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下去了,韓國樂天瑪特超市決定退出中國

2020-12-10 大河報網

  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還是敗退中國。

  10月15日,據第一財經報導,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樂天購物2018年一季報顯示,當季其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下滑14%,營業利潤虧損160億韓元(約合9497萬人民幣)。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表示,「全球大賣場業態整體不景氣,行業在走下坡路。電商和物流行業快速發展,使得購物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大賣場行業吸引力下降,而樂天瑪特本身市場競爭力一般,企業本土化經營難度也比較大,其實包括沃爾瑪等外資企業也生存艱難,比如大潤發被內資企業阿里收購等。」他還認為,「樂天瑪特退出中國市場本質上是一場零售革命」。

  而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樂天瑪特企業本身的經營和管理。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表示,「早期樂天瑪特進入中國市場是有政策利好的,只是它自身經營沒做好,定位不足,無疑會失去中國消費者」。他認為,「本土商超品牌的強勢崛起和大賣場領域的諸多新玩法,比如引進生鮮和餐飲模式等,這對固守(陳規)的樂天瑪特是一種倒逼式的挑戰。」

  郭增利還認為,「退出中國市場是樂天瑪特及時止損的表現,因為手裡已無其他的牌可打。」此外,「當它對未來沒有更多想像力的時候,其發展布局和戰略眼光自然會受到限制,創新也就成了冒險的plan B。這也是大勢所趨,沒人能打敗趨勢,退出是其基於現有市場環境做出的較優調整。」

  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生命已進入了倒計時,從「薩德事件」爆發到徹底告別中國市場,這一雪崩式的潰退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從高調進擊到大潰敗

  樂天瑪特是韓國樂天集團旗下專營大型超市的子公司,後者作為韓國五大集團之一,僅次於三星、現代汽車、LG、SK,曾在世界500強排名第28位。數據顯示,樂天集團在中國的事業佔據其整個版圖的29%,韓國樂天免稅店整體購買額中70%來自中國消費者。

  曾高調入華

  《中國企業家》從樂天瑪特中國官網獲悉,2007年,樂天瑪特開始拓展中國市場;2008年5月,樂天瑪特以鯨吞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為標誌,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09年10月,樂天瑪特擊敗本土零售巨頭物美集團,以48.7億港元(按當年匯率折合60多億元人民幣)對江蘇時代超市進行全盤併購。

  公開資料顯示,樂天瑪特此前計劃2018年將中國門店增至300家,銷售額實現2000億美元,成為「亞洲零售業之最」。但從2012年開始,樂天瑪特就後勁不足,關閉數十家門店,並一直在努力尋找買家來止損,接觸過的買家包括物美、中糧集團、永輝、大潤發、沃爾瑪等企業,意在出售中國區業務。

  據報導,2013年後,樂天瑪特在華銷量每況愈下,損失從2013年的830億韓元到2014年的1410億韓元,再到2015年的1480億韓元以及2016年的1240億韓元,四年間損失高達49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4億元)。

  連年虧損,一個月內出售93家門店

  「薩德」事件將樂天在華困局推向高潮。2017年2月,樂天集團與韓國政府籤署換地協議,同意轉讓星州高爾夫球場地皮,用於韓國國防部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受制裁和消費者抵制的影響,樂天瑪特在中國的經營業務幾乎陷入癱瘓。

  為此,樂天集團2017年曾兩次緊急輸血,累計金額達40億元,稱「決不放棄在華業務」。

  第一次「輸血」:2017年3月,韓國樂天集團向中國樂天瑪特緊急輸血3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其負責人當時預計僅夠撐到8月底;

  第二次「輸血」:2017年8月,韓國樂天集團向中國樂天瑪特進行第二輪緊急注資,這次「輸血」的金額為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

  可惜,這仍然未能挽救樂天瑪特的在華門店。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4月3日,樂天在華的99家門店中已有87家關閉,佔其門店總數的80%左右,剩餘賣場銷售額也減少八成以上。2017年9月,樂天方面被迫決定出售樂天瑪特在華業務。據推測,樂天瑪特因「薩德」風波損失的銷售額約為70.4億元人民幣。

  根據樂天購物財報顯示,2017年樂天購物在華銷售額僅有634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7.6億元),相比2016年的12437億韓元幾乎下滑五成。

  受「薩德」事件影響,樂天瑪特開始大舉出售在中國的門店。據海外網報導稱,今年4月26日,樂天瑪特向中國物美集團出售了其在北京的21家店鋪,隨著此次華北和華東地區的店鋪接連出售,樂天瑪特在國內僅剩華中、東北地區的14家店鋪。

  5月11日晚間,利群股份發布公司稱,公司擬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2家香港法人公司,以及10家華東地區法人公司,這些公司旗下資產包括15處房產和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這筆交易對價為人民幣16.65億元。

  8月30日,利群股份表示公司已完成轉讓方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相關工商變更手續,香港豐捷有限公司下屬江蘇樂天瑪特商業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利群時代商貿有限公司。

  內憂外困,黯然退場

  「薩德」風波只是加速樂天瑪特敗退的一個導火索。據一財報導,除了中國市場的困境外,樂天瑪特還面臨著來自韓國本土市場的壓力:

  一方面,壓力源自本市場陷入瓶頸期。根據韓國流通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今年9月,韓國三大倉儲超市連鎖(易買得、樂天瑪特、HomePlus)的平均同比增長僅1.5%,達到歷年同期的最低增長值;而在此前的7月,更是達到負增長。

  與該數據匹配的,則是店鋪數的減少:隨著2015年韓國政府為保護地區商圈,接連推出「周日強制休息制」、「一定距離內限制開店」等政策以來,韓國三大倉儲超市連鎖的店鋪總數增幅開始大幅放緩,甚至開始出現了負增長的趨勢。

  此外,造成樂天瑪特當前困局的,還有樂天集團的家族內鬥。據媒體報導,2015年至今,樂天集團創始家族的鬥爭頻頻登上韓媒頭條。先是樂天創始人辛格浩在長子辛東主的支持下解除了次子辛東彬韓國樂天集團會長的職務,後是辛東彬在其母親的幫助下重返集團,將其父踢出控股公司。而樂天創始人辛格浩長子辛東主不敵弟弟辛東彬,欲套現離場。他曾揚言,「在大部分超市關閉後,樂天購物應『立即』從中國市場撤出」。

  如今,辛東主已經得償所願,樂天瑪特將徹底退出中國市場。也許,對於內憂外困的樂天瑪特來說,能否賣出好價錢已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及時止損總好過無力回天的「輸血」。

  「水土不服」並非孤例

  從曾經輝煌一時到黯然退場,樂天瑪特並非零售業巨頭的孤例。

  同為韓國超市企業易買得的命運也證明了薩德事件並非決定性因素。據悉,易買得超市1997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易買得隸屬於新世界集團,後者是韓國最大的商業流通集團,擁有百貨商場和大型綜合超市等業態。易買得超市在韓國擁有70家門店,佔有韓國市場32%的市場份額,門店數和銷售額均超過了沃爾瑪和家樂福在當地市場的總和。

  但在20年的時間裡,易買得的中國門店最多只有27家,即便如此,易買得也並沒有比樂天瑪特存活的時間更長。2017年9月11日,易買得宣布將其在中國剩餘六家門店中的五家賣給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卜蜂蓮花超市,另外一家也將出售。

  據澎湃新聞,2018年1月31日,易買得從中國撤出前的最後一家門店無錫錫山東亭店關門。有媒體分析認為,沒能實現店鋪和品牌本地化是易買得退出中國的主要原因。

  這些曾經雄霸一方的零售巨頭遭遇大敗局的背後,既有中國零售市場競爭加劇、電商挑戰、全球零售市場萎縮等緣由,當然也有其自身經營的悲哀。

  值得關注的是,易買得的退場,其實只是韓國企業在華經營受挫的一個縮影。據媒體報導,不止是超市,三星手機、現代汽車、韓國家電等,都面臨這樣的挑戰。眾多韓企在華潰敗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中國本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大幅提升和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

  然而,有人敗走麥城,也有人來勢兇猛。國際零售巨頭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Costco)日前確認將在上海開出首家實體門店。業內人士認為,國際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的進和退,表明實體零售中,高性價比和深度體驗感會成為未來零售制勝的關鍵。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微信ID:iceo-com-cn)

  參考來源:

  《利群收購樂天,零售業上演「蛇吞象」》,南方日報;

  《韓國樂天旗下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第一財經;

  《樂天瑪特「敦刻爾克大撤退」 亞洲零售之最夢斷中國》,經濟觀察報

來源:商丘之窗 編輯:凡聞

相關焦點

  • 韓國樂天瑪特超市決定退出中國,涪陵樂天超市已經易主...
    10月15日,據第一財經報導,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曾表示「即使不斷輸血也不會退出中國市場」的樂天瑪特,最終還是決定出售在中國的超市了。
  • 樂天負責人:僅出售樂天瑪特超市,其他業務不考慮退出中國
    樂天負責人:僅出售樂天瑪特超市,其他業務不考慮退出中國 據韓媒9月14日報導,受「薩德」風波影響,樂天瑪特在中國業績慘澹、不堪重負,最終決定出售在華超市業務。
  •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樂天瑪特敗在哪兒了?
    在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選擇退出。10月15日,有媒體報導,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資料顯示,樂天瑪特是韓國樂天集團旗下專營大型超市的子公司,而樂天集團作為韓國五大集團之一,僅次於三星、現代汽車、LG、SK,曾在世界500強排名第28位。
  • 韓資超市「敗走」中國:樂天瑪特狼狽退出 易買得全線撤出
    中國市場對於韓國的對外貿易向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辛格浩也同樣看中了中國市場的潛力。 2004年,樂天瑪特開始拓展中國市場。四年後,北京首家樂天瑪特望京店正式開業。隨後,樂天瑪特以北京、天津、山東、遼寧為先期拓展領域,逐步開拓全國市場。
  • 韓國樂天瑪特超市加快在華布局
    昨天,韓國樂天超市有限公司藉助這一平臺,舉辦了「2010年樂天瑪特供應商大會」,這也是該公司在華北區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招商會。會上,樂天超市高層不僅透露了在華發展的新戰略,還表示,籤約的供應商有機會將產品賣到海外其他國家的樂天超市。根據樂天瑪特公布的發展計劃,至2015年其將在天津開設10家門店。據中國樂天瑪特CEO樸鍾鬥透露,樂天瑪特在北辰區的新店已在籌備中,將於今年10月亮相。
  • 當初「態度強硬」的樂天瑪特,在退出中國兩年後,今現狀如何
    這些曾經佔據主導地位的零售巨頭面臨的困境,不僅是要與中國零售市場展開激烈競爭,更是要接受新興電子商務的挑戰。除了電子商務行業的衝擊,還有一些零售巨頭完全因為自身問題退出中國市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樂天百貨。這家來自韓國的零售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後,一邊向中國人賺錢,一邊愚蠢地傷害中國人,遭到了全國的抵制。一開始,樂天百貨採取強硬態度,沒有道歉,而是發表了一些不恰當的評論。
  • 韓國樂天超市持續巨虧!宣布退出中國!
    、不堪重負,最終決定進行出售在華超市。報導稱,據中國當地投資銀行14日介紹,樂天瑪特最近為處理在華超市選定主管公司,正式進行相關作業。目前出售範圍尚未確定,不排除變賣所有在華超市的可能。報導稱,樂天瑪特因大部分在華超市經營困難,企業損失如同「滾雪球」,所以對在華超市進行變賣。原本樂天方面尚期待文在寅政府上臺後,中韓關係能夠有所改善,樂天瑪特的事業也能夠重振旗鼓。但近來韓國政府部署了剩餘「薩德」發射車,兩國關係將進一步降至冰點。樂天瑪特在華112家店鋪中87家陷入停業,其餘店鋪也無異於處歇業狀態。
  • 樂天瑪特總部欲遷中國 韓國超市本土化困局待解
    日前,韓國媒體報導,樂天瑪特韓國總部宣布計劃將總公司遷至中國,並於明年初成立中國業務法人公司記者從樂天瑪特中國公司獲悉,這一消息是韓國總公司透露的,目前還未正式傳達至中國。 「這一舉措的核心目標,是在於解決其本土化的問題。」
  • 韓國樂天百貨被曝正考慮出售在華超市......
    「韓國樂天百貨(Lotte Shopping)正考慮出售旗下位於中國的超市」,
  • 樂天瑪特退出中國後,現在怎樣了?
    但是因為「薩德事件」,樂天瑪特最終還是被趕出了中國。一開始是在2017年,韓國樂天集團宣布支持「薩德計劃」,這一消息很快就在中國炸開了鍋。在很多人看來,明明這些年樂天瑪特一直在中國的鍋裡吃飯,現在卻忙著「砸鍋」,這自然是不被國人所接受的。於是,在消息傳開之後,全國民眾開始抵制樂天瑪特。
  • 韓國樂天百貨被曝正考慮出售旗下在華超市(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衍龍 丁潔芸】「韓國樂天百貨(Lotte Shopping)正考慮出售旗下位於中國的超市」,英國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稱。堅決不撤出中國!環球網記者注意到,就在稍早之前的8月29日,樂天集團稱,將為因「薩德」問題在中國陷入經營困難的樂天瑪特進行第二輪緊急注資。樂天集團表示,樂天瑪特在中國已損失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如果停業狀態持續到年底,那麼損失金額將達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
  • 韓國樂天瑪特超市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原標題:韓國樂天瑪特超市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韓媒:樂天瑪特撐不住了?或拋售中國店鋪"大瘦身"     據第一財經報導,記者近期調研獲悉,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
  • 青島:韓國樂天瑪特超市盛大開業
    3月26日,世界500強企業韓國樂天瑪特超市在城陽寶龍城市廣場盛大開業。開業當天營業額即超過190萬,三天營業額更是突破490萬,按每客單價50元計算,三天人流量達到近10萬人次,創城陽之最。而韓國樂天瑪特超市作為寶龍城市廣場A區主力店,它的井噴開業,更是打響寶龍城市廣場2009開業年的第一炮,贏得了滿堂彩。
  • 樂天瑪特長春二道店將停業 敵不過本土超市?
    就購物環境而言,樂天瑪特與長春市其它的大型超市並無二至,經營超市之外,還引入了餐飲、品牌商店等業態,多方位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二道店超市位於二層和三層,一層則有肯德基、吉野家、耐克折扣店、屈臣氏等大牌商家。進入超市你會發覺,雖然這是一家來自韓國的超市,但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其它外資超市一樣,所售商品都是本土化的,並未散發出強烈的韓國味道。
  • 拒道歉、還揚言退出中國的樂天瑪特,1年後的現在還好嗎?
    樂天瑪特在早年前的分店也是位於各大城市,在一二線城市裡,也是可以和家樂福、物美等大型超市相媲美的,但樂天瑪特最終因為做了一些傷害中國人的事情,才會被眾人抵制和排斥。最讓人意外的是,樂天瑪特明明做錯了事情,還不是在自己的地盤上生存,卻偏偏一副傲骨的硬氣勁,拒絕道歉不說、甚至還不可一世地揚言要退出中國,正是這種知錯不改的硬氣勁,更加激起了國人的排斥和反感。
  • 樂天瑪特水土不服連年虧損 2018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其母公司韓國樂天購物的財報顯示,僅2017年一年,樂天瑪特在華虧損就達到2680億韓元(約合16.4億人民幣),而自從2016年下半年至今,樂天瑪特在華的總虧損更達到近1萬億韓元(約合61.1億人民幣)。由此,樂天瑪特開始了瘦身計劃。
  • 樂天瑪特等來了物美的接盤,它還能在中國市場翻盤嗎?
    物美方面對此表示,樂天瑪特華北區21家門店已併入物美體系,正逐步升級改造,改造工作預計將於今年內完成。樂天集團(LOTTE)是韓國知名零售商,旗下有樂天瑪特這一知名連鎖超市品牌,還包括樂天麵包屋、樂天物流等業態。2008年,樂天瑪特吞下北京8家萬客隆,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 樂天瑪特以外的其他業務撐起樂天?
    樂天將出售在華超市業務據韓媒9月14日報導,樂天瑪特因業績慘澹決定出售在華超市,並選擇高盛作為出售主管公司。出售範圍尚未確定,不排除所有在華超市全部出售的可能。報導還表示,已有部分中國當地的流通企業有意收購樂天瑪特在華業務,但未公布具體的公司名稱。而在此前,樂天官方則一直是堅決否認:決不放棄在華業務。
  • 【震驚】這家韓國超市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不是樂天...
    :易買得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新世界集團副會長鄭溶鎮出席並在現場宣布,易買得超市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據韓聯社早前報導,有分析認為,沒能把店鋪和品牌本地化是易買得退出中國的主要原因。而韓國部署「薩德」以後,中韓關係受到影響,這使易買得不再指望能經受更多挫折。
  • 韓國樂天瑪特超市落戶江蘇武進萊蒙城
    7月14日上午,韓國樂天瑪特超市落戶萊蒙城,武進市副區長蔣鋒出席籤約儀式,標誌著武進CBD又添一世界超市新軍,為更好地服務於萊蒙城及周邊客戶,起到了提升商業布局的標誌性意義。  樂天瑪特超市隸屬韓國樂天集團,主營超大型,在韓國擁有58家分店,2007年韓國國內銷售收入突破50億美元。韓國樂天集團是韓國10大集團之一,總資產位居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