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損失超千億

2020-12-14 騰訊網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在最新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財務影響預測中指出,2020年全球客運業務的收入損失將介於630億美元到1130億美元之間。

(點擊視頻查看詳情)

疫情來勢洶洶,全球航空業入冬

西班牙封鎖全國,多架民航航班當空掉頭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3月14日宣布,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西班牙將在全國實施為期15天的「封城」措施。

在經過長達7小時的內閣會議後,西班牙政府決定:除工作、就醫或購買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況外,全國近4700萬民眾禁止走出家門。封鎖令包括所有居民都必須留在家裡,除了買食物、去藥房、醫院或工作及其它緊急事情外。

受西班牙「封國」影響,英國時間當天上午10點左右,英國Jet2航空取消了所有前往西班牙的航班。至少有5架該航司從英國飛往西班牙的航班當空掉頭。

圖片來源:FlightRadar24

德國漢莎航空取消2.3萬個航班

德國的漢莎航空公司(LHA)此前表示,整個3月份已經取消了7100架次的歐洲航班。而且,絕大部分的航班是在飛往義大利和德國的航線上,這佔據了該公司25%的運力。

德國漢莎航空集團公司最近發布消息稱,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集團取消了3月29日至4月24日的約23000個航班,並可能進一步取消更多航班。4月25日以後的航班時刻調整將在稍後公布。公司取消的航班涉及到歐洲、亞洲和中東。

漢莎航空集團公司發言人表示,正在向德國政府申請援助。此外,該公司還在與奧地利、比利時和瑞士政府進行會談。

大韓航空陷入破產危機

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大韓航空預訂率斷崖式下降,大量航班被迫取消,其145架客機中約100架左右的客機已經停飛。

韓國當地媒體也指出,「大韓航空運營的120多條航線現已中斷了89條,國際運力方面也下降了80%以上,此前公司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也只削減了大約18%的運輸供應量,足見此次危機的嚴重性。」

當運力被迫削減,大韓航空也不得不啟動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如推遲投資、削減運營支出,鼓勵員工自願休假、接受部分空乘人員一個月的休假申請等措施,但危機卻還在深化。

日本航空公司停飛近1500個國內航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航空公司上周五表示,將在3月20日至28日期間裁減60條國內航線上的1468個航班,因新冠病毒爆發期間體育和文化活動的取消和延誤造成需求下降。

原本在3月10日,日本航空公司就已經宣布將進一步減少國內航班。為應對需求下滑,12日到19日期間以東京羽田機場和大阪伊丹機場起降航線為主追加停飛566個航班(以單程計)。

加上此前確定減少的部分航班,截至3月19日,日航集團在約兩星期內計劃減少航班總計約1600個。

美國航空將分階段暫停國際航班

美國航空集團公司當地3月14日表示,將從3月16日起,分階段停飛幾乎所有長途國際航班,原因是持續的冠狀病毒疫情導致需求下降,以及美國政府出臺的旅行限制。

美國航空表示,將在夏季高峰期減少10%的國際運力,其中跨太平洋運力減少55%,4月將美國國內運力降低7.5%。前往澳洲雪梨的航班將在5、6月減少班次。

此前,據貨運代理公司Zencargo預計,在3月9日至4月20日期間,美國零售商因肺炎疫情造成的生產和運輸短缺等問題導致的累計損失高達7億美元。

中國再減89個國際航次

根據中外航空公司報送的航班計劃,本周(3月16日-22日)計劃執行2072班往返航班(客運1165班、全貨運907班)。而上周這一數字則為2161班往返航班(客運1291班、全貨運870班)。對比上周再削減89個航班!

其中,有37個國家的61個境外航點通達客運航班;30個國家的67個航點通達全貨運航班。中方航空公司執飛1140班,客運807班、全貨運333班;外方航空公司執飛932班,客運358班、全貨運574班。

另外,本周恢復通航的國家包括奧地利、丹麥。恢復通航的境外航點包括維也納、哥本哈根。

信息來源:看看新聞、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國際航空業:客運量減半損失超千億美元,減薪裁員以自救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正在給國際航空業務帶來巨大衝擊。為了防範病毒傳播,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烏克蘭、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均已經暫停或縮減了國際航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3月份全球航空客運量將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0%。此前該協會曾估計,疫情會導致全球航空業損失高達1130億美元的收入。
  • 全球航空業卻損失近8千億
    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歐美多國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而剛剛度過疫情高峰的中國,目前儼然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地方,隨著疫情蔓延,各國推出了不同的防控措施,在此背景下,不少華人選擇返回國內,多個國家的回國機票價格飆升到數萬元,但乘客仍然難求一張直飛機票。
  • 全球航空公司已倒閉23家 疫情或致全球航空業損失數千億美元
    中國航空業逐漸復甦,但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航空公司就沒那麼好過。 中國航空業逐漸復甦,二級市場近日表現良好。
  • 全球航空業今年損失「史無前例」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25日在年度大會上表示,全球航空業今年的收入將比去年減少六成,需要額外的財政支持。IATA指出,儘管業者每天削減10億美元的成本、機隊停飛、大裁員,但仍面臨著龐大且前所未有的虧損。今年全球航空業收入預計達3280億美元左右,淨損失將達1185億美元,遠比6月所預估的843億美元虧損要差。 全球航空業2019年收入曾達到8380億美元。
  • IATA:全球航空業損失將升至2520億美元
    全球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愈演愈烈,北京時間3月24日晚間,國際航協再次更新調整了對行業今年損失的預測評估。國際航協現在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以RPK,收入客公裡計算)將減少38%,客運收入損失將達到2520億美元,同比下降44%。
  • 疫情下悲慘的全球航空業
    新冠疫情的蔓延暴發,讓全球航空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篇翻譯自《衛報》的長篇文章,原標題是Inside the airline industry’s meltdown,作者Samanth Subramanian在文中進一步揭示了疫情下全球航空業的悲慘現狀。
  • 德國最大航空公司要裁員2.6萬 全球航空業或損失...
    實際上,國際航運協會預計,全球航空業今年的損失或將衝擊六千億人民幣,日均虧損16億,政府的援助只能緩解燃眉之急,或難以根本地解決航司面臨的困境。最近兩個交易日,瘋狂反彈的航空股也連續大幅回調,小摩更是警告:航空業的漸衰期即將到來。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困局,以及將如何破解?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擴散,使得航空業遭受重大打擊,無論是平日裡財大氣粗的巨無霸航空公司,還是走親民路線的廉航,此刻都到了緊要關頭,有些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驗。5月27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了最新的全球航空客運定期數據,顯示由於各地旅行限制措施的出臺,各國國內和國際航空旅行陷入停滯。
  • 疫情壓頂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流血 減班、停飛、裁員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減班、停飛、裁員,疫情壓頂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流血」減班、停飛、裁員、降本,與國內航司轟轟烈烈的復工潮形成對比,全球航空業正在經歷噩夢。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防控措施逐步升級,削減運力、停飛航班已經屢見不鮮,這也導致全球航空業告急。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全球75%的航司現金流將撐不過3個月;亞太航空中心CAPA則發布報告稱,除非政府介入,否則到五月底,全球大多數航司會破產。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作為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歐洲,其航空業所受的負面影響還在持續。在英國,不僅是航空公司損失慘重,飛機製作商等產業鏈中的上下遊企業也不能倖免。英國政府目前的財政支持並未能緩解大規模的經濟損失,企業都在尋找挽回、突破或彌補之計。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作為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歐洲,其航空業所受的負面影響還在持續。在英國,不僅是航空公司損失慘重,飛機製作商等產業鏈中的上下遊企業也不能倖免。英國政府目前的財政支持並未能緩解大規模的經濟損失,企業都在尋找挽回、突破或彌補之計。
  • 國泰航空宣布裁員8500人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
    國泰航空宣布裁員8500人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時間:2020-10-21 12:54   來源:大河報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泰航空宣布裁員8500人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 據香港媒體10月21日報導,國泰航空正式公布重組計劃,將整體裁員8500人,其中包括5300
  • 菲律賓空運協會:菲航空業因疫情損失 2500 億比索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5月11日,菲律賓空運協會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爆發
  • 美國「旅行禁令」擴圍 全球航空業入冬
    來源:北京商報從1萬到7萬,當中國以外確診病例急劇攀升、多國「告急」的時候,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態勢便已成為不得不面對的事實。而在全球化的當下,疫情帶來的並不只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還有全球產業鏈在越發明顯的封鎖態勢下的預警。
  • 全球航空業遭11年來最大危機:虧損千億,多數公司距離破產僅剩2個月
    等那天到來時,航空業會迎來一波報復性的大生意嗎?」從中國開始,疫情「黑天鵝「給全球航空業蒙上一層陰影。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經繁榮了11年的航空業第一次遭受如此重創: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報告,全球乘客需求將出現11年來的首次年度下降,如果疫情大範圍傳播,今年的客運收入可能最高會減少1130億美元。
  • 疫情「重創」美國航空業!乘客減少67%,行業直接損失350億美元?
    王爺說財經訊:新冠疫情重創美國航空業,多國關閉邊界,飛航需求銳減。據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美國航空載客量大幅萎縮,跌至1999年水平。 換句話說,2020年,美國飛機乘客人數過去20年來的增長就此抹去。 那麼2020年,美國航空產業到底損失了多少?
  • 新加坡航空擬讓部分員工自願解約 全球航空業損失2520億美元
    新加坡航空是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之一,由於主要經營國際航線,其業務在新冠疫情期間遭遇重創。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航空出現了創紀錄的約合人民幣50億元的虧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收入損失將達2520億美元  塞內加爾《太陽報》網站(le soleil.sn)報導,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約有450萬架航班被取消,受衝擊影響最大的航空公司包括法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阿聯航空、新加坡航空等。
  • 疫情重創下,東南亞航空業如何求生
    (東博社記者/陳麗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各行各業無一倖免,航空業更是首當其衝。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2020年4月14日預測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而在以旅遊業為重要經濟支柱的東南亞,隨著各國政府實施旅行限制,其航空業更是遭受沉重打擊。
  • 疫情衝擊下全球航空業面臨嚴峻考驗,歐美航司「自救+他救」求生存
    新華社發疫情期間,繁忙的歐美航線失去了往日的風採,訂單數急劇下滑,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9日發布的預測,全球航空業在2020年總計將損失840億美元。即使各國逐步解禁,對飛行的需求有所復甦,2021年將依舊損失近160億美元,客運量仍會較今年萎縮近30%。
  • 疫情衝擊,全球航空公司2020年可能史無前例地損失840億美元
    也就是說,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業的衝擊損失會創下記錄,所帶來的影響會遠遠超過2003年的SARS。 根據國際航協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疫情發生後,為遏制新冠病毒大流行,各國政府相繼出臺限行令,航空旅行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