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前所未聞!陸配想放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2020-12-16 觀察者網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

「前所未聞,連陸配也想棄守臺灣,全家搬回大陸!」繼臺灣人才湧向大陸之後,臺媒似乎發現了「新趨勢」。

不過,這真的是「前所未聞」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9日報導,兩岸聯婚每年曾多達上萬,但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即萎縮不少。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竟出現「如何放棄臺灣戶籍,想要一家回大陸」的案例,這是不曾有過的事。熟悉兩岸聯婚事務者分析,這主要受到了大陸經濟發展蓬勃、兩岸關係不好的影響。

據報導,臺當局數據顯示,至今年3月底累計,臺灣新住民人口數為53萬3159人,其中陸配有33萬8940人。在2003年島內實施「婚前面談制度」後,每年大陸及港澳地區配偶移入約1.1萬人,而2016年降至約9800人,2017也持續下探至約8200人。

臺媒援引中評網稱,據「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婚促會)」會長鍾錦明觀察,自2003年以後,每年兩岸結姻都保持在1萬多對。但近兩三年來,兩岸結姻的人數持續下降,今年預估只有7000多對。

現任婚促會長鍾錦明(左)與創會會長黃江南(右) 圖自中評社

原因分為兩方面,一來是大陸經濟發展進步,而臺灣相對來說經濟較不好;二來則是兩岸關係不好,相關審查機制也有變化。

鍾錦明說,大陸經濟蓬勃發展,也因地大商機比較多,條件比較好,而臺灣則在工作上面臨困難、低薪的環境,因此陸續有臺灣女性嫁到對岸。這三個月來,他曾接到4通電話詢問「如何放棄臺灣戶籍,想要一家回大陸」,這是前所未聞的事。

他還稱,2008至2016年他看過很多兩岸的學生因為交流而交往、結婚,但兩岸關係不好後,大陸來臺的人比較少了,民間相互認識的機會也相對變少。在兩岸婚姻上,2016年下半年後的審查也相對較嚴格,技術性讓要結婚的兩岸佳偶變得困難些,陸續聽到陸配轉換身份困難的消息。

據報導,1971年生的鐘錦明平日從事家族西點麵包事業,在1998年迎娶大陸配偶麥韋唐。當年臺灣並沒有將陸配納入健保,也無工作權,因此深感陸配在臺權益有待加強而加入在1997年就創立的「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並隨婚促會在2000至2008年頻繁地在街頭替陸配們爭取權益。

目前,婚促會在臺北、臺中、高雄與花蓮都有會所,目前累計會員約3000人。

儘管臺媒感嘆「陸配也想棄守臺灣,全家搬回大陸」現象是「前所未聞」,但據觀察者網查詢,早在2年前,就有陸配接受採訪表示,已經帶著孩子回到江蘇老家。儘管到臺灣前,先生也說起過家裡的情況,但是親眼目睹,還是讓她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我挺後悔,沒在領證前,去臺灣看他們家到底怎麼樣。」對於未來,這位大陸配偶再次重申不會回臺灣,也希望帶著女兒待在大陸。

同時,臺當局針對陸配的歧視政策也一直受到詬病。例如,陸配來臺居住六年才能取得「身份證」,這個時間比越南等其他國家外籍配偶的4年期限還要多兩年。

2016年,陸配與相關團體到「立法院」聲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從6年改為4年,並抗議民進黨翻案阻擋 圖自臺媒

據臺媒報導,今年1月,婚促會等團體帶著多位大陸配偶前往臺「移民署」抗議,指責臺當局「面談」時故意刁難,將不少陸配認定為「假結婚」,從而撤銷陸配的長期居留資格,拆散兩岸婚姻。他們要求臺當局修訂不合理的「面談」制度,重視陸配的處境。

陸配團體抗議 圖自臺媒

據了解,目前大陸配偶想要獲得在臺合法身份,手續極其嚴苛。陸配在由依親居留轉為長期居留,或從長期居留轉為領取身份證時,都需要接受「移民署」官員面談。如果面談沒有通過,陸配可能會遭遣返。

此外,島內「綠委」也將陸配視作政治博弈的手段。此前東亞青年運動會被停辦,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就在社交媒體聲稱,「大陸從最近東亞青運還是航線代碼一事處處打壓臺灣,我們把陸配和外配做差別待遇,剛剛好而已啦!」這一說法不但遭國民黨「立委」林麗蟬發新聞稿強烈譴責,人權團體也批評稱,這是臺灣人打壓臺灣人。

正如臺媒所說,根據臺灣人民兩岸關係條例規定,臺灣與大陸籍只能擇一,不能同時擁有雙重戶籍。因此,比起臺灣人赴陸工作或求學,陸配選擇放棄臺灣身份,一家回大陸發展其實也是經過內心掙扎與現實生活的考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陸配想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臺媒驚呼「前所未聞」
    原標題:陸配想放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臺媒驚呼「前所未聞」[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前所未聞,連陸配也想棄守臺灣,全家搬回大陸!」繼臺灣人才湧向大陸之後,臺媒似乎發現了「新趨勢」。不過,這真的是「前所未聞」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9日報導,兩岸聯婚每年曾多達上萬,但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即萎縮不少。
  • 大陸配偶放棄臺籍拉全家回內地,臺媒感嘆前所未聞,很奇怪嗎?
    「如何放棄臺灣戶籍,想要一家回大陸」。近些日子,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長鍾錦明已接到好幾通這樣的電話。據臺灣媒體報導,自2003年以後,每年兩岸結姻都保持在1萬多對。但近兩三年來,兩岸結姻的人數持續下降,今年預估只有7000多對,並出現「陸配棄守臺灣,全家回大陸」的現象。「這是前所未聞的事」,臺灣媒體不由得驚呼。的確,以前大陸女性嫁到臺灣,往往意味著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說趨之若鶩,至少也是「人往高處走」。然而現在,這些人不僅自己不想呆在臺灣,連家人也想跟著陸配回大陸,甚至不惜放棄臺灣戶籍。趨勢何以發生這樣的逆轉?
  • 兩岸關係不好,陸配想棄臺籍全家回大陸 臺團體回應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長鍾錦明日前表示,兩岸聯姻往年都維持1萬多對,但從2016年來陸續下滑,他預估今年大約只剩7000多對而已,主要是受大陸經濟發展蓬勃、兩岸關係不好影響,這3個月來他甚至接到4通電話詢問「如何放棄臺灣戶籍,想要一家回大陸」的案例,這是以前都不曾聽過的。
  • 陸配子女能否入境?臺當局24小時4變遭嘲諷
    【文/觀察者網 徐蕾】從昨天(11日)下午到今天中午,臺當局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24小時變了4次。報導截圖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2月12日報導,此前6日,臺當局的限制入臺政策不包括陸配,因此造成沒有臺灣籍的陸配子女不能跟著父母返臺。因此,11日下午,陸委會在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基於人道考量,今起陸配子女準許入臺,但需要居家檢疫14天。
  • 陸配子女能不能入境臺灣?臺當局說法24小時4變引痛批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日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2日)下午又宣布,撤回陸委會昨天宣布的所有陸配子女回臺入境管制措施,無臺灣籍、仍滯留在大陸的陸配子女不同意入境。此前,臺陸委會已針對相關措施做出了3次變更。據報導,臺當局6日起宣布,暫緩大陸籍人士赴臺,擁有居留證的陸配不在此限。
  • 嫁去臺灣100塊聚會都嫌貴 陸配大呼:全家回大陸
    陸配抗議臺當局歧視政策 (圖源:視覺中國)海外網10月16日電 據《大公報》10月16日報導,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透露,這三個月來接到好幾位陸配電話詢問「如何放棄臺灣戶籍,想要一家回大陸」。
  • 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 在大陸的就不是?
    原標題: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來源:中國臺灣網長住美國的夫妻返臺後確診,島內民眾質疑其為已知症狀但未通報,且為享醫療之便才回臺。對此,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說,他們終究是想回家鄉的臺灣人,讓島內的民眾別太計較。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相對2月3日武漢臺胞返臺後,民進黨當局稱其中有1名確診病例,蘇貞昌當時斥責「完全走樣,以後別想矇混過關」,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 陸配委屈 愛臺卻被當待宰羔羊
    )、臺大研究生成蔭、青年團總團長田方倫、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理事長鍾錦明等人2日召開「綠色恐怖 人人自危」記者會,痛批「反滲透法」影響言論自由。(張鎧乙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牛春茹(左起)、臺大研究生成蔭、青年團總團長田方倫、國民黨近期全面檢視「反滲透法」引發的寒蟬效應,昨邀集陸配、兩岸研究生表達憂慮。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陸配牛春茹表示,「此法」通過後陸配如待宰羔羊,不敢隨意返鄉,蔡英文為何逼他們在「娘家」與「婆家」間選擇,高呼「陸配愛臺,絕不會賣臺」。
  • 【華廣觀察】陸配第一人!史雪燕參選南投縣議員意義重大
    政策意義:折射臺灣對陸配的歧視 今年42歲的史雪燕,1999年高中畢業後到北京工作,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臺籍丈夫,隨後於2000年3月嫁到了臺灣南投縣名間鄉。 大家現在看到,史雪燕可以像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一樣,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話,正常生活工作,甚至還可以獲得政黨提名參選議員。
  • 臺當局「面談」制度拆散兩岸婚姻 大陸配偶團體抗議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接到在臺大陸配偶的投訴明顯增加…… 據臺媒報導,25日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團體,帶著多位大陸配偶前往臺「移民署」抗議。他們指責臺當局「面談」時故意刁難,將不少陸配認定為「假結婚」,從而撤銷陸配的長期居留資格,拆散兩岸婚姻。他們要求臺當局修訂不合理的「面談」制度,重視陸配的處境。
  • 臺「陸委會」稱將放寬陸配工作限制條件
    同年6月13日臺灣立法機構三讀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陸配在臺定居的申請年限由8年縮短為6年,陸配通過「面談」進入臺灣後即可申請依親居留。同年8月13日臺灣有關部門核定陸配在臺定居年限的配套辦法及施行日期,取消了每年12000人的陸配依親居留配額限制。
  • 尋訪大陸臺籍老兵·和平歲月:建設大陸 終回故土【2】
    黃清旺聽了以後,都忘了自己作為記者的身份,非常激動地站起來說:今天看見你們穿的白色外套上寫著「想家」兩個字,你們把「想家」寫在衣服上,我把「想家」兩個字深埋心裡整整40年。  在臺灣有一個風俗習慣,逢年過節時,親人在外面,家裡人一起吃團圓飯時,都要把碗筷放在桌子上,為在外面的親人留個位子。
  • 大陸官方對臺鐵事故表達慰問 臺陸委會:感謝
    (圖源:臺媒)海外網10月22日電臺鐵10月21日發生出軌事故造成18死180餘傷。國臺辦、海協會對臺鐵事故傷亡人員表達哀悼和慰問。臺陸委會對此表示感謝,並稱已兩次通知國臺辦,說明兩名在事故中受傷陸配的救援與醫療情況。
  • 臺「教育部」研議:陸配前婚子女赴臺念完大學再離境
    華夏經緯網11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專門委員」劉智敏回應,正研擬「在臺大陸地區人民就學辦法」草案,陸配的小孩可以在臺灣讀到大學畢業後再離境,不會讓他們中斷學業。據報導,劉智敏表示,大陸配偶嫁來臺灣之前所生的孩子來臺依親,臺「移民署」規定年滿20歲未取得居留權,依規定就要強制出境。如果陸配孩子考上大學後,多數學校會讓孩子休學,等到拿到居留權再回臺念書。
  • 臺灣改居留證是在學大陸?臺媒:可學但別污衊大陸
    (原標題:臺灣改居留證是在學大陸?臺媒:可以學習,但別再汙名化大陸居住證了)【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當局宣稱,為提升在臺居留外來人口的生活便利性,決議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將比照臺灣人的身份證編碼格式。有島內媒體表示,這不禁讓人想到大陸針對臺胞發行的居住證。臺灣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是「2位英文字母+8位阿拉伯數字」。據臺灣《自由時報》29日報導,臺「內政部」28日下午發布新聞稿稱,「為營造友善外來人口生活環境趨勢及落實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延攬外籍人才政策」,當局決定將「外來人口統一證號」編碼格式,比照臺灣人身份證的編碼格式進行修正。
  • 菲律賓再將2名臺籍電信詐騙犯遣返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去年10月在菲律賓被捕的13名臺籍電信詐騙嫌犯,其中7人在今年2月已被遣返回大陸,8日,有臺媒報導稱,今日上午,又有兩名臺籍嫌犯被遣送回北京。這是菲律賓政府一年內第三次把臺籍嫌犯遣送回大陸。
  • 臺灣放寬「小三通」大陸團客限制 臺媒:搞「官民有別」,也不看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央視微信公號「直通臺灣」12月24日報導,為鼓勵大陸遊客到臺灣離島旅遊,臺移民事務部門20日宣布,2018年元旦起,大陸居民以「小三通」方式赴臺,個人遊將無需個人籤注(G籤);不到一星期時間,臺當局再次放寬條件,將「小三通」大陸團客最低人數限制從5人降為3人,並允許持有身份證的陸配三親等內血親配偶來臺探親。
  • 臺媒不斷渲染大陸對臺經濟及軍事打擊能力,在想什麼?
    臺媒所說的大陸對臺經濟打擊能力及軍事打擊能力,大陸具不具備?當然!但大陸會不會使用?要看情況。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使用「中國病夫」這種惡意侮辱、抹黑中國的標題,大陸方面已經多次發出強烈抗議,並採取了相關反制措施。此事件也引發臺灣媒體關注。
  • 「臺獨」政黨提案稱持大陸居住證者要除臺籍 臺媒:變相懲罰臺灣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9月1日開放申請港澳臺居住證,已有超過萬人申請。不過「臺獨」政黨「時代力量」黨團26日聲稱將進行「提案」,要剝奪申請者臺籍。有學者認為,這種做法只是變相懲罰據實申報的臺商、就學人士。
  • 大陸配偶不該上飛機返臺?黃暐瀚:看看日本怎麼做
    對於武漢臺商返臺包機中有大陸籍配偶一事,臺當局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指出陸配也是我們的家人,有長期居留證,當然可以入境;島內政治評論員黃暐瀚也舉日本為例,日本打算派包機去把「嫁給日本人的中國籍配偶」,接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