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巴西世界盃:WM陣型的潰敗和馬拉卡納的眼淚

2020-12-17 懂球帝官方

地點:巴西

時間:195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1946年6月25日國際足聯在盧森堡首次聚會於「綠桌」旁。在幾乎是一片廢墟的歐洲中心舉行的這次國際足聯大會在許多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首先,國際足聯接納了蘇聯足球協會。至於蘇聯對世界足球運動的發展貢獻大小,大會之前不久莫斯科迪納摩隊在英國進行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巡迴訪問賽已經做出了有力的回答。此外,所有不列顛足協(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足協)第3次返回國際足聯。連任25年的國際足聯主席儒勒-雷米特再次當選。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大會決定,以後的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將以「雷米特杯」的名義進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

盧森堡大會還應當解決第4屆世界盃賽由誰承辦的問題。毫無疑問,這次該輪到南美洲了。這首先是一種和解的表示,其次,歐洲大陸的現狀也難以舉行世界盃賽。與會者只要從飛機舷窗或是賓館的窗戶望去就可以看到歐洲那種慘不忍睹的狀況。

歐洲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

在大會閉幕前,自薦者寥寥無幾,只有巴西和阿根廷願意承辦本屆大賽。當大家都準備投票表決的時候,巴西代表團團長馬査多博士請求發言。他允諾說,如果委託他的國家承辦本屆世界大賽,那麼在裡約熱內盧將建立一座可容納20萬人的體育場。這一驚人之舉使阿根廷人甘拜下風。

巴西人建造了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大球場

13支勁旅

凡是稍微了解南美洲各國之間「爭風吃醋關係」的人,都不難看出馬査多講話的用意,他預言整個世界足壇無疑將在巴西舉行盛大聚會,並說這將是一次名符其實的足球盛會,20年前的烏拉圭大賽與之相比不知要遜色多少倍。馬査多先生是多麼拙劣的一位預言家呀!

阿根廷拒絕參加1950年巴西世界盃

當預選賽結束,一切準備就緒時,人們才發現只有13支球隊參加1950年世界盃足球大賽的冠軍爭奪戰,這個數字同1930年烏拉圭大賽時一樣,有所不同的是,這次共有33個國家報名參加比賽。

戰爭的創傷讓歐洲人無力參加世界盃,南美球隊成為1950年世界盃的主角

雖然大炮停止了轟鳴,但是戰爭的遺蹟依然存在,邱吉爾在富爾頓發表了那番聞名於世的講話之後,世界又陷入了「冷戰」之中,各軍事盟國之間失去了相互信任,它們之間的相互往來中斷了多年。當時,許多國家的經濟尚未恢復,鐵幕的東邊正在進行體育運動改革,但起色不大,還不能以應有的姿態派隊參加世界盃足球賽。基於以上原因,陣容強大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沒有參加比賽。困難使比利時也未能參賽,奧地利人出爾反爾,放棄了遠渡重洋的打算,步其後塵的還有土耳其和已經取得進入決賽圈資格的蘇格蘭。

邱吉爾的富爾頓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南美洲國家中,秘魯和薩爾瓦多拒絕參加比賽。阿根廷也表示拒絕,這大概是因為沒有讓其擔任本屆大賽東道主的緣故吧。這樣,智利、玻利維亞、烏拉圭和巴拉圭未經預賽就直接領取了進入巴西的通行證。亞洲國家中緬甸表示棄權,印度本來可以參賽,但也改變了主意。有些人認為,印度棄權是因為國際足聯規定,運動員參加比賽必須穿足球鞋,而當時印度的足球運動員還不習慣於穿鞋踢球。巴西人利奧尼達斯在上屆比賽中與波蘭隊交鋒時曾因赤足上陣,受到了指責。

印度隊因拒絕穿鞋參賽而退出

這樣,6個歐洲預賽小組,2個南美洲預賽小組和1個亞洲組都是殘缺不全的,只有英國小組(英格蘭隊、威爾斯隊、蘇格蘭隊、北愛爾蘭隊)和中美洲小組(美國、墨西哥、古巴)是比較齊全的。經過爭奪,進入決賽圈的13支勁旅分別是英格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南斯拉夫、義大利、智利、美國、巴拉圭、玻利維亞、烏拉圭、墨西哥和巴西。

高傲的英格蘭人第一次參加世界盃

垂頭喪氣的組委會成員們全力以赴,千方百計使那些由於各種原因落在決賽圈之外的強隊報名。與奧地利人的談判一無所獲,奧地利人在布拉格慘敗給捷克斯洛伐克隊之後決定收回參賽申請。然而後來的國際比賽證明,奧地利隊是歐洲足壇的一支勁旅。法國和葡萄牙也收到了補發的邀請信,但是法國也婉言謝絕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在匈牙利已經組成了一支足球隊,這支球隊很快便在歐洲和世界足壇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後話,暫且不提。我們還是先談談巴西隊。此時此刻的巴西堅信,他們的國家隊在國內宏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面對20萬觀眾,一定會榮獲冠軍獎盃,以雪三次失敗之恥。

五十年代的匈牙利黃金一代即將深遠地影響世界足球發展

首次小組聚會

該屆世界足球大賽不沿襲奧林匹克運動的比賽規則,因為這一規則不太合理。失誤一次,即被淘汰。在巴西,13支球隊分為4個小組進行循環賽,4組之首,即可參加下一階段的比賽。應該承認,這種方法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烏拉圭隊和玻利維亞隊分在一個小組裡,烏拉圭隊以8-0的懸殊比分大勝對手,馬上進入了下一階段比賽。按抽籤規定,巴西隊應該和南斯拉夫、墨西哥和瑞士這3支勁旅交鋒。瑞士隊一如既往,頑強地頂住了奪魁呼聲最高的巴西隊。12年前,他們曾與德國隊相遇,如今又與巴西隊交鋒,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結果雙方握手言和。此戰踢平之後,巴西隊的命運就掌握在南斯拉夫隊的手裡了。結果東道主以2-0獲勝。這兩個球是由濟濟尼奧和阿德米爾踢進的。專家們評論說,單憑技術南斯拉夫隊不亞於巴西隊,南斯拉夫隊的敗北主要在於承受不了體育場內觀眾那種難以形容的壓力。

南斯拉夫隊實力強勁

本屆足球賽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英格蘭人破天荒參加了比賽。幾十年來,他們一直相信自己的足球優勢,現在英格蘭終於找到了巴西。他們來了,但輸了,服服貼貼地返回了家園。這樣簡短地敘述英國足球史上這一不很光彩的插圖也就足以了。美國隊以1-0戰勝了英格蘭隊,他們對英格蘭人的表現大失所望。曾幾何時,英格蘭人還曾譏笑美國人不會踢足球,而且永遠也學不會。

英格蘭隊首次參加世界盃卻敗給美國隊(據說當時的博彩公司開出了500倍的美國隊獲勝賠率)

後來,英國報界曾對嘲笑者發出這樣的大聲疾呼:「世界不理解我們!」誠然,指責阿爾弗-拉姆塞、比利-懷特和斯坦-莫滕森為不稱職的運動員,是有些過分偏激,因為不列顛群島的足球隊中從來沒有二流隊員。然而,世界足球在發展,國外許多足球隊都顯示了良好的球藝,英倫三島直至1950年才如夢方醒,但為時已晚,只得作繭自縛了。倫敦《每日電訊報》寫道:「不列顛足球史上的這一醜聞,在第4屆世界盃大賽上是第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但不是最後一件。」

代表英格蘭出戰的阿爾弗-拉姆塞(左)和維瑟爾

輸給美國隊之後,英格蘭足球隊的命運被攥在了西班牙人的手中。西班牙隊與英格蘭隊之間的比賽以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球員們的勝利而告終,西班牙隊進入4強之列。第3小組關鍵的一場比賽是瑞典隊對義大利隊,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運動員以3-2獲勝,連獲兩屆世界冠軍的義大利隊在這次敗北之後,便戛然中止了比賽。但這並不是什麼駭人聽聞的事情,因為早在兩年之前,義大利隊就幾乎全軍覆沒了。當年的世界足球冠軍——義大利都靈足球俱樂部隊在結束了在美洲的訪問比賽,乘坐飛機返回途中因飛機失事,隊員無一倖免(其中有好幾名義大利國家隊成員),死難者中還包括當時義大利球迷的偶像瓦倫蒂諾-馬佐拉,他是1970年世界足球亞軍隊,著名的足球健將桑德羅-馬佐拉的父親。

在都靈空難中遇難的義大利球星馬佐拉

決賽四強

這樣,世界盃冠軍爭奪戰將在西班牙隊、瑞典隊、巴西隊和烏拉圭隊4隊中進行,其中西班牙隊和瑞典隊奪魁的希望不大,冠亞軍將在巴西隊和烏拉圭隊中產生。東道主必操勝券,對此,人們深信不疑。巴西隊以7-1和6-1分別戰勝了瑞典隊和西班牙隊,這就更增強了巴西隊獲勝的信心。義大利的《環球報》這樣寫道:「歐洲足球被裡約熱內盧的美麗風光,馬拉卡納體育場的宏偉和巴西球迷的熱情徹底徵服了。」報界是很容易健忘的,以前東道主是如何可憐巴巴地與瑞士隊握手言和,以及如何與南斯拉夫隊疲憊奮戰的經過,報紙上都隻字不提了。如果公正而論的話,應該承認,烏拉圭隊表現得並非信心十足,因為在他們以3-2險勝瑞典隊,以2-2與西班牙隊戰平之後,人們就不再對烏拉圭隊奪魁抱任何希望了。巴西隊已經料定自己會穩操勝券,因為最後一場比賽,他們只要與對手踢平即可奪魁,如同西班牙隊曾經遇到過的情況一樣。

出戰1950年世界盃的西班牙隊

巴西隊教練弗拉維奧-科斯塔告誡自己的隊員要有理智,要虛心,他說:「烏拉圭人熟悉我們的打法,並且很善於同我們交鋒。更不應該忘記的是,兩個月之前在爭奪布朗杯比賽中,他們戰勝了我們。」巴西隊員們回答說:「那是在聖保羅,在裡約熱內盧我們是不可戰勝的。上次欠下的債,他們會加倍償還。」

烏拉圭代表隊

20萬人的「棺材」

7月16日終於來到了,這是決定勝負的一天,馬拉卡納體育場當時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情,還是讓我們來聽聽烏拉圭隊當時的守門員羅克-加斯頓-馬斯波利的敘述吧。

烏拉圭門將馬斯波利

「我們坐在更衣室裡,談論著兩個月前戰勝巴西隊的情況。我們還推測,巴西隊員雖然以懸殊比分戰勝了當時還不是強隊的西班牙隊和瑞典隊,但這只能使東道主產生盲目的自信心。我們也預想到20萬觀眾會成為「桑巴軍團」的強烈興奮劑,但同時我們也知道,球迷們不會原諒自己球隊的任何一次失誤,而這對球員們的影響極壞。最後我們也告誡自己,我們這裡球隊有舒伯特-甘貝塔、維克多-安德拉德、阿爾塞德斯-吉西亞、胡裡奧-佩雷斯,當然還有奧布杜裡奧-瓦雷拉等名手,應該天不怕地不怕。」

馬斯波利在決賽中多次救險

「這樣,上場之前我們的隊員在心理上是有所準備的,即便在巴西隊首開紀錄後,我們也並沒有因此而表現得驚慌失措。瓦雷拉向隊員們喊:『夥伴們,丟一個球算不了什麼。』他說對了,我們全力以赴,很快挽回了一分,這個球是胡安-斯基亞菲諾踢進的。這時場內突然鴉雀無聲,靜得能聽見踢球時發出的特有聲音。按照教練的意圖,我們加強了右翼進攻,發揮一流轟炸機吉西亞的作用。比賽結束前11分鐘,他踢進了決定勝負的一球。看臺上靜得有些怕人,就像舉行國葬時一樣。」

馬斯波利為烏拉圭隊飛身撲救

「我們為什麼能贏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我們巧妙地把技術和戰術,旺盛的鬥志和認真的態度結合起來了。」

這是當時守衛著世界盃新冠軍大門的名宿的回憶。那麼擔任這場球賽的裁判英國人裡德爾的印象是怎樣的呢?

世界盃比賽現場

「當我與同鄉埃利斯和米切爾一起走上場時,我們沒有聽見自己的說話聲。看臺上震耳欲聾的聲響完全壓過了我那尖厲的哨聲。當弗裡亞卡首開紀錄後,我直擔心看臺上的水泥底座會被人們震塌,但比賽進行得很文明。烏拉圭隊領先之後,巴西隊隊員開始有些絕望了,這從他們失望的表情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顯得不知所措,露出一付可憐巴巴的樣子。比賽剛剛結束,他們便撒腿跑入更衣室,可是幾十萬觀眾都依然坐著,面對空空如也的球場,百思不得其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忽然覺得,當時我正處在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墓穴之中,我急忙離開了體育場。大街上一片哭聲,巴西人想用淚水衝刷掉心中無限的悲痛。烏拉圭人也哭了,然而那是幸福的眼淚。」

吉西亞打入制勝一球,馬拉卡納徹底靜默

決賽之後,烏拉圭的所有工廠汽笛長鳴。政府宣布了當月16日為國慶節。巴西人本想通過精心策劃和準備的閉幕式來炫耀巴西隊的榮譽。這本來應是該屆大賽中一組最雄壯的頗有效果的交響曲,然而這一切都已成為泡影了。烏拉圭隊隊員們在場上熱烈擁抱著,此時儒勒-雷米特手捧獎盃悄然出現在球場上,場內既沒有奏國歌也沒有熱烈的講話。攝影師、記者和越過水渠的烏拉圭球迷已經來到了球場中心。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儒勒-雷米特說:「這時,我看到了新的世界冠軍隊隊長瓦雷拉。我把獎盃交給了他,剛想向他表示祝賀,但這時人群把我們倆擠散了。」

馬拉卡納的眼淚

「明星」

我們暫且先不談巴西人早已忘卻的,被後來的勝利所取代的悲哀吧。我們先來看看,該屆大賽對足球的貢獻是什麼。

首先,南美洲運動員打敗了歐洲WM陣型。這一陣型早在30年代就已形成,在巴西世界足球大賽之前似乎達到了頂峰,但這一陣型也暴露了許多弱點,尤其是當打法平淡無奇的英格蘭隊與那些不循規蹈矩、有進攻節奏、變化靈活的球隊交鋒時,這些弱點就更為突出了。

查普曼創立的WM陣型在1950年世界盃上仍然風行

歐洲隊中只有南斯拉夫隊的比賽陣型有些變化。這首先體現在運動員場上位置的互相交換和恢復了兩翼的進攻。後來的幾屆世界盃足球賽證明,WM式的傳統打法已喪失了生命力。在1954年的第5屆世界盃賽中,匈牙利隊的新陣式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1954年的匈牙利隊給世界足球技戰術帶來了革新

我們回過頭來談談1950年世界盃賽的情況。拉丁美洲兩個隊的最後一場決賽,烏拉圭人的法寶是嚴格的比賽紀律,他們把歐洲足壇的精華和自己的特長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相比之下,巴西隊顯得缺少章法,而且即興發揮。不應該忘卻的是,烏拉圭隊中有好幾位真正的天才運動員。

既1930年奪冠後,烏拉圭隊二十年後再次登頂

與前幾屆大賽一樣,第4屆世界盃賽也是群星薈萃。這當中應首推墨西哥隊的守門員安東尼奧-卡巴哈爾。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世界盃大賽,此後他又 4次參加了世界盃賽。美洲大陸上很少有像他這樣優秀的守門員。他在球門區內表現得相當出色,顯示出了其內在的可靠、紮實、卓有成效的基本功,這在拉美隊守門員中是少見的。

墨西哥傳奇門將卡巴哈爾第一次亮相世界盃

我們已經引用了烏拉圭隊的守門員馬斯波利的話讚美了烏拉圭隊隊長中衛瓦雷拉。這位體魄健壯、臉龐黝黑的運動員頗為引人注目。他那瀟灑的傳統式動作,以及活動範圍之廣及控制球的本領令人讚嘆不已。然而,人們記憶最深的是他能創造性地組織場上進攻,斯基亞菲諾就最善於利用瓦雷拉的傳球。瓦雷拉後來在瑞士參加了世界盃賽,從那以後他就沒有返回祖國。後來他受聘於著名的AC米蘭俱樂部足球隊,加入了義大利國籍,長期來一直是歐洲足壇的明星。

烏拉圭冠軍隊長瓦雷拉

在巴西參加比賽的還有斯坦利-馬修斯。在英格蘭的許多場冠軍賽上,馬修斯曾經有過突出的表演。六十年代中期,幾乎所有的世界足壇名將都參加了他最後的一場告別賽。人們曾經尊稱他為「運球先生」。在1937年12月捷克隊與英格蘭隊的一場比賽中,他曾是萬眾矚目的一顆明星。在那場比賽中,捷克隊以4-5輸給了英格蘭隊。這位足球運動員善於連續用假動作晃過對方,轉眼間傳出典型英國式的不高不低的傳中,給同伴們創造舒舒服服的頭球攻門機會。

35歲的斯坦利-馬修斯第一次參加世界盃

參加巴西世界盃大賽的還有其他一些傑出的球星。但是與前幾屆或後幾屆相比,足壇巨人依然少得可憐,戰爭毀掉了整整一代歐洲足球運動員。

戰爭過後,足球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相關焦點

  • 70年前的今天,烏拉圭在馬拉卡納逆轉巴西奪世界盃第二冠
    虎撲7月16日訊 1950年7月16日,烏拉圭在裡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球場2-1逆轉巴西,奪得了隊史第二座世界盃冠軍,也是迄今為止最後的一座世界盃冠軍。70年過去了,那場被後世稱為「馬拉卡納打擊」的比賽依然是足球史上的經典。
  • 馬拉卡納拒絕重演 歷史壓力或影響巴西球員
    4比1擊敗喀麥隆後,巴西隊完成了自己在世界盃決賽圈的第100場比賽。縱觀歷史,巴西在過去64年拿到了五座世界盃冠軍獎盃,成為這一賽事最出色的球隊,但1950年的那場噩夢,也一直籠罩在巴西人心頭,他們迫切希望在馬拉卡納舉起金杯,抹去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 世界十大球場之馬拉卡納球場
    尼特羅伊大橋馬拉卡納球場的始建是為1950年世界盃而興建,並曾作為1950年世界盃決賽舉行場地外,也是2014年世界盃比賽場館,該球場於1948年興建,1950年竣工,是歷來第二個舉辦兩屆世界盃決賽的球場
  • 球評|梁文道:被馬拉卡納慘案刺痛的巴西民主
    巴西最了不起的大劇作家羅德裡格(Nelson Rodrigues)有句廣被傳誦的話:「每個地方都有一個不堪回首的全國災難,例如廣島核爆,我們的災難,我們的廣島,就是1950年輸給了烏拉圭。」
  • 羅納爾迪尼奧在巴西馬拉卡納球場留下紀念足印
    羅納爾迪尼奧在巴西馬拉卡納球場留下紀念足印 原標題: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1月8日電(記者趙焱)兩次獲得世界足球先生稱號的巴西球員羅納爾迪尼奧8日終於將自己的足印留在了馬拉卡納大球場的博物館裡,他表示,這是自己「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榮譽之一」。
  • 馬拉卡納體育場
    裡約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建於1948年的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場,曾主辦過1950年世界盃決賽,可容納20.5萬人入場觀賽。  那天,接待人員讓我們從球員通道中來到足球場內,特地播放雄壯的樂曲,耳邊響起球迷的歡呼音、喊叫聲,那感覺真有些球星出場時的豪邁,爽得很!然後乘電梯直達頂層,來到看臺的最高點。環顧四周,密密麻麻的觀眾座椅,用彩色分成30個區域。
  • 馬拉卡納大球場接近荒廢
    馬拉卡納大球場接近荒廢 2017-01-12
  • 觀察者網圖說世界盃:巴西1-7慘敗德國 世界媒體如何報導「米內羅...
    7月9日凌晨,巴西1-7慘敗德國。東道主在家門口被德國戰車碾得連灰都不剩,各國媒體怎麼看?巴西《阿斯報》以《7個馬拉卡納》為題,將此役類比「馬拉卡納慘案」。1950年巴西世界盃,原本穩拿冠軍的巴西被烏拉圭以2:1擊敗,賽後有球迷自殺,守門員也於2000年貧病而死。「史上最大恥辱」「史上最慘屠殺……」還有媒體將矛頭對準了主教練斯科拉裡。
  • 巴西人給哥倫比亞助威 馬拉卡納成為黃色海洋
    揚子晚報特派記者 湯敏 錢旭  球場成為黃色海洋  巴西人也給哥倫比亞助威  由於地緣優勢,巴西世界盃上的南美球隊幾乎都能算作主場作戰,每到有南美球隊出戰的比賽日,裡約街頭總會被穿著該隊戰袍的球迷所佔據。
  • 藝術在喧囂中寂寞——簡述1982年世界盃巴西義大利之戰
    濟科,人稱「白貝利」,被認為是貝利之後巴西最好的球員,是世界公認的1982年世界盃上最偉大的球員,他在1981年和1982年當選南美年度最佳球員。濟科是一名典型的10號球員,這位弗拉門戈名宿的技術和盤帶堪稱完美,他可以很好地將中前場串聯在一起。同時,濟科還是一名高產射手,一名任意球專家,這位巴西10號無疑就是特萊-桑塔納麾下的創造力來源。
  • 圖文:馬拉卡納召喚世界之王
    懸念將在裡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球場揭曉。  杯史之過招  德意志戰車全面佔優  從交鋒戰績來看,兩隊在正式比賽中共交手20次,阿根廷隊9勝5平6負略佔上風。不過如果把目光鎖定在世界盃賽場上,兩隊世界盃6次交手阿根廷人卻完全處於劣勢,僅僅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決賽上3:2力克當時的聯邦德國隊。
  • 官方:2020年解放者杯決賽將在馬拉卡納球場進行
    南美足聯官方宣布,2020年解放者杯決賽將於11月21日在馬拉卡納球場進行。馬拉卡納球場位於巴西裡約熱內盧,是一座極具傳奇色彩的球場,可容納84738名觀眾,這裡曾舉辦過很多大賽的決賽,2014年世界盃決賽、2013年聯合會杯決賽等。在今年夏天剛剛結束的美洲杯上,巴西在這裡順利捧杯。
  • #攻佔馬拉卡納球場#
    楚天都市報訊 @劉立平:最後的決戰,巴西人的馬拉卡納球場被阿德兩國球迷佔領
  •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巴西的這座城市,曾經做過葡萄牙的首都
    由於奧運會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裡約熱內盧現在是巴西的首都,其實不然。裡約熱內盧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巴西及南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海岸線長636公裡,曾經在1763年至1960年,做過巴西近300年的首都。但是裡約熱內盧的首都歷史,並不是如此簡單。
  • 北車:中國造城軌車輛6月投入巴西世界盃運營
    2月28日,一列最新款的EMU電動車組從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起運,趕赴巴西裡約熱內盧,確保「世界盃」舉辦前投入運營,以緩解即將到來的密集客流。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巴西EMU項目經理趙耀向大智慧通訊社介紹,2007年和2009年,巴西裡約熱內盧被確立為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奧運會舉辦城市後,為提高接待能力,旋即做出了5年內投資120億雷拉爾完善軌道交通網結構的規劃,長客股份公司在之後的三次城鐵車輛全球招標中均全線勝出。
  • 巴西景點:美麗而又賦有熱情的國度,沙灘,陽光,這就是巴西
    巴西的紅木就是巴西這個國家名字的由來,都說這裡的人文文化很亂,但是你可知道,它是以個多民族國家的地方,有很多國家的人民都移民到了這裡。足球就不用說了,是這裡的主流的運動,在世界上排名也很不錯的。大教堂修建於1964年,76的時候它落成使用,它比以往的教堂不同,是以鋼筋水泥結構的很現代的建築。外部看上去是個圓錐形。它的內部寬敞而又高大,氣勢宏偉,能容納近兩萬人。它的正門前是教皇保羅二世的用銅做成的雕像。教堂的周圍很優雅,花草樹木都很多,讓人覺得小巧。
  • 羅馬裡奧是馬拉卡納球場刻下的最後一個名字,大羅是否入選存爭議
    馬拉卡納球場見證過多位巨星的輝煌,也是巴西世界盃決賽的舉行地,不過有多少人知道,該體育場門口刻著的名字,近乎於桑巴足壇的「名人堂」——從貝利到羅馬裡奧等傳奇的名字都在列。當地時間7月9日中午,FIFA出臺的巴西世界盃官方紀錄片,就講解了這座古老且著名體育場的奧秘:羅馬裡奧是馬拉卡納球場刻下的最後一個名字,在「獨狼」之後就沒有球星的名字被刻在該球場門口。不過這並不能代表後來沒有球員達到過進入「桑巴足壇名人堂」的要求。因為官方還宣稱,「外星人」羅納爾多是否應該入選存在著爭議。
  • 暖暖環遊世界巴西1馬拉卡納體育場1S級搭配攻略
    暖暖環遊世界巴西1馬拉卡納體育場1S級搭配攻略  馬拉卡納體育場1S級搭配一暖暖環遊世界巴西1馬拉卡納體育場1怎麼搭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暖暖環遊世界巴西1馬拉卡納體育場1S級搭配攻略。
  • 世界盃足球場竟然還是光伏發電廠
    當然要數世界盃了。不過今年的世界盃第一輪小組賽卻連續爆冷,冷出新歷史,朋友圈裡也是哀鴻遍野、一地雞毛...原因是什麼,相信大家也都猜得到。不管怎樣,作為一個光伏人這個夏天可以開心的看球就行啦!說到光伏和世界盃,可能你覺得兩者沒有多大聯繫,其實不然,光伏發電早就被應用在了世界各大球場!今天展宇寶寶就帶你盤點一下全球最酷的光伏發電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