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不斷渲染大陸對臺經濟及軍事打擊能力,在想什麼?

2020-12-16 臺海網

臺媒所說的大陸對臺經濟打擊能力及軍事打擊能力,大陸具不具備?當然!但大陸會不會使用?要看情況。

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使用「中國病夫」這種惡意侮辱、抹黑中國的標題,大陸方面已經多次發出強烈抗議,並採取了相關反制措施。此事件也引發臺灣媒體關注。

有臺灣媒體將此事與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重炮抨擊臺灣6位主播與名嘴事件放在了一起看,並對此評論稱,出現這樣的爭論,原因是中國大陸對新聞自由的價值判斷,和美國及臺灣社會的天差地遠。在他們看來,這種紛爭恰恰說明臺灣社會與美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更為凸顯。

如此說法,正應了那句成語:臭味相投。在古漢語中「臭味」實際上指的是氣味,但對於臺媒跪舔美媒的阿諛論調,我們就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理解,反而更加貼切。一個把侮辱他人當新聞自由,一個把跟風侮辱當共同價值,這種意識形態的疾病,可能比新冠肺炎更難醫治。

該評論在竊喜看到臺當局與美國「臭味相投」之外,也發出提醒,認為對臺當局而言,可能不值得雀躍,反而應該謹言慎行。這句話,倒是說在了點子上。

評論表示,中美兩國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不可能因一件小事而分道揚鑣,兩岸之間卻積怨已久,所謂維持現狀早已是表象,尤其蔡英文高票連任之後,並未改變選舉期間的「仇中」、「反中」、「恨中」攻勢,讓民粹對抗更加升溫。民進黨當局若不調整「反中」策略,就算大陸無意對臺動武,但與臺灣經濟脫鉤卻有如反掌折枝之易。

臺媒認為,大陸若認定臺灣1450網軍與媒體主播、名嘴一個比一個「仇中」,而且受到他們操弄的人愈來愈多,一旦重新考慮是否要中止或廢除ECFA,或採取更強烈經濟報復手段,讓「反中」勢力嘗一下「兩岸脫鉤的滋味」,執政黨將得不償失。

對於部分臺灣政客及臺灣媒體來說,向來擅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渲染大陸所謂威脅,甚至將各種惠臺利民政策抹黑成「經濟滲透」。事實上,大陸方面一直誠心誠意,像服務大陸人民一樣,服務臺灣人民,不斷給予支持和保護。

臺媒所說的大陸對臺經濟打擊能力及軍事打擊能力,大陸具不具備?當然!但大陸會不會使用?要看情況。大陸對追求祖國統一和反對「臺獨」的決心是無比堅定的。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火車對撞」是可以避免的,但須珍惜和平,推進合作,停搞分裂。這是唯一的出路。只要有一絲和平統一的希望,大陸就不會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同樣,只要「臺獨」存在一天,大陸方面就必須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

來源:綜合中國臺灣網、中國評論通訊社

相關焦點

  • 臺媒不斷渲染大陸對臺經濟及軍事打擊能力,怎麼看?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659期】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使用「中國病夫」這種惡意侮辱、抹黑中國的標題,大陸方面已經多次發出強烈抗議,並採取了相關反制措施。此事件也引發臺灣媒體關注。在古漢語中「臭味」實際上指的是氣味,但對於臺媒跪舔美媒的阿諛論調,我們就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理解,反而更加貼切。一個把侮辱他人當新聞自由,一個把跟風侮辱當共同價值,這種意識形態的疾病,可能比新冠肺炎更難醫治。該評論在竊喜看到臺灣與美國「臭味相投」之外,也發出提醒,認為對臺灣而言,可能不值得雀躍,反而應該謹言慎行。這句話,倒是說在了點子上。
  • 臺「國防報告」渲染大陸攻臺 轉移倒扁注意力
    在空中兵力方面,報告說,大陸空軍約有3400餘架具有效作戰能力的精銳戰機,大部分部署在大陸東半部基地,戰時將可迅速對臺實施空中打擊,認為臺灣空軍在數量上只有300餘架戰機,要應付臺海的大規模空戰,將面臨嚴重不足的局面。  在海上兵力方面,臺灣「國防部」評估,過去十餘年間,大陸海軍已經逐步淘汰部分老舊艦艇,以數量較少的新式艦艇取代,並積極著手進行艦隊現代化。
  • 臺防務報告稱大陸軍機艦繞臺25次 臺媒:軍力對比太鮮明 無法應對
    據臺媒報導,臺防務部門於12月26日公布了最新一本防務報告書,稱解放軍近期繞臺次數暴增,共有23次軍機繞臺以及2次航母繞臺,共25次。這是臺當局公布的防務報告書中首次公布解放軍軍機與軍艦繞臺航次表。 《聯合報》稱,報告書中還將「發展精準打擊武器」列為首要。在報告書發布會中,尚未解密、射程達1200公裡的「雄二E巡航飛彈」再度受到關注。臺防務部門發言人陳中吉對此回應稱:「這是我們保命的根本,不便詳細說明。」 此外,該報告書中還首次大量運用「資訊圖表」,匯總解放軍「遠海長航」資料,展現臺海局勢。
  • 做好「攻臺」準備?臺媒:解放軍正在演練中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親綠媒體為了煽動島內市民的「反中」思想,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一點點大陸的風吹草動就會被無限的放大。即使沒有證據,也要營造出大陸隨時「攻臺」的假象。近日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進行報導,公布了一張圖片,聲稱是目前最新的衛星照片,地址是大陸甘肅的沙漠地區。稱可能是解放軍用作飛彈射擊訓練的目標。此消息引起了臺灣市民的騷動,甚至引發了不少恐慌的情緒,難道解放軍真的做好了「攻臺」準備?「攻臺計劃」曝光?
  • 美臺渲染大陸提升軍力 "鷹派"胡亂猜 臺軍買武器
    臺當局和媒體對大陸軍事動向一向小題大做,不僅經常捕風捉影拿航母說事,就連解放軍正常購入一批新型旅級防空雷達,一時都成為其報導焦點。臺灣軍方指稱,此舉將會嚴重影響臺灣目前近岸及城鎮作戰的主力攻擊武器,從而大大降低臺軍的進攻能力。     另外,有關大陸蘇-30戰鬥機、新式預警機,甚至服役多年的「轟六」性能改進的消息,也都能在一段時間成為臺媒體爭相炒作的理想素材。
  • 媒體述評:大陸叫停自由行精準打擊民進黨要害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導大陸方面7月31日宣布將暫時停止發放個人赴臺灣旅遊許可。臺媒認為,此舉無論是在政治面上還是在經濟面上,都精準打擊了臺灣當局要害。據臺灣「中央社」8月1日報導,國臺辦當天表示,暫停發放赴臺旅遊許可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國臺辦當天下午以發言人馬曉光名義發布新聞稿稱「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
  • 臺媒:前所未聞!陸配想放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 「前所未聞,連陸配也想棄守臺灣,全家搬回大陸!」繼臺灣人才湧向大陸之後,臺媒似乎發現了「新趨勢」。 不過,這真的是「前所未聞」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9日報導,兩岸聯婚每年曾多達上萬,但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即萎縮不少。
  • 臺擺脫不了對大陸依賴,若大陸動用經濟手段,比軍事手段更狠
    而當前情況下,大陸更多的是打政治牌、經濟牌、文化牌、法律牌。不過,大陸有比軍事牌更能鉗制臺灣的牌,那就是「經濟」。在經濟上,臺灣對大陸依賴度連年增高。臺灣島內當然也在密切關注一系列經濟數據。據臺灣有關部門統計,從2020年1月到11月,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額1367.37億美元,佔臺灣地區總出口比重43.8%,上升趨勢明顯,也就是臺灣出口的產品,有接近一半是銷往大陸。
  • 兩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臺媒極力渲染,我國防部全程跟蹤監視
    而臺灣民進黨當局的響應則是「臺艦臺造,軍備加碼」,而且是「加碼再加碼」。回顧2020年,臺海局勢跌宕起伏。在這一年裡,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臺獨」挑釁,致使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我們也不禁想發問:民進黨當局謀「獨」動作不斷,禍害了誰?
  • 遼寧艦「繞臺」航線有深意?臺媒:秀反制美軍能力
    原標題:遼寧艦「繞臺」航線有深意?臺媒:秀反制美軍能力海外網4月22日電遼寧艦航母編隊20日通過巴士海峽,然後向東航向西太平洋,執行遠海訓練。臺媒認為,此次遼寧艦「走東不走西」的航行路徑大有深意,目的是展現解放軍具有反制美軍的能力。遼寧艦「走東不走西」展現反制美軍能力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0日,遼寧艦和數艘驅護艦、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多型艦載直升機組成的航母編隊通過巴士海峽,然後向東航向西太平洋,執行遠海訓練。20日,2架轟-6轟炸機,朝東南方飛越宮古海峽後轉西南方飛行。
  • 距大陸9公裡,臺軍演練火炮射擊,叫囂「嚇止解放軍」
    近段時間,解放軍在黃海、南海和東海頻頻進行軍事演練,還多次派出軍機進入臺西南空域,令臺當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近日,臺軍在馬祖上進行火炮射擊演練,臺媒又跳出來挑事,「口嗨」不斷,令輿論一片譁然。據臺媒報導,在與大陸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的馬祖,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近日進行了口徑203毫米榴炮射擊演練。臺媒叫囂稱,該榴炮最遠射程可達16.8公裡,「遠達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對於臺媒的「口嗨」行徑,島內網友忍不住予以痛批。有網友諷刺稱,「還嚇阻?嚇阻個鬼啊。」
  • 臺媒驚嘆大陸軍艦繞臺!
    臺媒:「繞臺」成近段時間島內熱話題《軍機繞完換軍艦 大陸艦隊繞行臺灣》是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28號一篇報導的標題。文章寫到「先前大陸派出軍機繞行臺灣,現在則派出軍艦繞行」。臺媒的信息來源其實並非臺防務部門,而是日本。
  • 臺媒梳理:96年臺海危機以來 大陸「最嚴重軍事挑釁動作」發生在今年
    全臺戰機接力緊急升空警戒,地面人員則忙著掛彈補給。 【大軍事消息】今年,大陸軍機和軍艦不斷繞臺,有臺媒在年底總結時直言「臺海今年很忙」。 臺媒21日提及,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喀拉蚩相繼在8月和9月訪臺,解放軍戰機兩度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最近距臺灣新竹海岸線僅約37海裡(約合68.5公裡),「是繼1996年臺海危機、兩國論後,最嚴重的軍事挑釁動作」。
  • 想說什麼?臺媒:臺軍F-16失聯後,大陸與韓日船艦在臺東部海域出沒
    【環球網綜合報導記者趙友平】臺媒19日消息稱,臺灣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失聯,事發後,臺海軍監測到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船艦出沒東部海域,其中中國大陸船隻為海洋調查船「海大號」。臺軍方人士透露,F-16戰機失聯前當天下午3點,大陸海洋調查船「海大號」出現在宜蘭東方約50海裡處,接著往東南方向花蓮海域移動,晚間6點在花蓮鹽寮東方70海裡處出現。
  • 「美臺」花招百出又怎樣,大陸穩握主導權
    導讀:11月22日,美國一架行政專機在臺北降落,「臺美」之間又搞出了新的小動作。對此,民進黨當局矢口否認臺媒炒作的美中情局局長「訪臺」消息。另外,臺灣宣布,12月,美國環保署署長將「訪臺」,而這,是今年8月以來美國第三次派高官「訪臺」。
  • 追蹤 | 赴臺個人遊暫停後島媒「炸鍋」:大陸精準打擊民進黨要害
    大陸方面7月31日宣布將暫時停止發放個人赴臺灣旅遊許可。臺媒認為,此舉無論是在政治面上還是在經濟面上,都精準打擊了臺灣當局要害。
  • 臺試射「雲峰」中程飛彈,臺學者:可直接攻擊大陸軍事基地
    據臺灣「中央社」4月26日報導,有臺媒報導稱,臺「中科院」研發的射程達1500公裡的「雲峰中程飛彈」4月份已試射,對此臺「中科院」不予評論。學者蘇紫雲認為,「雲峰中程飛彈」可以直接對中國大陸軍事基地發起攻擊,從而擾亂解放軍的作戰節奏。
  • 變身「軍事豪豬」?臺灣青年才不想上戰場玩命
    他渲染中國近年來正在進行大規模海軍建設,他認為中國這麼做的部分目的是「使他們具備把我們驅逐出西太平洋,並具備在臺灣進行兩棲登陸的能力。」當被問及如果中國大陸試圖收復臺灣,美國的選擇時,奧布萊恩回應稱:「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任務,美國將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攻擊,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報導稱,奧布萊恩在發言中再次呼籲臺灣地區增加防務開支,並進行軍事改革以向中國大陸表明攻臺的風險。
  • 高調渲染美國亞太情報官員來臺?臺一點好處都得不到
    第二條是,22日蘇貞昌在桃園回答媒體提問時得意地說,美臺關係越來越好,高級官員互動頻繁,就像餐廳要把「好菜一道道端出來」。原來,讓蘇貞昌得意的是臺美高級互訪越來越多,就像廚房裡端出一道道好菜。那麼,我們倒是來看看蘇貞昌這個廚房給臺灣人端出了什麼好菜。
  • 美對臺新軍售用心險惡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臺媒關注。 還有臺媒提問,臺灣的「天弓」防空飛彈射程比「愛國者」遠,作戰範圍200公裡,射速達到7馬赫,不知跟「愛國者」相互搭配,能否補足「最後一塊拼圖」?對此,島內軍事專家稱,完全攔截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