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態度強硬」的樂天瑪特,在退出中國兩年後,今現狀如何

2021-01-10 永益財經

文:小郭

如今,中國傳統零售業正經歷著歷史上最嚴酷的冬天。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各傳統零售巨頭紛紛關門、賠錢、倒閉。英國最大零售巨頭瑪莎百貨和美國百年零售巨頭梅西百貨率先落敗,在電子商務的強大衝擊下被迫退出中國市場。隨後,歐洲最大的零售商家樂福將其大中華區業務出售給蘇寧,麥德龍出售給物美,沃爾瑪與蘇寧合作京東。而自成立以來從未出現過閉店的大潤發,也是併入了阿里系之中。

這些曾經佔據主導地位的零售巨頭面臨的困境,不僅是要與中國零售市場展開激烈競爭,更是要接受新興電子商務的挑戰。除了電子商務行業的衝擊,還有一些零售巨頭完全因為自身問題退出中國市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樂天百貨。

這家來自韓國的零售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後,一邊向中國人賺錢,一邊愚蠢地傷害中國人,遭到了全國的抵制。一開始,樂天百貨採取強硬態度,沒有道歉,而是發表了一些不恰當的評論。最後,樂天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被迫離開中國。

面對中國消費者的抵制,樂天在中國的業務幾乎崩潰。一開始,樂天並不打算放棄在中國的業務,為了贏回中國市場,樂天甚至花了40億補貼來支撐市場。然而,即便如此,樂天還是未能贏回中國消費者的心。2018年10月,樂天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將93家門店打包出售給物美和利群,並關閉了其餘門店。從那時起,它就退出了中國市場。

樂天超市背後的公司是樂天集團,它是繼三星和現代汽車之後韓國國內五大企業集團之一,也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2008年5月,樂天瑪特還收購了北京馬克龍的8家門店,並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次年10月,樂天瑪特收購江蘇時代超市,以增強其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實力。

樂天作為韓國五大集團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創造了諸多行業奇蹟,堪稱亞洲零售業的典範。樂天從1994年開始進入中國,但直到2007年,樂天集團的零售業務樂天超市才真正進入中國市場。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樂天非常強勢,在北京一口氣開了8家店。此後,樂天用60年時間收購江蘇時代超市,進一步擴大了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

但隨著電子商務在2012年的蓬勃發展,它對實際零售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樂天百貨也未能倖免,在2013年至2016年的四年時間裡虧損496億韓元(29.4億)。因此,即使沒有之前的愚蠢行為,樂天瑪特也有自己的經營問題,而如今,它很可能會以家樂福和麥德龍一樣的方式結束。那個事件也充其量是個加速的作用,其結果都是很難堅持下去。

事實上,樂天集團在中國有很多業務,不僅有樂天超市,還有商場、遊樂園、食品、石化產品等。過去,中國佔樂天集團業務的29%。所以,事實上,只有樂天百貨的零售業務退出了,而不是全部退出。不過,從事件的負面影響來看,對樂天的負面影響還是非常深刻的。

那麼,離開中國兩年多的樂天又怎麼樣了?據悉,隨著樂天事件的爆發,除了樂天百貨在中國市場受到很大影響外,其在韓國的免稅店業務也受到很大影響。然而,樂天事件的餘波並沒有持續多久,樂天免稅店很快恢復了生機。2018年,總部位於韓國首爾明洞的樂天百貨銷售額超過35億美元,打破了一年內門店銷售額的世界紀錄。2018年5月1日,樂天免稅店銷售額同比增長45%,中國客戶佔比達到70%。

此外,樂天免稅店2018年的總銷售額為67億美元。因此,如果你看一下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儘管它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但它在韓國的表現卻創下了新的紀錄。可以說,由於中國的採購機構和消費者,他們仍然過著美好的生活。

如今,樂天在中國生意的情況是給每一個投資中國的海外品牌和公司敲響警鐘——中國已經不再是當年做出口加工、受盡頤指氣使的國家,而是真正的消費強國,世界大國,必須尊重一切與中國利益有關的事,否則需要承擔應有的代價。

(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永益財經)

相關焦點

  • 曾風靡一時的「樂天馬特」,如今已退出中國多年,今現狀如何?
    而再次之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實體零售業的外國商家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像是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等大型的零售商都選擇了退出或者和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曾經這些佔主導地位的零售巨頭的困境不僅在與中國零售市場做激烈競爭還要接受新興電子商務的挑戰,除了它們自身的因素外,也是市場環境的變化使然。其中,有那麼一家外國零售商令人印象深刻,它就是樂天瑪特。
  • 曾風靡一時的「樂天馬特」,如今已退出中國多年,今現狀如何?
    而再次之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實體零售業的外國商家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像是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等大型的零售商都選擇了退出或者和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曾經這些佔主導地位的零售巨頭的困境不僅在與中國零售市場做激烈競爭還要接受新興電子商務的挑戰,除了它們自身的因素外,也是市場環境的變化使然。其中,有那麼一家外國零售商令人印象深刻,它就是樂天瑪特。
  •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樂天瑪特敗在哪兒了?
    在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選擇退出。可能有人會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有著樂天瑪特這個韓國老牌商業巨頭在進入中國11年後,低價出售旗下所有業務,無奈選擇退出的呢?首先,近年來,中國電商和物流行業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國消費者在購物方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包括樂天瑪特、易買得在內的大賣場行業吸引力下降。
  • 當初被國人抵制的樂天集團,無奈退出中國市場,現狀如何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中國因為有著一代代的愛國人士,今天,才發展得如此強大。時至21世紀,中國的各項事業在穩定地向前發展,想要與中國為敵,只會害人害己。韓國的樂天集團,因為某些事情被國人所抵制,當時的樂天集團,只能無奈地退出中國市場,現在樂天的現狀如何?
  • 當初被國人抵制的樂天集團,無奈退出中國市場,現狀如何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中國因為有著一代代的愛國人士,今天,才發展得如此強大。時至21世紀,中國的各項事業在穩定地向前發展,想要與中國為敵,只會害人害己。韓國的樂天集團,因為某些事情被國人所抵制,當時的樂天集團,只能無奈地退出中國市場,現在樂天的現狀如何?
  • 當初堅決不道歉,還揚言退出中國的樂天,1年後,現在怎麼樣了?
    先是美國的梅西百貨和英國的瑪莎百貨退出中國市場,緊接著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麥德龍被物美集團收購,就連號稱沒有一家關店的大潤發為了謀求發展,也只好被阿里收購,可想而知,零售業在中國的發展究竟遇到了多少阻礙,除了這些例子,還有一個大型超市也走向了衰落,不過它是因為做出了一些傷害國人的事情,這才被大眾所抵制,它就是樂天瑪特,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曾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現狀如何?
    但是有一些集團,他們就是自不量力,非要以一己之力來對抗一個國家,比如那個曾經和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他們最後退出了中國的市場。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如今這個韓國樂天集團現狀如何?  中國國民們也非常反感這種行為,因為韓國這明顯就是在幫著美國對中國進行一些不正規的動作。  中國人民對韓國自然是其抵制態度,當時樂天集團在中國有所發展,所以人們便將矛頭對準樂天集團。
  •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樂天瑪特敗在哪兒了?
    在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選擇退出。可能有人會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有著樂天瑪特這個韓國老牌商業巨頭在進入中國11年後,低價出售旗下所有業務,無奈選擇退出的呢?首先,近年來,中國電商和物流行業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國消費者在購物方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包括樂天瑪特、易買得在內的大賣場行業吸引力下降。
  • 當初堅決不道歉,還揚言退出中國的樂天,1年後,現在怎麼樣了?
    先是美國的梅西百貨和英國的瑪莎百貨退出中國市場,緊接著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麥德龍被物美集團收購,就連號稱沒有一家關店的大潤發為了謀求發展,也只好被阿里收購,可想而知,零售業在中國的發展究竟遇到了多少阻礙,除了這些例子,還有一個大型超市也走向了衰落,不過它是因為做出了一些傷害國人的事情,這才被大眾所抵制,它就是樂天瑪特,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曾經隨處可見的樂天瑪特,如今在中國現狀如何?看到這幕國人笑了
    自從世界各國進入了全球化發展後,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會抓到機遇,然後大力發展經濟。現在我國很多的企業走出國門,除了那些高鐵建設之外,還有網絡科技上也走向了世界前段。這樣的發展其實是相互的,除了咱們的產品走出國門,一些外來的企業甚至會想盡辦法地進入中國市場,畢竟中國人口基數大,這一點讓各國垂涎欲滴。
  • 曾與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三年後,現狀如何?
    作為全球人口總量第一的國家,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吸引著眾多國外企業在華投資。時至今日,在中國各大消費市場領域中都大量充斥著國外的品牌,例如零售行業的美國沃爾瑪、家居行業的瑞典宜家以及飲料行業的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等都是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均得到了不錯的發展。
  • 樂天瑪特退出中國後,現在怎樣了?
    但是因為「薩德事件」,樂天瑪特最終還是被趕出了中國。一開始是在2017年,韓國樂天集團宣布支持「薩德計劃」,這一消息很快就在中國炸開了鍋。在很多人看來,明明這些年樂天瑪特一直在中國的鍋裡吃飯,現在卻忙著「砸鍋」,這自然是不被國人所接受的。於是,在消息傳開之後,全國民眾開始抵制樂天瑪特。
  • 退出中國市場一年後,當初硬氣十足的樂天,現在過得怎樣了?
    其中就有一家外資零售商的退出讓國人記憶尤深,它便是樂天瑪特。當時的樂天一邊賺著中國人的錢,一邊卻又做出了不利於中國人的行為。再加上硬氣沖天的樂天不僅沒有道歉,還發表了一些不正當言論,於是便受到了全民的抵制。此後,樂天瑪特在中國的經營業務幾乎陷入癱瘓。
  • 執意部署薩德系統的「韓國樂天」,在退出中國3年後,現狀如何?
    尤其是在涉及到國土安全,以及國家統一問題上,一直都秉承「一個中國」原則。而與我國發生衝突的「韓國樂天集團」,在事情發生之後,迅速推出了中國。早在2016年的時候,韓國政府就表示樂天集團旗下的一塊地,將會作為韓國和美國部署薩德系統的最終地點。在2017年,樂天集團也親口承認了此事。雖說韓國方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提前觀測到朝鮮的軍事行動。
  • 樂天負責人:僅出售樂天瑪特超市,其他業務不考慮退出中國
    樂天負責人:僅出售樂天瑪特超市,其他業務不考慮退出中國 據韓媒9月14日報導,受「薩德」風波影響,樂天瑪特在中國業績慘澹、不堪重負,最終決定出售在華超市業務。
  • 韓國樂天瑪特超市決定退出中國,涪陵樂天超市已經易主...
    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還是敗退中國。
  • 當年「得罪」中國人的韓國樂天,退出中國市場3年後,發展如何?
    現如今,有一些外國企業不僅享受著中國帶來的好處,還做著一些不利於國家的事情。這些外國企業中就包括韓國的樂天集團。這個曾「得罪」中國人的韓國樂天,遭到中國人「抵制」後,現狀如何?彼時,樂天超市在中國的業績一直不理想,開店數量和營收指標都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而薩德事件的爆發更是讓其雪上加霜。為了維持超市的運轉,樂天集團兩次為樂天瑪特撥款。3月24日,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表示自己熱愛中國,想繼續在中國開展事業,以博得國人的關注。
  • 堅持不下去了,韓國樂天瑪特超市決定退出中國
    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還是敗退中國。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表示,「全球大賣場業態整體不景氣,行業在走下坡路。電商和物流行業快速發展,使得購物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大賣場行業吸引力下降,而樂天瑪特本身市場競爭力一般,企業本土化經營難度也比較大,其實包括沃爾瑪等外資企業也生存艱難,比如大潤發被內資企業阿里收購等。」他還認為,「樂天瑪特退出中國市場本質上是一場零售革命」。
  • 拒道歉、還揚言退出中國的樂天瑪特,1年後的現在還好嗎?
    走上「賣身」且挖坑給自己跳的大型企業,最典型的就數韓企的樂天瑪特。樂天瑪特在早年前的分店也是位於各大城市,在一二線城市裡,也是可以和家樂福、物美等大型超市相媲美的,但樂天瑪特最終因為做了一些傷害中國人的事情,才會被眾人抵制和排斥。
  • 曾遭到國人「抵制」的樂天,退出中國3年後,現狀如何?
    現在全球最大的企業就是一家超市「沃爾瑪」,在今年《財富》500強中,沃爾瑪以5329億美元營收排在第一,零售行業因為能快速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所以也能更好地開展業務,而這些零售超市的發展,也主要是選擇區域性覆蓋,只要能在當地獲得不錯的口碑,消費的客戶也會絡繹不絕,樂天集團也算得上是零售超市中的佼佼者,在1994年進入中國,發展13年後撤出