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壓頂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流血 減班、停飛、裁員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減班、停飛、裁員,疫情壓頂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流血」

減班、停飛、裁員、降本,與國內航司轟轟烈烈的復工潮形成對比,全球航空業正在經歷噩夢。

3月24日,泰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宣布,將暫停運營4月1日至5月31日曼谷往返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昆明的航線;此前,泰國微笑航空已經宣布停飛所有國際航班。

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防控措施逐步升級,削減運力、停飛航班已經屢見不鮮,這也導致全球航空業告急。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全球75%的航司現金流將撐不過3個月;亞太航空中心CAPA則發布報告稱,除非政府介入,否則到五月底,全球大多數航司會破產。

全球超30家航司停飛國際航線,75%航司面臨流動性危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5日發稿時,全球已有包括越南航空、南非航空、阿維安卡航空、希臘愛琴海航空、泰國微笑航空、巴基斯坦航空、曼谷航空、澳航、維珍澳大利亞、西捷航空、沙烏地阿拉伯航空、阿爾及利亞航空、馬印航空以及Swoop航空等14家航司停飛所有國際航線。

此外,包括阿聯航空、宿霧太平洋航空、菲律賓航空等20多家航司停飛所有航班。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有些航司雖然發布停航,但是仍存在個別執飛的情況。

停飛導致航司的現金流告急。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3月份全球航空客運量將同比去年下降50%。IATA表示,全球約75%的航空公司都將面臨因航班取消而導致的流動性危機。

IATA首席經濟學家Brian Pearce表示:「全球航空業出現航班取消的情況,航司正在面臨著流動性危機。無論是否運營航班,航司都必須支付大量的固定成本。今年年初,約75%的航空公司只有不到三個月的現金來支付固定成本。」

「我們目前的優先事項就是保留現金流,如果我們必須在沒有航班也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要經營三個、六個、九個月,我們要如何生存?」瑞安航空CEO Michael O『Leary表示。

降薪、放無薪假、裁員,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

全球航班數據提供商OAG聯合亞太航空中心CAPA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3月23日開始,歐洲的總座位容量(Total seat capacity)同比下降了59.1%。國內運力幾乎減少48.3%,國際運力減少62.9%。其中,義大利的降幅最大,同比下降了87.5%,而芬蘭、西班牙、德國、丹麥、希臘和比利時的降幅也超過了70%。

裁員也正在進行時。該數據顯示,在歐洲排名前20位的航空公司集團中,有18家航空公司都在裁員。而IATA表示,全球航空公司共有約270萬員工,每一個員工又可為航空運輸和旅遊相關的行業(旅館、飯店、主題公園和博物館等)創造另外24個工作崗位。這意味著,全球範圍內,共計有6550萬個工作崗位與航空相關聯。

裁員的消息接踵而至。

3月15日開始,北歐航空公司宣布解僱1萬名員工,約佔員工總數的90%;3月19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澳洲航空及旗下捷星航空宣布,三分之二的員工將從3月末到至少五月末暫時離開工作崗位,這意味著約2萬人短期失業;3月19日深夜,加拿大航空表示將解僱超過5100名空乘人員;3月23日,加拿大越洋航空(Air Transat)宣布,將臨時裁員3600人,約佔該公司員工總數的70%;3月25日,加拿大第二大航空公司西捷航空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裁員6900人,其中約90%是自願離開,該公司大約有14000人。

航司也在降薪。瑞安航空CEO Michael O『Leary表示,O』Leary先生說,他和員工將減薪50%。他表示,公司的最佳情況是停止兩到三個月的服務,但是「老實說我們都不知道」。

CAPA警告稱,全球航空業需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航班停飛、現金儲備也在迅速減少,運營的航班數不到一半,除非政府介入,否則到五月底,全球大多數航司會破產。

目前,歐洲和美國都有航司「中槍」破產,均是支線航司。3月5日,歐洲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英國航司Flybe宣布,已進入破產接管程序,所有航班已經停飛;美國支線航司Trans States的發言人Cartiay McCoy稱該公司將於4月1日正式停止運營,同為美國支線航司的Compass的運營將於4月7日結束。

美國三大航的日子也並不好過。3月23日,達美航空全球CEO Ed Bastian 再次發布致全球員工信。Ed Bastian透露了,達美航空超13000名員工自願停薪休假,並再一次調低了營收預期,第二財季的營業收入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下降80%,約1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3月24日,標普下調達美航空信用評級至垃圾級別。

此外,美聯航表示,以往3月是該航司客流量最大的一個月,但今年3月的前兩周,美聯航客流同比減少100萬人次,預計今年3月的收入同比減少15億美元,4月將被迫削減60%的人員開支,四月和五月將降薪50%;美國航空警告稱,因航空業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衝擊,若美國國會不批准一項580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他們將不得不強制員工放無薪假。

各國政府出手相救,紓困政策正在路上

IATA表示,全球航空業若想度過疫情危機,需要政府的援助和救助規模可能在1500億至2000億美元之間。

3月16日,全球三家主要航空聯盟世界大同航空聯盟、天合聯盟和星空聯盟發布聯合聲明,呼籲各國政府採取行動,幫助全球航空業應對史無前例的挑戰。

挪威政府於3月13日推出了一個65億克朗的一攬子經濟計劃,並將暫時免除航空行業的稅費;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向航空公司退費並免除一些費用,例如7.15億澳元的國內空中交通管制費,其中包括1.59億澳元的預付款;俄羅斯3月16日公布了一系列應對疫情措施,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旅遊業和航空業可推遲繳納相關稅收;紐西蘭政府17日發布121億紐西蘭元(約合73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包含支持航空業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會對美國航空業提供支持,但目前尚無具體政策。

新京報記者 張澤炎

相關焦點

  • 停工停飛裁員!全球航空業「大流血」,相關公司還能撐多久?
    疫情之下,全球航空業正在「大流血」。 3月23日,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發布聲明,宣布暫停其位於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地區埃弗雷特工廠的飛機生產。 據悉,此項計劃將從3月25日開始,並持續14天。
  • 疫情下歐洲航空業求生:裁員、停飛、求助政府
    Photo by Daniel Klein on Unsplash記者 | 唐俊全球逐漸加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度影響航空業。英國航空公司3月13日表示,其正在經歷一場「生存之戰」,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超過了9·11事件」。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一家停飛央視財經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除封鎖」才能實現。然而,疫情當前,各國政府一方面考慮復工復產、重啟經濟;另一方面卻對解封慎之又慎。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一家停飛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除封鎖」才能實現。在此基礎上,部分議員表示應再為航空業提供更多的救助。Airlines UK在寫給蘇納克的信中說道,當疫情的管控措施逐步放鬆時,航空業的恢復也將是循序漸進的。政府在提供支持時應評估每個行業的情況,或逐步減少工資支持,而不宜在6月就停止。如果沒有後續的支持,即使此後的業務量有所擴大,航空業仍處在危險的邊緣。
  • 停飛、裁員、破產 航空業遭「迫降」
    疫情發生以來,各國逐步升級防控措施,包括限制公眾出行、暫時關閉學校、加大邊境管控力度等。鑑於此,全球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也削減了航班數量,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航班停飛政策,以阻止疫情擴散。土耳其:停飛與60多個國家間的航班當地時間3月21日,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宣布,從當晚開始暫停與46個國家間的航班。此前,土耳其已經停飛與22個國家之間的航班。
  • 病毒揮之不去,虧損、裁員、停飛...全球航空業何時能再度起飛?|...
    5月17日,由於取消了95%的航班,且客流量無法短期大幅回升,加拿大航空公司決定裁員至少50%。這不是個例。由於疫情衝擊,全球旅遊業受到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而航空業是受到餘震影響的行業之一。現在,超過40家主要航空公司已經停飛了所有航班,許多其他航空公司也暫停了超過90%的航班,這是前所未有的。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航空業紓困大限已過,大企業密集裁員
    當地時間10月1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高達83.7萬人,已經連續五周徘徊在80萬~90萬的區間內,約為疫情前平均水平的4倍,顯示就業市場復甦乏力。與此同時,針對航空業的250億美元援助計劃已於9月30日到期,多家航空公司將於10月開始裁員,再加上近來多家大公司幾乎同時宣布裁員計劃,新一輪裁員潮正在變得更加洶湧。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損失超千億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在最新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財務影響預測中指出,2020年全球客運業務的收入損失將介於630億美元到1130億美元之間。(點擊視頻查看詳情)疫情來勢洶洶,全球航空業入冬西班牙封鎖全國,多架民航航班當空掉頭西班牙首相桑切斯3月14日宣布,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西班牙將在全國實施為期15天的「封城」措施。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困局,以及將如何破解?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擴散,使得航空業遭受重大打擊,無論是平日裡財大氣粗的巨無霸航空公司,還是走親民路線的廉航,此刻都到了緊要關頭,有些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驗。5月27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了最新的全球航空客運定期數據,顯示由於各地旅行限制措施的出臺,各國國內和國際航空旅行陷入停滯。
  • 疫情重創下,東南亞航空業如何求生
    減班、停飛、裁員、降本……在疫情當前,東協各國的航空公司都面臨著航空業的"大考"。被迫按下"暫停鍵"曾多次被評為世界最佳航空公司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在東南亞、東亞、南亞和大洋洲擁有強大的航線網絡,並運營跨太平洋航線。
  • 裁員、破產、股價重挫,全球航空業復甦或需兩到三年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受疫情衝擊的全球航空業依舊被陰霾籠罩。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的報告,全球倒閉的航空公司數量正在增長,2020年第二季度,航空公司將消耗600億美元現金,包括漢莎航空、法荷航集團等航空公司巨頭也紛紛向政府求助,航空業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 疫情下的國際航空業:客運量減半損失超千億美元,減薪裁員以自救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正在給國際航空業務帶來巨大衝擊。為了防範病毒傳播,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烏克蘭、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均已經暫停或縮減了國際航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3月份全球航空客運量將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0%。此前該協會曾估計,疫情會導致全球航空業損失高達1130億美元的收入。
  • 疫情衝擊下的航空業:全球航司紛紛減班裁員力圖自救!
    民航資源網2020年3月16日消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各地擴散,航空業面臨著全方位的嚴峻挑戰。各國政府相繼採取嚴格的旅行限制措施,航空公司也紛紛採取減班、停飛、裁員、降本增效等多種手段來應對旅客需求的下滑,並請求政府機構的援助,以圖度過疫情危機。
  • 國泰航空宣布裁員8500人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
    國泰航空宣布裁員8500人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時間:2020-10-21 12:54   來源:大河報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泰航空宣布裁員8500人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迎至暗時刻 據香港媒體10月21日報導,國泰航空正式公布重組計劃,將整體裁員8500人,其中包括5300
  • 東京奧運會面臨推遲全球航空業再遭暴擊!大面積停飛...
    國際航空業智庫亞太航空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很多航空公司可能會在5月底前面臨破產。全球航空業迎來史無前例的至暗時刻。剛剛央視報導,加拿大越洋航空公司(Air Transat)當地時間23日上午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業務量劇烈下降影響,將臨時裁員3600人,這個數量約佔該公司員工總數的70%。在此之前,加拿大航空和西捷航空都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裁員,分別為5100多人和超過4000人。
  • 日本亞航突然宣布全面停飛,疫情造成航空業崩潰在持續!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 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維珍澳航再次被迫裁員:航班停飛負債纍纍,至少三年才能恢復
    由於疫情突然爆發,澳洲邊境封鎖,對航空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而維珍澳洲航空本身已經債務繁重,維珍航空於今年4月進入了自願管理程序。上周三,維珍澳洲航空才宣布自己的重組計劃:旗下廉航虎航將暫停運作,整個公司裁員3000人。同時,國際航班也將無限期停飛。維珍澳航的幾名員工匿名透露,此次裁員涉及到的大多是國際部門。
  • 疫情下悲慘的全球航空業
    新冠疫情的蔓延暴發,讓全球航空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篇翻譯自《衛報》的長篇文章,原標題是Inside the airline industry’s meltdown,作者Samanth Subramanian在文中進一步揭示了疫情下全球航空業的悲慘現狀。
  • 疫情衝擊下全球航空業面臨嚴峻考驗,歐美航司「自救+他救」求生存
    新華社發疫情期間,繁忙的歐美航線失去了往日的風採,訂單數急劇下滑,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9日發布的預測,全球航空業在2020年總計將損失840億美元。即使各國逐步解禁,對飛行的需求有所復甦,2021年將依舊損失近160億美元,客運量仍會較今年萎縮近30%。
  • 美股航空板塊暴力反彈 停飛、裁員、倒閉比比皆是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航空業受到巨大衝擊,航空業正向當地政府呼籲流動性支持。近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各大航空公司2020年營收將縮水252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1.78萬億),稱目前的情況對航空業來說是史上最糟,各大航空公司急需現金。據了解,不僅僅停飛,航空公司倒閉、裁員、降薪已經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