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指的是什麼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 0°和15°之間的位置,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但在實務上通常特指太陽真正位於黃經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時間均為6點。
》》為什麼有春分三候的說法
》》春分節氣的來歷由來及傳統習俗
春分點指的是什麼
春分點是黃道與天球赤道的交點,這個這個交點有兩個,一個是春分點一個是秋分點,稱為二分點。春分點是在黃道上面的,春分點和秋分點是太陽通過赤道面的兩個位置。
從地球上看,這個點就是春分那天,太陽在天球赤道上的位置
黃道:你可以想像太陽中心點和地球中心點連線所在的一個平面與天球相交,在天球上形成的一個圓。因為地球的軸是傾斜的,所以黃道與天球赤道有個夾角。
古人認為黃道是太陽繞地球旋轉的軌跡。
》》春分豎蛋是什麼意思
春分太陽直射在哪裡
春分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不同地區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東升、正西落(除南極點),並且隨緯度的升高太陽視平圈與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變為0°。即太陽高度由90°減為0° 。
從地球上看,太陽沿黃道逆時針運動,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兩個交點,其中太陽沿黃道從天赤道以南向北通過天赤道的那一點,稱為春分點。
春分日時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和秋分日一樣。夏至日在北回歸線,冬至日在南回歸線。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隨著地球公轉時,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黃道面)的角度而變化的。
此前,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在南半球。隨著地球公轉,自轉軸與黃道面的夾角逐漸減小,直射點向赤道移動。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參見晨昏蒙影)。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
你不要再想,隨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在一天內會移動的問題了,因為,在一天內,太陽移動的範圍從天空看來幾乎沒有變化。所以,在一天內,我們會認為太陽是直射某一緯線,而不是某一點。只有涉及到地方時時,我們才認為太陽直射點的問題。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