界難題。北京奧運會開幕11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以及正在建設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找尋破解世界難題的「中國方案」。
  • 奧運記憶之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堪稱運營典範
    北京奧運場館賽後命運各不相同 鳥巢水立方堪稱運營模範    搜狐體育訊 2008年,以國家體育場「鳥巢」為首的眾多奧運場館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這一效應甚至在奧運結束半年後仍舊延續著。  「鳥巢」、「水立方」堪稱榜樣  作為一個體育建築,「鳥巢」的經營面臨著諸多難題,龐大的建築體積帶來的龐大運營費用,取消可開啟屋頂後損失的「全天候」運營條件等等都成為「鳥巢」市場化運作必須面對的不利條件。不過,對於這樣一座被中國人傾注了無限熱情的地標性建築而言,有一點是其他任何建築、設施所無法比擬的。
  • 《鳥巢·吸引》水立方絢麗首演 打造頂級視聽盛宴
    大公網7月3日訊 (記者 張聰、實習記者 張子雯 北京報導)大型視聽駐場秀《鳥巢·吸引》2017水立方珍藏版29日晚在國家遊泳中心首演
  • 《鳥巢·吸引》第五季收官 續寫奧運場館駐場秀「神話」
    千龍網發  8月28日,京城暑期持續時間最久、吸引人數最多的大型奧運場館駐場秀《鳥巢·吸引》第五季完美收官。截至這一刻,這場視聽盛宴用5年時間創造了「神話」:連續5年演出125場,場場爆滿;贏得超過90萬觀眾讚譽,更破解了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世界難題。
  • 後奧運時期場館如何運營? 鳥巢門票收入比重高
    中新網北京8月9日電 (尹力) 「後奧運時期場館」如何運營?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愛慶在9日舉行的一場論壇上表示,鳥巢和水立方參觀門票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過高,收入結構存在潛在風險,冀針對場館特點定位後提出的運營思路實現多元經營。
  • 《鳥巢·吸引》第六季成為水立方珍藏版
    世界首個在奧運主場館舉辦的大型駐場演出秀——《鳥巢·吸引》將在水立方正式拉開第六個演出季的序幕。今年的演出季將持續至7月30日,每周四到周日晚精彩上演共計20場。據悉,《鳥巢·吸引》2017或將成為水立方駐場演出絕版。「年年花開都相似,花開年年都不同。」
  • 奧運場館各自探索賽後運營之道,鳥巢很忙,檔期已排到2021年
    據統計,過去11年,3500萬遊客進入鳥巢內部,320餘場萬人以上的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在此舉辦。由於體量龐大、維護成本高、開發難度大,奧運場館賽後利用一直是令很多奧運城市頭疼的難題。鳥巢、水立方、五棵松體育館等場館,都在2008年奧運會高光時刻之後,各自探索著賽後運營之道。水立方變身冰立方後,迎來首場比賽。
  • 水立方:創新運營模式 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進入後奧運時代,水立方的賽後運營世所矚目。水立方於2008年9月30日對公眾開放進入試運營階段;2009年10月開始賽後改造工程,2010年7月重新對外開放。  自2008年9月開放至2013年底,水立方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1350萬人次,舉辦了商業、文化演出、體育賽事、公益、藝術展覽等大型活動800場次,為82萬人次群眾提供了遊泳健身服務,開發出特許商品1000餘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在實踐中逐步開拓出奧運場館賽後運營的「水立方模式」,其《市場化導向的奧運場館賽後運營管理》在2011年獲得第二十六屆北京市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 奧運啟示錄 | 鳥巢、水立方現在如何利用?
    (原標題:奧運啟示錄 | 鳥巢、水立方現在如何利用?)裡約奧運會聖火剛剛熄滅,世界又進入了下一個奧運周期
  • 鳥巢水立方門票收入佔比過高 收入結構存風險
    以鳥巢和水立方為代表的奧林匹克公園已成為北京最火爆的旅遊景點之一。據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愛慶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鳥巢累計接待遊客達1300萬人次,水立方累計接待遊客450萬人次。這兩大標誌性奧運場館的日均客流量一度超過了故宮和長城,也創造了二戰以來歷屆奧運城市主要標誌性場館最好的經營業績。
  • 《鳥巢-吸引》四年鍛造創輝煌 走出鳥巢吸引升華
    《鳥巢·吸引》首次走出鳥巢,和北京奧運會的另外一個重要場館水立方攜手,打造了2015《鳥巢·吸引》(水立方版),讓新一季《鳥巢·吸引》再度得到升華。《鳥巢·吸引》 (水立方版)本季共演出 38場,吸引觀眾 6萬人次 。幾乎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很多場次還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
  • 走出鳥巢吸引升華 《鳥巢·吸引》鍛造創輝煌
    《鳥巢·吸引》首次走出鳥巢,和北京奧運會的另外一個重要場館水立方攜手,打造了2015《鳥巢·吸引》(水立方版),讓新一季《鳥巢·吸引》再度得到升華。    《鳥巢·吸引》 (水立方版)本季共演出 38場,吸引觀眾6萬人次。幾乎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很多場次還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
  • 2022冬奧會場館如何設計建設——後奧運時代場館可持續利用
    事實上,在經歷了十幾天的熱鬧之後,奧運會前投入巨資興建的大量場館該怎樣發現和利用它的長久價值,一直是各奧運會主辦國面臨的共同難題。「北京奧運會後場館的利用,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高度讚揚,也得到了國際體育界的認可。」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在北京奧運會開幕8周年紀念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如何根據2008年北京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經驗進行2022冬奧會場館設計開發?
  • 冰絲帶、鳥巢、水立方正式啟動5G智慧場館建設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8月8日,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聯通在北京鳥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面向國家速滑館、國家遊泳中心、國家體育場三大冬奧場館開展深入合作,啟動這三大場館的5G智慧場館打造。
  • 《鳥巢·吸引》2017水立方珍藏版在京首演
    演出中,觀眾可以目睹圓形水簾從水立方場館屋頂噴薄而出,瞬間仿佛雨水在舞臺中間形成一個巨大的透明圓柱,夢幻般的燈光打在上面,唯美浪漫,令人嘆為觀止。極具創意的扇形水幕、拔地而起的噴泉矩陣、緩緩飄來的水霧森林、直衝而上的清涼水柱等一系列水元素的展示,在炎炎夏日帶來一場清涼且酷炫的舞臺視聽享受,並傳遞靈動多樣的視覺美感。
  • 北汽紳寶2017《鳥巢吸引》珍藏版完美收官
    《鳥巢·吸引》從2012年開始連續演出六季,用6年的時間刷新了北京駐場演出紀錄,6年共計演出145場,近百萬名觀眾到場觀看演出,破解了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世界難題,書寫了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傳奇」。「今年《鳥巢·吸引》演出票特別緊俏,在開演之前,就有許多機構定製了員工包場。此外,很多親子、旅遊平臺多次組團購票前來觀看演出。」票務負責人介紹。在6月29日首演公布今年《鳥巢·吸引》將成為水立方珍藏版的消息之後,許多之前觀眾紛紛買票來到現場。還有部分之前看過演出的觀眾,也購買了家庭套票帶著家人前來,「能在奧運場館中看一場這樣精彩的演出,非常值得。」觀眾陳先生表示。
  • 奧運場館參觀門票價格公布:鳥巢50元水立方30元
    今天上午,北京市旅遊局召開「十一」黃金周旅遊新聞發布會,對於群眾特別關心的奧運場館開放旅遊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透露,十一期間部分奧運場館將售票開放,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免費持票參觀;水立方將在9月30日舉行交響音樂會的首演。
  • 2015《鳥巢·吸引》(水立方版)將開演 票價最低100元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張希)已經走過三個年頭的《鳥巢·吸引》2015年再度出新,記者昨日從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5年大型視聽音樂秀《鳥巢·吸引》將首次走出國家體育場鳥巢,5月30日在水立方上演。
  • 鳥巢水立方去年運營收入5億 不再出售冠名權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高鵬、楊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5日透露,「鳥巢」和「水立方」這兩座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場館去年的運營收入約5億元,不僅能維持場館的正常運營,而且略有盈餘;另外,部分奧運場館尋求商業冠名的計劃也徹底告吹。
  • 三年後奧運主會場「鳥巢」偎依「水立方」(圖)
    三年後「鳥巢」偎依「水立方」  投資30多億人民幣建設奧運主會場「鳥巢」華人華僑自願捐資修建「鳥巢」和「水立方」這兩座為人關注的建築,將在2006年年底同時傲立京北。這兩個場館的建設,標誌著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工程的全面啟動。  開工儀式現場布置得十分簡樸、實用。主席臺紅色背板上,「國家體育場開工奠基儀式」十一個巨幅漢字與五環標誌和會徽標記相映生輝;四盞喜慶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數十面彩旗迎風招展;數十臺施工車輛和機械整齊地排列在儀式現場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