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揮之不去,虧損、裁員、停飛...全球航空業何時能再度起飛?|...

2021-01-21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為創業邦原創報導,作者若卡,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5月17日,由於取消了95%的航班,且客流量無法短期大幅回升,加拿大航空公司決定裁員至少50%。

這不是個例。由於疫情衝擊,全球旅遊業受到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而航空業是受到餘震影響的行業之一。

現在,超過40家主要航空公司已經停飛了所有航班,許多其他航空公司也暫停了超過90%的航班,這是前所未有的。

雖然當長途旅行恢復的時候,航空業一定會在某一時刻復甦。但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恢復到何種程度仍然無法斷言。

本期推介文章來自福布斯《航空業何時才能恢復到冠狀病毒爆發前的水平?》(When Will Aviation Return To Pre-Coronavirus Levels?),作者James Asquith探討了這一問題。

作者提到,在全球停飛之前,航空業的財務狀況就不好。

如今,超過90%的飛機停飛,大多數公司的收入更是幾乎枯竭,歐洲領先的全球航空公司每小時虧損約100萬美元,其中國際航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最重要的問題是,大多數航空公司的絕大部分利潤來自國際航班,許多國內航線如果上座率低於75%就會虧損。

此外,由於交通流量為零,機場和相關運營商也處於停滯狀態,就連製造商也陷入嚴重危機。

然而航空公司仍然必須支付一些成本,比如維護、技術成本,甚至營銷成本。

因此,為了降低成本,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目前只能暫時解僱員工或讓他們休假,同時停飛飛機。然而,利潤豐厚的夏季收入基本確定將會流失。

那麼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想要繼續存活下來,要麼有健康的現金儲備,要麼有巨額信貸額度,或者獲得政府支持。

雖然強制關閉航空業是政府的決策,但如上所述,一些航空公司和製造商在危機前的狀況就很差,如果政府只是簡單地在行業範圍內提供補貼根本不夠。

一些航空公司只能選擇接受國有化,比如義大利主要的航空公司義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

這對來自貧窮國家的行業玩家來說不公平,對管理良好、盈利豐厚的航空公司也很不利。

這些公司雖然能靠自己的錢生存,但在危機過後,會發現很難再與接受救濟的國有企業競爭。

因此,這是對航空業的一個威脅,幾十年來民營航空企業的發展將急劇轉向,可能會提早終結低成本航空旅行服務。

即使恢復正軌,到2021年,一些公司倒閉,一些被收購,航空公司數量減少,急需在航空業重新開放時把握住任何收入。

所以,作者認為,當國際航線重新開放時,為了刺激需求,初期票價可能會有很大的折扣。然而,未來幾年,多重因素將導致機票實際價格上漲。

其一,還存活的公司必須儘快實現盈利;其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要保持遠距離社交,需要控制飛機上座率。

除此之外,消費者們還有其他顧慮。比如,你可能需要花雙倍價錢買機票,再花雙倍時間完成安全檢查和健康檢查,從進入機場到登機的程序變得異常繁瑣。

一些分析人士預測,甚至希望,一旦旅行限制放鬆,航空和旅遊業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勁地反彈。

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出於各方考量,人們的需求根本不會達到以前的水平,國際流動何時能恢復的不確定性仍將繼續給該行業帶來壓力。

作者回顧稱,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是航空旅行的黃金時期,泛美航空(Pan Am)和環球航空(TWA)等公司製造了標誌性的747大型噴氣式飛機。

過去的15年可以說是航空旅行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飛機上引入了豐富的功能,低成本航空公司開闢了低預算旅行市場。

在新冠病毒疫情之前,沒有任何一段持續的時間內全球絕大多數飛機停飛的狀況出現。

一個新的問題是,疫情緩解之後,國家之間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變得明顯,這將阻礙全球化的發展,阻礙航空公司自由開闢新的甚至是維持已有航線的能力。

不過,如果說有一個行業能夠適應衝擊,那仍然會是航空業。

因為從氣候變化的壓力、維護和安全問題到勞工罷工,以及任何可能產生影響的外部因素,航空業已經習慣了應對大量的挑戰,並一次次實現反彈。

只是這一次,復甦的時間將是最漫長的。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停工停飛裁員!全球航空業「大流血」,相關公司還能撐多久?
    此外,全球各個航班也大面積停飛,影響著航空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並不得不大幅裁員……1波音有多慘?1、2月淨訂單竟然為負說起波音,大伙兒都知道它在航空業的地位。 但就是這麼一家基本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司,卻在疫情之下,低下了其高昂的頭。
  • 疫情壓頂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流血 減班、停飛、裁員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減班、停飛、裁員,疫情壓頂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流血」減班、停飛、裁員、降本,與國內航司轟轟烈烈的復工潮形成對比,全球航空業正在經歷噩夢。3月24日,泰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宣布,將暫停運營4月1日至5月31日曼谷往返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昆明的航線;此前,泰國微笑航空已經宣布停飛所有國際航班。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防控措施逐步升級,削減運力、停飛航班已經屢見不鮮,這也導致全球航空業告急。
  • 東京奧運會面臨推遲全球航空業再遭暴擊!大面積停飛...
    國際航空業智庫亞太航空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很多航空公司可能會在5月底前面臨破產。全球航空業迎來史無前例的至暗時刻。最新消息則稱,如果政府不提供援助,美聯航將會裁員。波音暴跌超72%暫停派發股息美國最大的製造商波音公司也正艱難應對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航空業危機。
  • 全球航空業今年損失「史無前例」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25日在年度大會上表示,全球航空業今年的收入將比去年減少六成,需要額外的財政支持。IATA指出,儘管業者每天削減10億美元的成本、機隊停飛、大裁員,但仍面臨著龐大且前所未有的虧損。今年全球航空業收入預計達3280億美元左右,淨損失將達1185億美元,遠比6月所預估的843億美元虧損要差。 全球航空業2019年收入曾達到8380億美元。
  • 停飛、裁員、破產 航空業遭「迫降」
    鑑於此,全球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也削減了航班數量,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航班停飛政策,以阻止疫情擴散。截至目前,已有土耳其、伊拉克、烏克蘭、肯亞、奈及利亞、安哥拉、巴基斯坦、衣索比亞、摩洛哥等多國宣布暫停國際航班或關閉國際機場。
  • 美國空乘眼裡的航空業大裁員:苦痛無法想像
    從10月起,美國或將有35000多名航空業員工面臨強制休假或失業,這對於一個正勉強「維持生計」的行業來說,無疑是另一個災難性打擊。分析人士稱,美國航空業面臨的危機「前所未有」,是「911」恐怖襲擊事件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困局,以及將如何破解?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擴散,使得航空業遭受重大打擊,無論是平日裡財大氣粗的巨無霸航空公司,還是走親民路線的廉航,此刻都到了緊要關頭,有些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驗。5月27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了最新的全球航空客運定期數據,顯示由於各地旅行限制措施的出臺,各國國內和國際航空旅行陷入停滯。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一家停飛央視財經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除封鎖」才能實現。然而,疫情當前,各國政府一方面考慮復工復產、重啟經濟;另一方面卻對解封慎之又慎。
  • 破產保護與訂單取消 全球航空業忙自救
    同日,法國航空公司計劃在2022年底前裁員7500人。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集團發表新聞公報說,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1.5萬人。從航空公司到飛機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新冠疫情已在全球航空業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為擺脫危機,眾多業內企業展開自救,同時積極尋求政府援助。
  • 破產停飛裁員,疫情下英國航空業欲再向政府「要錢」
    英國一家航空公司破產,一家停飛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讓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專家認為,航空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國際航空客運復甦需靠各國協調「解除封鎖」才能實現。以英國為例,弗萊比航空公司已宣布破產,易捷航空已停飛所有航班,英國航空公司僅保留起降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航班。希思羅機場3月客流量同比下降一半,4月預計將下跌九成,機場從4月6日開始關閉了一條跑道,後來又關閉了兩座航站樓。
  • 德國最大航空公司要裁員2.6萬 全球航空業或損失...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李迪航空業又現大規模裁員。今天最新消息,德國第一航司漢莎航空將原定的裁員規模翻倍,預計將裁員2.6萬名員工。而半個月前,該公司剛剛與政府達成了700億救助協議。實際上,國際航運協會預計,全球航空業今年的損失或將衝擊六千億人民幣,日均虧損16億,政府的援助只能緩解燃眉之急,或難以根本地解決航司面臨的困境。最近兩個交易日,瘋狂反彈的航空股也連續大幅回調,小摩更是警告:航空業的漸衰期即將到來。
  • 「世界最大航空公司」宣布大裁員 美國航空集團宣布將裁員1.9萬人
    美國航空集團宣布將裁員1.9萬人報導稱,由於聯邦援助的就業保護計劃即將到期,航空業將會再裁員上萬人。美國航空集團的裁員行動加上退休和暫時休假舉措,將使該航空公司的規模比3月份縮小約30%。隨著夏季旅遊旺季即將結束和政府資金的耗盡,這是迄今為止航空業將面臨毀滅性打擊的最明顯跡象。
  • 又有巨頭大裁員 2.2萬人丟飯碗!全球行業虧損或達...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全球已經有超20家航空公司或破產或終止運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估,全球航空業今年恐虧損840億美元(約5833億元人民幣),營收僅達去年一半。德國服務業工會航空部門表示,這是自2008年、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以後,航空業所面臨的最嚴重危機。
  • 24萬確診KO全球航空業:波音市值僅剩0.3個茅臺 國泰港龍削減96%...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亓寧2020年開年,全球航空業因為新冠疫情陷入生存危機,全球股市一片狼藉中航空股受到重挫。 3月17日,東方航空宣布將停飛近期部分北美和歐洲航線,中國國航由境外飛往國內的航班也遭大規模取消。
  • 墜機、虧損、裁員,造飛機的波音未來能否再次造就自己?
    全球航空業身處於空前危機之中,作為上遊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也被捲入其中,未能倖免。其實,早在這次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之前,波音就已經深陷桎梏——因商務客機安全故障問題引發諸多糾紛,2018年獅子航空610和2019年的衣索比亞航空302兩次特大空難將波音推至全球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家造飛機的巨擘,似乎在近幾年陷入了一片泥潭,無論如何掙扎求生都沒有功效,反而愈陷愈深。
  • 疫情下歐洲航空業求生:裁員、停飛、求助政府
    Photo by Daniel Klein on Unsplash記者 | 唐俊全球逐漸加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度影響航空業。英國航空公司3月13日表示,其正在經歷一場「生存之戰」,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超過了9·11事件」。
  • 受疫情打擊 歐洲最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商大幅虧損裁員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歐洲最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商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27日發布報告稱,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巨額虧損5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90.91億元)。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史無前例的沉重打擊,全球對於航空發動機的需求大幅下降,今年1月到6月該公司發動機交付量下降了50%。 此外,上半年全球客機一半以上停飛,也使得航空公司按照發動機使用數量支付給羅爾斯·羅伊斯的費用大幅下降。 此前,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在5月份已經宣布因疫情影響計劃裁員9000人,佔全球員工總數多達五分之一。
  • 美股航空板塊暴力反彈 停飛、裁員、倒閉比比皆是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航空業受到巨大衝擊,航空業正向當地政府呼籲流動性支持。近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各大航空公司2020年營收將縮水252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1.78萬億),稱目前的情況對航空業來說是史上最糟,各大航空公司急需現金。據了解,不僅僅停飛,航空公司倒閉、裁員、降薪已經陸續出現。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航空業紓困大限已過,大企業密集裁員
    與此同時,針對航空業的250億美元援助計劃已於9月30日到期,多家航空公司將於10月開始裁員,再加上近來多家大公司幾乎同時宣布裁員計劃,新一輪裁員潮正在變得更加洶湧。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大衛·布蘭法羅(David Blanchflower)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經濟現在看起來正在放緩,重新恢復某些封鎖措施,因為新冠病毒持續擴散。我認為答案是,我們正在見證史無前例的高失業水平,而且這一切看起來不太可能很快恢復正常。」
  • 裁員、破產、股價重挫,全球航空業復甦或需兩到三年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受疫情衝擊的全球航空業依舊被陰霾籠罩。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的報告,全球倒閉的航空公司數量正在增長,2020年第二季度,航空公司將消耗600億美元現金,包括漢莎航空、法荷航集團等航空公司巨頭也紛紛向政府求助,航空業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